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赵匡胤能善待柴荣儿子,朱元璋却容不下韩林儿?

随豫而安2020


关于赵匡胤与朱元璋对待柴荣和韩林儿的方式的讨论,其实说到底是在对北宋与明朝执行的政策方针的讨论。

当年赵匡胤还在北周柴荣手下打工时,因为赵匡胤军事能力突出,做事靠谱又忠心,柴荣将赵匡胤视作心腹大臣委以重任。是时天下动荡许久,百姓疲敝、仓廪空虚。而朝堂之上,君臣失和,大将军拥兵自重,叛乱不断。


在如此混乱的年岁中,柴荣死后继位者年幼,赵匡胤因为深得手下信任,被迫黄袍加身推翻了北周皇室建立自己的王朝。

朱元璋与赵匡胤所遭遇的情况极其相似,都得益与他人的间接或者直接帮助。

可是为什么朱元璋要秘密处理韩林儿,而赵匡胤却厚待柴荣的后人呢?


其实我认为,朱元璋与赵匡胤对待前朝遗留如此不同的原因在于他们所经历的历史以及面对的威胁不同。

在五代十国的烽火之中,诸侯大臣叛乱,对于前朝皇室的血脉必定彻底抹杀。于是每一次政变发生时,宫廷内外血流成河,被篡位的皇室彻底的消失在历史之中。

赵匡胤见过了如此血腥的场面,他不愿意自己的后代将来也遭到如此残忍的对待。毕竟对于赵匡胤来说,他并不是主观试图篡位的。于是,为了不让被满门屠杀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后代身上,赵匡胤选择放过柴荣的后代。毕竟赵匡胤并不知道自己的王朝会持续多久。

而朱元璋则与赵匡胤完全不同。

作为从农民阶级新起的领袖,朱元璋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如果朱元璋不除掉这些有着巨大政治影响力的前人子嗣,那么朱元璋的政治威望将会受到巨大的打击,他是否能够成功都成为未知数。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朱元璋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创业者,如果朱元璋不将韩林儿这些除掉完成他的资本积累,那朱元璋很有可能会成为别人的垫脚石。

而赵匡胤却是半个继承者,他的帝国得益于柴荣遗留的北周。既然资本有了,赵匡胤也不介意做一个仁慈的人。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弋北谈古今


这个说法我不认同。赵匡胤和朱元璋身为乱世枭雄,都深知斩草除根的道理。你看到赵匡胤善待柴荣子孙那是表象,真实的柴氏子孙结局可并不怎么样。

恭帝柴宗训的结局

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并强迫柴宗训禅位给他,后周自此灭亡。赵匡胤登基后,降封柴宗训为郑王,迁往房州(今湖北房县)。北宋开宝六年(973年)逝世,终年20岁。

大家认定赵匡胤善待后周皇室,都是因为他的遗训,遗训中说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可是柴宗训在二十岁刚刚成年,就莫名其妙的去世了,这不让人怀疑赵匡胤的诚意吗?

柴荣其他子孙结局

柴荣共有七子,前三子越王柴宗谊、吴王柴宗诚和韩王柴宗諴都是被后汉隐帝刘承祐杀害。四子就是柴宗训。五子曹王柴宗让在赵匡胤登基后不知所踪,据说为了躲避赵匡胤的追杀改姓宁。六子纪王柴宗谨在后周灭亡后被大臣潘美收养为义子,改名潘惟吉。七子蕲王柴宗诲,后周灭亡后被大臣卢琰收养为义子,改名卢璇,最后娶卢琰女儿为妻。

后周灭亡后,柴荣子孙都还很年幼,他们纷纷改名换姓,在大臣的庇护下得以度过余生。这能说是赵匡胤的善待吗?起码看不到他的诚意吧。

小明王韩林儿

韩林儿是元朝末年红巾军的领袖,朱元璋尊奉韩林儿为主。1366年,朱元璋派廖永忠迎接韩林儿去金陵,韩林儿离奇的沉入江中,至于是不是为朱元璋所害,至今未有定论。

赵匡胤与朱元璋的区别

赵匡胤是一个篡权者。赵匡胤作为一个篡权者,他由将士们黄袍加身登上帝位。所以,他也会害怕部下们效仿此事,而且他的臣子都是后周旧臣,那么会不会有忠于后周的人以后周皇室名义对抗他?

