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混戰時期, 東北為何擁有最大兵工廠? 24年後蘇聯人讓其廢棄

民國時期東北的工業產值一度佔到全國的80%多,當時的東北不僅擁有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還擁有全國最大的兵工廠—瀋陽兵工廠。而東北能夠有這麼強大的工業能力,主要都是“東北王”張作霖的功勞。在清朝前期和中期,受到禁關令的影響,東北地區的經濟非常落後。一直到了清朝晚期的時候,伴隨著闖關東浪潮的開始,東北地區的經濟才開始逐漸發展起來。由於清朝晚期洋務運動的重心在南方地區,清王朝滅亡的時候,東北的工業水平並不突出。

軍閥混戰時期, 東北為何擁有最大兵工廠? 24年後蘇聯人讓其廢棄


張作霖成為東北王之後,在1921年,立刻開始著手建立東北的工業體系。民國時期的軍閥背後都有帝國主義國家支持,張作霖的主要支持者是日本。張作霖的外交手段非常高超,他從日本人手中買到了不少的機器,並且獲得了一些先進的生產技術,而日本人卻始終無法從張作霖手中佔到一點便宜。瀋陽兵工廠建立後,張作霖購進了大量先進生產機器,並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設,將瀋陽兵工廠一口氣建設成全國最大的兵工廠。

軍閥混戰時期, 東北為何擁有最大兵工廠? 24年後蘇聯人讓其廢棄


張作霖能夠將瀋陽兵工廠建設的如此強大,主要有三個重要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張作霖有足夠的實力購買機器,張作霖是民國時期最富裕的軍閥之一,東北地區的礦產資源豐富,糧食資源非常的充足,富裕的資源讓張作霖能夠獲得很大的一筆額外收入。民國時期曾經有媒體公佈了軍閥的財富榜單,張作霖的名字位列榜單的第一位。實際上奉軍裡面不僅張作霖有錢,張作霖手下的幾個老兄弟也都非常富裕,其餘的軍閥想要建設大的兵工廠,也沒有張作霖的財力物力。

軍閥混戰時期, 東北為何擁有最大兵工廠? 24年後蘇聯人讓其廢棄


第二個原因是東北的工業基礎雄厚,瀋陽兵工廠開辦的時候,張作霖已經在東北開辦了很多工廠,這些工廠包括一些小型的兵工廠。因為東北的工業基礎雄厚,瀋陽兵工廠不僅能夠獲得足夠的生產原料,還能夠獲得一定的技術支持。再加上張作霖花費重金購買先進的機器,聘請優秀的國外技術人員,瀋陽兵工廠的產量和質量很快就在全國凸現出來。

軍閥混戰時期, 東北為何擁有最大兵工廠? 24年後蘇聯人讓其廢棄


第三個原因是東北地區相對穩定,民國時期大部分地區都在打軍閥混戰,而東北地區一直都比較穩定。雖然張作霖也參加了幾場軍閥混戰,但是這幾次戰爭的戰場都不在東北。除了第一次郭松齡叛變之外,民國初年沒有一個軍閥打入山海關和張作霖大規模交戰。雖然曹錕、吳佩孚、段祺瑞也都控制過很多省份,但是他們的地盤一直都不穩定,經常頻繁的易手,這種情況下這些地區肯定發展不起來。

軍閥混戰時期, 東北為何擁有最大兵工廠? 24年後蘇聯人讓其廢棄


除了這三點原因之外,張作霖還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手下有一大批能幹的人才輔佐。雖然瀋陽兵工廠建設的非常先進,但是在抗日戰爭爆發前,日本通過九一八事變佔領了東北,瀋陽兵工廠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生產的武器也都被日本人使用。抗日戰爭結束後,蘇聯從瀋陽兵工廠運走了兩千四百多部機器,瀋陽兵工廠從此衰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