工作后,你悟出了哪些职场道理?

李可为


以我10年工作的教训,分享几条感悟:

1.在职场中没有人真正希望你好,因为没有人愿意看到你比他更优秀或你得到更多。

2.坚持自我超越的长期主义会收获更多,最大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要不断打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所有的老板都喜欢高性价比的员工,因而不能持续创造价值的员工会被逐渐边缘化。

4.永远不要为承担更多的事情和责任而沮丧,能够把别人不愿做,不想做,不能做的事情做到极致,超预期的完成任务,是实现职场跃迁的绝佳机会。

5.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我们将用它来换取金钱、人脉、能力,以及许多其他的资源和资本,因而我们工作的每一分钟都是在为我们自己积累资源的过程,而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人。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的让时间获得人生周期中最有价值的交换,拒绝浪费和短视。


阿足思考日记


我工作后,一直不忘实时记录一些工作中获取的经验。逐渐总结了一些职场的道理,大致分为两类: 做事 和 做人。大致如下:


做事篇

  1. 确定自己的核心工作——这是进入职场后最重要的事情。只有知道自己的核心职责是什么,才能进行合理的安排;

  2. 在每周的伊始,给自己的工作定一下优先级——确定了优先级,你才能在最合适的时间做最合适的事情;

  3. 在每周的伊始,安排一天的工作,最好精确到半个小时,在每天结束前,总结一下自己的工作。这样有助于提高做事效率;

  4. 杂事的优先级永远是最末——每天可以抽出一段时间来做,实在不行可以放在第二天,除非你的工作内容就是杂事;

  5. 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孤立的,在做一件事情前,需要考虑清楚可能存在后续的事情,以及未来需要承担责任的风险;


  6. 不是什么事情都值得你用尽全力去做好——在时间和资源都优先的情况下找到最低的完成标准,先完成,再考虑润色;

  7. 不要仅仅站在运营层面去分析问题——要多站在高层的角度,有体系地分析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可以多和高级别的业务方聊天,而不是同级别的;

  8. 你自己主导的会议,除非有专门的记录员,否则你自己一定要记录——这对未来整理很有意义。


做人篇

  1. 多夸奖人——只要别人做了对你有利的事情,就尽可能夸奖他,如果没有,打扮得好看也是值得夸耀的;

  2. 对他人有负面评价前,先假设他必然会知道——隔墙有耳;

  3. 在争夺工作资源的时候,不要轻易松口——一次松口后,以后的合作都可能会被欺负;

  4. 主动去做责任边界不明确但必须做的事情——别人能看见,并会感激你;

  5. 如果你是业务方,则推进业务一定要主动,对于重要的事情,最好是去打电话,效果最好;

  6. 如果别人是业务方,不是高管,向你咨询的时候你若很忙,不必永远及时回应他;

  7. 从交流中去判断自己的业务方是否靠谱,是否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去想想以后怎么合作;

  8. 不必万事亲历而为——有些对自己没有价值的事情,如果有其他人可以做,只要过一下就可以了;

  9. 在获取信息前,请给对方足够的信息输入——这才是合作的根本;

  10. 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后,请主动同步相关的业务方——你的努力需要被看见;

  11. 做好期望值管理——不要把自己的杀手锏一次性拿出来,也不要预先告诉别人太多,多给别人惊喜。

  12. 对标同级别的人——这是你升职的潜在对手。


曾加


每个人都想有一个美好的前途和顺心如意的工作,有人说千行万行,行行出状元,话是这么说,但是做起来是难上加难。

记得没参加工作时,因为当兵转业回到家,工作无着落,不满你说,思想压力很大,总想着赶快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参加了工作,我的想法也很远大有抱负,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我都积极要求去做,曾经当过兵,受过党的教育多年,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我这里发挥的尤为突出,在工作中,坚持党性原则办事,一步一个脚印的,老老实实,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被评为省级供销系统优秀工作者,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等等,由于成绩显著,由工人转为国家干部,回想过去为人民服务,虽然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是敢说,我廉洁自律,秉公守法,堂堂正正,一心一意,不会溜须拍马,阿虞奉承,始终如一,至道如今,原地踏步,心甘情愿,问心无愧。