赵匡胤篡权者的身份决定了他肯定要防止后周皇室的复辟。同时,赵匡胤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为一个后周的忠臣,他也不会光明正大的去迫害后周皇室。他先是发布善待后周皇室的政策,背地里却防范甚至迫害他们。

朱元璋与小明王算是一种名义上的君臣关系,朱元璋完全是自己独立发展的势力。不过,朱元璋为人比较凶残,为了减少麻烦,他还是有可能杀害小明王的。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赵匡胤善待柴荣子孙是为了笼络后周旧臣和天下民心,而赵匡胤背地里迫害后周皇室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时光山人


赵匡胤能善待柴氏子孙,而朱元璋却容不下小明王韩林儿,是由于他们二人所处的形势大不相同。

01、赵匡胤为什么能够善待柴氏子孙?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去世,朝廷大权落入大将赵匡胤等人之手。赵匡胤手握禁军兵权,因此才得以发动兵变,夺取了柴氏江山。

其实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因为在此之前,赵匡胤便已经在朝廷内部构建起了自己的势力集团。而且在周世宗去世后,后周面临的局面也不容乐观。

后周的北面是强悍的契丹,南面又是强敌如林。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倘若一步走错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周恭帝又尚末成年,后周正值主少国疑之际。大臣们对未来产生忧虑,同时对柴氏能否继续掌控局面产生质疑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在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才会兵不血刃就夺取了政权!而且后周太后与幼主也很识时务,当见到柴氏大势已去,人心尽归赵匡胤之时,采取了顺应局势发展的态度,将皇位禅让给了赵匡胤。

既然人心已经归于赵匡胤,而柴氏又采取了配合态度,那赵匡胤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再搞大清洗了。不仅不需要搞清洗,反而需要采取善待柴氏子孙的策略,以便起到凝聚人心和树立自己仁义之君形像的作用。

这对赵匡胤有利而无弊,对于稳定他的统治也大有好处。因此,柴氏子孙在北宋王朝建立后才得以平安无事,并且还能够得北宋王朝的优待!

02、朱元璋为什么容不下小明王?

这事还得从头讲起:首先发动反元起义的是韩山童和刘福通,是他们于公元1351年策动起义的。虽然起义尚末发动前,韩山童就因消息泄露出去而被元军杀害。

但是刘福通却坚持了下来,在他的领导下起义军于公元1355年攻占了亳州,刘福通对韩山童的忠心不变,因此拥立了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皇帝,国号为大宋,年号为龙凤。韩林儿又被称为小明王。

从此以后,天下各地的反元怒火便被点燃了。而各地的起义军皆以小明王为号召,在表面上也都接受他的领导。就连羽翼丰满之后的朱元璋也不例外,他也得尊小明王为君,承认自己是“大宋”之臣。

而在这天下纷争不绝,谁能主宰沉浮未定的情况下,还看不出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可是等到元朝败局已定,而且朱元璋又消灭了陈友谅和张世诚之后,棘手的问题就显露出来了!

以朱元璋的雄心大志,又怎么可能甘居人下?舍弃九五之尊的皇帝宝座不取,继续奉小明王为君主,跪在他的驾下称臣呢?所以除掉小明王,为自己称帝扫平障碍,就成了必须要做的事!

只有除掉了小明王,朱元璋才能够取而代之。也只有除掉了小明王,朱元璋才能够免去后顾之忧,他的皇位才会稳固。所以小明王必须要死,这是难以避免的结果!

