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朱由校——明朝的一朵“奇葩”

文盲天子

朱由校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孙子,因自幼丧母,神宗在位时只顾自己寻欢作乐,无暇顾及皇太孙的读书问题,16岁的朱由校继位时,文化程度很低,堪称“文盲皇帝”。

“木匠皇帝”朱由校——明朝的一朵“奇葩”

由于没有文化,朱由校发布命令指示,只能靠听读别人的拟稿来决断。朱由校又不愿意全听别人摆布,往往不懂装懂,一纸草诏、半张上谕,经多次涂改,弄得文理不通,颁发出去,朝野人士看了啼笑皆非。

  • 有一次,江西抚军剿平寇乱后上章报捷,奏章中有“追奔逐北”一句,原意是说他们为平息叛乱,四处奔走,很是辛苦。皇帝身边的一个叫何费的太监胸中也没有多少墨水,念奏章时,把“追奔逐北”读成“逐奔追比”。解释时,把“逐奔”说成是“追赶逃走”,把“追比”说成是“追求赃物”。天启帝听了大发雷霆。
  • 有一年,有三个外国的使臣到明朝来进贡珍奇宝物。像什么海马、五色水晶围屏等。进贡完之后,这些使臣还会递给皇帝一个奏章,他们国家的国王在奏章上向大明皇帝表达了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愿望。旁边的大臣把这些奏章给朱由校时。朱由校心里就慌了:我又不识字,这不是让我在这么多人面前丢丑吗?这事我可干不得。于是,他就模仿前人在时的样子,把这些奏章看成又要跟大明皇帝谈论什么事情。所以,他装作很生气的样子说:“你们这些小国也太不讲道理了,竟然欺压到我大明朝的头上来了!”说完之后就气愤地走了,也不好好招待这些和平使者。

喜木匠

明熹宗天性极巧,癖爱木工,手操斧斫,营建栋宇,即大匠不能及。——《寄园寄所寄》

明熹宗最大的特长就是做木匠活,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技术精湛。到了醉心于木匠,登峰造极境的地步。凡刀锯斧凿、丹青髹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他是一位好木匠,但是他不是一位好皇帝。

  • 史书上记载,明代天启年间,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用料多,样式也极普通。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张床来,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镂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据说,凡是他所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能够做出来。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
“木匠皇帝”朱由校——明朝的一朵“奇葩”

  • 朱由校亲手制作的娱乐工具也颇为精巧。他用大缸盛满水,水画盖上圆桶,在缸下钻孔,通于桶底形成水喷,再放置许多小木球于喷水处,启闭灌输,水打木球,木球盘旋,久而不息,朱由校与妃嫔在一起观赏喝彩。有一次他做了个花园,里面的可以走路,鸟可以唱歌,水能流动。
“木匠皇帝”朱由校——明朝的一朵“奇葩”

好建筑

朱由校喜欢建造房屋,喜弄机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反复欣赏,等高兴劲过后,又立即毁掉,重新造新样制作,从不感到厌倦。吴宝崖在《旷园杂志》中写到朱由校曾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高不过三四尺,却曲折微妙,小巧玲珑,巧夺天工。他还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台林馆,雕琢细致,堪称当时一绝。朱由校喜欢蹋球,常与太监在长乐宫打球,朱由校觉着玩起来不过瘾,就亲手设计,建造了五所蹴园堂。

朱由校酷爱建筑,还表现在对朝廷建筑工程的关心上,天启五年(1625年)到天启七年(1627年)间,明朝对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进行了规模巨大的重造工程,从起柱、上梁到插剑悬牌,整个工程中朱由校都亲临现场。

“木匠皇帝”朱由校——明朝的一朵“奇葩”

爱傀儡戏

朱由校喜欢看傀儡戏,当时的梨园弟子用轻木雕镂成海外四夷、蛮山仙圣及将军士卒等形象。他做的木像男女不一,约高二尺,有双臂但无腿足,均涂上五色油漆,彩画如生,每个小木人下面的平底处安一拘卯,用长三尺多的竹板支撑着。另外还有一个用大木头凿钉成的长宽各一丈的方木池,里面添水七分满,水内放有活鱼、蟹虾、萍藻之类的海货,使之浮于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围用纱围成屏幕,竹板在围屏下,游移转动,这样就形成了水傀儡的戏台。在屏幕的后面,有一艺人随剧情将小木人用竹片托浮水上,游斗玩耍,鼓声喧天。当时宫中常演的剧目有《东方朔偷桃》《三保太监下西洋》《八仙过海》《孙行者大闹龙宫》等,均装束新奇,扮演巧妙,活灵活现。

“木匠皇帝”朱由校——明朝的一朵“奇葩”

厌朝政

因为朱由校时常忙于玩乐,疏于朝政,魏忠贤常趁朱由校引绳削墨得意之时。明朝旧例,凡廷臣奏本,必由皇帝御笔亲批;若是例行文书,由司礼监代拟批问,也必须写上遵阁票字样,或奉旨更改,朱由校便把上述公务一慨交给了魏忠贤,魏忠贤借机排斥异己,扩充势力,专权误国。朝廷上正人君子殆尽,政治黑暗已极,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木匠皇帝”朱由校——明朝的一朵“奇葩”

历史评价

明自世宗而后,纲纪日以陵夷,神宗末年,废坏极矣。虽有刚明英武之君,已难复振。而重以帝之庸懦,妇寺窃柄,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