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價值3億的古董,盜墓者卻不敢搬出古墓,原因就二個字

眾所周知,在古代時期,不論是皇親國戚還是達官顯貴,他們之中凡是去世的都會進行厚葬,陵墓中的陪葬品也都是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尤其是在秦漢時期,這些帝王對自己陵墓的修建是非常重視的。

當時,在漢朝皇帝的陵墓中,基本上都會發現一件寶貝,叫做“金縷玉衣”。這種“金縷玉衣”最早出現在西周時期,由於當時的技術水平和材料限制,只能用一些玉石片拼拼湊湊做成面部的形狀,用來遮掩死去皇帝的面部。

而到了漢朝時期,才出現了真正的“金縷玉衣”。我們都知道,漢朝張騫出使西域,使得中原地區和西域國的來往也越來越密切,西域國各種各樣的玉石流傳到內地。有了更多的玉石作為材料,才能製作出“金縷玉衣”。

當然,金絲也是這件衣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先對玉石片進行鑽孔,再通過金絲把每片玉連接起來,拼製成一件“金縷玉衣”,等到皇帝下葬時穿在身上,傳說這樣就能保持屍骨千年不朽,甚至能得到永生。不過這種說法放到今天,純屬是迷信了。

近代以來,考古學家對“金縷玉衣”也想做一番研究,幸運的是,在建國初期所發現的劉勝墓裡,專家意外之下挖到了兩件“金縷玉衣”。這個重大的發現幾乎震驚了整個考古界,而後經過國家上級的審批,考古學家又專門對漢朝的古墓進行了挖掘,幾乎都能在這些古墓的主墓室中找出來一些“金縷玉衣”的碎片。




而玉石片中的金絲卻是不會被發現的,只要把金絲抽取出來再去賣掉,也是一筆不菲的價格,正因如此,盜墓者只是對它們進行了破壞。畢竟誰都害怕進入局子裡,被抓住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