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大別山農民家家戶戶做粉絲,出口東南亞各國


冬至過後,寒天凍冷,正是農民加工粉絲的好季節。此時,位於河南信陽大別山商城縣吳河鄉的幾十戶村民正在家裡忙著加工粉絲,房前、路邊和閒田到處可見晾曬的粉絲,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商城生產粉絲歷史悠久,據記載明朝末年,湯泉池、餘集一帶就有數百家產戶,商城百姓把粉絲又稱為湯粉、板粉,是一種特製的食用粉絲。粉絲以綠豆、豌豆為原粉,使用本地的泉水洗粉,生產的粉絲不僅質量好,出粉率也高,銷路、效益也不錯。1914年,商城粉絲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萬國商品競賽會上展出,成為商城縣最早在國外展出的土特產品。

商城粉絲潔白似玉,粉絲細亮,韌性好,食用時用溫水浸泡,晶瑩剔透,可涼拌、熱炒、煨湯燉肉、包餃子、炸丸子,味道醇美,爽滑可口,久煮不爛,堪稱席中佳品。圖為商城縣粉絲合作社負責人方運江正在院內晾粉絲。


粉絲經過梳理紮成一個個整齊的小捆,四面光滑如板,層次有致,每一個重約150克。

商城縣利用大別山的生態優勢和得天獨厚的地下優質深井水,純手工製作,生產加工傳統特產綠豆粉絲,粉絲清熱解毒,健脾養胃,深受消費者歡迎,現在除了遠銷國內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還出口東南亞各國。

村民會先將紅薯或豆子打成粉,浸泡成澱,曬成乾粉,再用沸水漏粉條。圖為村民在曬乾粉。

成型的粉條冰凍後涼曬即可,一般要曬4一5天。圖為院子裡晾曬的乾粉和製作好的粉條。

據村民講,每逢入冬當地都有做粉絲、粉條的習慣,每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開始做粉絲、粉條。4斤綠豆可做1斤粉絲,100斤紅薯可做16斤粉條,一般每戶都會做千斤以上。

做好的粉絲粉條除了自己家裡吃還會進行銷售,純收入能達到萬元以上,是農民增收的好門路。圖為村民家門前的招牌。攝影/崔友俊 編輯/蘇瑞 更多內容請關注頭條號攝客微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