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世人尽说程蝶衣入戏太深,可谁又懂他为何入戏太深

电影《霸王别姬》讲的是两个戏子伶人的故事,也是京剧《霸王别姬》霸王与虞姬的故事。

戏中有戏的多层次表达,让电影里人物的命运与霸王、虞姬的命运有着惊人的相似,一句“不疯魔不成活”、“人得成全人自个儿”将戏里戏外的人物命运表达得淋漓尽致。

陈凯歌导演素来以人物性格刻画见长,这部电影可谓是他的巅峰之作。程蝶衣的命运与京剧《霸王别姬》的交相辉映揭示了人性的丑陋与命运的冷酷无情,使电影更具思考价值。

世人尽说程蝶衣“入戏”太深,不愿醒来,可谁又懂他为何“入戏”太深,此文将以程蝶衣为视角,剖析他这一生的心路历程,探讨他为何不愿从“戏”中醒来。

《霸王别姬》:世人尽说程蝶衣入戏太深,可谁又懂他为何入戏太深


一,虞姬颠覆了程蝶衣的世界观,成为他的精神支柱,从此开始“入戏”

程蝶衣的身世让他对女性的认知产生了极大的偏见与歧视,因此他讨厌女性,尤其是妓女,虞姬的出现颠覆了他的认知,并成为他的精神支柱。

1,程蝶衣对女性歧视的认知的行成。

在送程蝶衣去戏班子的时候,程母面对关师傅的拒绝,曾双眼含媚地说过这样一句话:

您只要答应,要我做什么都成,您可别嫌弃我们。

这句露骨的话的含义,不言而喻,程蝶衣在一旁看得明明白白。程母说完跪在了地上。此时镜头给了程蝶衣特写,这是有意为之的。

从程蝶衣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对母亲的做法是非常鄙夷不屑的,母亲的行为深深刺痛了他的自尊心。

由于程蝶衣天生六指,被关师傅拒绝。为了将儿子送出去,程母竟狠心地将程蝶衣的第六根手指剁掉。当时程蝶衣还是一个孩子,承受着剁指巨大的痛苦,却没有哭也没有叫,因为他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母亲竟然会这样对待自己,这里面也包括了程蝶衣对母亲的恐惧。强烈的恐惧感让他短暂的失去了触觉,亦对母亲这个字眼生出了负面的情绪。

《霸王别姬》:世人尽说程蝶衣入戏太深,可谁又懂他为何入戏太深


母亲的冷血,成功地让程蝶衣进入戏班子里。在戏班子里过第一夜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嘲笑他手里的衣服是“窑子里的东西”,程蝶衣为了与“窑子里的东西”划开界限,他毅然地将母亲留给自己唯一的物件烧了。由此可以看出,他讨厌妓女,讨厌母亲,然而这两个职业恰恰都是女性,这也让他从某种程度上开始厌恶女性,因此而建立了对女性歧视的认知。

2,虞姬的出现打破了程蝶衣固有的观念,转化为程蝶衣新的精神支柱。

程蝶衣在戏班子里学习“旦角”,出于对女性的歧视认知,他宁愿挨打受罚,也不耻于作出“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到“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的转变,这个时候,他是不愿意“入戏”的,也是他对自己世界观坚守的表现。

直到他听关师傅讲了“霸王别姬”这出戏的故事后,同样是妓女出身的虞姬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他。虞姬虽然出身卑贱,但是她宁愿拔剑自刎也不愿背叛楚霸王的壮举颠覆了他的世界观。虞姬的“从一而终”与母亲的“您只要答应我,让我做什么都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程蝶衣心里掀起滔天巨浪。同样是妓女,两者截然相反的行为于顷刻间击碎了程蝶衣歧视女性的世界观。

《霸王别姬》:世人尽说程蝶衣入戏太深,可谁又懂他为何入戏太深


人自出生以来所行成的世界观一旦崩塌,下场是悲惨的,就像心里紧绷的一根弦突然断裂,人活着突然没有了任何意义。人好比一座房子,世界观便是这座房子的顶梁柱,顶梁柱一旦断开,房子便将轰然倒塌。要想不让房子变成废墟,唯一的办法便是用另一根顶梁柱来代替断开的顶梁柱,此时的虞姬,便是程蝶衣新的“顶梁柱”。这也是为何程蝶衣听到关师傅讲了虞姬的故事后要狠狠扇自己耳光的原因--这是他对自己先前以“我本是女娇娥”为耻的惩罚。

