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没有捷径?有!考研算一个

又是一年考研季,341万学生奔赴考场,我不禁想问,这么多人读研到底是为了什么?

很多人的想法很简单,考研的唯一目的就是:奔个好前程。这个答案没有错,但这个答案太片面。

人生有没有捷径?有!考研算一个

01读研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奔个好前程。

很多人觉得不应该考研,考研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花三年的时间在学校学一些,以后工作可能用不到的东西,得不偿失。还不如花时间去工作岗位上磨砺,三年的工作经验,足够让你培养工作技能,升职加薪了。

这句话说的有道理,但不是全部的事实。

对于本科学校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考研相当于第2次高考,是谋求好前程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如果不读研,一些好的工作机会,他们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

企业的招聘门槛相对较低,但是好的企业,招聘门槛绝对不低!这是麦肯锡的工资单,刚毕业的应届生,起薪就可以达到10万美金(相当于六七十万人民币)。当然,他们的招聘门槛也非常高,基本是清华北大这种名校,硕士起步。

人生有没有捷径?有!考研算一个

麦肯锡2018年应届生工资单

你也会说,去不了这种顶级公司,去其他公司也行啊。是的,去其他公司也行。

但是,很多企业在网上设置简历筛选门槛的时候,是通过关键词筛选的,其中就包括了学校、学历等等关键词。如果你的学校很普通,而且学历也很一般,专业也不好的话,很有可能,简历都筛不过,更不用说面试了。

我还见过一些公司,在面试结束后进行资格复查的。一个同学,新疆石河子大学毕业,在校招的时候,经过5轮面试,打败了很多东部名校的学生,通过了面试考核。但是,最终公司没有给他发offer,原因是他的学校不够好。当然,这只是个例,但这种事情是真是存在的、真实发生的。

人生有没有捷径?有!考研算一个

当然,你也可以考公务员。要知道的是,公务员中一类特殊的考试叫做选调生,专门为应届毕业生设置的。选调生体统里面,还有一种特殊的选拔,叫做定向选调生,专门为“双一流”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设置的。2020年,湖南省定向选调,总共600个名额,“双一流”大学应届生占400个,占了2/3。而且在岗位的设置上面,也有很大的区别,“双一流”大学应届生分配到省直、市直机关,而非“双一流”大学应届生,只能去乡镇、街道。

所以,对于普通高校的同学来说,通过考研、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奔赴好前程的捷径。

到这里你可能会说,那本科不好的同学考研就好了,本科就是“双一流”大学的同学,就不用考研了。这句话很片面。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越是好的学校,越应该去考研。因为,读研更大的意义在于:让环境去塑造你。

人生有没有捷径?有!考研算一个

02 读研更大的意义在于:让环境去塑造你,这是成长的捷径。

最近,詹青云很火,香港中文大学本硕,哈佛博士。她在一个节目中,说很多人误以为她有今天的成绩,是因为自己很努力,她说,比努力更重要的,是环境

她从小就开始不停的转学,不停把自己放到新的环境中,不停的让环境去改变自己。因为经历了这些多元化的环境,见识过了各种大场面,所以才能不断突破、不断成长,做到现在这样从容淡定。

人生有没有捷径?有!考研算一个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大势所趋”,这里的“势”指的就是环境。你所处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就会驱使你去做什么样的事儿、成为什么样的人。

孟子的母亲就深谙这个道理,所以才有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和他的母亲最开始住在一个墓地旁边,孟子和周围的人学习祭祀的礼仪,孟母认为这不是她孩子应该学的,所以他们搬家了。搬到了一个菜市场旁边,于是孟子跟着那些杀猪、宰牛的人学习做生意,孟母认为这不是他孩子应该学习的,所以他们再次搬家,搬到了一个学堂,从此孟子开始学习各种礼仪,道德等等,最后学成六艺,成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人生有没有捷径?有!考研算一个

03 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使没有读研的机会,也要争取读书的机会,因为这是我们普通人彻底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前两天看新闻,大凉山90后彝族女孩阿尔五,从小被订了娃娃亲,原本17岁的时候,就要结婚的。幸好在老师的教导下,她重回了学校,在好的环境下重塑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了独立的人格,最终摆脱大凉山传统的束缚,彻底该变了17岁结婚生娃,从此日复一日的命运。

人生有没有捷径?有!考研算一个

阿尔五是幸运的,能有老师帮他,能在学校的环境中去塑造自己。但是,还有千千万个大凉山姑娘,生活在那种闭塞的环境中、无法改变命运。

她们也在挣扎,但是她们摆脱不了。我们有此机会,何不争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