以上就是我在工作中,悟出一点点道理,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说遇到一些不顺心和麻烦事等等,在这里就一一不在多说了!好友们晚上好,如有不妥之处,给予批评和指教。


王树本394


职场上,确实有各种规则,潜的,暗的,明的,一开始我甚至都分不清。

当我工作第一年的时候,就不断挑战公司里每个自己接触到的流程、各项规章制度,甚至自己的顶头上司我也经常背后里奚落他明眼里反对他。结果我仍然做着最底层的工作,还不受待见,明明我对的,大家反而都说我的不是,嘲笑我。

当我工作第五年的时候,我吸收以前的经验教训,不再顶撞领导,但却成了领导的枪,他让往哪里就往哪里打,搞得其他部门的同事看到我就皱眉头,然而我并没得到啥好处,结果合同到期,公司却没跟我续签,我被扫地出门。

当我工作第十年的时候

,我成了一个小主管,自己也不再得罪你得罪他,有事情就慢慢来,先推诿后拖沓,明知道升迁无望涨薪不期,却也不想跳槽,不再折腾。

当我工作第十五年的时候,就是现在,回首过去,确实懂得了很多规则,明白了许多职场道理。由于问题太大,篇幅太小,所以总结归纳三点如下:

一,道路是自己选择的,不进侧退。

我的很多同学进了外企国企民企上市公司出国移民做了公务员的,都大有人在,总结起来,我觉得工作后的前8年待在外企为好,第二个8年回流内资企业为好,到了毕业16-20年也就是40-45岁的时候自己创业为最好。从工资收入的角度来看,短期靠个人能力和薪水谈判水平,中期靠职务的选择,长期则看行业和企业载体的选择。

二,在单位里要以单位的利益为最高利益,而不是部门或者某个人的利益,说白了,所有潜规则最后都是明规则,潜规则必败。

你也听过“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所有的潜规都是小聪明,最后反而会害了自己,所以尽量别学啥潜规则。你看古今中外的名著、电影、电视剧,都是讲的善人有善报,正能量必定战胜邪恶。所以,少算计,多正义,这是王道,也是你胜出的唯一途径。

在其位谋其职,你要记住:

a.一份好工作,是你的最大利益。

b.单位的利益永远放在最前面。

c.部门的利益只能排后面。

在公司原则和道德之外,不可避免有部门利益以及领导和你个人的私心,但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你需要当机立断。

三,“管理”好自己的顶头上司。

一般都认为,一个人工作是否开心,能否做得长久,跟工作性质、工作量的大小、该职位的预期以及公司的发展前景,有很大关系。其实不然,这些只是次要原因,主因实际上来自跟直接主管的关系。马云也说“员工离职,无外乎俩原因:一不受待见,二钱没给够。”辞职的人则大多数原因是不受待见,这里表面看起来是不受公司待见,实际上“不受直接上司待见”占比80%以上,这是员工离职的最大原因,不是之一。

顶头上司重不重要?多年后你回忆过去在某家单位的青葱岁月,唯一能记得中文全名的,就是你当时的直接领导,不信你现在回忆看看。连老板叫啥都忘了,但直接上司的名字却“刻骨铭心”。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而方法的运用则极其重要,无章可循的工作,不要说取代领导,最后自己郁郁不得志、众叛亲离被扫地出门都很有可能。

对于直接上司,要么走近他,要么驾驭他,要么离开他,要么取而代之,只要好好掌握其中的技巧,你就能将你的上司真正“管理”起来。我在总结古今中外上司管理之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下职场的具体情况,这才制作出了中国当下的“上司之道”。见下图,价值“百万”,分享给你。

以上,从历史体会到最终的三点精华浓缩,分享给你这十五年的职场道理,无论啥规则,潜的,暗的,最终都是明规则。祝你事业进步发达!


