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为什么萧何、张良入世家,而韩信入列传?

传正谈历史


《史记》不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呕心沥血撰写而成的史书,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书的记载跨度极大,上至史前炎黄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司马迁将这三千年多间有为的历史人物分成三个不同层次分别写入《史记》的本纪、世家与列传。虽然每个层次的地位不同,但他们对历史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当年刘邦能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实现大一统。萧何、张良与韩信三人功不可没,

所以均被《史记》载写,不过他们却被列入不同的层次。其中萧何、张良入世家,韩信入列传,这是为何?

萧何、张良入世家无可厚非

要想知道司马迁为何把他们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首先得了解世家和列传的区别。《史记》中世家共三十篇,它一般记载的是春秋战国的诸侯以及汉朝的刘姓诸侯王,其爵位享有世袭。但是世家中也有几个例外,譬如萧何、张良。他们虽然只是汉朝初封的朝臣,但论功绩能甩其他诸侯王好几条街。不论是攻城掠地还是治国安邦,他们都十分了得,而且他们死后均被追封为侯。所以司马迁将他们列入世家既众望所归又名正言顺。而列传有七十篇,它记载的是历史上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韩信与萧何、张良被后世合称为“汉初三杰”,但他后期的遭遇使他失去入《史记》的资格。

韩信爵位一削再削无资格

韩信,江苏淮阴人。早年投奔项梁和项羽无果,后来转投刘邦。起初他在军队里并不起眼,后来得到萧何赏识,被推荐给刘邦。他为刘邦制定了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的汉中对策,可谓举世无双,威震天下。就连刘邦都曾自愧不如地说道“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在西汉建立之前韩信就被刘邦先后封为齐王、楚王,然而待刘邦建立西汉后,韩信的命运便开始转折。他先是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又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遭到吕后与萧何的算计,不仅自己死于长乐宫悬钟之室,还惨遭灭族之灾。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一时之间韩信身败名裂。他在众人眼中就是一个欺上犯下、人人得而诛之的“反贼”。在此我们暂且不论韩信谋反的真假,就当时他的处境而言,司马迁毅然将他写进《史记》是顶着多大的压力?

另外“世家”一词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特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纵观萧何、张良、韩信三人的出身。张良乃国相世家,萧何虽为小吏,但他的祖父也曾封为列候,只有韩信的祖辈世代为农。从这点来看,韩信没有被列入世家也是情有可原。

历史的轨迹虽有模糊,但是我们以一个客观的角度看待,总能判断一二。韩信的功劳不可否认,至于他是否谋反我们不得盖棺定论,毕竟可参考的资料有限。笔者认为司马迁是带着主观色彩与政治压力写《史记》的,故而我们不必太在意入世家还是入列传。


邓海春


韩信没入世家,不是司马迁有偏见,而是韩信没法入世家,尽管司马迁很喜欢韩信,要不是那篇《淮阴侯列传》把韩信的故事写的那么生动,恐怕现代人对韩信也不会那么有好感,只能说韩信是个悲情的人呀。

韩信出身贫寒,但却胸有大志向,尽管穷困潦倒,也不肯放下手中的剑,为了理想甚至不惜隐忍,从一个无赖的裤裆下钻过去,这就是大用的表现,匹夫见勇拔剑而起挺身而奋斗,这不过是匹夫而已。韩信作为无双的国士,所能承受的绝不是一般匹夫那样,从胯下钻过行,我翱翔九天之鸿鹄,其会与你这燕雀计较,凭我手中的剑取你性命易如反掌,只不过我的志向是更广阔的天地。

对于汉朝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于韩信来说,同样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是刘邦的死党,从沛县跟着刘邦出来的,可以说是嫡系中的嫡系,亲信中的亲信。可是韩信不是,韩信原先是跟着项羽的,看着项羽不行于是投了刘邦,可刘邦也不重用他,于是韩信也决定离开刘邦,但萧何这个西汉建立后被封为功臣第一的人,此刻看打了韩信的价值,于是刘邦打了败仗大家都在逃跑,萧何也跟着跑了,只不过萧何是去追人,他追的就是韩信。

