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电商经济的700多家小纸箱厂为何难成规模?

亮灬点


支撑电商经济的700多家小纸箱厂为何难以成规模?

这些企业难以成规模的原因应该是以下5点:一是无品牌;二是质量差;三是定位低;四是推广运营一般;五是售后服务不到位等等。

一是无品牌问题。小纸箱厂,小本经营,没有钱投入,也舍不得投入。赚点小利润,挣点小钱,保持正常运转就行。根本就没有做大做强的规划,小富即安;根本就没有品牌意识,不知道注册商标,不知道品牌经营,更不懂品牌建设;这样就造成企业成长慢,扩张慢,发展慢,在全国类似的情况很普遍。

二是质量差问题。这些小纸箱厂,没有专门的研发团队,没有专业的设计部门,整个开发的产品,就是粗制乱造,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没有巨大的需求量,购买者廖廖,或者都是一些小买家,导致小纸箱厂也是要死不活的,度日如年,不说扩大规模了,生存就成问题。

三是定位低的问题。这些支撑电商经济的小纸箱厂,从一开始,它们定位也应该是支撑小电商卖家,定位的终端客户也是一些小企业,所以,这样的两个定位,一定是小打小闹,不管做多长,终究还是一个小,做不大、也做不强。因为都是小对小,弱对弱,不可能做大。这样的定位,企业越做越低端,路越走越窄,后来就是倒闭。

四是推广运营一般问题。由于都是小电商、小纸箱厂,投入不足,经济实力不强,在推广运营方面,一定舍不得投入或投入很少,导致推广不到位,效果不佳,业绩不理想,并且形成恶性循环,走入怪圈,越做越小,越做越难,直至倒闭,这就不是做不大的问题了。

五是售后服务的问题。由于企业小,投入不足,相对的人员配备少,导致的是售后服务力量不足,有的可能就没有这个售后服务部门或专业的售后服务人员,这样的企业,在当前竞争十分激烈的现实面前,你想扩张,就像登天一样难。

上述五点大家一看就明白,它们为何扩大不了规模。

欢迎各位网友提出批评意见。





特行者001


支撑百亿电商经济的700多家小纸箱厂为何难成规模?看到这样的问题,我在猜出题者应该也是从事电商的,所以在关注纸箱厂的发展。我谈谈我一个外行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其实包装行业,做的比较大的企业也是有的,企业规模在千人以上的数不胜数,比如1.胜达2.界龙3.上峰SALFO 4.合兴等等。并不是所有的纸箱厂都是小厂,只不过这些大型的包装企业并不完全只做纸箱,还做一些例如生活用纸、化工原料、彩盒、缓冲包装材料(EPE、蜂窝产品、纸浆模塑) 、书刊等等。

因此题目问的支撑百亿电商经济的700家小纸箱厂,我觉得实际的数量应该不止700家,国内小纸箱厂很多,小纸箱厂难以发展,主要还是受限于利润,电商企业要求无论是产品还是纸箱都是要价格最低的,才能让自己的网店更有竞争力,因此作为纸箱供货商而言,利润自然也不高。加上产品单一,生产设备落后,实力不强,大品牌的手提袋等等订单又接不到,在没有大资金投入,升级设备,扩大生产线,那也只能维持在这样饿不死的状态,发展的非常缓慢。


流浪的好奇


这个问题是个泛问题,很难回答好,我尽量试试

1.各行各业都有龙头也都有小卖家,基本都呈金字塔分布,无非就是有的行业金字塔更尖,有的行业底部更宽,取决于行业本身,有些行业就是头部效应厉害,有的行业更分散,取决于哪种配置能满足市场,比如特殊材质的珠宝加工,小作坊特别多,没见过大的,大的都集中在黄金钻石。行业本质决定着商家分布。当你站在整个市场、行业分布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自然就知道答案了。