职场蛙


大学分为传统大学和社会大学,传统大学教会你书面知识,社会大学就教会你如何把书面知识实际行动出来。


我出社会学到的第一个职场道理是“当别人无缘无故接近你,必有所图。”

我之前在一家工厂产线上班,工种属于特殊岗位薪资待遇和福利都不错。但是对面一条线的老员工过来帮忙,发现我们线不错,就想挤掉我,他来接手我的岗位。我们这个岗位都有配一个副手,于是他的副手一个妹子就来和我各种聊天,反正就是各种劝我去对面线。后面我们线组长调动,刚好来的替补组长就是对面线的老员工。他们自然一条心来排挤我,我选择辞职,但是代理组长都卡着我,不让我辞职,最后我选择自离离开。

很多老员工,很会卡着公司的一些制服,来谋求私利。当时年龄还小也刚出校门去实习,只好委屈离开。


我明白的第二关职场道理是:“有些你自以为是的认真,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太过死板的人只有背黑锅”

这个道理是一家工厂的科长教会我的,当时我是质检员,负责稽核他们工厂为我们提供的产品质量。但是该科长一般都是让我在办公室坐着,从不主动带我去产线检查,当然我自己也会去抽检。这个科长一般都是推三阻四的,当然并不是质量很差,而是我的要求很高,他们所达标的要求是可以满足我们公司要求的,只是当时太年轻,并不知道其中门道。还是一本正经的严格检查,有一天科长就和我聊天,对我说了几句话:你现在检查的很严格,甚至我们的货都不能出到你们公司,你知道最后追究只会追究谁的责任吗?当时我就恍然大悟,瞬间懂了很多,到时候背锅的只会是我。上层不会管你有多认真去完成工作,他们只看到因为我个人的工作原因而导致产量不能完成,订单无法完成。所以后面的工作我就把标准放松了许多。

混迹职场多年的人,有时并不是学历有多高而是他察言观色的能力和做事的能力刚刚好而已。


谈话之道


感觉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私事不是谁都能说的,记住,同事就是一起做同一件事的,不是来和你交心的。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新人嘛,什么也不懂,就觉得应该和同事搞好关系。那时候应聘的工作还算是待遇好的,刚毕业能有这样份工作也算体面了。做了半年后感觉没什么发展,就和平时处的好的一位同事(他已经工作三年多了,算是职场老手了)随口说了说,刚开始他是一个劲的在劝,工作怎么也要做一年才能看到发展,刚毕业参加工作都会有这想法,慢慢来。但是过了几天,又开始劝我辞职吧,刚毕业多看几份工作才能知道哪个有发展。嗯,那时也是年轻气盛,感觉有理,就提出了辞职,领导也同意了。

大概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吧,因和领导偶尔还有联系,领导才告诉我,当时真不应该辞职,因为那会儿公司已经决定重点培养我,准备升做部门负责人,刚工作半年能这么快升职,很少见了。但我却提出了辞职,这公司觉得培养也没意思了,培养好了走了怎么办。我走后,才把那位老同事给提上来做了部门领导,但是能力不行。

这才明白当时同事为什么一直劝我辞职了,原来是他早打听到了消息啊。

这是我的真实经历,也是对同事关系认识最深的一次。工作和生活一定要分开,同事之间是有利益之分的,如果不在同一家公司了,可以做很好的朋友,但如果在同一家公司,请把握好尺度。


蚂蚁说成长


记得导师跟我说:提升专业知识是最容易的事情, 提升个人软技能比如:沟通能力等才是比较难的, 因为每个人成长环境、教育环境塑造了现在的你, 性格是最难改变的。

沟通是职场中无比重要的技能。差不多一样的能力, 相信会说话情商高的那个一定会升职更快, 而只会埋头苦干的若干年后可能还停留在原地。


一个企业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沟通问题。沟通无效就会导致执行达不到想要的想过, 执行不到位就会导致公司战略失败, 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所以, 高效沟通是一个企业战略落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也是一个员工在职场中无比重要的技能。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职场中学到的沟通技巧。


1、就是转三四手的赞美, 我也一定要乐于转达。

如果你很会赞美别人, 你可以直接赞美。 但有时候转述的赞美的效果也很好 。比如某一次跟领导交谈的时候, 领导告诉我:小A这方面做得挺好, 你可以学习她。某一天,跟小A交流的时候,我跟她说:领导夸你来着呢!说你XX方面做得特别好, 让我们都好好跟你学习。小A心里特别开心, 发现原来这方面是这么被领导认可。后来我跟她请教的时候, 她也特别乐于施教。


2、You are what you say!

你说怎样的话, 你就是怎样的人!