最终在萧何的推荐下,韩信被刘邦以国士待之,从此刘邦的在军事都在中,有了韩信才有了后来一些列的胜利,韩信也位列古代四大名将韩白卫霍之首,一举消灭项羽,为汉朝乃至中国最重要的一次历史走向立下了不世之功。韩信发达了之后,找不到曾经给他饭吃的老妪,于是便把千金置于河中漂流,一饭千金的典故就来于此。成为手握兵权的大元帅,韩信也没有对曾经让他钻胯下的人怎么样,唯有这样的胸襟才能配的起大丈夫真英雄这个称号。

韩进起于萧何最终也死在萧何的计谋之下。到了最后刘邦分封功臣,萧何得了第一,作为刘邦的死党加嫡系,萧何是和大汉王朝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的,所以当当年一起大江山的将领都要造反的时候,不管韩信会不会反,刘邦都要除掉他,计谋当然是萧何出的,让刘邦以天子名义到地方巡视,韩信不会带兵朝见的,同当年那次辛苦把他追回来一样,这次同样辛苦的把韩信送进了大牢。

后面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什么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可为什么功劳第一的萧何能善终,还能位列世家呢。这里我们无法怨恨萧何,也无法怨恨吕后,甚至都无法怨恨那个最终的决定者刘邦,中国人的智慧无穷,但最终在开过功臣与皇帝之前的斗争上一直都是血腥无比的,唯有一个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做的是不见血光,其他的就印证了那句话,历史不忍细看呀。

世家是一个标准,我们后来对世家的理解基本上都是传自与史记,比如《萧相国世家》《吴太伯世家》《留侯世家》《孔子世家》等等,这些都是有许多代传承的,萧何的后代一直在汉朝做高管享爵位,张良的先祖本来就是贵族,到了张良这里更加出名,后代在汉朝也是一直流传。韩信却至此一代,如流星划过天空,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虽然韩信未列世家,但地位却是有目共睹的。

韩信本就是布衣,家族本就无名,只是这一个人犹如皓月,后被处死,后代不享爵位祭祀,基本就断绝了,所以韩信做到了阶级的一次飞跃,做到了一个没有背景的屌丝最大的成功,在史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位列《淮阴侯列传》并且是历史上公认的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就算是没有位列世家,我想也足以告慰韩信这一生了。


昭烈名臣


我是千夜,我来回答。

《史记》的体例有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等。《史记》全书共有130篇,本纪12篇,主要记载帝王生平;世家30篇,主要记载王侯事迹;列传70篇,主要记载大臣当世豪杰。


萧何、张良、韩信并称“汉初三杰”,这三人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刘邦原本草民出生,论名望、武功都不如项羽,最后却能逼得项羽自刎垓下,得益于他会用人。他找了三个好帮手,萧何、张良、韩信三人,在治国、谋略、军事等方面各有所长,他们将各自的本领发挥到极致,才有汉定天下的局面。对于三人对大汉开国的贡献,刘邦自己有精彩的论述: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三百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算是古往今来的英豪人物,开创两汉四百年的基业,他有此等评价,亲自盖章了萧何、张良、韩信为当世人杰,萧何在《史记》里有《萧相国世家》,张良有《留侯世家》,唯独韩信入《淮阴侯列传》。这里面原因很复杂,表面上看是因为刘邦忌惮韩信,把他从楚王贬为淮阴侯,世家本是为王侯所作,按照他一降而降的地位,韩信入不了世家,生平只能写进列传。


深层次的原因,用什么体例来记载历史人物,包含着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比如项羽,他自封西楚霸王,最后兵败乌江自刎身亡,可谓是身死名灭。如果用功利主义的眼光看,项羽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可司马迁依旧把他写入本纪,是为什么?


