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王韩林儿有军队吗,怎么还成了朱元璋的傀儡?

峰子奇观


韩林儿是元末红巾军领袖韩山童的儿子,韩山童死后,刘福通拥立韩林儿在亳【bó】州登基称帝,国号为宋,年号龙风。之所以定国号为宋,是由于韩山童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按照这种说法,韩林儿算是宋徽宗九世孙。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韩山童是白莲教领袖,在传教过程中结识了安徽颍州(今安徽阜阳)信徒刘福通。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征集15万民工修筑黄河堤坝,韩山童趁机宣扬“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等到预先埋下的石人被民工挖出,人心浮动之际,韩山童与刘福通在安徽颖上发动起义,以红巾为号,这就是元末红巾军起义的开始。不久,韩山童被当地官吏捕杀,刘福通侥幸逃脱,韩林儿和生母杨氏逃入深山避祸。随后刘福通攻占颍州,红巾军逐渐发展到十余万人,攻占了淮北,豫西的大片领土。与此同时,徐寿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起兵,郭子兴占据濠州(今安徽凤阳),均打着红巾军的旗号。

眼见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刘福通感到恢复大宋的时机已经成熟,派人四处寻找韩林儿母子。功夫不负有心人,至正十五年(1355年)韩林儿母子被找到,刘福通拥立他在亳州称帝,年号龙风,国号宋,又称小明王。尊杨氏为皇太后,任命杜遵道,盛文郁为宰相,刘福通,罗文素为平章政事。刘福通费劲心血连个宰相都没捞上,于是派甲士杀掉杜遵道,自封宰相,加太保,成为宋政权的实际控制人。

遵道宠用事,福通嫉之,阴命甲士挝杀遵道,自为丞相,加太保,事权一归福通。——《明史》

四处奔走,颠沛流离

小明王称帝的举动震惊了元顺帝,派出察罕帖木儿率兵进剿,刘福通兵败太康,带着韩林儿逃往安丰(今安徽寿县)。刘福通意志坚韧,很快又组织兵力打下汴梁(今河南开封),迎小明王以汴梁为都。刘福通与元军在江北展开拉锯战,这给朱元璋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他得以与陈友谅一决雌雄。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朱元璋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小明王任命他为行省平章。至正十九年(1359年)五月,察罕帖木儿率领大军包围汴梁,刘福通带着韩林儿逃回安丰,元军俘获韩林儿妻及宋政权各级官员及家属数万人。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手下将领吕珍包围安丰,韩林儿向朱元璋求救。这时陈友谅正率大军攻打洪都(今江西南昌),朱元璋不顾谋士刘基的反对,执意率兵救援安丰。等到大军赶到时,吕珍已经入城杀了刘福通。朱元璋迎韩林儿到滁州,继续他的皇帝生涯。

最后的结局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击败陈友谅,在应天自立为吴王,设置百官,建中书省,离皇位只差一步之遥。张士诚在平江(今江苏苏州)也自封吴王,一山不能容二虎,朱元璋将张士诚列为下一个讨伐对象。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传檄天下,声讨张士诚。令人惊异的是,檄文中除了列举张士诚诈降于元,首鼠两端等8项罪名外,竟然公开斥责白莲教为邪教,而红巾军的基础正是白莲教,这样一来就把矛头直接指向了红巾军最高统帅小明王韩林儿。朱元璋既然已经公开宣布与红巾军为敌,小明王的存在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了。不仅如此,朱元璋要想登上皇位,小明王的存在已经成为了最后一块绊脚石,其结局在这一刻已经注定。同年十二月,朱元璋派大将廖永忠迎接小明王到应天,在瓜州渡江时,船行到江中沉没,韩林儿溺水而亡。

随着小明王韩林儿之死,宋政权就此覆灭。从1355年到1366年,韩林儿共当了12年皇帝,却从没有掌握过实权,是实实在在的傀儡皇帝。韩林儿是红巾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可他既指挥不了朱元璋,也指挥不了刘福通,更多时候还要靠他们来延续自己的身家性命,这样一个有名无实,时刻把生命寄托在别人手上的空头皇帝,不当也罢!


