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吼孩子会有什么后果?

微风伴细雨


父母吼孩子,影响非常大:

1、对智力有影响

在父母吼孩子的时候,会造成孩子的精神紧张,在紧张的情绪中无法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长期这样会改变孩子的脑结构,对孩子的智商造成一定影响。

比如,我们常常听到宝妈们说,给孩子辅导功课。孩子写得慢、错得多,父母气的连吼带骂,可是孩子更加磨磨唧唧,就是不肯踏踏实实的写作业。

这其实就是父母吼孩子带来的恶性循环。

孩子的精神高度紧张,不敢下笔写。于是越写越慢、越怕错越错,对写作业产生排斥感,对作业能拖就拖。这时候父母会更生气,孩子更害怕,产生了恶性循环。

2、对孩子性格塑造有影响

当父母总是吼孩子的时候,孩子的性格会出现两个极端。

(1)胆小、自卑

父母用吼的方式管教孩子时,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也会让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甚至会有自闭的倾向,无法向别人正常倾诉自己的感受。这些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都很不利。

(2)急躁、暴躁

当父母用吼的方式解决问题,孩子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会用吼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会用父母教会自己的方式来反抗父母,遇事容易急躁,性格也会比较暴躁易怒。

3、无法跟别人做有效沟通

在被父母吼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跟别人沟通的时候,没有沟通技巧,在跟别人正常沟通时会感到紧张,无法自处。

甚至在跟别人遇到沟通障碍的时候,可能会对别人一味顺从,也可能会用怒吼的方式反抗。

这些对孩子未来发展有巨大的阻碍。

父母也不是圣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难免会有冲动、难以控制的时候,在吼完孩子之后,一定要跟孩子道歉,让孩子理解自己当时的心情。

但是吼孩子,能避免,还是尽量避免吧。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福林妈咪,每天为您推荐落地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福林妈咪


孩子淘气是正常现象,但现在的孩子多数在家中受宠,做出的很多事情都令大人很无奈。所谓的专家也从来不提倡打骂孩子,以至于现在出现了一大批熊孩子。

儿子幼儿园的同班同学便是。大约是家长比较遵循现在一些专家的建议,不打骂孩子的缘故吧。孩子在学校爱动爱闹,还爱欺负其他同学。老师说话,也像听不懂或者没听见似的,该干嘛干嘛。专家的建议是好的,但是咱们也得根据孩子的情况而定。专家还建议给孩子讲解自己哪里犯错了,怎么给纠正错误了,家长只管不打骂孩子了,却忘记了纠正的过程。

在生活中经常吼孩子是不对的,需要耐心,但面对熊孩子风驰电掣的速度要闯祸的时候,该吼还是得吼!以免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错误。想想父母怎么可能平静的面对一个孩子闯祸而且不吼他?

我认为适时的吼孩子也是有好处的。可以制止他的错误。但不要歇斯底里的吼,他会害怕你。

但是如果因为父母心情不好或者压力大等原因,在孩子没犯错误的情况下,乱吼孩子,无缘无故地冲着孩子发脾气,这样孩子会渐渐地变得胆小,害怕犯错误。有的孩子会自尊心受损,或者变得叛逆。

想想小时候,他小,我们吼他,他只能害怕,委屈,无奈,失落,伤心,想反抗却反抗不了。

大了,他翅膀硬了,烦了,他也许会选择逃离。


瓶萍说事儿


经常吼孩子会有什么后果?