司马迁认为项羽灭秦有功,他在巨鹿之战灭了秦军主力,诛灭暴秦的功劳在楚。虽然项羽被刘邦打败了,但是他自刎乌江的气节,他硬杠秦军主力的勇武,足以青史留名。所以,司马迁不会因为他的失败,而贬低他的历史地位。他把《项羽本纪》写在《秦始皇本纪》之后,排在《高祖本纪》之前,这样代表了司马迁的评价。

项羽,本是在秦始皇之后,有可能决定天下走向的人。项羽带四十万诸侯联军挺进咸阳,分封天下十九诸侯,是何等威风?天下,本已在他的指掌之间。可惜,项羽不做秦皇做霸王,放弃了最有“龙气”的关中之地,把自己封地指定在西楚。后来易守难攻的四塞之国被刘邦所占据,成了刘邦剿灭项羽的根据地。项羽节节败退,刘邦逆势翻身,

成了汉高祖。


可是不可否认,刘邦能够建立两汉基业,是攫取了项羽灭秦的胜利果实。如果没有项羽,当年王离的军队如果阻挡了义军东进的步伐,那么天下谁主也未必。司马迁以惋惜的笔调,不失尊重地把项羽写进“本纪”,在他心目中项羽本有帝王之命,只不过他没有坐拥江山的福分。


对比项羽,就能品味出司马迁对韩信的看法。秦末汉初,第一能战的将领是谁?舍韩信其谁!项羽武勇,他能带兵在巨鹿破釜沉舟,灭了当年横扫六国的秦军主力。而韩信的出现,让项羽在军事上踢到了铁板。韩信用兵如诡,被后世誉为“兵仙”,尤其擅长大兵团作战,项羽生平第一次在战场上的恐惧感,来自于韩信:

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祖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那时候的韩信,刚刚灭了项羽手下第一悍将龙且,从刘邦手上讨了一个齐王当。刘邦当时在荥阳被项羽围得满头包,韩信拿下齐地没想着回师救驾也罢了,刘邦气得当即开始骂人:“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齐齐踩了刘邦一脚,在他耳边提醒,如今的形势也禁止不了韩信在齐地称王,不如大大方方地封了这个王给他,以防有变。

刘邦还真是个演技派,他马上醒悟过来,笑骂道:“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他马上派张良为使者,到齐地策封韩信为王。

瞧瞧,这一秒钟转换自如的演技,还真地把韩信给骗了!韩信高高兴兴地当上了齐王,项羽已经看出能够左右天下之势的第三个人出现了,派武涉去争取韩信。韩信天真地拒绝了项羽,他的理由是:

“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此。夫人深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刘邦于韩信,有知遇之恩。他还记恨着,当年在项王麾下当执戟郎中的委屈。韩信认为刘邦待自己甚厚,压根儿没有把武涉的话“今日项王亡,则次取足下”的话放在心上。项羽不死心,又派出蒯通去争取韩信,蒯通比武涉说话有艺术,他以相面为引子,告诉韩信他现在地位微妙,富贵和危难在他一念之间。

“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为楚则楚胜。”

“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响应矣,孰敢不听!割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

蒯通已经给韩信指了一条明路:当时刘邦和项羽相持不下,如果韩信不愿意归服项羽,他大可以据齐地、倚燕赵形势,占据刘项两人防守空虚之地,至少能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运气再好一点若能打着用百姓请命的口号,收服诸侯再灭刘项,天下就是他韩信的了。


可惜呀,会打仗的人,不怎么懂政治。

韩信军事才华出众,但是他的战略格局不怎么样。他的眼界决定了,他只能给刘邦为将。他满足于刘邦不情不愿封的那个齐王,因为刘邦的知遇之恩不忍心背叛他。这是天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刘邦灭了项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驰入韩信军中,收了他的兵权。又把他从齐王改封楚王,后来又寻了个有人告他谋反的由头,贬为淮阴侯。

本来有能力三分天下的韩信,连一地之王的尊荣都保不住。他被贬为淮阴侯之后,被软禁在长安,成日里和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为伍。樊哙是个老实人,依旧以王礼待韩信,其实汉初功臣心中都明白,有盖世奇功的韩信,不该落得如此下场。

韩信天真,他没有称雄一方裂土封疆的野心。再后来,他被吕后骗人未央宫中,棒杀。《史记》还是以谋反的罪名,解释对韩信谋杀的动机。如果韩信果真谋反的心,当初项羽还在的时候,何不三分天下,跟刘、项并驾齐驱呢?


