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小吃店,餐飲店又放棄的人能分享下原因嗎?

未聞4222


創業選擇餐飲,你確定自己想明白了?

侯眼金睛 2018-12-04 13:34:27

筆者在刷頭條短視頻的時候,經常會看到一些人發的內容,說是投入了多少萬資金開餐館,結果門可羅雀。為其惋惜的同時,還想問上一句,在創業之前,你確定自己想明白了嗎?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發改委的報告中說了,2017年返鄉創業人員在740萬以上。而全國的市級和縣級行政區一共是3185個,平均下來,僅2017年每個行政區就有2323個人返鄉創業,當然市區的平均數會更高,縣區的平均數要低一點。2018年的數還沒出來。

每個行政區這麼多人返鄉創業,說實在的,有那麼多相應的產品或服務需求出現嗎?不擔心供給飽和甚至過剩嗎?

再說一句誅心的話,大城市留得下的話,又有多少人甘願再返鄉呢?

雖說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人永遠的需求。但假如大環境變差的話,還會有多少過日子的人真正捨得花高出數倍的成本選擇去外面吃飯?開餐飲店最關鍵就在客源,靠那些手機裡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小哥哥小姐姐就足夠撐起店面嗎?

假如一頭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節約開支,另一頭又是更多的餐飲店開起來,競爭日益激烈,最可能的後果就是要排隊的店仍然排隊,其它的店由於成本的壓力最終支持不住,關店退出,欠下一屁股債。

要知道餐飲行業是真正充分競爭的行業,不存在任何寡頭壟斷的現象,最能直觀反映市場現狀。門店的租金越提越高,即使是客流很大的餐飲店,日子也遠不如以前好過,更不用說缺少客源的店。

關於租金居高不下的問題,這裡面存在一種心理現象。A店的房東看著A店生意紅火,認為它賺得多,就必然想提高租金。由於更換場地的代價太大,在租金上浮的一定範圍內,A店可以咬牙堅持。B店的房東聽說A店提高了租金,自然會產生一種不服氣的心理,你提我為什麼不能提,於是B店也被迫提高了租金。C店、D店以及其它店的房東紛紛跟進。但這些店很有可能本來就利潤微薄,被提高的房租一逼就無法再堅持了,只好退租,造成一片關店的現象。租金太高則必然無人接盤,就會一直空鋪下去,附近光顧的人越來越少,即使A店多麼有吸引力,也會客觀面臨客源的流失,最終也要關店走人。

房東提租的想法有問題嗎?很可能也沒問題,對於各地正在興建的各種大型商業中心來說,業主當初買這個店鋪的時候價格就不會低了,他當然希望儘快能夠回本,人同此心,換誰也會這麼想。

如果留心觀察的話,你會看到某些區域每隔幾個月就有一批店鋪關門,門上的貼紙寫的還是旺鋪轉租。細想想,有這道理嗎?真是旺鋪為什麼還要轉租?千般理由,只有自己心裡明白,其實無它,撐不下去了而已。

侯眼金睛


2012年,也是不想打工了,想了好久,我們市區有家熱乾麵店比較有名,就找了熟人和老闆溝通想過去學習,老闆也答應了,交了八千元,我和老婆就去學習了半個月,決定回來開店了,

找了新開發的樓盤,挨著一家醫院,兩個小區,本來縣城不大,只要做的好,遠點的也會光顧,當時是這樣想的,房租兩萬一年,毛胚50平,裝修和置辦傢伙花了半個月,花去差不多四萬,證件先不急,等著別人來找我吧,開開心心的放炮開業大吉,剛開業前半個月還是可以的,每天流水一千五左右,對於一個小店還是可以的,慢慢的生意就有點下滑了,夏天熱的時候一天流水少的時候才三百多,就有點焦慮了,天氣冷的時候流水五六百吧,這算正常的,但是小吃店確實很累,每天起來很早,五點多,大部分時候晚上八點關門,下午三點後可以休息會,現在想想還是可以堅持的,但當時不這樣想啊,年輕人沒耐心,想著全年無休這麼累掙的還沒打工的錢多,吃不好穿不好的,加盟店的弊端就是你用的材料要用總店的,而且會漲價,你存點錢有一大半都會給進貨了,後來研究下不用總店的料了,自己研究出來,當時還真的研究的差不多,因為我對做吃的很在行,以後就不用他們的材料了,利潤又大點,開飯店什麼千奇百怪的人都碰的到,所以要有很好的耐心,要很能受氣,我們也慢慢的熬的沒脾氣,流水一直不溫不火,想盡了各種辦法,也可能怪地理位置不太好吧,所以一直保持五百左右的流水,終於熬不住了,到轉讓為止做了一年三個月,轉讓牌貼出去兩天就被接走了,總結下,1不要加盟,2.店鋪地理位置要選好,貴就貴點,3.做之前要考慮萬一流水不高你要不要熬,熬多久,4.夫妻一定要同心,5,一定要能吃苦這是最重要的,





