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



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奋斗一生,也未必能赚够救自己命的钱呢?


看完黄渤的处女作《一出好戏》,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我不是药神》: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


虽然我的政治经济学知识有限,只能靠一些常识去推论,但最好还是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很多行家里手还是会批评指正吧。


《一出好戏》借荒岛求生上演了人类社会发展最初的三个阶段:原始狩猎文明阶段、奴隶制阶段、封建制阶段。


不管哪个阶段,金字塔顶尖的领袖都是衣食无忧甚至奢侈的,而底层民众总是勉强糊口。


影片没有讲太多今天的社会,但类比一下就不难得出结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来临之前,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只要存在,底层勉强糊口的状况不会有本质的改变。


那么奋斗一生也未必能赚够救命钱,就不难解释了。


《我不是药神》: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


在原始狩猎文明阶段,领袖是身强力壮、有丰富的野外生存技能的人。


因为人们首要的需求就是填饱肚子生存下去,谁能带给他们食物,谁就是领袖。


这种境况下,底层往往是体力较弱的人,他们能捕获的食物相对较少,一部分还要上交给领袖作保护费,能够维持生存就不错了。


这个时候人像动物一样被统治者对待,不听话就打,驯服了就给食物,简单粗暴却行之有效。


这种统治不会长久,因为时间流逝,年轻力壮的后生不会一直满足于被收割的状态,或早或晚会暴力推翻统治者。


《我不是药神》: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


在奴隶制阶段,领袖是占有一定资源的人(这种资源或来自继承、或来自偶然的发现、或来自冒险的回报)。


他雇佣奴隶给自己打工,同时为自己的资源安全提供保障。


《一出好戏》中,这个阶段的领袖发行货币(扑克牌),他让所有人相信:荒岛上只有两副扑克牌,具有极大的稀缺性,可以作为流通货币。


并且对不同的扑克牌能够换得多少食物做出了规定——奴隶主制定了游戏规则。


这种情况下,底层就是那些没什么可支配资源的人。


他们只能参与这场不公平的游戏,去捕鱼、采摘野菜野果,用这些少得可怜的物资兑换货币(扑克牌),然后再去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我不是药神》: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


随着捕鱼技术的提升,人们获得的食物越来越多,为了维持这个体系的稳定(也是为了维持自己绝对的资源优势),统治者又放出了两副扑克牌。


这样货币量远大于资源总量,出现了所谓的通货膨胀。


底层只是感觉到同样多的钱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很少有人能够猜到原来这岛上扑克牌远不止两副。


如果这个体系能够长期维持,底层人会毕其一生拼命捕鱼,换来更多扑克牌,谁也不知道通货膨胀的速度有多快。


但这个速度应该刚好是这样:他们打一辈子鱼,也仅仅够养活自己,不会有过多的盈余资源。


《我不是药神》: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


在封建制阶段,君权神授是普遍的统治法则,领袖是被“神”眷顾的人。


在《一出好戏》里,黄渤饰演的领袖角色正是耶稣的打扮。


他承诺要带人们远离荒岛,人们对于回到文明世界的强烈愿望压倒了对物质的渴求。


于是政教合一的统治模式就出现了,不管物质多么贫穷,人只要有希望就有活下去的动力,有信仰就能够自律,管理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这个时候的底层就是吃瓜观众,由于视野所限、知识所限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真相一无所知。


他们盲目地相信领袖能够带领自己实现心中所想,今生也好,来世也罢,而不去考虑客观条件:


现实是否允许那么多人离开荒岛?通过什么技术条件离开荒岛?


这些东西已经远远超过他们能够思考的界域了。


《我不是药神》: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


人们能做的还是拼命捕鱼、采摘野果野菜,只不过有了奔头和希望,捕鱼的时候都要哼点小曲儿,挖野菜的时候都要跳舞。


不仅如此,还要把最肥美的鱼和最有营养的野菜留给领袖。


而那个“精神领袖”自己很可能也明白,凭借现实的条件无法离开荒岛。


但是他坚信有一天能够离开,他真挚而单纯的信仰甚至打动了自己。


那种狂热会感染吃瓜群众,造成一种集体的狂欢――也许真正好的精神领袖就是首先能够打动自己吧。


在封建阶段的中后期,“精神领袖”的弟弟利用自己丰富的电气知识给暗无天日的小岛带来一线光明。


《我不是药神》: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


兄弟俩把之前用鱼换来的手机等电子产品都充满了电,手机中存留的过往信息(视频、电影、聊天记录等等)成了不可再生的稀缺品。


人们纷纷拿货币(扑克牌)来换取重温过去的机会。


如果这个体系能够长期存在,底层的人们会为了希望和信仰不断献出手中的资源。


没有精神的支撑,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


如此,人们依然是奋斗一生仅够养活自己而已。


回到现代社会,人类的科技水平发展神速,如果拿捕鱼做比较,原始社会的人类一天能捕十条鱼,现在恐怕一天能捕十万条吧。


《我不是药神》: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


我们得益于生产力提高带来的好处,不必为了抓不到鱼而整日忧心。


但生存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容易,这一切只不过是因为社会分工更加细化。


你想吃鱼不必亲自去捕,你要住房不必亲自去建,但是你一生所积累的财富,依然像曾经的每个文明阶段一样,刚刚够你的衣食住行而已!


我们的食物越来越精致,但你未必吃得起。


我们的高楼大厦越盖越洋气,但你未必住得起。


同样,人类的医疗技术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但你未必生得起病。


《我不是药神》: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


以上这些,如果你做不到而有的人轻而易举就能做到,很有可能是你没有那些人努力。


但更可能是你们根本不在一个阶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