韩信死得很惨,临终前说:“吾悔不用蒯通知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司马迁详细记录下这句话,其实他看得很清楚,韩信的结局是自己选的。他有三分天下的能力,却没有三分天下的野心!如果他多几分项羽的霸气、刘邦的狠决,就不会一步步沦落到由王降到侯,再被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谋杀。


可惜了韩信不世出的军事才华,其实很多军事天才,往往都是政治白痴。像李世民那样又能打仗,又能在朝堂上翻云覆雨的全能型选手,不多!韩信的追求是一地为王,而不是坐拥天下,格局的局限,造成了他的悲剧人生。


司马迁感叹同情之余,将他写入列传。原本韩信在《史记》里的位置,应该在萧何和张良之上,写入世家绰绰有余。可是,韩信自己放弃了改变天下命运的机会,也放弃了自己的命运。司马迁恐怕对他政治上的短见,一点也不欣赏,才有如此的安排。


千夜看世界


入选“本纪、世家、列传”有严格的标准。

太史公司马迁编纂的《史记》,开创了我国志史传记的先河,使纪传体成为此后二千多年来,古代史书编纂的通行方法。

纪传体,相比以前的编年体,国别体等修史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容易突出人物事件,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史实。

司马迁的这种编史方法,增强了史书的可读性,也让一个个历史人物以更加鲜活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因此,鲁迅高度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在《史记》里,独创了本纪、世家、列传这三个类别,将历史人物以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分别记述。再加上表、书,一起构成《史记》的全部内容。

有了以上了解,就牵扯出一个问题,本纪、世家、列传到底是怎么区分的?

《史记》中记入“本纪”有五帝、夏、殷、周、秦、秦始皇、项羽、汉高祖、吕太后,孝文、孝景、孝武等十二位帝王级人物。这些都是都是以实际行使皇权的标准确定的,比如项羽、吕太后虽非皇帝,却属于“在权不在位”的主,故视同帝王列入本纪。

关于世家入选的标准,司马迁也对此作了个定义:

"因王侯开国,子孙世代承袭,故称世家。“

意思就是:被封王封候建立了封国的,同时这个王候爵又世代相传的,可以列入世家。

太史公之所以这样列世家,是基于从西周直到西汉,都一直实行的分封世袭制,形成了大姓氏大家族延续性很强的官僚体系,所以在《史记》里就以这个清淅的脉络列入世家进行记述。

被列入世家的其有三十个,其中例如晋、楚、韩、魏、赵等等,这些都是符以上标准和条件的。

不符合“世家”入选标准的几个特例。

凡事有一般性原则,也会有特例,《史记》中有关入选“世家”的人物中也有这样的例外。

在被《史记》列入三十世家中,孔子和陈涉肯定属于例外,完全不符合前面所说的标准,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等人属于新新世家,按标准也还靠得上。

第一个特例,孔子。他既没有被封王封候封国,也更不存在爵位世袭,按道理完全不够资格入选。

但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在司马迁生活的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已经取代道家学说,成为王朝的主流统治思想,也就是所谓的”独尊儒术“,所以孔子虽然不是王候,司马迁还是将其列入世家。

第二个特例,陈涉,也就是大泽乡起义的陈胜,生前建立了”张楚“政权,其实基本够条件列入本纪的,但司马迁将其列入世家。主要有下面两个方面原因:

一是陈胜建立张楚政权时,秦朝还没灭亡,秦二世还是皇帝,而且陈胜也只是称王,没有称帝,所以相比秦二世,陈胜只能算是地方割据的诸侯国而已。

二是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后,封陈胜为“隐王“,给予其子孙王侯级别的待遇,因而司马迁将其列入世家。