历史茶坊


小明王干了十年的皇帝,靠的是作为韩山童的儿子,可韩山童在起义军早期就死了,之后十来年的南征北战,基本上都是刘福通在主持大局,作为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小明王在刘福通手里,日子也未必有多好过。

据记载,刘福通时期,刘福通就已经“为丞相,加太保,事权一归福通”,“林儿……无大志……听命福通,徒拥虚名”,至于在这个小朝廷里,刘福通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官员任免乃至生杀予夺,刘福通一句话就能做到,韩林儿自登基之日起,就是一个汉献帝的角色。

不管小明王落在谁手里,他都只是个傀儡罢了,即使是刘福通手下的军队,也未必忠诚于他,毕竟,小明王除了一个名义上的名分,其他一无所有。

小明王在那深宫之中,享受着丰厚的物质生活的时候,可曾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命丧长江的结局。

2000多年的皇帝时代已经充分证明,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宁可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老百姓苟活于世,也不可为了虚名去沽名钓誉,一旦被人利用,尤其是被掌握了军队的人利用,那自己的命运已经由不得自己掌握了,而一旦这份价值即将用尽,那么接下来从人间消失就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是总要发生的,这些事件唯一的区别是史书上怎么粉饰而已。

刘福通死后,小明王原来手下那些名义上的军队也早就在多年的消耗中殆尽,朱元璋就顺势把龙凤皇帝安排在了滁州做皇,而此时的小明王早已没什么军队了。

后来几年,朱元璋继续打着韩宋皇帝的旗号南征北战,在灭掉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整个南方都处于朱元璋的统治下,从某种角度来说,小明王这个旗号对于朱元璋已经毫无意义了,反而有点碍事了。

于是,在不知出于何种目的的情况下,朱元璋命部将缪永忠去滁州迎接小明王来南京继续做皇帝。

结果,那么大的船,偏偏就漏水了,皇帝就这么沉入了江底。

放在正常的朝代,碰上这种事情,缪永忠可是得抄家灭族的重大罪过。

可偏偏,后来大明朝建立论功行赏,缪永忠捅了这么大篓子,还混了个侯爵,成了国家的高级官员。

当然,缪永忠后来也没逃过“无法善终”的命运,和许多开国功臣一样,遭到了朱元璋的无情诛杀。

综合来说,小明王的命运只不过是延续了“失去利用价值的皇帝”的命运,历史上,除了汉献帝姑且得以善终,后世的末代皇帝们、被权臣武将操控的皇帝们,在命运的最终时期,大都失去价值之后无奈惨死,

南朝的萧衍在废掉了齐朝皇帝后,本来也没打算要杀了废帝,后来大臣们就劝说“不可慕虚名而受实祸”,萧衍一听很有道理,就杀掉了前朝皇帝。

这就开创了一个很恶劣的先例,这使得改朝换代的成本变得更加血腥、昂贵,而萧衍建立的梁朝在50多年后灭亡时,他的子孙也同样被取代者陈霸先杀了个精光。


云中史记


要说韩林儿是朱元璋的傀儡就有点太冤枉朱元璋了,首先,韩林儿没有资助过朱元璋一丝一毫,而相反,朱元璋却在他最危难的时刻救了他一命,要是没有朱元璋,恐怕韩林儿的脑袋早就被元军割下来挂在墙头示众了。


韩林儿如何当的皇帝?

韩林儿之所以能够在元末的乱世中成为义军的最高领袖,其实真的和他没有半毛钱关系,他的父亲韩山童其实是明王政权的名义创始人。

在元朝末年,由于蒙古人的残酷统治加上连年的大灾,各种亡国之兆已经显露无疑。白莲教教徒韩山童与好友刘福通认为在此乱世之中,如果能够打出“恢复宋朝”的旗号,必然会得到天下人的响应。于是他们又效仿起了一千多年前陈胜吴广曾使用过的伎俩——散播谶语,蛊惑人心。

他们在黄河岸边偷偷埋藏一个石人,并且四处散布“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谶语。等到元朝强征民夫疏通黄河河道之时,真的在淤泥里挖出了这个石人。于是韩山童自称乃是宋徽宗第八代玄孙,聚集了大批民众,准备伺机谋反。

可由于叛徒的出卖,还没开始就迅速被元廷抓获,韩山童被俘就义,而刘福通则跑了出来,成功率领部队打下一片根据地,此时天下有了出头鸟,各地纷纷爆发叛乱,刘福通四处寻找韩山童的后人,在今天的亳州找到了韩林儿,于是拥立他做了皇帝,自己则是总览大权,要说傀儡,也是刘福通把韩林儿当成了傀儡。



朱元璋对韩林儿有救命之恩

不得不说,朱元璋手下的谋臣要比刘福通高明的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短短九字让朱元璋避免成为元廷的打击主力目标。而刘福通这一边,虽然天下义军名义上都尊他为领袖,但也不过是个空壳子,后来元朝调集重兵最终将刘福通和韩林儿团团围住。