未來的鑽石王老五


6年前,24歲時找到了一個小鎮子,用全部積蓄租下了50平米的小店,專做米線(空白市場),日流水1500–2000多,堅持了2年多…隔壁店鋪轉讓,我前後花了10多萬,把兩個店併為了1個店,面積也由原來的50平米變為了100平米,又請廚師配菜,上燒烤,夏天門外排上桌子幹起了大排檔,鋪子越來越大,而收入越來越少,堅持了一年多,思考了許多問題,於去年5月停業轉項目…前後一個月時間專門去了趟成都,再次投入了15萬多,我的火鍋串串開業了(空白市場),由於地理位置接受能力的問題,目前客流量比以前少了,但流水比炒菜時期要好,現在我30歲了,感覺自己越來越窮,每天的心裡都會很累,不自覺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是不是越來越努力的表現呢?呵呵,內心告訴我,我還是會改變的

沒有別人的資本和學識,更要努力吧


雲香橋景


說一個身邊的事兒吧,我姑媽是個勤快的人,就是不幹活就難受的那種人,後來以為兒子上大學,自己閒著沒事幹,在自家樓下開了一個小包子鋪,剛開始因為開業有優惠還會來一些人吃,可後來慢慢來買包子的人不多了,鄰居和好朋友什麼的不可能天天過來吃包子,店鋪的位置離鬧區還有些距離,所以慢慢地就沒什麼人來。

我姑媽為了這家小包子鋪裡裡外外投入了5萬多,掙回1萬,後來她到離家不遠的市場附件考察了一下,就數著一家不太火爆的包子店結果比她自己開的要好上數十倍,回來後姑媽備受打擊,決定不幹了。

也許你已經看明白了,光是選址就有很大的學問,不能意氣用事說定哪就定哪,一定要做好全面的市場考察,不然扔進去的自己辛苦積攢的鈔票。

現在姑媽已經不做包子鋪了,她覺得自己要想清楚再做決定。


K18餐飲加盟網APP


我就是活生生例子,今年失業在家,工作十年左右結了婚有了孩子手裡剛好有十萬塊,4萬千年進股市賠的只有1萬多了現在,剩餘6萬今年在鄭州一個小區接了個鮮奶店,第一次做生意,接了後麻煩事不少,由於是會員制,之前籤合同不知道欠會員多少斤鮮奶,她說的是1500斤,等我幹起來了一加發現欠將近4000斤奶,剛接就暗賠2萬多塊,由於合同之前沒說清,最後也不了了之幹了3個月媳婦公司效益不好裁員,我倆一起幹,好容易穩定下來,一月略有盈利,其實不到2000塊,人家藥監局上門查,由於在小區,證本來都不全讓停業,最後偷偷幹,白天不幹下午5點之後才敢幹,剛又幹了3月,小區拆大堰,一拆拆了3個多月,天天施工,生意本來秋冬會更好,一下就沒人來了,3個月淨配2萬多,接店的時候跟超市合租的房子,捱到了12月份工程施工完畢,想著終於可以安生幹2月過年回家了,誰知道該交房租了,超市不幹了,我是依附他乾的,食品經營許可證都是沾他光,他一走房子用不了了,面臨倒閉,倒閉還不幹倒閉,欠人家4000多斤奶沒還上,要是現在倒閉不但轉讓費全部倒貼,還要把之前會員沒消費完的錢全部退還價值3萬多,等於我一分錢沒掙投資6萬白搭一年的時光,最後一分錢沒掙到還要賠上人家3萬多奶款,落得機器設備5000塊都不值


一個老奶爸


我自己的開店的,最近一年在做如何開好實體店的分享,目前加我個人號,和我聊過的開店老闆超過了1千人,其中很多做餐飲,小吃店的老闆,我總結他們最後關門的原因如下:

第一種:確實血虧不賺錢,最長見的問題就是選址問題,其次就是產品的味道、服務、環境、營銷跟不上,也就是開店經驗不足,犯了致命低級的錯誤,越堅持虧越多,不如早放棄!