  很多家长在遇到孩子犯错时,喜欢用吼来解决问题,无论大错小错,先吼一通,但家长们可知,吼孩子是非常严重的惩罚方式,对孩子的心灵会产生很大的创伤。如果您还经常吼孩子的话,那一定会给孩子造成特别严重的影响:

  1. 经常吼孩子的父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造成孩子性格急躁,脾气暴躁,让孩子也学习到吼是处理问题的方法之一,因此当孩子在遇到问题时,不会考虑后果,不是打就是骂,随着孩子的成长,会越来越叛逆;

  2. 经常吼孩子的家长是非常强势的,会造成孩子不自信,遇事唯唯诺诺,没有主见,孩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要么会被同学欺负,要么不被老师关注;

  3. 无论孩子是变得越来越叛逆,还是越来越自卑,到最后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必然是越来越淡,等孩子长大以后能够自立了,必然对吼人的那位家长是充满恨意,不会亲近的。

  因此经常吼孩子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法,那不得不吼孩子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 孩子犯错时,首先应思考孩子犯的错误是否不够大到必须用吼的方式来解决,如果不是,那咱们就换个更稳妥的方法来解决;


  2. 如果孩子犯的错误必须要用吼的方式来解决的话,那么请在吼过孩子之后,一定要好好安抚孩子。被家长吼过之后,孩子的内心也遭受过了打击,心理变得更加脆弱,若此时不给孩子好好疏导,是会给孩子留下阴影,阻碍未来的发展的;

  3. 安抚过后给予孩子充分的鼓励,让孩子吸取教训,但遗忘训斥,让孩子回复并充满信心地迎接未来。

  吼是非常严重的惩罚方式了,那打就是凌驾于吼之上的惩罚方式了,无论家长用何种惩罚方式,请家长一定要三思,用对了方法才会对孩子有教育意义。

  以上,如有不适,尽请指正,谢谢!


多乐幼教


父母对孩子经常大吼大叫当然不好,负面影响还是非常多的。总结起来,有以下这几点:

1,父母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那么孩子在处理同学关系或社交时也会大吼大叫。这就是家长粗暴教育的后果,有怎样的父母,就会有怎样的孩子,真的没错。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们经常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父母的榜样没做好,孩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尤其是父母关系不好的孩子,就很难与他的小伙伴和平相处。轻则大声吼叫,重则大打出手,这样的孩子完全继承了父母粗暴处理问题的习惯。

2、经常被父母大吼大叫的孩子,通常都比较自卑、自信心不足,性格比较懦弱也比较胆小。因为对孩子来说,经常被家长吼叫容量他就没有安全感。

安全感不足的孩子,在父母的眼里对的也是错的,错的还是错的。这让孩子整天无所适从,以致于孩子需要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不被家长吼叫的事情上,从而在学习上的精力就不够,所以被父母吼叫的孩子,通常学习成绩也是非常糟糕的。

3、经常被父母吼叫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逆来顺受。没办法,孩子小的时候他的爱全部来自原生家庭。为了获得父母的爱,孩子只有学会逆来顺受,或者无条件服从。

所以经常被吼叫的孩子,长大之后也没有什么主见。孩子的创新意识,思想独立的意识也都非常糟糕。男孩通常缺少阳刚之气,女孩却更将暴燥并且十分爱慕虚荣。

总之:经常被父母吼叫的孩子,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孩子的创新能力通常都比较差。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由于从小缺少爱的呵护,通常更偏向对物质的追求,更加爱面子,虚荣心也非常强。


爸爸不讲理


父母对孩子大吼大叫,容易产生矛盾,导致亲子关系破裂,是孩子最大的悲剧。

造成的后果,在已经给出225个回答中详细地给出,所以,无需再赘述了。

下面,我仅从“家长如何不发火”维度给出解决方案,希望您看到此回答之后,让以后的管教,“无火”可发。(由于不同年龄段的管教方式不一样,所以,下文对孩子的年龄段设置为12岁以下,即小学和幼儿园阶段的孩子)

我是优势教养教练竹风爸爸,专注于指导宝妈“不发火,就能够让孩子主动学会自律”的教养力技术,在已经服务的上千家庭中,家长接受指导前,几乎每个妈妈在管教孩子上都是“鸡飞狗跳式”,尤其是孩子写作业上,接受指导的一周或几周后,这些宝妈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再不会再对孩子大吼大叫啦!

