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學生寫作模仿魯迅和王小波等作家的文風?

Mis梁


答題人 | 胡 漁(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魯迅研究會會員)。

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如果有孩子喜歡模仿魯迅和王小波的文風,都是值得高興的事。當然,也還得看具體情況,沒有一個總的標準。倒是有一個比較具有針對性的答案,那就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支持。並非支持和鼓勵孩子都去按照王、魯的文風寫作。

下面,筆者分三個維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是,佔在老師的角度,如何看待這種模仿寫作!

作為語文老師,大多數是中文系畢業的,應該基本知曉,就是自古以來,流傳至今的各種文體,還有有思想的作品,都值得我們閱讀,學習甚至模仿。

魯、王的作品,也是這類經典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值得學習和模仿。他們的作品基本代表一類文學體裁的高峰,可以說後來者,能超出其水平的中國作家,暫時還沒出現。

讀者看到了這裡,或者會問,既然作品這麼好,那是不是應該向所有的學生加以推廣和鼓勵模仿呢?

筆者,認為沒有這個必要,也有幾個原因。主要是考慮學生對這類作品的接受度,而且提問者的學生還沒有界定(可能是中學生吧,或者大學生),如果是中學生,社會閱歷和閱讀量都是非常有限的,必然影響到他們對這類作品的真正理解,從而影響其是否可以模仿,或者學到一絲半縷?

二是,作為引導者和學習者應該真正瞭解魯、王作品的社會意義和其思想內涵,然後才是是否可以取法的問題。

魯迅作品多是揭露社會黑暗,對人性的批判,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批判。這些都是建立在他們對這些深刻學習和理解的基礎上的,而且這兩位作家所處的時代,和所遭受的經歷是無法複製的,這些都是構成他們文風的獨一無二的社會條件,所以說,我們無論再怎麼模仿,都難以學習。

由此觀之,老師是可以鼓勵一部分學生,對魯、王作品閱讀比較多,喜歡獨立思考的學生,鼓勵他們嘗試一二,不鼓勵大規模的學習和模仿,那樣只會“傷”到學生!

二是,從學生和家長的角度看這個問題。現在有多少家長真正鼓勵自己孩子那麼有思想和獨立思考的呢?絕大多數都還是希望自己孩子聽話,為純粹的應試教育而努力,為能寫各種比較格式化的高分作文而努力。

寫高分作文,與真正的創作有交集,但也有根本區別。應試作文是在求四平八穩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否則會寫出不倫不類的作品,而且孩子們對這種真正的模仿和創作,把握不住度,一篇讓大家叫好的好文章,不一定就是能給高分的,這種冒險,絕大多數老師和家長是不願去嘗試的!

三是,站在學生本身的成長角度看,還是應該多閱讀一些積極向上的文字,吸取精神力量。相對吸收容易吸收的作品,循序漸進。一般中學生甚至非文科的大學生對魯迅的作品接受度是非常低的,當然閱讀王小波還有基本可能。

自身的地基沒有打好基礎,是無法去消化魯迅作品裡的“鬼氣”和“銳氣”,還有王小波作品裡各種對現實的反諷。這對於還在成長過程中的學生來說,如果刻意學習,刻意模仿,可能會“擦槍走火”,傷到自我!

文學創作,模仿的前提,還是得大量的閱讀,各種經典作品,各種文體,文風等等。閱讀胃口養好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文學領域的“美食家”,或者高級“廚藝師”,否則,早年的精神偏食,會導致一個人走偏!





青年魯迅學社


我是高小陽,很高興為你解答!

如何看待學生寫作模仿魯迅和王小波?

作為語文老師,能看到學生的審美取向犀利而富有批判性,先鋒而個性張揚,思想中透露出異於常人的冷峻。

首先是欣喜,這是個飽讀詩書的孩子。

能在眾多的作家中唯獨追捧這兩位神壇巨人,並模仿他們,可見思想上對其作品是欣賞的,對這樣風格的語言內質是有共鳴的。但欣喜之後,更多的會是擔憂。這不該是這個年紀的孩子該有的成熟。

擔憂什麼呢?

