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在學校被“襲胸”,回家和父母哭訴,可爸爸卻說是女兒的問題

不要嫌性教育太早,別人可不會嫌棄你的孩子小

,中國父母對於孩子的很多方面都重視,但唯獨“性教育”,很多父母都因難以啟齒而回避這方面的問題。

並且很多中國父母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不管發生什麼事情,總是很少表揚和安慰孩子,往往都是批評和冤枉,寒了孩子的心。

女兒在學校被“襲胸”,回家和父母哭訴,可爸爸卻說是女兒的問題

女兒在學校被“襲胸”,爸爸卻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年後自食惡果

靜怡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初中生,在學校裡鶴立雞群吸引很多人的目光,有很多小男生也願意和靜怡玩,一般初中生的玩耍大多都是打打鬧鬧,就算有肢體接觸也都是不故意的。

但是卻有一名男生惡意的對靜怡“襲胸”,靜怡雖然不太懂性教育,但卻也知道自己是被欺負了,所以在回家的時候就和父母哭訴。

女兒在學校被“襲胸”,回家和父母哭訴,可爸爸卻說是女兒的問題

可爸爸在聽到後不以為意的對靜怡說:“一個巴掌拍不響,為啥不對別的女同學這樣,肯定是你自身有毛病,再一個總和男生玩你不磕磣麼,告訴你你要是敢早戀我就打斷你的腿”

靜怡本想讓父母安慰自己一番,但卻不曾想被爸爸這麼批評,甚至開始懷疑自身真的有問題,從那以後靜怡就失去了活潑的性格,漸漸變得陰暗,並且還經常做噩夢。

女兒在學校被“襲胸”,回家和父母哭訴,可爸爸卻說是女兒的問題

一年後靜怡被診斷出抑鬱症,不建議上學最好在家休養,而原因就是靜怡爸爸當初那個不以為意的回答,讓靜怡留下了極重的心理陰影,如今爸爸可以說是自食惡果,不過可真是苦了靜怡。

女兒在學校被“襲胸”,回家和父母哭訴,可爸爸卻說是女兒的問題

孩子在外被人惡意“欺負”,家長應該怎樣做才是對的呢?

1. 安撫孩子情緒

不管孩子是被哪種方式欺負,作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問罪,而是安撫孩子的情緒,孩子被欺負本身就很恐懼,如果連自己最信任的父母都不能安慰自己的話,那對孩子來說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女兒在學校被“襲胸”,回家和父母哭訴,可爸爸卻說是女兒的問題

2. 告訴孩子不是她的錯誤

首先家長要明白,孩子是受害者,不是施害者,更不要以所謂的一個巴掌拍不響就給孩子定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一句話可能就會改變孩子的三觀,所以在瞭解情況之後告訴孩子不是她的錯誤,這樣才不會給孩子留下陰影。

女兒在學校被“襲胸”,回家和父母哭訴,可爸爸卻說是女兒的問題

3. 告訴孩子正確處理方法

安撫好孩子,父母還要告訴孩子應該怎樣正確處理這種事情,這樣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才不會太過懵懂,自己吃虧了都不知道,或者是不知道應該怎樣正確處理。

女兒在學校被“襲胸”,回家和父母哭訴,可爸爸卻說是女兒的問題

如今的孩子都比較早熟,父母還是要儘早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避免孩子犯錯誤或者是被欺負

1. 瞭解男女身體的隱私

如果家長怕孩子懂得太多容易學壞,那就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讓孩子明白自己和異性身體有哪些是隱私部位,這個年紀的孩子就算懂得很多,也不會學壞,並且從小就讓孩子知道,孩子認識的就更清楚了。

女兒在學校被“襲胸”,回家和父母哭訴,可爸爸卻說是女兒的問題

2. 懂得尊重別人的隱私

不管是別人的身體還是其他隱私,父母都要讓孩子學會尊重,而讓孩子學會尊重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先學會尊重孩子,這樣孩子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懂得怎樣去尊重別人。

女兒在學校被“襲胸”,回家和父母哭訴,可爸爸卻說是女兒的問題

媽媽小學堂寄語

不知才無畏,有多少孩子都因為無知和好奇才走上錯路的,父母告訴孩子的再多孩子也不一定會學壞,因為父母告訴孩子的都是健康的,但要是孩子從別處瞭解的,可就是無法控制的了,孩子學壞的幾率才會更大。

如果你是靜怡的家長,你會怎樣做呢?歡迎留言討論。

-----------------------

在這裡你可以發現一些實用和有意義的文章,如果你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的問題,歡迎隨時來問,想要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