所以開小店我的建議就是另可小點,位置也不要太偏,其次新手開店一定要做開店籌劃書,至少需要深度瞭解、學習如何開店半年以上,關注我,你也可以系統全面的學到很多開店的知識,我全部都是原創的!


第二種:小有盈利,但是累得很,比打工強不了多少,你別說,這個群體的人數是最多的,餓不死,吃不好的狀態,目前街面上大多數的人就是這種情況,最後又放棄的原因比較多,有的是有了新的項目想去試一試,有的是要回老家或者搬遷,還有的確實是幹膩了,還有的真的是需要一筆錢著急用,轉讓店鋪有筆不錯的資金!

第三種:盈利還行,最後不幹了,你如果去轉讓店鋪,基本所有的店主都會說我的店鋪生意還是蠻好的,因為自己的原因不得不轉,心裡非常捨不得轉,其實基本都是假話,真正生意好店鋪還轉讓的原因往往是這個店鋪很可能不久會有問題,比如周邊拆遷,門店前要修路,競爭越來越激烈,以後生意不太好做了等!當然,也有少數是店主有了其他更大的投資項目,這個店鋪無暇顧及!


開店好生意


自己開了一個小吃店,開了三年了,在別人看來生意還不錯的!現在也在考慮是不是要放棄了。

也不是不賺錢,不然也開不了三年,一年下來利潤總的來說比上班強上一點點。想放棄主要是因為人累,不自由!別人都說自己開店自由,沒有約束。也有很多人跟我說過這個話,我就說:自由是不自由,自在到是真的。你想別人在逢年過節的時候,一家人團聚到餐廳吃飯,你正在揮汗如雨,馬不停蹄的在忙活,忙的都沒時間吃飯,心裡是個什麼感受!

平常的時候都是在店裡守著哪裡也去不了,這邊剛出去,那邊就來人了。

跟別人幹一個月還有兩三天休息,可以出去玩一下,放鬆放鬆,自己開店想都不要想,基本上是全年無休的。自己做什麼都要操心,下水道壞了自己修,斷電了自己修,東西壞了自己修,哎!想想都累!!!


朝陽3332


我是李合偉,第一次創業就是餐飲業,對餐飲有二十多年的運營管理經驗。小吃店是近十年開始興起的餐飲模式。

小吃店:出餐快,經濟實惠,風味獨特,品種多等特點。正好應對了時下工作節奏快,符合人們便捷,單人用餐的需求,市場情景打,需求多。至於關店原因很多:

一,週六日節假日無人

小吃店屬於快餐類,工作日大家趕時間,遇到品種多,快捷可口的小吃店,自然蜂擁而至,排隊購買,而且集中在午餐時間,晚餐也有,但是比午餐少三分之二。這樣小吃店多開在寫字樓區域,社區大家都在家做飯,就算不做飯也有時間點幾個菜慢慢吃。

造就了獨特的運營現象,中午排隊,晚上人少。節假日,休息日沒生意。忙的時候忙死,閒的時候閒的吃雞玩。

事實上這樣的經營模式很難平衡收益,有客人房子還是那麼大,沒客人也是那麼大。有客人也是那麼多員工,沒客人還是那麼多員工,員工工資和房租的支出無法平衡。這是關店主要的原因。

二,競爭激烈

小吃店因為操作簡單,沒有大廚,投資小,見效快,所以參與的人很多。自然競爭異常激烈,同類競爭只能拼價格。競爭中倒閉比比皆是。

三,管理經營混亂

剛才提到的忙的時候多少人也不夠,閒的時候都玩。正因為這樣,忙的時候發牢騷,閒的時候沒人管事,成了勞動不均衡企業的最大通病。越緊張有序的工作越好管理,越閒的工作越養人。可是這又忙又閒的工作,員工波動就大,忙的時間請假,忙的時候怠工,忙的時候要求加人,加工資。很多老闆死在這上面,因為員工只為自己考慮,不考慮企業。管理不善,企業文化建立不好,要麼自己一家子幹,要麼死在管理上。

