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冷知識|徐州的尷尬“山東棄子,江蘇養子”

“徐州山東重鎮,南京安徽省會,蘇州上海後花園”

這是很多人對江蘇的現狀的調侃。

到過徐州的朋友,給人感覺這裡不像江蘇的城市,和江蘇的格調一點不像。徐州說話有點侉,吃飯重口味,人高馬大的,少了江蘇溫文爾雅感覺,反而和北方的山東很像。在徐州,濃厚的酒文化可以讓你夢迴彭城,不強加籍貫,你以為到了山東。


徐州

江蘇冷知識|徐州的尷尬“山東棄子,江蘇養子”

徐州地圖

江蘇西北邊陲的地級市,城市基本上以L形狀和山東山水相連,生活習慣幾乎和山東魯南地區接近。徐州和魯南地區的人深受中原文化齊魯文化“孔孟之道”薰陶,形成了剛毅強悍、尊禮重義、質樸正統、尚武大氣的性格。特別重視中庸之道、重視讀書育人、追求義利合一。深受傳統道德教育,培養出了大批“有單位、有二胎、有酒量”的“三有青年”。

在很多徐州、山東以外的人眼中,徐州和山東就是一家。在解放之後,徐州經濟落後,地區窮、城市破、素質壞,甚至江蘇省內人一度把徐州歸為“山東棄子”。

徐州和山東命運糾纏

徐州和山東有什麼聯繫呢?

江蘇從康熙年間建省之後,徐州就沒有離開過江蘇,一直屬於江蘇管轄。

在日偽時期,徐州和江蘇第一次分離。汪精衛劃了一個淮海省,把今天的徐州、淮安、宿遷和安徽的部分地區劃在一起,徐州做省會。這個偽淮海省也僅僅存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散了,徐州又回到江蘇。

江蘇冷知識|徐州的尷尬“山東棄子,江蘇養子”

1949年山東地圖

徐州和山東的糾纏是在解放初期,1948年12月份徐州解放,由於早於蘇南地區還未解放,徐州分為6個區劃入山東省直轄。其他地區,如睢寧屬於蘇北行署區淮陰管轄,碭山和蕭縣屬安徽皖北行署區管轄。

1953年,重新調整行政區劃,行署制度撤銷,江蘇恢復建省,徐州結束了短暫的“寄養”生活,重新回到江蘇省。

徐州是鐵路交通樞紐城市,然而在2008年以前,徐州一直屬於濟南鐵路局管轄,嚴重壓制徐州的鐵路發展。2019年12月份,宿遷地區才通上鐵路,往南的列車都得繞道安徽境內。江蘇一個南北距離300多公里的省份,隴海線上的城市到蘇南,搖搖晃晃得坐一天,火車班次還少。嚴重阻礙了南北人口的流動。

“山東棄子”對徐州的稱謂最主要是因為徐州“窮”。

現在戶籍人口徐州還是江蘇省最多的地級市,人口超過1000萬。徐州地區由於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基本在90年代一個家庭生3個孩子正常。一個農業大市,小孩多,“

”是必然結果。如今的徐州經濟情況有所好轉,但人均上還是嚴重落後蘇南地區,屬於“拉後腿”的一批。

徐州文化上屬於楚漢文化,南北語言也不一樣,經濟數據也不出彩,還在江蘇最北方,除了鐵路發達一點,人口多一點沒什麼特長。由此看來,認為徐州與山東的親近,不是來自其地區,而是江蘇以南的群城市。

江蘇冷知識|徐州的尷尬“山東棄子,江蘇養子”

蘇南地區依靠長江黃金航道,上海的經濟輻射,經濟很快走上快車道。省內對蘇北的經濟輻射有限,南北差距越來越大。蘇南城市建設,缺少不了蘇北的煤炭、黃沙經過京滬線、京杭運河源源不斷的供應。但徐州城市建設,幾十年如一日。徐州成為一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城市,所有很多人徐州人稱自己為“山東棄子,江蘇養子”。


既然徐州在省內這麼尷尬,那徐州和山東關係怎麼樣呢?

江蘇省內和徐州情況差不多的還有一個南京,蘇南的蘇錫常地區自己形成一個經濟區,不帶南京玩。南京靠近安徽,由於南京經濟實力雄厚,對安徽邊界的城市有著直接的經濟輻射,安徽的城市為南京馬首是瞻,如馬鞍山、蕪湖和滁州,未來還有規劃跨省地鐵。然而徐州經濟能力有限,對周邊城市輻射不夠,喊了多年的淮海經濟區,也只是形式上的。經濟上的接近,城市和城市之間不是輻射了,反而形成了相互排斥的關係。

徐州和山東山水相連的關係,在農耕時期,它們歷史上聯繫最多了“黃河水患”,這片區域歷史上屬於“黃泛區”。


江蘇冷知識|徐州的尷尬“山東棄子,江蘇養子”