果然,在谋害了小明王韩林儿之后,朱元璋便于公元1368年,在应天登上皇帝宝座,建立了大明王朝,年号洪武,史称其为明太祖。


北疆同心侃历史


赵匡胤善待柴荣(郭荣)的儿子柴宗训(郭宗训)了吗?郭宗训传位给赵匡胤的时候,郭宗训人才七岁。赵匡胤当上皇帝以后,给了以前的皇帝(郭宗训)一本铁卷丹书,世袭罔替。可是这位后周最后一位皇帝二十岁就死了,死的时候赵匡胤还在位。我为什么连用了几个括弧,那就要将柴荣的身世讲一讲了!柴荣本是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内侄,郭威发妻柴氏不育,柴氏兄长有三子,将最小的柴荣过继给了郭威,改名郭荣!柴荣就成了郭威的嫡长子,郭威后娶的几个都是小妾,只有这一位发妻!既然已经理清了,就不能称柴荣了,应该称郭荣!至于为何赵匡胤称人家姓柴呢?无非就是彰显自己篡权的合法性!后世的柴家人,其实都是柴荣的堂兄弟,给个铁卷丹书招摇过市,以为对柴荣一家多好呢,其实都被灭门了,就连柴荣生父一家都不能幸免!


若水韩流


戏说历史,我是游子dream。

引言

宋太祖赵匡胤应部将所求“被迫”登位,明太祖朱元璋凭着浴血奋战打下江山。

赵匡胤的家世背景及经历

赵匡胤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汉初年,经过一位看相老者的点拨,令其北行,自此他的人生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乾祐元年,投身于后汉枢密使郭威账下,并屡立战功。后郭威称帝,建立后周,其有一养子名为柴荣,郭威去世后,柴荣登位即后周世宗。

赵匡胤与柴荣曾一起出生入死,经历无数战役,俩人情同手足。显德六年,柴荣病逝,其子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赵匡胤成了辅政大臣,由于功高盖主,陈桥兵变也随之而来。

当年赵匡胤正率领大军北上御敌,其亲信则在军中议论开来,称新皇年幼,无法理政,不如拥护赵匡胤为帝。将士们也都情绪高涨,纷纷赞同。次日,其弟赵匡义及亲信赵普将事先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并参拜于他,众人也都高呼万岁。此时的赵匡胤显得很无奈,随口说了句:你们既拥我为王,那就得唯我是从,否则,我不能为主。将士们异口同声表示同意。于是赵匡胤便宣布:回到开封后,对后周太后及幼主不得侵扰,对臣工们也不能欺凌,将士们也都一一应允。就这样,赵匡胤率领军队回师,到了开封后,当上了皇帝,幼主柴宗训则被封了王。可见赵匡胤的确是位仁君。

朱元璋的逆袭之路

与赵匡胤大相径庭的朱元璋,从小家境贫寒,由于生在元末时期,朝廷腐败,其家人因食不果腹而饿死。朱元璋为了生存,放过牛、乞过讨、当过和尚,后来在做游行僧的日子里,有幸加入了红巾军。至此一路飞黄腾达,当然这也离不开他的努力。当时义军首领韩林儿,大家都称其为小明王,朱元璋也需听从号令。然正当其欲称王时,小明王却莫名其妙的落入河中淹死,这不得不令人浮想联翩,史料虽未明确记载,但朱元璋与此事似乎脱不了干系。

总结

赵匡胤善待前朝之君是想以仁治天下,因为他拥有的天下是借助前朝打下的根基,所以才会善待前朝皇帝;

朱元璋不容小明王韩林儿是在以狠治天下,因为他的天下是靠自己拳脚打下来的,为了不便宜他人,因此才会容不下韩林儿。


游子dream


导语:

自古帝王皆凉薄,不如诗酒度年华。无论是赵匡胤善待柴氏,还是朱元璋杀掉韩林儿,都有其相应的政治考量,两个人所面临时代、形势各不相同,所以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无论是杀是放,都是最符合当时实际的选择。


此外,帝王的心性还与其成长经历有关,无论是宽仁温厚,还是残忍好杀,无论是雄才大略,还是权谋机变,都与其从小所处的环境有关。守成的帝王往往开拓精神不足,却能够宽仁以治,开国的皇帝英武过人,手段却过于酷烈,没有什么高下之分,都是出于维护各自的统治的需求。


一、赵匡胤之宽,既有性格原因,也有形势因素

赵匡胤能够善待柴荣儿子,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自唐后的五代十国,王旗变换、诸强林立,征代不休,百姓流离失所,是华夏史上最为混乱的时代。而各个国家弑君夺位、宫廷政变层出不穷,礼法崩坏、道德沦丧,三百多年的乱世让整个华夏需要重新确立道德伦理秩序。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周世宗柴荣待赵匡胤甚厚,亲信有加,对群臣亦是温厚信任,深得群臣拥戴。如果周世宗没有那么早逝世的话,统一天下的肯定就是柴氏一族了,根本没有赵匡胤什么事了。但是历史的走向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周世宗如果知道后来的事情,不知道他会做何想。