首先,对于已经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妈妈,要尽快地启动亲子关系的修复。亲子关系的修复是互动的过程,但启动修复是父母的责任。

为了修复关系,父母需要了解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以及它们是如何造成亲子关系破裂的。没有得到修复的破裂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破裂,因此,当破裂发生后,父母必须迅速采取措施,及时重建与孩子的联结。

对于12岁以下的孩子,笔者推荐一个简单且容易执行的、在实践过程中证明有效的方法(12岁以下的孩子)。

通过与孩子谈论他的优势,向孩子表达爱,重建与孩子的亲子联结。

第一步:识别并理解孩子的优势三类优势(气质、性格、天赋);

第二步:用正念思维模式,赞赏孩子这三类优势的出众之处。

第三步:与孩子轻松地讨论他最近使用的某种应用,并复制这个优势在当下应用。

其次,父母要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改变之前的过度教养和纠错管教方式,学会从优势关注出发,在孩子犯错时,关闭大脑的自动思维(天性的负面思维模式),打开优势关注开关,让大脑感受不到发火的引爆点。

当先看到孩子缺点时,就运用优势开关,从消极模式切换到积极模式。

第一步:开关,打开心理工具(优势关注)的开关;

第二步:暂停,努力注意到本能的消极机制;

第三步:醒悟,从消极转向积极。

(详细方法,请关注头条号“优势教养教练竹风爸爸”,阅读相关内容)

再次,掌握“从优势出发的批评”的教养技术,把孩子的绊脚石,变成为铺路石。

创设优势关注的家庭环境、构建优势沟通(表扬与批评)公式,让家人能够随时进行优势聚焦并打开优势关注开关。从优势出发的批评会打破了“发火-责骂-对峙”这个收效甚微的循环,一旦你与孩子真正理解从优势出发的批评,孩子的领悟力就会大幅度提升,他会进步神速,出乎你的意料。

(详细方法,请关注头条号“优势教养教练竹风爸爸”,阅读相关内容)


最后,我必须明白: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父母教养的结果。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职业,可能是就是父母这个职业,然而这个职业没有任何的岗前培训,也没有教养孩子的操作指南,甚至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这个职业只允许成功,不能失败。

没有一位家长会刻意地要把自己的孩子教坏,但是,如果孩子出现问题,那么,很多程度是家长教养的结果。因为孩子是没有带着任何错误的观念、缺点和毛病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出生时就像一张白纸,后来涂抹上的一道道缺点和毛病的印痕,都是父母所为,孩子的成长,在父母身上是有迹可循的。

亲爱的宝妈们,您的教养力技术需要升级啦,请关注我的头条号“优势教养教练竹风爸爸”,定期分享优势教养2.0的故事和传播宝妈教养力技术。


优势教养教练竹风爸爸


孩子慢慢地长大,你会觉得孩子越来越调皮淘气,越来越不听话。孩子不听话了,会惹父母生气,这是不可避免呢。但不能因为孩子不听话,就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



我以前也会对孩子大吼大叫,但过后又很后悔自责,有过好几次后孩子反而更加不听话了。

有次我在厨房洗碗,等我忙完后走出来一看,地上到处都是玩具,整个地板乱七八糟的,那时刚好心情不太好,于是我忍不住对他“狮子吼”,质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当时吓得瑟瑟发抖,很委屈的哭了。训斥完他后我也觉得自己太冲动了,其实孩子也没做错什么,我怎么能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他身上去呢,心里挺后悔的,暗暗发誓下次不会再犯了。如此反复,后面好几次都还是会对他大吼大叫,慢慢的,他也越来越不听话了,而且每次对他“狮子吼”时,他好像都不在状态,对我的训斥不当回事,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觉得自己真的做错了,管教孩子用错了方式。



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会给孩子造成永不磨灭的伤害:

1.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孩子一般都很敏感,长期对孩子发动“狮子吼”,会让孩子觉得是不是自己没用,得不到父母的赞美,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让孩子完全失去自信。