四,原材料採購不流程

餐飲最大的問題就是原料採購,原材料種類繁多,流程複雜,採購又是苦累的活。老闆不勤,供應商無德,死在這上面的事例更多。

總結:餐飲屬於傳統行業,進入門檻低,競爭激烈,微利行業等特點。正因為這樣風險更大,行業坑非常多,外行進入基本百分之百覆滅,請業外人士慎入。


我是伯樂集團董事長李合偉,20多年創業經驗,天使投資人、《創投商學院》《財富管理》導師。

我為李合偉演講學校代言:尋求合夥人,加盟商。請你來一起學演講:3小時解決上臺緊張! 1天解決思維混亂! 3天成為銷講大師!


李合偉說


我曾經開過一個小吃店,為啥放棄想想都是淚,簡單說就是成本高,利潤低!沒辦法支撐了!

給大家看看一個單子,下圖的單子!

這個單子顧客實際付費6.5元,我們得0元,估計現在很多人顧客應該不知道某平臺的超級會員的4-6元都是商家補貼的吧!當然,你可以不開起超級會員補貼,但是生意很差,這個超級會員是無限的,最低4塊補貼!我們平均單價是20左右的,這個4塊基本就是利潤了,再這麼扣一個,能有利潤見鬼了!所以我們要想著在滿減和成本上控制!但是做過餐飲都知當單價20左右的想省4塊成本的話,餐品要多差啊!要麼漲價!自己以前最顧客體驗這塊的,特別在乎顧客體驗,所以沒有對產品調整!

所以我們後面超級會員不做了,滿減力度加2元,這樣利潤又低了,每天營業額高,顧客付的也多,錢呢?慢慢的感覺太累了,一單從6元左右,到現在的3元左右,而且下雨天,距離遠,再加個小費基本沒有利潤了。有時生意不好還要開通超級會員來促銷一下,促銷基本一分拿不到!

平臺扣17%,自己補貼超級會員,自己做滿減,現在某平臺還讓我們配送費上再補貼些錢,最後天氣不好,距離遠的單子,自己也要加小費,來派單!這些錢都是商家出的,那些跑單量的,顧客實付15左右的,到商家手裡只有9塊左右。


我們要在這9塊錢中除去打包盒餐具,房租,人工,水電煤,損耗,還有我們一單也要有3塊左右的利潤,動腦子想想我們哪有幾塊錢放在餐品上!你自己花的多,最終吃的是啥呢?錢去哪裡了?所以那些經常花15左右的人,別想著商家做補貼啥?我們做生意的,不是慈善!細思極恐吧!那些你認為賺到了便宜其實你真的賺到了嗎?

放棄是因為心善,心狠利潤還是可以的,不要在乎顧客評價,也許自己不適合做餐飲!

很多人很好奇,滿減那麼大幹啥,不滿減生意更差,我們滿減還是小的,有些滿30減30的多了去了,反正最終都是停在顧客實付和自己實收上!


嗨嘍健康


開餐飲店倒閉的原因一般是三個,第一就是定位錯誤,店開了之後發現生意非常差,完全不符合大眾的胃口。這個問題是在前期調研不充分而導致了,大家都知道要開一個爆款店鋪不容易,前期的獨到的眼光和對於餐飲業的人群分析非常重要。

第二個原因就是店鋪的選址錯誤,店鋪開在哪裡是很講究的,有的時候隔著一條街,你的生意也有可能是有著天壤之別。因此,我們在確認選擇店鋪之前要先至少蹲點這個選址一個禮拜,調查清楚人流量和人群年齡構成,這些都會影響到後期的生意,甚至決定店鋪生死,還有儘量把店開在2+1的街道上,不要開在一側空曠的街道。

第三點就是新的店鋪成本控制往往做不到,不賺錢還不如關店。這個問題也是需要充分的成本分析才能壓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