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蘭亭序》《祭侄文稿》的創作想到吳冠中的“筆墨等於零”理論


從《蘭亭序》《祭侄文稿》的創作想到吳冠中的“筆墨等於零”理論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首先我們來看看號稱“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是在什麼時代背景下產生的。蘭亭雅集的主要內容是“修禊”,這是我國古老的流傳民間的一種習俗。人們於農歷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邊舉行祓祭儀式,用香薰草蘸水灑身上,或沐浴洗滌汙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災與不祥。蘭亭雅集的另一個項目是流觴曲水,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兩旁,然後由書僮將斟酒的羽觴放入溪中,讓其順流而下,若觴在誰的面前停滯了,誰得賦詩,若吟不出詩,則要罰酒三杯。然後大家把詩彙集起來,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雅集,於是,王羲之乘著酒興,用鼠須筆,在蠶紙上,即席揮灑,心手雙暢,寫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從《蘭亭序》《祭侄文稿》的創作想到吳冠中的“筆墨等於零”理論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局部

其次我們再看看號稱“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又是在什麼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在安史之亂時,顏真卿堂兄顏杲卿任常山郡太守,叛軍進逼,顏季明,即顏杲卿第三子,顏真卿堂侄,在其父揭旗反正,與顏真卿共同聲討安祿山叛亂時,由他往返於常山、平原之間傳遞消息,使兩郡聯結,形成犄角之勢,齊心效忠王室,抵抗叛軍。但太原節度使擁兵不救,以至城破,顏杲卿與子顏季明先後罹難,所以文中說“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

從《蘭亭序》《祭侄文稿》的創作想到吳冠中的“筆墨等於零”理論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

事後顏真卿派長侄泉明前往善後,僅得杲卿一足、季明頭骨,乃有《祭侄文稿》之作。則魯公在援筆作文之際,撫今追昔,縈紆忿激,血淚交進,悲憤交加,情不能自禁。《祭侄季明文稿》既是起草文稿,其中刪改塗抹,正可見魯公為文構思,始末情懷起伏,胸臆了無掩飾,就這樣成就了“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

從《蘭亭序》《祭侄文稿》的創作想到吳冠中的“筆墨等於零”理論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局部

從以上兩幅千古名作的誕生中我們可以看到,《蘭亭序》是在無比欣喜若狂的狀態,王羲之自然而然的把它“創作”出來了,而《祭侄文稿》正好相反,是顏魯公在悲痛欲絕的心情下,肆意妄為,信筆由疆的“創作”出來的。他們的這種創作之所以說是“創作”,因為他們都是在一個特定的單位時間裡,連續不斷的進行一個創作(即寫文章,而不是寫字)完成。他們不需要在中間有過多的對筆法與字形的“構思”,也沒有“構思”的時間,他們把這些全部都省略了,他們關注的是文字內容,是文字內容對自己內心 情感的宣洩。此時我就突然想到吳冠中先生說的“筆墨等於零”的理論。此時的筆墨技巧已經無關緊要,無創作就沒有關係了,筆墨只是為了完成“創作”的工具,而不是目的。

從《蘭亭序》《祭侄文稿》的創作想到吳冠中的“筆墨等於零”理論

吳冠中先生作品欣賞

最後我們來看看吳冠中先生說的“筆墨等於零”是什麼意思。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吳冠中先生提出“筆墨等於零”,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當時美術界一場大辯論。在吳冠中看來,在這樣的大變革的時代裡,還談什麼筆墨就是不識時務。

吳冠中之所以提出“筆墨等於零”,真正的意圖是針對以正統自居的“筆墨”,是一種自鳴得意的筆墨情趣,而吳冠中非常鄙視這種“筆墨”,當時的他已經開始嘗試現代水墨畫了。其實吳冠中和石濤所言“筆墨當隨時代”是同一個意思,只是吳冠中覺得還不夠足以表達自己的意思,乾脆一槍把“筆墨”斃了,所以就有了“筆墨等於零”的說法。從這裡我們看出吳冠中先生並沒有否定筆墨的作用,更沒有說是不要筆墨,而是需要讓筆墨當隨時代,與時俱進,勇於創新。

從《蘭亭序》《祭侄文稿》的創作想到吳冠中的“筆墨等於零”理論

吳冠中先生作品欣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在書畫藝術的創作過程中,技能技巧是本能,是身體的一部分。藝術創作不是技能技巧的比拼,更不是技能技巧的炫耀。藝術作品高下的較量,更多的是藝術家的綜合素養和心胸格局較量。

我是無心齋,專注於書畫藝術品鑑賞,歡迎同道一起交流。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請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