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溫暖故事# 「輪胎充氣」

#疫情溫暖故事# 「輪胎充氣」

好幾天沒出門了,遠爹天天抱著電視機看新聞,時刻關心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經過醫務人員的不懈努力,新增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員的速度總算在減少,遠爹多少有了一些安慰。

遠爹的兒子叫小源,研究生畢業的他原本可以到三甲醫院去工作,可兒子偏偏選擇了社區衛生站的工作。

這幾天小源醫生實在是太忙了,他除了要上門排查疑似者的隱患,還要在社區開展防疫消毒的工作,每天組織有關人員把社區的角角落落噴灑消毒液。

這不,他剛回到家裡,什麼話都沒有說,直接到浴室裡洗澡去了。

疫情發生的這段時間,兒子難得回一趟家,吃住都在社區衛生站,累得都瘦了,遠爹心疼兒子,又不好給兒子說些什麼,趁著兒子洗澡的時間,遠爹必須上一趟超市買點食品,犒勞在疫情一線辛勤工作的兒子。

遠爹戴上口罩,駕駛兒子的車剛出小區,遠爹就感到方向盤有點重,行車有異常的顛簸,他只好停車檢查,原來是前胎的氣壓不足,輪胎有點癟。

遠爹笑了笑,隨口就說了一句:小問題啦,找一個汽車修理店就能輕易地解決。

對汽車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輪胎補氣是一件小事情,可現在處於疫情的非常時期,汽車修理店都沒有開門,像輪胎補氣這一類小事情,轉眼間就變成了一個大麻煩。

跑了幾條街,都沒有找到開門的汽車修理店,意味著輪胎無法補氣,遠爹想到兒子奮戰在疫情第一線,沒有車子將無法開展工作,兒子總不能一個一個小區去跑吧。想到這裡,遠爹有些著急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遠爹總算找到了一家開門的車用品店,進門才知道小店主要是經營汽車蓄電池的業務。

小店的面積不大,兩邊擺滿了汽車蓄電池,中間只剩下了一個過道,顯得格外凌亂。店主是一位戴著大口罩的小夥子,焦急地站在小店的門口,像是在等什麼人。

也不管小店能不能補氣,遠爹急切地問到:輪胎補氣不。

小夥子平靜地回答:小店只經營汽車蓄電池,不補氣。

遠爹又趕緊地說到:我多付錢,行不。

小夥子還是平靜地答到:不補氣。

遠爹無奈地看著小夥子,他只好繼續地找下家,正準備開車離開的時候,小夥子似乎看到了什麼,便攔住了車。

小夥子親切地對遠爹說:您等一下再走。

沒等幾分鐘的時間,一輛一二零救護車快速來到小店前,小夥子二話沒說就搬了兩塊汽車蓄電池到救護車上,救護車馬上開走了。

讓您久等了,小夥子的話音剛落,便提著一臺手持車用衝氣泵來到車前,他彎下腰給輪胎進行充氣。

小夥子態度的變化,不由得讓遠爹的心裡犯了嘀咕,聯想到不法商家口罩漲價的事件,他肯定會溫柔地挨宰一刀。

小夥子很快就將輪胎的氣壓補齊,輪胎立馬變圓了,他乾淨利索的動作,使遠爹陡然增加對他幾分說不出的好感,這是一個非常能幹的小夥子。

只要不過份抬高價格,適當漲一點價,通情達理的遠爹還是能夠接受的,畢竟現在是疫情的非常時期,小夥子多賺點錢也是應該的事情。

遠爹小心翼翼地問到:補氣多少錢。

小夥子頭也沒抬答到:補氣不收錢。

為什麼不收錢啊?遠爹十分驚㤉的反問到。

這時,小夥子慢慢地抬起頭說到:今天小店開門,我主要是為運送肺炎患者的救護車提供蓄電池,不然的話,我的小店是不會開門,您也遇不上我,經營汽車蓄電池才是我的工作。

小夥子又接著說:輪胎充氣不是我的業務,小店沒有汽車專用的衝氣泵,但看到您的車貼有疫情防控的標誌,加上您急切的心情,我估計是一輛疫區使用的專車,您到了我這裡,不給輪胎充氣怎麼也說不過去,我是用私家車備用衝氣泵充的氣。

小夥子說完,對著遠爹輕鬆地一笑,便回到小店去了。

解除了兒子的後顧之憂,小源醫生又愉快地投入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去了。

遠爹坐在客廳的沙發裡,久久地回味小夥子說的話,自言自語說他要為疫情防控做貢獻,這時,老伴從廚房裡出來,笑著對他說:你老實待在家裡,就是對疫情防控做了貢獻。

牆上的一幅《岳陽樓記》橫匾,此時格外的耀眼奪目,像是在提示著什麼,平時,就喜歡舞文弄墨的遠爹,一口氣寫下了一首打油詩:

少給他人找麻煩,

陽臺遊覽王家河。

多為自己尋快樂,

家中觀盡岳陽樓。


特寫此小小說,獻給那些為疫情防控工作默默奉獻的人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