  1. 1善待幼主,有利于增强凝聚力。赵匡胤是托孤大臣。周世宗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也看出了赵匡胤是个可堪大任的将领,对其委以重任。周世宗逝世时,将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立国皇帝,要求赵匡胤辅佐幼主。托孤大臣杀掉幼帝,这样的事除非是丧心病狂才做的出来,如果赵匡胤是这样的人,谁敢拥立他当皇帝?


  2. 赵匡胤亦是胸有大志的皇帝,他的目标是结束乱世、重定乾坤,如果他弑帝篡位,那跟五代十国的乱臣贼子有什么区别?并且,由于周世宗的仁厚,深得满朝文武大臣之心,即使是赵匡胤黄袍加身,仍然有许多大臣拥护幼主,如果赵匡胤弑群,朝政必定大乱,华夏又将重新陷入分裂与混战,这是赵匡胤所不愿意看到的,柴宗训活着,比杀掉他更有利于稳定。

  3. 赵匡胤自身是个性格温厚的君主。历朝的开国皇帝中,一旦坐稳天下,大肆杀戮功臣的事情层出不穷,不仅杀寒了人心,更造成了人才的断失。赵匡胤得天下后,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收回了军权,君臣相得,成就一段佳话。可见赵匡胤性格中的温厚,我想这也是他能够看到部下拥护的重要原因。


赵匡胤宽待柴氏后人,不仅仅是形势的需要和他性格的温厚,还来自于他的自信,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将这个国家治理好,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局势,相信自己能够让天下人安居乐业,这是一个帝王的心胸,是谓王道。


在小说《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就是周世宗后人,而且周世宗的后代改姓后被大臣收养,难道赵匡胤丝毫不知吗?究其根本,赵匡胤根本就没有斩草除根的想法,他相信自己的宽仁之治,会让百姓清楚,谁才是真命天子!对老百姓来说,谁给饭吃谁就是真命天子!


二、明太祖容不下韩林儿,亦是形势的必然

朱元璋之所以要杀掉韩林儿,是由于元末特殊的形式决定的。元以异族得天下,华夏百姓日日思汉,元传承不到百年,各地起义此起彼伏,谁能赶走蒙元,谁就是回复汉家衣冠的大英雄。朱元璋在义军中的资格并不老,战功却是最大的。他在刘福通麾下作战,韩山童战死后,刘福通推选韩林儿登基,一个没有任何功劳的韩林儿,凭什么跟朱元璋抢夺天下?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假如刘福通不死,朱元璋未必会杀掉韩林儿,刘福通资历老、威望高,压制朱元璋没有任何问题,然而在1363年2月,刘福通在于张上诚的战斗中不幸阵亡,军队大权落到了朱元璋手中,韩林儿手中没有任何筹码和倚仗,悲剧是必然的。


  1. 朱元璋是个心狠手辣的皇帝,也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唯一一个布衣皇帝,他对人性的了解使他养成了不信任任何人的习惯。在登基为帝、天下稳定之后,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被他杀得干干净净。连自己人都下手这么狠,区区一个韩林儿又算得了什么?


  2. 朱元璋不是一个人打天下的,他麾下有功的将领,哪个不想荣华富贵、封妻荫子?如果朱元璋留下了韩林儿,就得承认韩林儿的正统地位,就得拥护韩林儿登基为帝,把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给外人,不仅朱元璋不愿意,他手的那些将领更不会答应。

  3. 当然,朱元璋不可能明目张胆的除掉韩林儿。其实大家都知道韩林儿的结局,但是这个事不能摆到桌面上,朱元璋总不能自己一刀砍死韩林儿吧?《明史》中说是廖永忠听从了儒生之议,其实谁不知道这是朱元璋的指使?既想除去威胁,又不能落下把柄,所以只能是廖永忠背黑锅了。此事天知地知人人皆知,韩林儿又向谁说理去?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残忍好杀,既是因为他性格的原因,又是由于元末明初群雄并立的纷乱局面,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骄兵悍将,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朱元璋自己怎么得来的天下,大家心知肚明,难道他不怕下面哪个大将有样学样?