就在此时,向来不把朱元璋当回事的他们也终于向朱元璋开了口,请求他火速增援安丰。而朱元璋认为韩林儿乃是义军的首领,如果被元军消灭,那无疑会使“反元”事业跌到谷底。

在安排好了后方的军务之后,朱元璋亲自率领部队驰援安丰,不过此时刘福通已经战死,朱元璋驱逐元军后,将孤身一人的韩林儿接到了滁州,此时的韩林儿的家底几乎全被打光,要是没有朱元璋,别说到滁州当皇帝,恐怕早就被元军剁成肉酱了。

韩林儿的神秘死亡

被接到滁州的韩林儿,依然被朱元璋尊为领袖,但此时的他无一兵一卒,朱元璋的部队全是自己真刀实枪一步步打出来的,所以他连个傀儡都算不上,充其量只能是寄人篱下。

不过后来朱元璋剿灭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也慢慢发现韩林儿是一个累赘了,这一点他不好明说,但他的部下却心知肚明。

后来朱元璋准备派廖永忠将韩林儿接到南京,事情就是这么巧合,韩林儿的龙舟在划到长江江心的时候突然漏水,韩林儿连同龙舟一起葬身在江底。

关于韩林儿的死亡,让朱元璋陷入到了舆论的漩涡,毕竟韩林儿的死,他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当然,我们不排除朱元璋授意部下让韩林儿无论如何不能到南京。


但是,作为当时即将称帝的朱元璋来说,韩林儿就是他最大的障碍,只要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能看得出来。也许是廖永忠等人故意想向朱元璋邀功而策划了此次谋杀,做了主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以此来提高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不论到底是不是朱元璋所为,韩林儿在朱元璋手里实在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他应该庆幸死在了长江,要不然,等到明朝开国,他还不知会有怎样更悲惨的结局呢。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亮仔学史


先回答这个问题,小明王从来就没有过自己的军队,也没当过朱元璋的傀儡。

韩林儿是韩山童的儿子,当年韩山童刘福通二人挑动黄河天下反,首举元末农民起义大旗。但是很快韩山童就被杀了。


刘福通不想当这个出头鸟,造反也不是一个说不干就不干的工作,所以他就把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扶了上来,以朱皋、罗山、上蔡、真阳、确山、叶、舞阳、汝宁、光、息数州为依托,以毫州为都立韩林儿为帝,建国大宋。

当然,如同当年的项梁和楚怀王一样,韩林儿虽然是皇帝,但是管事的永远是刘福通。

可以说,韩林儿是刘福通的傀儡。

刘福通自举义以来,数次发动对元朝的攻击,也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战绩,他是当之无愧的反元第一人!但是因义军内部各怀鬼胎、各路起义势力水火不容,刘福通独臂难支,最终还是被元廷反扑了回去。

至正二十三年,张士诚攻陷安丰,刘福通被杀,幸亏朱元璋及时赶到救出小明王。

朱元璋名义上一直是小明王的臣子,但是他的真实目的则是以刘福通小明王的势力为盾挡住北方元廷的攻击,自己则坐拥金陵慢慢发育。


现在安丰朝廷亡了,朱元璋也发育起来了,他肯定不会再给自己找个顶头上司,吃我的穿我的用我的,我还得听你的,这叫什么道理。不过救援小明王的那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已经是箭在弦上了,小明王虽然没什么势力,但是他好歹也是名义上的天下义军共主,所以朱元璋将其软禁在毫州,等朱元璋灭了陈友谅、张士诚之统一长江中下游之后,小明王就彻彻底底的没用了,于是他略施手段,制造了一起沉船案,小明王也就结束了他当傀儡的一生。

小明王从一开始就是傀儡,刘福通死后他在朱元璋手底下待了三年,名义上还是皇帝,实际上却被软禁在毫州动弹不得,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老朱要收拾陈友谅和张士诚,顾不上搭理他。


守仁读仁


小明王韩林儿是整个大宋政权的皇帝,也绝不是什么朱元璋的傀儡,朱元璋当上吴王之后,名义上还要尊小明王为主公,他害死小明王,还是指使廖永忠采用凿船溺水的卑劣手段。





小明王韩林儿,父亲韩山童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强征15万民夫修筑黄河堤坝,韩山童联合刘福通,编造散布“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同时提前在河道中埋一石人,挖出后上书“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段话与民谣不谋而合,因此人心浮动,韩山童与刘福通遂乘机在颍州颍上发动起义,韩山童又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高举灭元兴宋大旗,结果起义还未壮大,韩山童却遭当地县令围剿逮捕,不久即被杀害,韩林儿与母亲下落不明。

