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微服私訪 明察秋毫?看來你是電視劇看多了……

這些年來,清宮劇很火。一提到康熙,就不得不提一部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

客觀的來講,這部電視劇確實拍的不錯。從選題到故事情節,但似乎總是一個套路。皇帝微服私訪發現了問題,最後貪官被懲處,大快人心,百姓高呼皇帝聖名。


古代皇帝微服私訪 明察秋毫?看來你是電視劇看多了……

但歷史上真的是這樣嗎?

康熙真的微服私訪?

而在歷史上,康熙帝並沒有微服私訪過,更為打《康熙微服私訪記》臉的是,康熙皇帝甚至寫過一篇文章反對皇帝微服出巡。

根據《清聖祖實錄》記載:“宋太祖、明太祖皆有易服微行之事,此開創帝王恐人作弊,昌言於外身。此等事,朕斷不行。舉國君民以及僕隸,未有不識朕者,非徒無益,亦且有妨大體。況欲知天下事,亦不繫於此也。”

意思就是說,天下之人都識得他的相貌,微服出巡並沒有什麼用,還有礙皇家體面。自己穿的很普通出去,太丟皇室的臉面了。


古代皇帝微服私訪 明察秋毫?看來你是電視劇看多了……

但不微服出訪不等於不出去。在真實的歷史中,一次微服出巡要有成千上萬的人跟從。比如康熙38年的江南之旅,說這是為了調查水利,親自遊覽黃河,附近有數百名警衛。結果老百姓莊家被踩平了一片,還沒有半毛錢的補貼,甚至還得向皇帝磕頭表示感謝。

另一位皇帝《還珠格格》中在大明湖邂逅美人的乾隆,最愛去的就是江南。當然,去大明湖邂逅良家女子的事件不可能發生,原因很簡單,第一,乾隆沒有微服出去過。老二,從安全角度考慮,身邊侍衛也不會讓一個身份不明的女子接近乾隆。

但乾隆會享受啊,六次去江南玩。每次更誇張,所到之處,都是萬人伺候著的。花錢自不必說,一路徵用僕人的勞動,一次至少有兩三萬人。從北京到江南,沿途已經修建了30多座宮殿。就吃喝而言,更要命。乾隆本是一個品味高雅的人,清官沒氣節。

所到之處儘可能巴結。甚至乾隆帶來的獵犬也必須吃得好,過去的野兔麻雀基本上是從喂乾隆的獵犬中被抓出來的。狗都吃那麼好,人就更不用說了。官員們也爭相贈送珍寶和古玩。


古代皇帝微服私訪 明察秋毫?看來你是電視劇看多了……

根據清朝的官方統計,六次南巡的總成本是兩千萬兩銀子。這筆錢足夠清朝在邊境上打兩場戰爭,超過了清朝政府賠償英國的《南京條約》。事實上,正如乾隆皇帝晚年自己的評價一樣:六次南巡,勞民傷財。

真實皇帝的微服出訪

儘管康熙沒有微服私訪,但根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宋太宗、明太祖、明宣宗、漢武帝、唐高宗、遼穆宗、清同治帝等皇帝都曾經微服出巡過。

其中有一些出訪,還真辦成了不少實事。

比如,明朝這位皇帝。宣德五年(1430年),朱瞻基微服私訪,在路過農田之時,看見農民正在耕作,他下馬詢問農民這一年農作物的生長情況。

他還向農民借來了農具,親自下田犁地,不過一會兒功夫,他就對身後的大臣說:“我不過推了幾下就非常累了,何況他們終年都要勞作。”他下令賞賜這些農民一些錢財,回到皇宮之後他想了許多,從此在制定政策之時都會考慮到農民的利益。

微服出訪大多數是勞民傷財

雖然有皇帝微服出訪,辦了實事。但不得不說,中國歷史上,比較多的還是微服出訪出去玩的,甚至是出去做惡的。

還是在明朝,就有一位皇帝,不務正業,天天出宮找刺激。


古代皇帝微服私訪 明察秋毫?看來你是電視劇看多了……

正德九年(1514年)正月,乾清宮因玩燈而失火,武宗正去豹房,回顧火光沖天,竟然戲笑著說好一棚大焰火。

他不滿足於在京城玩樂,於是他置國政於不顧,帶著江彬等人到處尋花問柳。他經常在夜間闖入百姓家逼令女子作陪,遇到中意的,還要帶回宮去,使得百姓怨聲載道。

永平知府毛思義,貼出安民告示,說今後凡是沒有官府文書,誰敢妄稱皇上駕到,藉故擾害百姓的,一律嚴懲不貸。這竟觸怒了武宗,下令將毛思義逮捕下獄。

一次武宗來到一個小店,看上了老闆的妹妹鳳兒,於是就納鳳兒為妃,並封鳳兒的哥哥做官。誰知鳳兒福薄,在返京途中就死了,武宗非常悲痛。但不久之後,他又看上了一個樂工(當時的職業演員)劉氏,於是又納劉氏為妃,而且對劉氏寵愛至極,後宮都將劉氏稱為劉娘娘。

當然也有倒黴的官員。唐宣宗在長安城遊玩的時候看到了溫庭筠,兩人站在一起閒聊起來。

溫庭筠看了看唐宣宗,對他道:“你是長史、司馬這一類的人物吧?”唐宣宗說不是,溫庭筠又猜是六參、薄尉這類的小官兒。唐宣宗肯定不願意了,難道自己長了一副仕途不順的模樣嗎?他也不願再聽溫庭筠亂猜,直接亮明瞭身份,還將溫庭筠貶了官。幾年之後,溫庭筠因為備受官場打擊,鬱郁而亡。

所以,真實歷史上,微服私訪還是少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