而韩林儿也是生于乱世,他和朱元璋一样懂得人心的黑暗,如果韩林儿登基为帝,得了天下之后,能否放过朱元璋和他的这些有战功的兄弟?很难说。所以提前发动,一了百了,得以腾出手来争霸天下,朱元璋一手,从帝王的角度来看,玩得干净漂亮!


三、封建帝王的选择,往往是身不由己

站在历史的角度我们会发现,历史上的每一个开国帝王,从来没有十全十美,试想,如果我们处在那个年代、那个位置,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我们可以嘲笑朱元璋因残忍好杀导致留下恶名,我们也可以惋惜赵匡胤过于宽仁导致“斧声烛影”,但帝王家哪里有什么温情可言?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路,既然选择了,就要在享受荣耀的同时,承担起责任。


  1. 光靠宽仁得不了天下。世人往往说以仁治天下,却从来没有人说以仁得天下。凡是开国皇帝,哪一个不是从战场上一刀一枪搏回来的?哪个皇帝会因为你贤明有德而把帝位传给你?权力的交接哪有什么脉脉温情?即使是父子兄弟,又哪有什么亲情,一代明君李世民不也是在玄武门之变后登上的皇位吗?

  2. 封建王朝的政治斗争,一步行错便是万劫不复。政治斗争表面上没有刀光剑影,背后的凶险却如临万丈深渊,走错一步可能就是破家灭国,只要是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哪里容得下半点仁慈和迟疑?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才是“正道”。


  3. 历代开国皇帝中,往往是心狠手辣才能笑到最后。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楚汉争霸,纵使项羽勇猛无双、兵力强盛,却终究不是刘邦的对手。如果项羽能够痛下决心,在鸿门宴中将刘邦干掉,哪里还会有乌江自刎的的悲凉?


赵匡胤也并非如大家想像地那么温厚,如果他道德真那么高尚,应该宁死不受,一心一意辅佐柴氏一统天下,然后功成身退,成全了一段佳话,可他几次推让最后还不是披上了黄袍?


朱元璋也未必如大家认为的那么冷酷,《明史》中的很多历史事件都非常可疑,经不起详细的推敲,清在修明史时,用了很多的春秋笔法。事实上,朱元璋仅凭驱逐异族,恢复汉家衣冠一事,便于华夏有大功!还是那句话:哪有十全十美的帝王啊!


结语:无论是朱元璋的冷血无情,还是赵匡胤的温厚宽仁,都是基于自身的现实情况做出的最合理的选择,也成功地稳定政局、安抚了人心,为宋明打下了繁荣昌盛的基业!


脂肪故事


一山不容二虎,在过去那种封建帝制之下,一国两主的情况是实权者绝对无法忍受的。即使是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尽管已经不再动辄满门皆死,身败名裂了,但一旦失败,一生都免不了流亡或者软禁的命运!今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五代末和元末明初那种乱世了。因此,一国两主,那必然是天敌,强势的一方哪怕不计个人感情也绝不会放过对方,更遑论再加上贪欲、狠毒这些人的劣根性的影响了!

那么,同为天敌,为什么周世宗的儿子得享富贵,并且保全宗庙,而韩林儿却无容身之处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其一 宋太祖和明太祖不同

尽管他们都是皇帝,都是一个王朝的开创者,但皇帝与皇帝之间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朱元璋更类似于刘邦,而宋太祖则更类似于近人。在出身上朱元璋是穷苦出身,早年家人多有饿死,甚至于无钱安葬。朱元璋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去寺庙做僧人,再后来趁着元末农民起义的浪潮,才最终成就了帝王基业。

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逾月,游食合肥。道病,二紫衣人与俱,护视甚至。病已,失所在。凡历光、固、汝、颍诸州三年,复还寺。
——《明史·太祖本纪》