至于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这五个人,他们是大汉王朝的开国功臣,生前都被封候有自己的封地,而且都属于大汉王朝的正面典型人物,到了司马迁这一朝代,他们的子孙更是子袭父爵,世袭罔替,所以司马迁将他们按照新生代世家,一并列入进来,这个完全没问题。

韩信没被列进“世家”主要有严重的硬伤。

韩信是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级的人物,大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可以说刘邦的江山大部分都是韩信打下来的。用刘邦自己的话说:

《史记卷八 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功劳摆在那儿,抹杀不了,问题是韩信功劳太大了,大得刘邦都有些害怕,同时,韩信这个人在军事上是高智商,在政治上却是零情商,甚至弱智。

所以大汉王朝建立后,韩信的政治仕途呈直线下坠,从齐王,改封为楚王,后又被降为淮阴候,最后被萧何设计困杀于钟室,诛灭三族,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惨下场。

韩信虽然当时齐王、楚王,生前也当时淮阴候,但被诛杀后,所以的封爵都被剥夺了,所以列入世家的第一条标准“王侯开国”就不符合。

另外,韩信死时,满门抄斩,夷灭三族,也就更不存在“子孙世代承袭”一说了。

两个标准都不符合,加之属于被大汉王朝定案为谋逆之罪的反面典型人物,太史公司马迁自然不敢将其列入”世家“中,只得退而求其次将韩信列入”列传“。

其实在西汉,与韩信类似被以谋反罪诛杀的魏豹、彭越、黥布等,也被列入“列传”。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太史公司马迁考虑到韩信功劳其实太大,事迹也太突出,于是在其列传里没有直呼其名,而是以淮阴候代称,并且单独为其作传。

这与魏豹、彭越、黥布等被记为《魏豹彭越列传》、《黥布列传》,虽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许是太史公司马迁用自己这种独特有方式,表达对韩信这位天才级人物的尊重吧。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掌心读历史


史记有五个体例:本纪、书、表、世家、列传。除了书是记录制度方面的之外,剩下的四个体例都是以人物为中心。本纪主要记录的是宰治天下者,世家是功臣或者诸侯,列传是传奇人物。虽然大体上是这么个标准,但是也有例外,这种例外也隐含着司马迁对他笔下人物的褒贬。

萧何完全有资格列入世家。史记之中的萧何不是萧丞相世家,而是萧相国世家,说明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萧何的朝廷之中的位极人臣。而且萧何也是本身汉朝功劳最大的功臣。萧何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他的家族之中的十几口人都跟着刘邦出生入死。刘邦的每一次失败都是萧何在关中向前线输送兵卒和粮草,才能保证刘邦在元气大伤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的满血复活。陈豨谋反,位于长安的韩信想要和陈豨里应外合,吕后听从萧何的计谋才除去韩信,再一次稳定住了大汉的江山。他的眼光非常有远见,他为刘邦举荐了韩信,才有了后来的大汉;入关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抢夺珠宝,唯独萧何收集秦留下来的典章制度以及天下地图,有了这些,刘邦才不至于像项羽一样疲于奔命。凡此种种功绩,列入世家绰绰有余。

张良是韩国的贵族,而且几次解救刘邦于危难之中。刘邦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他手下人几乎都遭受过他的辱骂,唯独张良是一个例外。刘邦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几乎都是第一个想到张良,然后非常恭敬的对张良说:为之奈何?(该怎么办啊),张良每次都能让刘邦从危难之中摆脱出来。因为出身富贵之家的缘故,张良这个人对金钱和财富都不是很在意。刘邦封给他的地,他不接受,送给他的珠宝,他全部都赠与别人。他仅仅接受了留侯的称呼。因为戚夫人的缘故,刘邦三番五次想要废除刘盈而立赵王如意为太子,最终张良暗中运作,才让刘盈地位得以保留。帝王家和普通家庭不一样,太子的废立直接关乎到国家的命运,但是汉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实在是禁不起折腾了。张良的功绩列入世家也是绰绰有余。