黃泛區

由於在南宋時期黃河的改道,從黃河經過徐州開始,就是徐州的噩夢開端。歷史上徐州的南北交通要道,佔據南北大運河,南船北往,造就徐州的繁榮。

黃河南徙於此,攜帶大量的泥沙沉積於河床。把原先河道淤塞,黃河頻繁決口,改變原先地貌。據記載徐州志記載,黃河改道徐州700年間,平均三年就有一次黃河氾濫。明朝為了運河漕運的安全,開通泇運河,運河的改道,徐州城少了之前的輝煌。

最嚴重的是黃河在銅瓦廂決口,黃河奪大清河入海,至此濟水徹底從地圖上消失,濟南、濟寧、濟陽等一眾山東城市一夜之間沒了地名由來。

此次黃河氾濫,造成山東地區很多人失去居住的地方,開始了逃荒之路。據記載,從康熙年間到清末,山東人就開始外出墾荒。就康熙年間外出墾荒的人就達到了十萬有餘。要不北上闖關東,要不南下至徐州,而後者開啟了綿延至今的徐魯邊界鬥爭。

微山湖是兩省鬥爭的典型地區。

微山湖的形成也是由於黃河的作用。泗水原先發源於濟寧境內,流經徐州、下邳匯入淮水入海。由於黃河侵佔了原先泗水的河道,泗水沒有入海水道,黃河多次決口,淤積的泥沙抬高了泗水西岸,加上魯中山西屬於澇窪地,在今天的徐州北部形成了微山湖

江蘇冷知識|徐州的尷尬“山東棄子,江蘇養子”

明朝徐州地區

微山湖,西岸北起山東魚臺,經過徐州沛縣,最終到達徐州銅山縣,剛好卡在徐魯分界線上,其中有一部分屬於徐州。黃河沒改道之前,沒人在意這裡的荒地,在1855年咸豐年間,黃河向北改道,徐州地區少了黃河水患。微山湖的土地露了出來,大批山東農民侵佔了大片徐州地區的田地。

徐州道道長(市長級別)王夢齡,擔心山東移民太多擾亂當地治安,就驅逐出徐州地界。由於黃河北遷,山東流民太多,反而這些回去的山東村民,叫來鉅野、嘉祥的農民舉家遷徙微山湖地區。

江蘇冷知識|徐州的尷尬“山東棄子,江蘇養子”

清朝徐州地區

由於山東流民太多,王夢齡道長也沒辦法,只能妥協,以繳納租稅的方式允許第一批移民安家落戶。為了管理這些山東流民,徐州還成立一個“湖田局”,類似移民安置辦事處,方便管理山東流民。

黃河的改道,山東移民太多,一批批的沿著微山湖西岸來到徐州地區。微山湖地區處處出現“移民村”,人口達數萬之多,基本形成了徐州境內的山東“飛地”。這些龐大的村民,為日後危機埋下了伏筆

微山湖地區的土地由於常年埋在湖底,比其他地區土地肥沃,收成肯定好。引來了徐州本地村民的嫉妒心理,加上原先生活在這片土地人,由於水患影響,逃走的徐州村民,回來之後發現田地、房子沒了。咸豐九年,徐州人開始了第一波反擊,向官府舉報山東移民是土匪,強佔土地。徐州地區負責人立刻行動,派遣官兵驅逐了大量的山東移民。

山東人也開始反抗,團結自己村民與徐州當地人械鬥不斷。同治三年爆發了一起最大的流血衝突,山東移民屠殺劉家寨,連殺20多個徐州人洩憤。隨後,徐州立刻出兵鎮壓,把山東移民趕盡殺絕,共死傷山東移民1000餘人,徐州山東交界從此結下了深仇。

此後兩岸紛爭不斷,發生大小械鬥400餘起,共造成山東、江蘇兩省群眾死亡31人、傷800餘人。為了治理這類情況發生,1956年微山湖湖面統一由山東省微山縣管理。直到今天也還存在矛盾,為了避免了兩岸的農民經濟糾紛,政府錯開湖兩岸農作物收割時間。

兩地經濟上的對立

徐州提倡淮海經濟圈中心城市,濟寧也在爭取創建自己在淮海區老大位置;蘇北建立東隴海經濟帶,魯南地區也建立魯南經濟城市圈。由於城市經濟模式相似,徐州和山東城市之間一直競爭不斷。

共創共榮、攜手共贏

未來徐州的發展離不開山東,同樣山東魯南地區發展也要藉助徐州。這部分地區都屬於各個省的邊緣城市,只有相互取暖才能共贏。1986年成立的淮海經濟區,集合了蘇魯皖豫四省部分城市,這裡基本上都屬於清一色的“省會棄子”。各自離省會太遠,抱不到大腿,只能靠自己發展。

江蘇冷知識|徐州的尷尬“山東棄子,江蘇養子”

淮海經濟區公積金互貸範圍

近年來,徐州和周邊城市簽訂了一系列關於淮海區規劃的政策,如公積金互貸業務、宿州和徐州開通城際公交、和周邊城市簽訂跨省農保等。

對於徐州來說,大淮海戰略能不能成,還得需要山東的支持。

江蘇冷知識|徐州的尷尬“山東棄子,江蘇養子”

徐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