工作上, 我们经常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但是大家可以发现,经常抱怨的是最基层的员工, 而不断给大家鼓励和传递正面能量的是领导, 或者是未来会被选为领导的人。

一个家庭中, 如果有一个经常抱怨、发脾气的女主人, 这个家庭多半是一个充满着负面能量的人, 家里的空气都是感觉随时可以点燃的, 这样的女主人只会给家庭带来更多问题和矛盾。所以, 当自己想要说出一些负面的话语的时候, 警戒自己, 戒掉这些负面的话语, 做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毕竟人都喜欢与充满正能量的人在一起。


3、遇到强势的人, 把无所谓的胜利让给他, 会显得你很大度

职场上, 很容易就遇见了强势之人, 当然如果这个强势之人是你的领导, 那你只能听命了。 但是遇见同级强势之人, 有必要一定要决胜负?

我也遇到了很强势的同事, 其他人给他提意见的时候都是第一时间否定别人的意见, 很显然最后别人渐渐地都不愿意配合他的工作, 他有雄心壮志, 但是不能得人心, 难以完成大事。所以,遇到这种人, 决斗到一定程度即可, 没必要与其斗争到底, 除非你比他更加强势。适当的时候截止, 显得你识大体, 是大度之人。


4、不感兴趣的话题, 轻巧地转移话题

总有些人特别能说, 乐此不疲地述说着, 但是另外一边听的人都快睡着了, 如果你直接说:你不要再说了, 我不想听, 我们换一个话题。这就会显得你这人非常不懂交谈了。

一对男女相亲, 如果男生一直说着自己超级感兴趣篮球,女生不感兴趣的时候就可以说:那你经常熬夜看球赛?可以把话题转到养生方面。也可以说:那你会下赌注吗?把话题转移到消费观念上面。如果女生一直说着化妆品, 那些专业术语、品牌等, 男生一点也不感兴趣, 男生就可以说:你会去香港买?然后逐渐把话题转向旅游等。


5、问的问题越具体, 回答的人越省力

“你喜欢去怎样的国家旅行?”比不上“你旅行时有被骗过钱?”这样的问题;“你喜欢怎样的男生?”比不上”你喜欢王力宏这样的男人?“这样的问题。

自己反思一下, 以前确实提出了很多让对方要想好久都不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 这么难回答的问题, 往往对方给出的答案也是很简短, 无法继续交谈下去。 但是很具体的问题, 就会让对方回忆起很多的故事, 对方就会一直有话说。这样轻松愉快的交谈气氛就塑造出来了, 结束交谈的时候, 对方只记得:今天跟你聊天挺开心的。


6、聊天时, 每个人都想聊自己

这个世界的真相就是: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你想要不断说:我昨天.... 我有一个朋友....尽量把我改成”你“或者”他“, 让别人有话可聊。你一定很很喜欢认真看着你,倾听你讲故事的人, 你一定不会喜欢你一直在讲你的故事, 然后对面是一直在玩手机的朋友。所以, 倾听很重要, 做一个”很上道“的朋友, 你要懂得倾听别人。


7、尖锐的问题, 借用第三方之口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有些记者采访的时候, 就会问: 网友们在网络上评价您XXXXX 有些尖锐不适合自己说的话, 或者说了无效的话,就可以借用别人之口来稍微掩饰。

比如某件事已经催了同事好几遍了, 还是未完成, 那么就可以借用领导的问候: 早上陈总过来问这个事今天之内是不是可以搞定。 同事可能会因为领导而有些压力快速把问题解决, 这就是借用他人把沟通做得更加有效。 但是要注意使用频率, 职场上你经常用领导来压别人,别人也会不想与你沟通。人都喜欢轻松愉快的沟通。


职场魅力


适者生存,是自然界万物生存规律,如今,是各行各业高速发展,民族复兴,竞争激烈的时代,也是充分发挥才能的时代,凭本事技能生存的时代,同时更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时代。