韩信为汉打下了三分之二的天下,创立了不世之功业,按照常理因该是楚王信世家或者淮阴侯世家,但是他的传记是淮阴侯列传。公平吗?或许不公平,但是把他降为列传隐含着一种批评。韩信的出身贫寒,却是一个贵族。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忍让,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显露自己的才华,所以宁愿受胯下之辱,却能在死刑的时候临危不惧,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勇气。他为了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在自己实力最为强大的时候都没有选择背叛汉,但是天下太平了,他却想着造反。他所做的一切都违背了常理,自立为齐王的时候,蒯通苦口婆心的劝他逐鹿天下,他总是回绝,说明他四军事天才,但是对于时局的把握是那样的不敏感。最后因为反叛,落的三族尽灭。他一次又一次的错过机会,虽然留下了名字,但是不能成为智者,于是司马迁将他降为列传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通过三个人的对比,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三个人性格的不同。萧何是一个圆滑的人,很精明,对于大局的判断很有眼光;张良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知道怎么应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刘邦,知道怎么样功成名退;韩信是一个骄傲的人物,他有才华与天赋,却不能够在时局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一再延误了机会,以至于年纪轻轻就断送了性命。


诗书君


这个问题,司马迁自己已经解释过了。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於天下,作七十列传。
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

用现代文翻译完,“世家”和“列传”的区别就是一目了然。

“本纪”十二篇,就是网罗天下遗失的旧闻,了解自五帝时代到秦汉时代的圣王、人王行迹,以见“盛衰”。

“表”十篇,是因为同时代却有不同的王朝、王国,所以年份参差不明,作表以对照。

“书”八篇,是因为礼制、乐理有增减、律法、历法有变更,人事与山川鬼神,天人沟通之际,记录其变易无常。

“世家”三十,是以车轮的30根辐条为比喻,二十八星宿拱卫北辰星为比喻,运行无休止,辅弼重臣,有忠诚、信义行治道,并侍奉君主,值得记录。

“列传”七十,则是讲德行、风采超绝,或是顺应时势,得以立功名于天下者。

总共130篇,52.65万字。

看到这里,应该明白“世家”和“列传”的根本区别在哪里了吧?

(1)忠信辅弼,也就是臣德。

(2)运行无穷,也就是传承。

(3)立功名于天下只是事功。

所以,张良入“世家”,恰恰在于他符合这个标准,而韩信不入世家,恰恰因为他是以谋反被诛杀,家族也被夷三族,臣德缺失,传承断绝,本就不符合世家的标准,而立功名于天下,却完全符合,所以入了列传。

之所以今天有题主这样的疑惑,根本问题就是,我们的评判标准,已经“事功化”,或者说“功利化”,既然韩信也名列“汉初三杰”,又是震撼天下的名将,凭什么不能进“第一梯队”?

很不幸,在传统中国,“第一梯队”的往往是“政治正确”,或者说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的,而不是以事功大小来区分,如果以事功大小区分,那么“武庙”里的武圣人就该是白起,毕竟他杀的总人数,快超过秦汉名将的总和了,但是他还是没办法撼动“太公望”的地位。

道理很简单,还有“武德”二字约束呢。


刘三解


你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

什么叫世家?凡是能够入选世家的,都是一时无二并且其影响力能够持续地影响数代人乃至于改变历史走向的,所以孔子能入世家,因为他的弟子足够多,影响力足够大。而列传,只是说史家觉得他当时的影响力足够大,他的人生也值得记录下来,但其实他对现实社会和后来历史的影响没那么大,所以老子和韩非子就没有入选世家,只能入选列传,因为道家和法家后来确实没有儒家那么基础性。