韩山童的死,对刚刚兴起的红巾军震动很大。刘福通一边四处攻城略地,一面派人寻找韩林儿。终于在至正十五年(1355年),在在砀山夹河找到了韩林儿,并把他迎到亳州,在亳州拥立为帝,号小明王,建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小明王韩林儿就这样慎重成为了元末最大一股农民起义力量红巾军名义上的共主。



从一个平民摇身一变成为皇帝的韩林儿毫无执政经验,因此任命了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刘福通、罗文素为平章政事,刘六为枢密院事。五人同掌龙凤政权国事,不久,刘福通派人杀害受到小明王宠信并掌握的杜遵道,自己独揽大权,自称丞相,加太保。不久,刘福通中太康大败于元军,亳州岌岌可危,遂挟持小明王逃往安丰。

随着红巾军不断壮大,刘福通带领红巾军到处攻城略地,所到之处州县望风而降,在河南地区建立起了根据地。至正十八年(1358年),韩林儿被迎入汴梁,并以此为国都,开始公开叫板元朝,与其分庭抗礼。

韩林儿是大宋皇帝,名义上可以节制所有部队,但是,实权并不掌握在他的手上,韩林儿更像是一个傀儡皇帝。



韩山童死后,与他同期举事的刘福通掌握龙凤政权实权。刘福通有其过人之处,那就是越挫越勇,亳州被围后,刘福通携小明王退往安丰,在安丰重振旗鼓举兵北上,并连破元军,红巾军声威复振。至正十七年(1357年)六月,刘福通亲率主力攻陷汴梁,刘福通孤军无援,拥韩林儿再一次败走安丰。同时,北伐的三路大军陷入各自为战,指挥无序,相继失利。面对元军的轮番攻打,刘福通坚守安丰长达四年零九个月。

成为吴王的朱元璋,只有无声无息的除掉小明王才能堂而皇之的登基称帝

红巾军出身的朱元璋,自然知道自己的主公是小明王,但随着他在红巾军内部个人势力的不大壮大,特别是在晋封为吴王之后,朱元璋有了称帝建国的想法。但是大宋和小明王的存在,却是挡在朱元璋面前绕不开的阻碍。



朱元璋名义上还奉小明王为宗主,但他又不敢公开弑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苦守安丰四年多的刘福通,又遭到另一股农民军集团,吴王张士诚手下大将吕珍的突袭,安丰城破,刘福通不幸阵亡。朱元璋派人接小明王及往滁州宗阳宫安置,第二年,朱元璋在应天自称吴王。两年后,命廖永忠迎韩林儿回应天,船到瓜步时,因翻船入水溺亡,这是一种说法,另一说是廖永忠受朱元璋指使,在韩林儿过瓜步时,凿穿船底,韩林儿连人带船溺亡。


大国布衣


金庸小说最大的魅力就是拥有极为宏大的时代背景,有的人是真实,有的真实虚构,翻开史书却又对得上号。那么,大名鼎鼎的明教教主张无忌,他的历史原型又是谁呢?

在元朝末年的时候,有很多起义军起来推翻元朝的暴政,其中有一位是小明王韩林儿。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是白莲教中的高层,在反抗元朝的战役中牺牲,韩林儿后来被众起义军立为小明王。张无忌在小说中是明教的教主,与韩林儿的生平很相似。

韩林儿是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其父韩山童曾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起义。

明王韩山童被斩杀后,他的儿子韩林儿和自己的母亲便开始了逃亡生活,随后被刘福通等人迎回,继承了自己父亲的位置,自称是小明王。 韩林儿的父亲之前的计谋为韩林儿成为小明王后组织起义提供了很多方便,此时的天下的确如韩林儿的父亲派人散步的谣言一样大乱,这使得人民对韩林儿更加信任,由此天下响应起义军的民众越来越多。

至正十五年春,刘福通等迎韩林儿至亳州(今安徽亳州),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以亳州为都城。

朱元璋出自郭子兴麾下,自属红巾一系,名义上确算韩林儿部下。不过天下大乱之际,群雄并起,“众各数万,并置将帅,杀吏,侵略郡县”,称王称帝者有徐寿辉、张士诚、赵均用等,不乏其人,这种名分上的归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国号宋,建元龙凤。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六月,田丰、王士诚寻找机会刺杀了察罕帖木儿,进入益都。元朝将兵权交给王保保,王保保率军将益都重重包围,陈猱头等向刘福通告急。刘福通便从安丰引兵支援,在火星埠与元军遭遇,被元军大败,逃回安丰。元军急攻益都,挖地道进入益都,杀死田丰、王士诚,而将陈猱头套上械锁,押送京城,韩林儿势力大窘。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手下将领吕珍包围安丰,韩林儿向朱元璋告急。朱元璋说:“如果安丰被攻破,张士诚的势力就会更强大。”于是亲自率军前往支援,但这时吕珍已经进城,杀了刘福通。朱元璋赶走吕珍,拥韩林儿返回,让他住在滁州。第二年,朱元璋自称吴王。又过了两年,韩林儿死去。

有人说是朱元璋命廖永忠迎韩林儿回应天时,韩林儿因船翻沉入江中而死,是朱元璋杀了韩林儿。那么,朱元璋真是杀害韩林儿的真凶吗?