进入职场,一味老实不懂应变,争强好胜不懂进退之道,心直口快不懂藏巧于拙,其结果:处处碰壁,事事不顺,时时窝心,不知所措。

职场及社会,活人都应懂得:机敏学问,忽略艺术,学会出入世道,为人处世,结交人脉,学会选择放弃,学会宽大包容,学会能伸能屈,并且能够做到:谨言慎行,持重勤勉,谦虚低调,能谋善断,运筹帷幄,内心圆融,一但进入这种境界,人就会变得豁达而坚强,并且能如意顺吉,事事畅通无阻,方可立于不败之地,成就一翻事业。


奇尧最棒


社会是一所成人大学,这话一点也不假。我说说我自己刚毕业工作的经历,真的是好好给我上了一课。


我毕业后回到了家乡进了一家比较大的公司,我学的室内设计,刚开始就是从助理做起。

面试的时候,据说是公司很牛的设计师跟我谈的,说没有底薪,有提成(助理都不接触客户,哪儿来的单子?哪儿来的提成?这是我后来明白的。)我觉得还行,我也知道刚开始肯定是要有个学习阶段,于是入了坑。我成了这个很牛的设计师的助理。


我到现在都记得他的话“你不会的你问我,你不问我也不会主动教你,我也不知道你哪里不会,全靠自觉。”这句话没一点毛病,我知道教我是情分,我很感激。于是我处处表现,有不会的赶紧主动问,可是每次我问的时候,都直接一句话很冲的怼回来“你说呢?”开始我想着毕竟是要学东西的,这点委屈不算什么,后来竟然一天能怼我三四次,然后也不告诉我,直接让我去问另外的设计师,然后就自己打游戏不理我了。次数多了,我也不再问他了,我没有必要给自己找不自在。我就问他让我问的设计师,跟着人家去量房,后来他自己反而不乐意我跟着人家跑,我也是笑了。自己把我推走,反过来又不乐意了。


我待了三个月,没有一分钱工资,租房子和吃饭全部倒贴,干的都是端茶倒水的活。带我的设计师在我们这个四线城市,底薪7000,中午我给他带饭,从来没给过我钱,也没说请我吃过一顿饭。


我挺感激教我的那几个设计师,有他们教我的,有他们在做方案的时候我偷学的,唯独我对带我的设计师没有一点感激,只有感谢,感谢他让我刚进社会就明白了人心复杂这个道理,感谢他刺激我让我快速成长,感谢他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说出来的不一定会做。


感谢他。


瞪瞪大叔聊装修


自己悟出的职场道理,说白了无非就是自己在职场上摔过的跤,或是看身边人吃过的亏而懂得的一些事情,在这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1.不要因为自己是应届毕业的学生,就觉得所有人都应该给你犯错的机会。从你走出校门那一刻起你就应该在心里告诉自己“我是一个职场人”,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私企药厂做质检,同去的另一个应届毕业生,在车间生产的一次投料中忘记调反应釜的压力,导致一锅近十万的药品原料全部报废,在接下来的半个月研发、车间、甚至质检都要在保证正常生产进度的前提下,想尽一切办法补救那一锅原料药,从而使损失降到最小,老板虽然没说什么但我想他在这里很难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2.不要瞧不起那些比你学历低的人。虽然他们的专业知识没有你多,但他们的工作时间比你长,工作经验比你多,动手能力也比你强,甚至在老板面前比你更有话语权,所以当他们的工资比你高时也不必感到惊讶。

3.你要学会自己学习新的东西,而不是指望你的师傅教会你多少。应届毕业生到工作岗位时一般都会有一个师傅负责带你,不要指望他可以对你倾囊相授,记得当时生产车间一个负责带新人的老师傅就很直接的对新人说:“你不要问我问题,我不会,就是会也不告诉你,如果我把你都教会了,那我饭碗就丢了。”够简单够直接的吧。



4.多做事少说话不八卦多微笑。这是对每一个职场人的基本要求,没有一个老板会喜欢没有专业能力、工作拖延、废话连篇、天天八卦的员工,别说是发你工资的老板,就是同事也没人喜欢啊。反正我是特别不喜欢那些凑在一起唧唧歪歪的同事,又不是茶话会聊什么家长里短别人家八卦啊;适时适当礼貌而不尴尬的微笑也是必要的,可以增加你的亲和力,给你感觉更好接触

其实这样的道理很多很多,但不管遇到多少挫折我们要不屈不挠、勇敢前行,而不是畏首畏尾、停止不前,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你会喜欢,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