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無不勝”的拿破崙,為何在俄羅斯會失敗?只因沒堅持這一原則

在歐洲大地上曾經有一個輝煌一時的戰神級軍事家,那就是拿破崙。就算已經過了那麼多年,如今我們再回頭看看拿破崙,依舊覺得他異常強大。戰鬥能力和謀略思想都超乎常人,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使得拿破崙有一統歐洲的夢想。拿破崙也確實向全世界證明了他的雄心,騎著戰馬幾乎踏平了整個歐洲,當然英國是個例外。

“戰無不勝”的拿破崙,為何在俄羅斯會失敗?只因沒堅持這一原則

英國和法國的仇恨由來已久,英國也成了擋在拿破崙實現雄心壯志道路上一顆堅硬的石子。為了讓英國臣服,拿破崙強硬的使用了經濟封鎖的策略,如果有哪個國家敢和英國有貿易上的來往,就等於和拿破崙過不去。但就是有幾個國家不如拿破崙所願,比如葡萄牙和俄國。葡萄牙一個小國,拿破崙從來沒有放在過眼裡,可是俄國不一樣。

那麼,“戰無不勝”的拿破崙,究竟是怎麼在俄羅斯失敗的呢?

“戰無不勝”的拿破崙,為何在俄羅斯會失敗?只因沒堅持這一原則

一、六十萬大軍進攻俄國

幅員遼闊的俄國早就被拿破崙饞了許久,再加上俄國拒絕拿破崙對英國的經濟封鎖,依然與英國有經濟往來。甚至在這一時期很多英國的貨物,之所以能流向其他國家,也全靠俄國這個中轉站。種種原因綜合在一起,拿破崙終於率軍打進了俄國。

“戰無不勝”的拿破崙,為何在俄羅斯會失敗?只因沒堅持這一原則

1812年,拿破崙在整個歐洲編制了一支60萬的大軍進攻俄國,不管從拿破崙個人的實力來看,還是從大軍數量來看,拿破崙都顯得必勝無疑。然而歷史告訴我們,拿破崙敗了,60萬大軍到最後只剩下了20萬。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拿破崙一開始有利的局勢,扭轉得如此徹底失敗呢?

“戰無不勝”的拿破崙,為何在俄羅斯會失敗?只因沒堅持這一原則

關於拿破崙輸在天氣上這種說法由來已久,俄國靠北,冬天冷起來確實也是讓人懼怕的,從沒有經歷過這樣天氣的拿破崙軍隊更受不了,這確實是一種說法。然而據考證,拿破崙率領軍隊在俄國真正遭遇寒冬的時候,軍隊已經損失慘重,所以給拿破崙造成致命打擊的並非是天氣。或者說這不是一個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後勤問題。

“戰無不勝”的拿破崙,為何在俄羅斯會失敗?只因沒堅持這一原則

二、因糧草一敗塗地

不管是什麼戰役,糧草都是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才會有燒敵方糧草這樣的戰略存在。如果對方連糧食補給都沒有了,戰鬥力直接會降到零。對於這樣的軍隊,已經沒有向他們開槍的必要了,自己都能把自己困死。在很多戰役中,拿破崙之所以能夠取勝,也是因為糧草充足。

為了保證行軍速度,拿破崙的軍隊在上戰場之前,並不會帶太多的糧食,只會帶一少部分。更多的則是靠沿路的補給,或者直接從沿途的城鎮搶奪糧食,以保證軍隊供給。拿破崙率60萬大軍進入俄國的時候,打的也是這個算盤,可是他估錯了一點,沒有想到俄國的土地居然那麼大。

“戰無不勝”的拿破崙,為何在俄羅斯會失敗?只因沒堅持這一原則

三、沒有補給的空城

當俄國意識到自己不能和拿破崙硬碰硬的時候,選擇了撤退的戰略。要是一般的國家,撤退能撤退到哪兒呢?可是俄國不一樣,俄國土地的廣闊程度,遠遠超過了拿破崙的想象。俄國為了不讓拿破崙在自己國家的城鎮上獲得糧食供給,不惜將每一座撤退的城市全部燒掉,糧食供給搬空,不給拿破崙任何補給的可能。當拿破崙率領大軍進入俄國一座又一座城市的時候,得到的只是一座空曠的城市,一個人都沒有,預想的補給糧食更成了空話。

“戰無不勝”的拿破崙,為何在俄羅斯會失敗?只因沒堅持這一原則

長時間得不到糧食的供給,軍隊的戰鬥力遠不如前。這就是俄國採取的堅壁清野策略,直接將拿破崙逼瘋了。俄國不斷撤退,拿破崙就不斷追趕,可是如此一來,戰線被俄國越拉越長,拿破崙軍隊的供給越來越得不到補充。俄國的戰略還沒有結束,雖然他們一直在撤退,但是也會時不時地對拿破崙的軍隊進行騷擾,讓拿破崙不斷地保持警惕,精神意志和身體逐漸地被俄國消磨掉。

“戰無不勝”的拿破崙,為何在俄羅斯會失敗?只因沒堅持這一原則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要被迫接受俄國帶來的寒冬,勞累、飢餓、疾病、寒冬,這些條件對拿破崙來說形成了巨大的威脅。情況越來越糟糕,軍隊死傷慘重,最後只有20萬士兵從俄國回來。拿破崙的這次東征最終以失敗而告終,然而拿破崙悲慘的結局,在此時即將進入高潮。拿破崙東征夢想的破滅,就是沒有堅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一原則,導致了自己的大潰敗。

這次的失敗給拿破崙帶來的損耗實在太大,歐洲其他的反法同盟根本不會給拿破崙休養生息的機會。拿破崙這次的損傷,正是他們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看好了這個時機,多個國家聯合向拿破崙出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