刘福通既亡,韩林儿则只是一个普通人,只会慢慢被人淡忘。既无政治上的影响力,更谈不上军事上的号召力,战乱之后,教众各奔东西,或各自有所归属,也已丧失了宗教上的凝聚力。何况这个“张无忌”既没有绝顶武功,身边更无高手环绕。

所以在这个时候除去他,既无必要,也毫无意义。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陈友谅败亡,朱元璋进吴王位,又两年,张士诚、方国珍、明玉珍相继败服,朱元璋即帝位,这一切都顺势而行,如同水到渠成。


王铭苇


首先,小明王韩林儿之所以能够在元朝末年群雄蜂起的时期做了十年的皇帝,靠的不是自己拥有一支武装力量,他所依靠的是一块招牌,一个名号,招牌就是韩山童之子,名号就是韩林儿这三个字。

元朝末年,韩山童与刘福通组织三千河工起义,这是最先吹响向蒙元政权发起进攻的号角,而且,韩山童直接号称自己是北宋宗室之后人,以此来号召民众来响应自己,推翻蒙元政权。

在组织和呼吁河工起义这件事上,韩山童是成功的,但是,不幸的是,面临蒙元军队的第一波镇压,韩山童就以身殉,当时的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只能走上逃亡之路。

可是,韩山童的第一声号角吹醒了其他的造反者,继起者一时不绝。

而与韩山童一起首义的刘福通,再次整理好队伍之后,找到了颠沛流离当中的韩林儿,拥戴他为龙凤政权的皇帝,自己大力辅佐。于是,四方造反的队伍,对于韩林儿纷纷表示拥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小明王韩林儿成为天下义军之共主,一时之间,八方景从。

做为韩山童之子,龙凤政权的皇帝,天下义军所公认拥戴的共主,韩林儿没有、也用不着什么自己的军队,如果说直接的军队,刘福通的军队也就是他的军队,但是,韩林儿的皇帝做了10年,这10年当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福通在战斗中被杀,但是,元朝的气数眼见得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随着刘福通之死,原有的韩山童、刘福通的军兵也在战争中消耗殆尽,而如朱元璋等原来不怎么具有显赫声名的人物开始登场。

朱元璋把小明王韩林儿安置在滁州安稳的做皇帝,这也是正常的安置,因为朱元璋自己这一时期,依然是打着韩林儿的旗号对元朝、对各地的军阀势力进行讨伐与攻击,在这些讨伐与攻击当中,朱元璋的势力逐步变得声势浩大起来。

声威强大的朱元璋把先是把韩林儿安置在战火波及不到的滁州,继而,南京底定之后,就决定迎接小明王韩林儿到南京。

无论是从那个角度来说,朱元璋派人去接小明王韩林儿来南京的这件事都没有问题,可是问题是,长江波平如镜,船只也甚宽敞,小明王韩林儿却因为船只漏水,溺死在船上。

后世之人,对此有一种说法,认为是朱元璋在自己的军队节节胜利之时,觉得小明王韩林儿碍手碍脚,所以派手下将领廖永忠去接小明王韩林儿,寻机除掉了小明王韩林儿。

对于这种说法,无根无据不敢断言。可是,负责接韩林儿的廖永忠事后虽然没有受到过大的处分,可也不大受朱元璋的待见。

江山底定之时,文官武将论功行赏之时,廖永忠被降级处理,不但如此,嗣后经年,廖永忠也因为一些事,被朱元璋诛杀。

从廖永忠的不被朱元璋待见,以及后期的命运,我们可以断定,朱元璋断没有杀掉小明王韩林儿的具体想法和指示,有的只应该是廖永忠的自行决断或自作聪明。

他觉得自己在替朱元璋清理场子,朱元璋却对他的自作聪明并不欣赏,甚至讨厌。但是,也不想说破,为此,就有了对廖永忠的降级使用,甚至若干年后,对廖永忠的诛杀,也未必与这件事无关。

  