2.像这种产品差别不大的,价格又差别不大的,“距离近”和“及时性”就很重要了,比如我是个电商人,我在福州,福州本地有个朋友卖纸箱,他卖2毛钱一个,而一个山东的卖1.8毛一个包邮,我也基本上不会外采,因为真的差别不是特别大,如果纸箱突然断货,我可以立刻到他作坊里拉货。这类产品除非接到外来大订单,否则跟线下实体店一样,也有自己的辐射范围,除非我朋友作死,无视价差,贸然提价。

3.普通产品便有了辐射范围,流动不到全国去,自然做不大了。除非做出专利产品,或者接到大订单。厂大质量高价格便宜,便有了生意机会。每个地方都有纸箱厂,都或多或少能满足本地的需求,需求在本地就被消耗掉了,物流又那么贵,一点点价差很容易被长距离运输抵消。所以做不到需求集中,自然培育不了大规模的商家。

4.请注意,我指的是本地需求培育不了大厂家,但外来大订单,专利产品还是可以的。还是有人把纸箱做成大生意的,纸箱、打包盒、外卖袋、沙县小吃配料、烧烤配料等这类产品都是商家客户,流量难拿,但复购率极高,业绩稳定,客户价值极高,不依赖于广告。如果有这方面生产优势的商家,不妨做做,任何时候都不晚。我见过200个访客做出2万业绩的c店,尽量让客户定制化,开好发票、提供设计,不要用公版,晚上接单多一点,这些商家都是打烊了才来采购,会辛苦一些。

5.包括纸箱在内的这种商家客户的产品,壁垒都在设计,也便是趋于个性化,就跟我所说的特殊材质的珠宝加工一样,小作坊反而灵活,反而能满足需求。不要以为大家用的纸箱都一样,很多商家对纸箱提升其形象的期待心理是很高的。如果我的产品是6分,我需要8分的包装,如果我的产品是8分,我需要10分的包装,这种心理是存在的。

6.最后,不要以规模来判断一个行业,做到有利润才是最好的,没利润有规模是瞎扯。规模是建立在标准化之下,也就是同质化,也就是爆款,也就是需求集中,然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获取别人抢不走做不到的成本节约,杀出一条血路才能做到。而个性化呢,会使得一个市场养活更多商家,虽然大家都小,但都活得理性,价格高产品好,团队不大但都有自己的份额,我觉得后者是一种进步,分散是一种进步,姹紫嫣红的,照样有人在源头提供材质,中端的设计和服务让更多的人来做,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产品也会你追我赶推陈出新,不是更好么?


福州电商黄乾坤呐


你的提问有点含糊,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有700家纸箱厂,我觉得全国的话7000家也不止。我们这有很多纸箱厂,效益还是不错的。如果专门供电商,产品就有点单一了,这就造成了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同质化的东西,就要靠销量了,销量越大,才能赚钱。如何提高销量,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虎哥陪你来创业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为了得到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为什么要形成规模?


一、规模经济的本质是低成本


一个企业之所以会变大,甚至兼并同行,其本质是具有比较优势,我们通常把这种比较优势叫做结构性优势,结构性优势的公司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之一或者更多:①较高的定价能力,这反应在经济商誉部分,一般体现为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商标或者特许经营权②较强的转换成本,企业的客户粘性足够强大③网络效应,用户人数和产品(服务)的价值正反馈④独特的成本结构,包括规模,地理位置,资源结构,业务流程等方面。


当一家企业具有结构性优势的时候,其对同样资源的利用能力更强,从而逐步占据更大的市场,直到自己和其他生产同样产品和服务的公司相比经济效率一样。


我们说规模经济,一般指的是通过自己规模的变大,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边际成本变小。其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规模经济的优越性在于: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总成本下降的特性。但这并不仅仅意味着生产规模越大越好,因为规模经济追求的是能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一旦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到超过一定的规模,边际效益却会逐渐下降,甚至跌破趋向零,乃至变成负值,引发规模不经济现象。


那么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适合形成规模经济呢?对于同质化的产品,比如水果、粮油等等,怎么降低成本是核心考虑的,成本分为可变成本不固定成本,只有在单位产品的成本结构中固定成本的占比较高的时候,通过规模经济才能取得成本优势,比如增加生产效率、扩大产能等等。