回过头来看历史人物,也是同样道理。


张良和萧何为什么能入选世家?张良,是反秦第一人,是刘邦和六国旧贵族的主要沟通渠道,也是是刘邦战略上的主要谋士。没有他,土包子出身的刘邦不能团结起旧贵族的势力,也不能舍弃咸阳而入川,甚至不能从鸿门宴上生还!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张良的贡献最大。可以认为没有张良则没有刘家天下。


而萧何,除了在打天下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表现之外,建国之后,萧何更加是中流砥柱,是大汉坐稳天下的一个关键。所谓萧规曹随,萧何是大汉制度的实际搭建者。而大汉延续数百年,这历史影响力不可谓不大,


相比之下,韩信就是那种典型的、功劳很大但是影响力不大的人物。他是将军,但他对汉代的兵制有什么决定性影响吗?他是齐王,齐鲁有他什么痕迹吗?他最大的功劳是打败了项羽,但实话实说,项羽的失败,更多是他自己作死的结果。而且,战争打完了之后,韩信似乎就失去了他的功能了。


从对历史的影响角度来说,韩信,真的不如张良萧何。


敦复


司马迁的《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其中本纪是记历代帝王政绩,表是大事年表,书是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这些都很清楚。而世家与本纪都是记录重要人物的,有什么区别呢?同为开国功臣,为什么萧何、张良入世家,而韩信却入列传呢?

这首先要从“世家”的本意来进行解释。“世家”一词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也就是有世有家。世家不仅要有“家”,也就是门第高贵,而且有“世”,也就是世代传承。所以《史记》中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的兴亡。

比如描写张良的《留侯世家》,不仅写了张良的事迹,还写到了张良的儿子张不疑:

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留侯不疑,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国除。

张不疑继承了张良的爵位,虽然在汉文帝时期被剥夺了爵位,但“留侯”这个爵位也算有过传承,所以算作世家。

再比如《陈涉世家》,虽然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他俩都被人杀死。然而由于陈胜的起义拉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所以刘邦在砀县安置了三十户人家为陈涉看守坟墓,到汉武帝时仍按时杀牲祭祀他:“高祖时为陈涉置守頉三十家砀,至今血食。”也算是有传承,因此可以入世家。

而韩信虽然做过淮阴侯,但却因为造反,或者说被指控造反,被灭了三族,淮阴侯的爵位没能传承下去,他自己也无人祭祀,因此不能列入世家。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欢迎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梦露居士


司马迁的《史记》共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合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其中,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王和勋贵们的事迹;列传则是记述记重要臣子的言行事迹。

在刘邦刚登基成帝时,韩信被册封为楚王,张良被册封为留侯,萧何被册封为酂侯。

当时,韩信的楚王,那是实打实的诸侯王,楚国81个县都是他的封地;至于张良和萧何的侯爵,只是一个单纯的爵位而已,并没有实际的封地,只是享受千户到万户的食邑而已。

所以,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判定,韩信那绝对是毫无疑问要被列入到世家之中,而张良和萧何则应该被列入到列传之中。



但问题是,韩信当楚王还不到一年,就被刘邦给贬为淮阴侯,这个淮阴侯也只是个享受食邑的爵位。此后五年,韩信都是以淮阴侯的身份出现在朝廷中。

并且,在大汉官方的各种文献中,韩信都是以淮阴侯的身份出现。从这层意义上说,此时韩信与萧何、张良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果按照诸侯王的标准来评判,他们都够不上,所以都应当被列入到列传之中。

不过,对于是否列入世家,还有一条标准,那就是勋贵,就是功臣权贵,也就是既要达到开国功臣这个门槛,也要满足朝廷权贵这个条件。

当时的韩信、张良和萧何,甚至是曹参、周勃、樊哙、陈平、灌婴等人,毫无疑问都能够达到开国功臣这个条件。

但是,对于朝廷权贵这个条件,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因为,所谓朝廷权贵,并不是简简单单在朝廷里当个重要官职就行,它必须是一度权倾朝野,为百官之首才够资格。