子由拍案惊奇


韩林儿这个人是个悲剧,他跟历史上另一个人很像,就是熊心。

熊心是谁呢?很多没有认真读史书的人,可能不太了解他,他是个牧羊娃,生活在秦朝末年,但是他祖上显贵,据说他祖父是楚怀王,因此,他被当时反秦的各路英雄捧上了反秦首领的位子,就像陈胜吴广打着公子扶苏的旗号在大泽乡起义一样,楚国贵族之后熊心被尊为天下的“义帝”。当然,他后来被野心勃勃的项羽杀了。

韩林儿也面对了同样的命运,据说他的祖先是宋朝的赵氏家族,南宋灭亡以后,韩林儿的赵氏先祖为了避难,改姓为韩,当然,没落成了平民百姓。

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不甘心作为皇族之后没落成平民百姓,他加入了白莲教,当时也称为香教,就是金庸武侠里的明教。韩山童加入明教,一方面大肆宣传自己赵宋皇室后裔的身份,另一方面准备干件大事,就是反抗元朝,恢复宋朝。

当时,韩山童有一部分支持者,也想借着韩山童搞事情,于是把韩山童捧得很高,他们是刘福通和他的党羽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等等,他们大肆宣传说“山童,宋徽宗八世孙,当主中国”。他们在江淮地区杀白马黑牛祭告天地,号称红巾军,是当时反元起义军中的第二股,另一股比他们早,是江南的私盐贩子方国珍。

正当刘福通积蓄力量准备起事的时候,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被元朝地方官府抓到杀了,韩林儿只好跟着母亲逃跑了。另一边,刘福通白马黑牛已经杀了,也已经告诉老天爷了,只好继续起事,开始反元,连续攻下了一部分地区。

可是,刘福通他们想,一开始本来打算打着反元复宋的名义起义的,宋朝后裔韩山童死了,名不正言不顺了,怎么办呢?还好,韩山童还有个儿子韩林儿嘛,于是刘福通一边攻城掠地,一边派人找韩林儿,最后终于找到了韩林儿母子。

就这样,韩林儿代替他爹,成了天下起义军反抗元朝,恢复宋朝的共主,也就成了刘福通的傀儡。当时,反抗元朝的起义军,在中原,江淮,和江南地区风起云涌,他们大部分都称为红巾军,包括濠州地区的郭子兴,后来当了三年和尚仍吃不饱饭的朱元璋,也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

大家都反抗元朝,都叫红巾军,可是大家各自为战,互相之间没有联系,甚至互相之间还有攻伐。韩林儿胸无大志,只是个平民百姓的儿子,不懂这些大事,大事都操控在刘福通手里,韩林儿和刘福通这一路红巾军,是当时最壮大的一路,巅峰期有十万人,东打到山东青州,北打到河北邯郸,西几乎攻入关中。南也打到了安徽。占领了中原和江淮大部分地区。

刘福通于是操纵韩林儿称帝,建立宋国,尊称韩林儿为小明王,从此,一直到刘福通死,韩林儿都是刘福通的傀儡。刘福通一边反抗元朝,一边以小明王韩林儿的名义联络天下英雄,广下英雄贴,让大家围绕着韩林儿反抗元朝。

在江北地区,韩林儿和刘福通的影响力很大,濠州的郭子兴就同意加盟韩林儿的反元连锁店,只不过,不听你的号令,只用你的名义。

然而,在江南地区,有人不搭理韩林儿和刘福通,比如徐寿辉,张士诚等人,张士诚就趁着刘福通被元朝脱脱打败的机会,派兵围攻韩林儿。

此时的朱元璋,还是郭子兴手下的将领,跟郭子兴的小舅子张天祐是郭子兴的左膀右臂。

然而,郭子兴的日子不太平,他原来有个手下,叫孙德崖,趁机要反叛郭子兴,把郭子兴抓起来了,是朱元璋带人把郭子兴救了出来,当然,郭子兴对朱元璋也不放心,听信谗言,架空朱元璋的兵权,朱元璋没办法,只能跟郭子兴装孙子。

正好,孙德崖这家伙又想弄郭子兴,结果被郭子兴抓住,没相到,另一边,孙德崖的手下,也抓住了朱元璋,要求用孙德崖换朱元璋,朱元璋毕竟救过郭子兴的命,无奈之下,郭子兴同意了这笔交易,把孙德崖换了回去,郭子兴报仇心切,这次机会这么好,却没报成仇,心里不痛快,很快就病死了。

郭子兴死后,韩林儿以小明王的身份封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以朱元璋和张天祐为左右副元帅,等到朱元璋带兵渡过长江作战时,郭天叙和张天祐被叛徒杀死,韩林儿只好又封郭子兴另一个儿子郭天爵为这波人的首领,可是,郭天爵嫉妒怨恨朱元璋,想害朱元璋,结果被朱元璋弄死了,自此以后,郭子兴的红巾军全都归了朱元璋。