一、不利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青少年心智不夠成熟,

對於這兩位作家的作品,我們應該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去研讀,脫離時代背景單純的追求這樣的文風,不利於孩子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當今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包容性更強,但是主流文化還是儒家正統思想。繼續發展下去,孩子容易走向偏激,憤世嫉俗的心態往往不利於自我價值的實現。

二、不利於融入整個社會

小眾的審美傾向,是突顯個性的一個方面。但當今的世界,是一個追求合作共贏的時代。世界共同體都在向我們傳達著一種精神——和諧共處、團結發展,沒有人會喜歡一個滿身刺蝟的人,特別是略帶文學氣息的桀驁不馴的青年人。學校是一個社會的縮影,批判的精神如果用於自我的進步,這是值得嘉獎的。如果用於他人的挑剔,那麼這樣的個性是難以融入這個社會的。

怎樣糾正和引導其走向正軌呢?

一、擺脫固有文風的束縛

青年心智不夠成熟,一時崇拜模仿,一定程度也反應出其在個性上的缺陷。如果及時調整,引導其開闊視野,心緒打開,從孤獨寂寞的狀態走出來,觀察生活中積極的方面,試圖引導其用陽光的筆調描述事物,教會其採用不同的形式表達情感,漸漸的擺脫固有文風的束縛。

二、豐富閱讀體驗

推薦不同作家的優秀作品,加強閱讀體驗的探討,從意識形態上引導其多角度思考問題,糾正錯誤觀念,用作品中弘揚的優秀傳統文化感染他,激勵他。

三、完善個性缺陷

用包容的心態感化他,探求根源,並在當事人允許的情況下,尋求家長的配合,完善個性上的缺陷。

出於對這樣特殊的,又有才華的學生的關愛,囉嗦了一些。說的不對,見諒。


高小陽


模仿是獨立走路的前提。

孩子學走路來自於模仿,儘管會跌倒,但是最終會挺直腰桿走路的。你因為怕他模仿有啥後遺症,而喊他爬嗎?

所以,模仿絕不是壞事,而是好事。這正如書法者之臨貼,老者行走之柺杖……可喜可賀!

這是一個個性化發展的時代!孩子是一張白紙,可寫最好的未來和最美的圖畫。放開讓他們去畫吧,他們會自己擦掉那些歪歪扭扭的腳印與筆跡的!

你相信嗎?反正我信!


巴河亦然


這個話題是每個教師值得認真深思和研討的。誠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也有自己的心中偶像,把心中的偶像作為奮鬥目標來追求,這是合符事物發展的規律。作為教師,面對幾十個學生,幾十種個性,需要我們按學生的個性丶興趣愛好來張揚他們的個性,放飛夢想,達到他們的追求目的。對此,我們只有支持和鼓勵他們的興趣愛好,教育學生髮奮努力去追求,去學習,去奮鬥,決不能扼殺他們的個性。值得注意的是,要告誠學生學什麼都要持之以恆,否則會是邯鄲學步。


譚文祿


我是讀寫講演變現教練丁玥。對於學生寫作模仿作家,我覺得挺好並贊同。

學生嘛,正是在求知的年代,模仿是挺好的學習方式!一來說明他們還是

注重學習的,二也說明他們挺會找榜樣學習的,三者來說,時間長了,模仿著模仿著,在借鑑的基礎上有創新的實例也不少,比如古龍仿金庸!

具體我有篇類似文章,歡迎大家去看!在此便不細說了。

加油!


丁玥


模仿大家,值得讚賞、鼓勵

現在能有多少人喜歡魯迅和王小波呢?如果有學生迷戀他們的文字,我覺得是好事。說不一定未來會多一個有思想的作家呢?

任何的模仿源於其內在擁有這樣的語言風格

學生之所以模仿他們,是因為他們的語言表達符合此學生內在的表達訴求,模仿只是為其找到了一條可以表達內心思想的道路。


語文界的小黃老師


個人覺得不存在模仿兩個字,對於學生而言他是對作家的文風比較有感覺,所以自己寫出來的風格和作家的風格比較像,但是內容也都是學生自己創作的,文學作品有很多風格,每一種文風都有很多作家,所以學生不存在模仿,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寫出跟作家文風的作品,足以證明學生的思想境界和格局,這是非常值得讚賞的。


超仁教育


模仿的好,後面再引導創新,也挺好的



更好人家


孩子一代更比一代強,多元的孩子更健康。但是孩子們,學習魯迅和王小波的文風有風險,你是得不了高分的。自行取捨吧!


伊川先生第三


模仿是可以的,但最終要體現在自我發展上,不可鸚鵡學舌[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