可以说,正是早年的经历逼出了朱元璋的帝王之路。但我想这些经历对他性格上的影响定是更为深远。凤阳受饥而死,无处安葬的父母兄弟,定是他心头永远无法挥去的噩梦。

因此,在他的心里,在他的骨子里,生存一定是第一位的,决不能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决不能给别人一点儿机会!这在后来他和刘邦一样大肆杀戮功臣时表现得淋漓尽致。对待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对待正统的主公呢?他如果不死,那咱老朱哪里还睡得着觉呢?借一句宋太祖的名言那就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无论如何,韩林儿是非死不可!他注定是历史进程的牺牲品。

而宋太祖就不同了,他出身于官宦世家,有良好的早年,有父母兄弟,尽管生于乱世,但像老朱那样吃不上饭的事情对老赵来说几乎是不存在的。尽管并不是所有优质的早年都会滋养出一个好的灵魂,但宋太祖很明显是按照正常逻辑走的,所以性格上,他既有与老朱同样的作为一个帝国开创者该有的气魄、智慧、坚韧以及铁腕强权,但相比老朱,作为武人却爱读书的老赵很明显地多了几分仁孝、宽容以及柔情。

太祖,宣祖仲子也,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学骑射,辄出人上。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又尝与韩令坤博土室中,雀斗户外,因竞起掩雀,而室随坏。 ——《宋史·宋太祖本纪》

太祖的仁慈在传弟传子问题上表现的很明显。或许有人会说太祖这是优柔寡断,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仁慈,善良。正是因为此,他顾惜兄弟情义,不愿对老弟下狠手,才导致传承问题一拖再拖,无法解决,最终导致了斧声烛影,太宗即位。这是太祖政治上的失败,但这也是太祖人性光辉的侧面显现。他只是没有找到一种好的方法,既能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又不至于将弟弟送上断头台。

其二 柴宗训与韩林儿不同

韩林儿盗贼出身,做过十多年的皇帝,而柴宗训只有七岁,无论是能力还是智慧,他都不足以与成年人韩林儿相提并论,甚至野心为何物,政治为何物,皇位为何物,他都恐怕弄不明白。韩林儿的父亲与韩林儿一样,也是起义军,但作为起义军其中一支的朱元璋的发展与他们并无直接关系,尽管朱元璋也曾尊奉韩林儿为义军领袖,但把不把他当回事就另说了。可还记得当年项羽尊奉的义帝熊心吗?

韩林儿的造化可能比熊心稍微强一点,但最终的结局却是无可避免的相似。若是个完完全全的傀儡但也未尝没有活路,像汉献帝那样最后做一个山羊公也算上天不薄。

但偏偏韩林儿的经历让人们无法把他当做一个完全的傀儡。就像义帝那样,只要在其位一天,就是对项羽集团的一个威胁,项羽无法容忍怀王之约的事情再次出现,朱元璋自然也决不能容忍一个定时炸弹时刻就在自己身边,尽管他可以不断延缓爆炸的时间,但他不可能也绝不会一直致力于这项工作,所以小明王,非死不可。

而柴宗训就不同了,他的父亲是柴荣,他的爷爷是郭威。当年赵匡胤流浪的时候投奔别人的路很不顺,直到投奔了郭威,郭威收留了他之后,他才逐渐稳定下来,逐渐有机会一展宏图的。

而柴宗训的父亲柴荣,对赵匡胤来说就更加意义非凡了。正是因为柴荣的赏识和提拔,他才有机会从一个无名小兵一步步快速地坐到高级将领的位置。柴荣对他可以说是青睐有加,委以重任,甚至于最后托孤于他。这用一个词来说那就是知遇之恩啊。士为知己者死,是古人,特别是有能力有抱负的古人的一种十分特殊的情怀或者说情结。所以说,面对人家小皇帝两代先人的重恩,赵匡胤又岂能说杀就把人家给杀了呢?这一点对赵匡胤的影响极其大。

如果不是因为感念,后周两代皇帝的厚恩,赵匡胤也不至于,不仅不杀柴宗训,还以太祖誓约的方式来约束后代子孙,以使得柴氏子孙保有尊贵而长存。

其三 赵匡胤和朱元璋所面对的状况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

赵匡胤承接的是五代的乱局,他是通过军事政变的方式夺取政权的。可以说,当他在汴梁接受禅让登基为帝的时候,天下是不是他的还两说。那些实力雄厚不受约束的节度使们一旦闹将起来,一切就都玩完了。