2.使孩子形成暴躁脾气。孩子是最会模仿大人的行为的,当你对孩子大吼大叫时,孩子也会在暗中模仿你的行为,慢慢的他也会遇事就用大吼大叫去解决问题,以后还会和你一样,用这种方式去教育他的孩子,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3.会让孩子学会爱撒谎。当你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第一次孩子会害怕,第二次、第三次……慢慢的,孩子就习以为常了,当你在旁边抓狂时,他(她)已经在想着怎么逃出你的“魔音”轰炸,会想着找借口溜之大吉,慢慢的就会学会了说谎。



4.让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经常吼叫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讨厌父母,不想和父母呆一起,总会想着逃离,和父母会有很深的隔阂,亲子关系也越来越疏远。


二宝妈咪的育儿时光


我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告诉你们被吼的孩子20年之后是一个什么后果。



我妈就是脾气不好,没耐心,又特别强势,每次遇到我"不听话"的时候,她从来不会平和温柔的告诉你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而且直接吼:告诉你多少遍不可以不可以,你怎么还这样!!!直到现在她也会吼我,而且不能顶嘴,因为她总会有一百个理由把你压下去。



从小到大我就是这样过来的,所以我现在觉得我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我从来不敢跟别人吵架,我觉得我永远吵不赢,只要对方很大声或者很强势的时候,我就会弱下来,因为从小被我妈压制惯了。而且在被怼的时候反应特别慢,明明很生气,却不知道怎么回嘴,然后回家的时候自己默默地生闷气。



有的时候我妈还会说我,人家讲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吵回去,这么完蛋,她不知道我这么懦弱的性格是被谁培养的。


Mia育儿


个人经历,老公每天都忙的不得了。我儿子6岁,没生二胎前,我没怎么打骂过他,他也很听话,什么事都跟我说,很贴心,跟知心朋友一样,有说不完的话,每天都很开心。生了二胎后,小的宝宝才几个月大,由于我一个人要带两个小孩每天洗衣做饭(做4个人的饭熬粥)没人帮手,每天都很忙很累,精力不够。也没时间跟儿子聊天说话,二胎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他经常找我说话,我刚开始的时候,说等一下再说,妈妈忙完了在说,可是我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他总是说:妈妈你忙完了吗,我说:嗯,快了。妈妈我跟说。妈妈我今在幼儿园老师说我很棒。我忙着给我闺女换尿片,我说:哦!我儿子觉得很吃惊。妈妈怎么都不表扬我呢?还有妈妈我怎样怎样…。等一下我要赶紧要做饭了。爸爸他们要回来吃饭。等一会说。儿子说,好。过了一会又来了,妈妈,妈妈。我没理他。他还是妈妈,妈妈。我在幼儿园…。妹妹哭了,等一说。他还是妈妈,妈妈,我开始不耐烦了。由于小宝宝哭闹。我大声说,怎么了。我在幼儿园…。我语气很不好的说道。我知道了。烦不烦啊,都说等一会在说。马上哭了。我也没空去哄他。我发脾气了,你哭什么,这样说一下就哭了,没理他。

平时吃饭,拿不到东西,总是妈妈,妈妈,忙的时候,时间久了就不耐烦了。开始吼了,自己拿。衣服弄脏了,骂他。玩水也骂他,吃饭慢,很大声的吼,快点吃呀。等等生活细节。我也不知道他,他从什么开始不找我说话了,需要什么的时候,也不敢怎么说了。要什么都是很小声的说了。生怕我吼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胆子小了。脾气也模仿到我的了。(我闺女有时晚上不肯睡觉。他把我平时吼他的语气,用在了我女儿身上了。说道还不睡觉,不睡觉就出去。别再这里吵。)我很惊讶的看着他吼我闺女。很平和的说,你怎么对妹妹这么凶。他说,妈妈我不睡觉的时候,你不是这样吗?。


955幸运儿


这个问题我有过亲身经历,感受深刻,答案就在我的故事里

我是一个六岁男孩的妈妈,一个曾经脾气暴躁经常对孩子大喊大叫的妈妈,我是一个在职妈妈,而且工作很忙,在孩子三岁要上幼儿园的时候才真正的开始自己带孩子,才真正的开始体验妈妈的角色,我不知道也没有思考过要怎样做好一个妈妈,我以为有了孩子我就是一个妈妈了,自然而然,于是我就觉得我说的话孩子要听,我烦躁的时候他应该保持安静,我不开心的时候他应该理解,他应该懂事有礼貌,爱学习