在刘邦执政时期,萧何为西汉相国,百官之首,可穿鞋带剑上殿;在刘邦世后,他更是代表功臣集团与吕后代表的外戚平分朝大汉权力。并且在汉武帝时期,他的子孙仍然还在承袭他的爵位。从这层意义上说,萧何绝对算是大汉朝的第一位勋贵,自然有资格被列入世家之中。

其次是曹参,他在萧何去世后,接替萧何成为大汉的相国,为百官之首,还是功臣集团的领衔人物,在汉武帝时期,他的子孙也依然在承袭他的爵位。因此,他也有资格被列入世家之中。至于后来的陈平和周勃,都一度权倾朝野,成为百官之首,因此也都被列入世家之中。

对于张良来说,他在刘邦登基后,就处于半隐退状态,并且他在朝廷中也没有担任一官半职,所以按照正常的标准,他并没有资格被列入世家之中。但问题是,张良虽然半隐退,但大汉的整个权力布局,都是张良一手策划。

比如,很多时候,以刘邦为代表的皇族、以吕后为代表的外戚和以萧何、曹参为代表的朝臣出现分歧时,都需要张良来出面调和。最典型的就是刘邦活捉楚王韩信、分封功臣、太子刘盈事件,甚至后来太子刘盈去世,吕后出来执政,以及后来的诛吕行动,也都是在张良后人的牵引下完成的。



从这层意义上说,如果说萧何、曹参等人是大汉帝国明面上的掌舵人,那张良就是大汉帝国背后的操盘手。换句话说,张良是大汉帝国各方势力都能够接受的中间人,不仅朝臣们以他马首是瞻,就是皇族和外戚都要对他礼让三分,只不过张良一般不轻易出手而已。

但谁也不能否认,张良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对大汉帝国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张良虽然看似云淡风轻,但他却是实实在在的掌权人。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不在朝堂,朝堂却留有他的传说”。因此,张良自然也算都上是功勋,故被列入世家,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韩信来说,这位被称为“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的战神级人物,又曾先后担任王侯将相,本应当被列入世家之中。但问题是,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虽然名义上挂着相国的职位,但实际上却不掌握任何实权。

更重要的是,从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到他去世这五年期间,他都没有真正权倾朝野过,也没有被百官奉为领头人,自然也就谈不是权贵,充其量就是个政治花瓶而已。更何况,后来韩信被吕后诛灭三族,一家老小被杀得干干净净,等到汉武帝时,他的爵位早已经烟消云散。

因此,对于汉武帝那个时期的人来说,在西汉建立后,韩信只能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臣子而已,实在谈不上是能够左右大汉政局的权贵,因此司马迁只能将其列入列传之中。


我是赵帅锅


评判萧何、张良和韩信之前,我们首先得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太史公司马迁的素来评判标准:成王败寇。

司马迁首先是汉朝辖下史官,他写的东西,首先不可能为韩信这种曾经意欲染指大汉朝纲的人物过分歌功颂德,但是韩信到底是个英雄,太史公还是秉持着史官的良心将他纪录在列传英雄纪就不错了。

此外,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太史公因为李陵之祸而遭受宫刑,男人连这都能忍受,可见他把生命视为谋取大业的首要条件,他的作品一定程度上也是他个人心志的体现。

那就是“成大事者,该忍常人不能忍。”

还有就是“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我们再看韩信,早年确实韬光养晦,甚至能够忍受胯下之辱,但是最后却忍不住权欲熏心,意欲造反,结果却死于妇人之手,丰功伟绩,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不得善终,这恰恰是太史公司马迁所诟病的地方。

善始却不得善终,你再厉害,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而张良就不同了,他比韩信高一个档次在世家是因为张良自始至终忠心汉朝,功勋卓著,且最终能够功成身退,明哲保身。

其次,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且不说萧何是大汉建立首席智囊,居功至伟,就是从头至终,大家是否觉得韩信不过是萧何摆弄的棋子?成败都由他!

这样一个命运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人与他的主宰者确实不可能并列在一起啊!

而世家之上就是本纪(帝王)了,所以就只能把韩信列在列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