况且当时天下分裂,南有富庶的南唐诸国,西有少数民族的党项政权,北有强大的契丹民族建立的辽政权。这各方的压力,让赵匡胤不得不先维稳,完成政权的平稳过渡。然后才能再图谋其他。

而维持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各方安心。而让各方安心最主要的就在于对前朝小皇帝的处理。赵匡胤选择了善待,事实也证明了他这样做的正确性。最终掌握重权的节度使诸如符颜卿张永德等人接连表示拥护新朝,赵宋政权实现了平稳过渡。

与赵匡胤不同的是,朱元璋的天下是一寸寸打下来的。可以说凡是大明即将统治的地方,那都是留下过大明铁蹄脚印的地方,朱元璋的势力遍布了天下每一个角落。

他从抗元开始,再到与各路诸侯争天下,到最后可以说是仇眦皆灭,对于天下的掌控,此时的他远胜于当时的赵匡胤。所以,他并不在乎小明王死后的后遗症。比起这个,他更愿意用小明王的死来打击反抗势力,使他们难以再聚在一起。而且,他既没有仁心也绝无可能任由自己的的前主公活下去,尽管他只是名义上的,但如今的确需要他的头颅来铺成走向王冠的路。

总的来说,对于一个统治者,我们不能因为某一件事来评价他们的优劣,更不应该将政治行为与个人品行混为一谈。赵匡胤善待周世宗柴荣的儿子的确值得褒扬,但对于朱元璋容不下韩林儿我们也不应该苛责。

对于一个最高统治者来说,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会被无限放大,一个小小的错误,有时候也会变得无法收拾。因此,身处其境,对于他们来说,选择和判断是十分艰难的。

但是,客观上而言,无论是宋太祖赵匡胤还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们都终结了乱世,缔造了一个长周期王朝,在他们有生之年,百姓都得到了善待,即使将他们与历史上的所有帝王作比较,他们也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是我们应该肯定的。

遗憾的是处在现代与古代边缘的明王朝并没有完成历史的蜕变,脱离封建制度的泥潭,它的兴起与衰亡,并没有和世界的巨大浪潮发生关系,它不知道一个个不如它的领土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小国正在借助于新时代的力量逐渐摆脱土地面积和人口的限制崛起于世。它也想象不到,始终雄居世界之林的庞然大物即将倒下,即将开启它饱受困苦的屈辱岁月。就结果而言,大明是幸运的,它在那苦难岁月到来的前一刻便悄悄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以后的罪与罚,都与它无关了。


多少英豪


北宋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原为后周殿前都点检,发动陈桥兵变之后,黄袍加身,篡夺政权。时任后周皇帝柴宗训,为柴荣之子。赵匡胤深受柴荣赏识,位高权重,柴宗训即位之后,继续重用赵匡胤,却没想到发生了篡权谋逆的事件。但是,柴宗训并没有被秘密处决,而是活了下来,被赵匡胤善待。

韩林儿,为韩山童之子。韩山童组织白莲教起义,韩山童死后,韩林儿被天下起义军尊奉称为共主,称为“小明王”。但是,后来的“小明王”却在路途中离奇死去。为什么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却容不下一个小小的韩林儿呢?

柴宗训与韩林儿

柴宗训,后周世宗柴荣第四子。显德六年,周世宗去世,柴宗训于六月甲午日接替皇位。年纪轻轻的他只能依靠宰相范质、王溥。这些文臣们敏锐的察觉到了赵匡胤权力着实太大,并且提出建议让幼主解除赵匡胤掌管禁军的权力。但是,柴宗训并没有过重的惩罚赵匡胤,仅仅是将其降为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之后,篡夺政权,逼迫柴宗训禅让皇位。赵匡胤并没有为难柴宗训,而是将其册封为郑王,亲赐“丹书铁卷”。

韩林儿为韩山童之子,被天下义军奉为共主。韩山童战死之后,刘福通等迎韩林儿至亳州。亳州告急之时,韩林儿曾向义军之一的朱元璋求救。刘福通战死之后,朱元璋派遣廖永忠迎接小明王,韩林儿神秘死亡于途中。至于原因,有人说是溺水,大多数人则认为是朱元璋下黑手。