可当我们俩真正在一起的时候,我才发现不是这样的,我说的很多话他不听,我的压力我的烦恼我的情绪他并不理解,他也并不是我所希望的好孩子的样子,于是我愤怒,我对他吼叫,我甚至觉得这个孩子根本不爱我,我对他越来越没有耐心,而孩子也开始变成了我的样子,每次和爸爸交流的时候都好好的,可是一到我这里就情绪失控,经常是掉着眼泪跟我对抗跟我大喊大叫,那个时候他才三岁,而我大吼大叫的背后是崩溃,糟糕的亲子关系让我伤心,让我失落,让我不知如何是好,甚至经常莫名其妙的对老公发脾气


一个挫败的妈妈,一个伤心的孩子,糟糕的亲子关系让我们的三口之家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后来我开始深深的反思,忙碌的工作之余,熬了很多夜看育儿书,听育儿课,我终于明白问题的根源在于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更好的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前提,而教育正是影响

于是我开始改变,我开始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我开始放下自以为是的家长权威,我改变了日常沟通方式,他不用听我的话,我鼓励他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尊重他提出的异议,我欢迎他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特别是与他相关的事情,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我会分享一些我工作中生活中甚至小时候的故事,他也会很开心的分享幼儿园的故事甚至还会编故事逗我开心,我们一起亲子阅读,一起建立规则,比如看电视,比如生气了有情绪了要怎么办,很有意思


就这样,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原来我儿子是一个爱阅读,好沟通,又特别逗特别爱我的小暖男,而我这个妈妈也体验到了很多快乐,三个人的幸福生活回来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经常吼孩子,亲子关系会越来越糟糕,你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而且孩子有可能也会越来越急躁,逆反,对抗。现在这个年头,教育孩子一般都是家里的头等大事,一个暴躁的妈会让整个家鸡飞狗跳,变得不幸福


上班又带娃的80后宝妈,带的好团队带的了娃。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都来自于自己的实践。欢迎关注,获取更多的育儿知识,成为更好的妈妈。

小晗晗爱阅读


后果恐怕是除了暴力,再也找不到管教孩子的良方了。吼孩子经常发生在家长和颜悦色地跟孩子讲道理,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之后。通过吼孩子这种方式来强化自己的家长权威。这种方式可能会带来两个负面效果:

一是,孩子内心的封闭。

吼孩子这件事也许一两次非常有用,但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对你的行为“免疫”了,不会理睬,直接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如此一来,家长会再次陷入无计可施的境地。

孩子为了避免家长吼自己,会主动减少跟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将自己封闭起来。这样,家长就失去了了解孩子的渠道,情况更加糟糕。

我的来访者,因为自己的儿子(高二)经常用手机玩游戏,父子两个经常发生冲突。已经不是吼孩子了,甚至大打出手。最后,没收了孩子的手机。家长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成想,孩子跟自己的另一个同学,合伙买了一部手机,两人一周时间里平均分配玩手机的时间。可见,“办法总比困难多”。

当孩子的问题不能暴露在家长的面前,而是选择隐藏起来,情况就更严重了。就好像海水表面虽然平静,但海面之下可能早就波涛汹涌了。

二是,家长的无计可施。



经常吼孩子的家长,可能非常羡慕另一些家长能够不怒自威,偶尔说话语气严肃一些,孩子就已经很听话了。

对经常吼孩子的家长来说,如果吼孩子一旦失效,可能就只有上升为“武力”这一个方法了。这样,自己的处境也会非常不利。

因此,家长最好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培养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感”。这种“权威感”不是通过家长的身份压孩子,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和情感跟孩子建立沟通的链接,能让孩子发自内心敬佩和尊重的家长,才是成功的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