然后,朱元璋手底下有徐达常遇春,李善长刘伯温等等,终于成了一方诸侯。

可是,此时,势力最大的还是韩林儿,不过,后来,刘福通先是被元军打败,张士诚又落井下石派手下围攻韩林儿,杀了刘福通,是朱元璋带兵救的韩林儿,因此,韩林儿跟朱元璋这波人还有这层联系。

朱元璋救走韩林儿,把韩林儿安排到了滁州,韩林儿没了刘福通,势力基本上已经瓦解,可是,他还有个天下共主的名义,朱元璋也只好暂时表面上尊他为天下共主。

此时,刘伯温就不同意朱元璋把韩林儿摆在上头。

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

刘伯温称韩林儿是“牧竖”,也就是牧童,那这个牧童是否有所指呢?当然,大体上就说的秦末汉初的那个“义帝”“牧羊童”熊心,刘伯温是说,韩林儿跟熊心一样是个傀儡,不值得朱元璋上心,真正给朱元璋威胁的另有其人:

因见太祖,陈天命所在。太祖问征取计,基曰:“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

刘伯温说,张士诚之流都不足惧,只有一个陈友谅才是心腹大患!

又过了两年,朱元璋准备称王的时候,就把韩林儿弄死了。

朱元璋派去弄死韩林儿的是手下大将廖永忠,当时廖永忠在长江上动的手,把韩林儿溺死在了长江里。

可是,廖永忠这个人,替朱元璋办这件秘密的事,没管住嘴,告诉了别人,传遍天下,导致有儒生说朱元璋坏话,朱元璋很生气,记了好几年的仇,明朝开国大封功臣的时候,以廖永忠的功劳,应该跟徐达常遇春一样封个公爵的,可是就是廖永忠嘴巴太大,朱元璋说,公没了,最多给你封个侯爵!


西堤君


韩林儿按道理是宋徽宗的九世孙,其父亲韩山童是农民反元起义的先驱,自称宋徽宗八世孙,韩山童进行反元斗争的时候,朱元璋还是一个皇觉寺里一个僧人,只可惜韩山童这个领袖死得太早,让儿子韩林儿做了多年的傀儡皇帝。

韩山童经历

韩山童(?-1351年)是河北栾城人,一边务农,一边传播白莲教聚集教徒。公元1351年的时候,元朝政府强征15万民众修筑黄河河堤,韩山童与刘福通利用民怨,编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谣言,向民众说明黄河中有一石像,是神迹,是上天明示要举兵反抗元朝,韩山童暗地里命令工匠刻一石像,埋设在河道内。

在施工中,“无意”将石像打捞出来,见石像后面果然刻了韩山童口中之言,民众当即铁了心追随韩山童等人的大起义。可惜,当地县令调集重兵围困这些起义河工,韩山童不幸被捕牺牲。而刘福通则是攻下颍州,韩林儿则是随其母亲逃往武安。

韩林儿十二年傀儡皇帝生涯

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已然颇具规模,公元1355年,刘福通将逃亡四年的韩林迎至亳州,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刘福通此举无非是利用韩林儿这块招牌,宋徽宗九世孙,笼络天下忠于大宋的起义军。

刘福通模仿元朝建立官制,元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六部,地方设行省。但是刘福通的野心就暴露出来了,杀害宰相杜遵道,把握军政大权,此时各路起义军名义上受韩林儿这个皇帝的节制,实则是各为其主。而韩林儿并没有实权,部下均是受刘福通节制。韩林儿此时境况犹如当年汉献帝,虽有帝名,却无实权只是刘福通的一枚棋子罢了。

等到各路义军势力更加强大之后,刘福通部的势力屡次遭受元朝平叛势力的打击,实力遭受削弱,韩林儿这个皇帝就更没有人来承认了。

二十三年春正月丙寅,遣汪河报之。二月壬申,命将士屯田积谷。是月,友谅将张定边陷饶州。士诚将吕珍破安丰,杀刘福通。三月辛丑,太祖自将救安丰,珍败走,以韩林儿归滁州,乃还应天。

公元1363张士诚派遣大将吕珍,攻打刘福通部,刘福通求助朱元璋,朱元璋当即前去救援,但是迟来一步,刘福通战死,但是韩林儿被朱元璋救走,从此变成了朱元璋的傀儡,朱元璋先是将其安置在滁州,此时的韩林儿是完全没有军队的,处境可能比在刘福通部更加恶劣。

