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絕大多數美食,煎炒烹炸之前,都得先過菜板這一關,家裡大廚用得省的,幾年、十幾年也用不壞。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沒想到,這個美食開始的地方,經過實驗室檢測,乾媽居然發現了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1類致癌物的黃麴黴毒素。

馬上元旦、春節又要大吃大喝了,入口的事馬虎不得,來看乾媽檢測實錘。


1

徵集6款家用菜板

3款檢出致癌物


在廚房裡,菜板的使用頻率高、耐用,用完隨手一衝,最多也就是洗滌靈洗一洗,誰家也不會三五天換個新的。

乾媽向6個家庭徵集了正常使用的菜板,實驗員依次取樣、培養基培養、計數↓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取樣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培養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計數

結果,3款檢出了劇毒致癌物黃麴黴毒素↓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誤食1毫克即可引起急性中毒


黃麴黴毒素的衍生物有約20種,分別命名為B1、B2、G1、G2、M1、M2等。其中以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強,此次檢出的正是B1。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欄目曾曝光過一個案例:北京一位王女士被檢測出患有癌症,此前,她的爸爸、哥哥都是因患癌去世的。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經過大量的分析實驗,醫生髮現王女士家的菜板、筷子、碗上都有黴斑,推測黴斑裡含有致癌物黃麴黴毒素。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這也是黃麴黴毒素的可怕之處——具有累積性。菜板、餐具被黃麴黴毒素汙染,量可能很少,一兩頓飯沒什麼,但它能在身體累積,經常攝入就可能導致胃癌、肝癌、腸癌等發生。

大鼠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北京醫科大學曾用含20μg/kg 黃麴黴毒素的飼料喂大鼠,一年後大鼠患上肝癌。

其實,早在1993年黃麴黴毒素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其毒性相當於等量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

成年人攝入1mg/kg(1000ug/kg)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出現厭食、嘔吐、胃腸道出血等症狀,損害肝臟及腎臟。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來源: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安全文摘》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何計國教授指出,如果一個體重70公斤的正常人,只需要攝入20毫克(20000ug/kg)黃麴黴毒素就會死亡。

各種妙招都很難完全清除

菜板發黴是常事,水沒控乾淨,幾天就發黴發黑了。這次收集到的樣品,6款中4款有明顯黴斑↓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4款產生黴斑的菜板中,3款檢出了黃麴黴毒素↓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雖然檢出量最高也不過18.9μg/kg,但已經超過了國家對大部分食品中黃麴黴毒素B1限值要求,更是超過了嬰幼兒限值的近40倍↓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GB2761—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而且,黃麴黴毒素不僅是劇毒物質,生命力還非常“頑強”,它的耐受溫度高達280℃以上,一旦產生極難完全清除

除了菜板以外,發黴的水果、花生、堅果裡都不排除產生了黃麴黴毒素,即使去除了發黴部分,未發黴的也可能被汙染了,不建議食用。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所以,乾媽勸你,已經發黴發黑的菜板該扔就扔,日常生活中沒有一種消毒妙招能確保100%去除所有黃麴黴毒素。

唯一完全杜絕的辦法,是不讓菜板發黴。


2

教你三招

杜絕菜板上的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雖然毒性強又難以完全清除,好在它不是憑空長出來的,所以做好下面幾個方面,能有效杜絕菜板上滋生這種劇毒物質。


生熟分開,定期開水衝燙消毒


菜板滋生黃麴黴毒素,首要條件是發黴,而“髒”又是發黴的先決條件,所以,需要先把髒的問題解決了。

生海鮮、肉類有些帶有病菌,煮熟吃了沒事,但這些病菌殘留在菜板上,如果生熟不分,很可能汙染熟食。所以,生熟分開,用完及時清洗。

為了驗證網傳的清洗、消毒妙招是否有用,乾媽委託實驗室檢測了6種方式消毒後,細菌和黴菌數量變化↓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雖然各種消毒妙招經檢測全都有效,但乾媽認為,一到兩週開水燙洗1次,是最經濟、簡單、有效的清洗方式,不花一分錢就能去除絕大部分細菌、黴菌,將黃麴黴毒素扼殺在搖籃中。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保持菜板乾燥、懸空放置


菜板在溫熱、潮溼的環境裡很容易發黴,所以,清洗乾淨的菜板,最好用乾淨的抹布擦乾淨,放置在通風處。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南方比較潮溼,尤其要注意菜板的乾燥問題。

網友“人力飛機“分享:我在東莞二十多年,發黴的東西遇過不少,我的菜板倒從未黴過,用完就洗乾淨四面懸空掛起來,偷懶可能是發黴的主因。


有刀痕、開裂、黴斑的該扔就扔


家裡的菜板多久換一次?這個沒有統一的答案,在檢測中乾媽也發現,用了10年的菜板,只要清潔、維護得當,也可以很乾淨。

但菜板出現了下面這些問題,細菌、黴菌很容易在縫隙中滋生,保不齊就有黃麴黴毒素。所以,菜板刀痕明顯、有裂痕、發黴的該扔就扔,別心疼。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刀痕明顯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有裂痕

這個你家每天都在用的東西,實測竟含一類致癌物

發黴

廚房無小事,關乎一家老小的健康,能不能保持一塊小小菜板始終乾淨,說到底還是習慣的問題。

用完一燙、一擦、一掛,三個動作看似簡單,但要持續幾年,幾十年,也不是簡單的事情了。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不管主廚的是爸爸媽媽,還是家裡的老人,只有強烈認識到黃麴黴毒素的危險性,才能徹底保證一方小小菜板的乾淨、乾燥。


說一千道一萬

不如把文章轉給主廚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