我这里建立一个小小的模型帮助理解。一个公司十个一线员工,一个老板,老板每年赚100万,这样的公司有三家,现在合并后,三十个员工,一个老板,公司每年赚360万,因为节省了两个老板的日常开支,最后三个老板分红,每个人的股权是一样的,每个人分120万。这就是规模经济。


我们再想一下,如果是十个这样的公司合并呢?100个员工,一个老板肯定是不行的,恐怕得设立好几个部门,还有各种负责人,一线干活的可能也就六七十个,管理层三四十,加起来的工资支出可能比10个老板加起来还多,这个时候就没有经济性了。


这里的举例指的是人工薪酬这个生产要素,在实际的经济中还有很多的其他生产要素,规模经济指的是总的生产要素效果。


规模经济的核心是边界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形成规模经济的企业来,是有边界的。为了说明这个重要的属性,我还是以上面的案例做分析。


如果一个行业市场的规模按照劳动力的生产要素大概是100人,企业的规模经济为60人,那么我们可以猜测必然出现一个60人的企业,以及几个规模比较小,盈利比较差的企业。


现在如果市场需求扩大一倍,那么就是一个200人的市场,你看原先具有规模优势的60人企业,是不是很尴尬呢?在行业高速发展的时候,它的规模优势必然不再了!


一定会出现三个60人规模的企业,和几个规模很小,盈利很差的企业。


是不是很搞笑?我们做企业,做投资一定要注意这点。


现实还要更惨烈一点,原来的市场结构是一超多强,龙头多赚点,散户喝一口汤,零售价以比散户生产成本高一点,人人满意。


现在出现了三家生产成本一样的企业,必然重新进入成本的竞争,但是在现有生产条件的约束下规模道不了60人,或者超过60人就失去了成本优势,就是死。那么三个60人的公司开始死磕,零售价开始下降,行业规模扩大一倍,但是每个企业的日子都更艰难了,要不死了,要不挣扎在生死线上面。


这就是规模经济的全部,在具体的经营条件约束下,企业的规模就是那么大。


聊聊纸箱厂

现在回到主题,说说纸箱厂,我想很多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纸箱作为一种同质化产品,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价格,考验纸箱厂的成本控制能力。纸箱厂材料成本占成本总额的绝大部分的比例,高的占到70%——80%,低的也接近40%——50%,可以说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和源头都是从采购成本开始的。


有研究表明,采购成本降低1%,利润就会上升10%甚至更高。采购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越大,降低采购成本对利润的贡献就越大。


可变成本占比高,而且对企业利润影响很大,这是一个可变成本为主的行业,本身规模经济发展的空间就不大。


一般来说,纸箱厂比较适合采用集中采购的组织形式,各部门的物料需求集中到采购中心,各个采购员负责各自种类的原材料、设备的采购,相互之间不重叠。在有限的采购规模中,因为不同箱子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不同,进一步降低了规模性。


如果只生产一种或者几种箱子呢?也不行,第一,集中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很小,第二,市场环境多变,这样会带来巨大的市场波动风险。


综上所述:纸箱厂作为一个大的行业,巨大的市场规模带给企业很难形成比较的规模优势,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作为一个规模经济不明显的行业,企业自身的规模边界又很小,除非生产技术条件和经营环境有变化,否则注定是一个很分散的行业。


贫民窟的大富翁


什么样的规模你才满意?9个人的规模达到1000万产值,百分之15-20利润你觉得够不够?人均贡献100万。


陆拉陆拉嘞


llz


赤脚药农


我觉得不成规模也挺好,最起码养活了100万家人,他们的收入基本差不多,不低也不高,总比一个大企业,几个老板挣大钱,剩下的挣点工资好


大舟


站着说话不腰疼,谁不知道搞好品牌 谁不知道做好质量 !现在竞争多激烈?开工厂有20%利润已经暴利了!一会环保来 一会工商来 一会消防也来!你以为容易做大?


愛猪人士


电商发展越来越饱和 小纸箱就是本来就利薄多销的产品竞争也大 适合小厂小作坊 运营成本就不会太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