公元1366年的时候,朱元璋发动对张士诚的全面战争,杭州、湖州先后投降,朱元璋的军队将张士诚围困在在平江,正值大军围城之时,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韩林儿来应天。船行至瓜步的时候,船沉而亡,同年朱元璋就废除小明王的“龙凤”年号,改为吴元年。

浮人语

韩林儿从称帝开始就是傀儡皇帝,从来没有自己的军队,先是被刘福通挟持,再是由朱元璋挟持,而刘福通就是被张士诚所攻杀,朱元璋留他一命,无非就是利用韩林儿的影响力,打出为韩林儿报仇的旗号攻打张士诚,而当张士诚大势已去的时候,大军围困平江之际,韩林儿就失去了利用价值。


海浮人


说到小明王其实大家应该知道的,那其实就是张无忌的原型了,其实这个小明王又叫韩林儿了。

韩林儿是谁?为什么叫小明王?


小明王韩林儿,是元末明初起义军红巾军领袖韩山童之子。


韩林儿的父亲是韩山童,元末民变的领袖。他的祖父曾因为发展白莲教被谪徙永年白鹿。随后韩山童接任传教工作,并号称天下即将大乱,不过因为弥勒降生,明王出世,身为宋徽宗八世孙的自己就是中原之主,由此鼓动百姓造反。

公元1351年,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聚集在一起,宣誓造反,其部众纷纷用红巾裹住头部作为标志,所以该起义军也被称为红巾军,韩山童被推举为明王。


在元朝强征民工修筑黄河河堤时,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认为起义的时机已到,所以他下令让人编造了: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的民谣进行传播,同时还在河道里埋设石人已验证民谣,只待修建堤坝的民工挖出石人,便发动起义。韩山童等人起义后,当地的县令调集了军队对其进行围剿,韩山童不幸被俘,很快被斩首。



随后在刘福通等人的拥立下,建立大宋政权,立江南行中书省、江南行枢密院,也就是在他称帝之前,实际上他也一直都是大宋的臣子,奉大宋为正朔。

小明王韩林儿有军队吗?


韩林儿建国称帝,同时尊奉其母杨氏是皇太后,根据宋朝旧制加封百官。


小明王韩林儿宠信丞相杜遵道,所以在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杜遵道,这引起了刘福通不满,随后刘福通暗中派人将杜遵道杀害,从而掌握了实权,并自封为丞相。


此时的小明王韩林儿实际上就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试想一个傀儡皇帝哪来的军队。

那么小明王又如何成了朱元璋的傀儡的?


在元军大败刘福通并对他们的据点亳州进行包围后,刘福通挟持韩林儿逃至安丰,等羽翼丰满后再次起兵,与元军和其他各路起义军相抗衡。


元朝的反攻再次大败刘福通后,小明王不得不向朱元璋求援,随后朱元璋亲率大军进行支援,在打败元军后,朱元璋下令斩杀了刘福通,但是并没有对小明王韩林儿下手,而是拥韩林儿返回,让他住在滁州。


公元1364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这时小明王正式由刘福通的傀儡转成朱元璋的傀儡。


两年后,小明王韩林儿在朱元璋派人迎回的时候离奇死亡。

韩林儿的之死,一直以来都是惹人争议的地方。


虽然没有实际证据表明,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韩林儿的死亡不是意外,而是朱元璋授意。

《明史》:

“元兵急攻益都,穴地道以入,杀丰、士城,而械送猱头于京师,林儿势大窘。明年,张士诚将吕珍围安丰,林儿告急于太祖。太祖曰:”安丰破则士诚益强。“遂亲帅师往救,而珍已入城杀福通。太祖击走珍,以林儿归,居之滁州。明年,太祖为吴王。又二年,林儿卒。或曰太祖命廖永忠迎林儿归应天,至瓜步,覆舟沉于江云。”



《蒙兀儿史记》:

“朱元璋弑其主韩林儿,伪宋亡。”


如果说《明史》还只是表示对韩林儿身亡的疑惑,那么《蒙兀儿史记》则更是明言,韩林儿就是被朱元璋杀死的。

而朱元璋也确实有杀害韩林儿的理由,那个时候朱元璋已经势大,但是却一直有一个政权在上面压着。只要韩林儿不死,大宋则不亡。大宋不亡,那么朱元璋受于世俗所限,就不能建立自己的政权。所以为了更进一步,朱元璋将韩林儿杀害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总结从《蒙兀儿史记》中的记载也可以了解到,朱元璋除了多疑之外还非常的心狠手辣。当然,如果一个不心狠手辣的人,又怎么能够在众多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建立大明王朝呢?所以生性多疑,且心狠手辣的朱元璋让人秘密的将韩林儿杀害掉的推测,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些都只是后人的猜测,关于韩林儿怎么死的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