二,“入戏”是为了能够与段小楼“从一而终”,唱一辈子的戏

段小楼数次的仗义袒护,让出生在原生家庭缺失父爱的程蝶衣对其产生依赖感;慢慢相处的过程中,程蝶衣对男性认知的缺失,导致他对段小楼有了异样的情愫,而段小楼演的又是楚霸王,在那个思想腐朽的年代,要想接近段小楼,只能以虞姬的身份接近楚霸王。

1,段小楼对程蝶衣的仗义袒护,让缺失父爱的程蝶衣对段小楼产生了依赖感。

影片里程蝶衣的母亲是妓女,父亲是谁没有交代。但是从程蝶衣母亲从事的职业来说,或许连他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起码程蝶衣是不知道的。由此我们知道,程蝶衣是出生在一个原生家庭,一个没有父爱的世界里,这就造成了他对男性有着异样情愫的可能性,段小楼的出现,使这一可能性成为可能。

《霸王别姬》:世人尽说程蝶衣入戏太深,可谁又懂他为何入戏太深


程蝶衣与小癞子偷跑后,段小楼顶着被师父打的风险,替程蝶衣瞒了下来;最后程蝶衣跑回来决定好好学戏,甘愿受责罚时,段小楼替他出头,甚至不惜与师父动手;程蝶衣与段小楼长大后成“角儿”,去唱一个堂会,正巧碰到一群抗日游街的学生,面对学生的声讨,程蝶衣本能的后退到段小楼的身后。段小楼数次的袒护,让缺失父爱的程蝶衣对其产生依赖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依赖感逐渐发酵,衍生出程蝶衣对段小楼的“特殊”情感,电影里程蝶衣用舌头为段小楼勾脸,在舞台后搂住段小楼的腰便是最好的证明。

2,为了留住段小楼的心,程蝶衣用“入戏”来完成内心的表白。

自从菊仙出现后,程蝶衣便有了危机感,他害怕失去段小楼。菊仙的出现,才是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的开始,程蝶衣的台词大半部分都是与戏有关,这一切,只是为了留住段小楼。

师父的话你忘了吗,从一而终!


师哥,我要让你跟我...不对,就让我跟你唱一辈子的戏,行吗?


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

程蝶衣为了让段小楼“悬崖勒马”,搬出师父的话,用唱一辈子的戏来完成自己对段小楼的表白。程蝶衣知道,他对段小楼的感情只能埋在心底,用“虞姬”的身份才能名正言顺地接近“楚霸王”--段小楼。

《霸王别姬》:世人尽说程蝶衣入戏太深,可谁又懂他为何入戏太深


黄天霸和妓女的戏,师父没教过,不会唱。


知道虞姬为什么死吗?

程蝶衣为了让段小楼“迷途知返”,态度上比以往还要强烈,只希望师兄能够“回头”,让他明白,我才是“真虞姬”,你是“楚霸王”,做人做戏,要从一而终。

程蝶衣的“苦心”劝说,并未让师兄“回头”,相反的,段小楼选择与最让程蝶衣痛恨的妓女结婚。希望落空下,程蝶衣寄情于“戏”,只有在戏里段小楼才是属于自己的,为了这一目的,他必须把自己“变”成虞姬,才让他感觉到“真实”,所以他才“入戏太深”。

三,入戏太深的程蝶衣是对人性的失望,也是对命运的顽强抵抗

1,在程蝶衣人生旅途中出现的人物,让他对人性失望至极。

纵观程蝶衣一生,身为妓女的母亲,她剁手指的决绝,抛弃他于戏班转身离开的冷酷,让他幼小的心灵备受打击;从小袒护着自己的师兄,段小楼没有遵守“从一而终”的诺言,反而与一个妓女准备厮守终生,让他觉得受到了欺骗。

《霸王别姬》:世人尽说程蝶衣入戏太深,可谁又懂他为何入戏太深


形同魔鬼一般的张公公的恶劣行径,一度成为程蝶衣的噩梦;就连捡来的小四到最后都被判了他,成为将段小楼、菊仙和程蝶衣推向横刀相向的局面。

人性的丑陋让程蝶衣心灰意冷,不愿同流合污只好寄情于“戏”,以至于“入戏太深”,不愿醒来。

2,程蝶衣拔剑自刎的结局,是对命运绝不妥协的顽强抵抗。

程蝶衣对人性的失望,决定了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样是妓女的虞姬,替代了程蝶衣的精神支柱,为了完成对虞姬最虔诚的信仰,他必须要完成虞姬的使命,拔剑自刎,完成虞姬“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的宏愿。

这个结局也揭示了程蝶衣对无情冷酷的命运的顽强抵抗,虽然程蝶衣死了,但是他完成了对自己“从一而终”、“人得成全人自个儿”的心愿。从这一点来看,他与虞姬是一样的,用自己的气节来完成对命运的抵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