为什么韩林儿非死不可?他究竟与柴宗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导致他们的待遇会天差地别?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是只言片语可以解释的清除,但是至少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使得韩林儿的境遇远远不如柴宗训。

①:政治地位天差地别。柴宗训为后周第三位皇帝,实至名归的九五之尊,拥有政治、军事力量。而韩林儿却是被拥立的旗帜,说是小明王,号令天下群雄,实际上是橡皮图章,毫无实权。朱元璋杀了韩林儿是为了防备政治威胁,而这个威胁仅仅是名誉威胁,没有丝毫政治、军事能力。

②:政治影响力相差甚远。柴宗训为后周皇帝,其手下有一批忠诚良将,后周百姓也都认可其统治。赵匡胤取代柴宗训,如果不能妥善安置,恐会生变。韩林儿是一个义军形象,一个标杆。当义军需要他的时候,他便金贵。不需要时,他便是累赘,而且毫无政治号召能力。

③:环境不同,小明王必死无疑。赵匡胤陈桥兵变之后采取的是威逼形式。柴宗训识时务,明白了自己无力回天,采取了“禅让”的形式过度皇位以及权力,从而性命得以保全。韩林儿则不同,首先他本来就未曾做过名副其实的皇帝,其次是在朱元璋心中,韩林儿的到来成为了其巨大的政治障碍。朱元璋不能胁迫其“禅位”,有损义军形象,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神秘消失,最好是不幸溺水而亡,这样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初代哦自己的一个政治阻碍。

综上所述,韩林儿不同于柴宗训,命运也注定会比柴宗训悲惨许多。


【文 / 楚南青史君】


楚南青史君


宋朝的事

对于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评价,很多人都学者都评价他为厚道,原因就是他善待了禅让皇位的后周柴氏家族,而没有对他们采取大清洗的手段。要知道,历史上为了自己手上的权利而大开杀戒的,不在少数,不要说是毫不相干的孤儿寡母了,就算是亲兄弟和亲父子,为了皇位也照杀不误,看看唐朝李世民,不管他是否被迫,他杀害哥哥威逼父亲李渊的事实是怎么也跑不掉的。

但赵匡胤则不同,他得到了皇位以后,为了稳定政局和江山社稷,对柴氏家族采取了优待政策,同时他还告诫自己的子孙后代,不能够苛待柴氏后人,即便他们谋反,也只能赐他们自尽,不能株连。可以说,赵匡胤虽然抢了皇位,但算是仁至义尽。

明朝的事

说完宋朝在来说说朱元璋的事,为何朱元璋就容不下小明王韩林儿呢?原因就在于,反元的最初起义是由韩山童和刘福通开起的,但在起义尚未发动之前,韩山童就死于元军手中。但刘福通坚持打着韩山童这杆旗号,并且尊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皇帝,又被称为小明王,从此以后,各地反王都以小明王为尊,拉着他的大旗开始聚众反元,朱元璋的队伍当然也不例外。

刚开始的时候,当然没有问题,可到了后期,胜负决定以后,朱元璋的队伍越来越大,已经明显是要得天下的人物了,怎么可能居于他人之下呢?所以,除掉小明王就等于甩掉了朱元璋登位的最后障碍。所以小明王在没有人的支持之下,是注定需要牺牲掉的。


所以说,没有永远的对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就看你处在什么位置,怎么去对待罢了。


春秋乱舞


韩林儿正史记载,于1366年在朱元璋手下将领廖永忠接他去应天府时,经过瓜州被沉入江中淹死。

在《永忠本传》中,朱元璋亲口说当时本无此意,是廖永忠自作主张杀了韩林儿。个人觉得朱元璋没直接或间接授意杀了韩林儿,是手下廖永忠揣测上意下手了,造成既定事实。而这个事情很符合朱皇帝的心意,最后封为侯爵。

韩林儿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的名义皇帝,各个地方实力派名义上归其领导。当朱皇帝打败主要竞争对手陈友谅和张士诚后,韩林儿这个名义上的上司就多余了。

但是,对于一个从一无所有的和尚到即将拥有天下的人来说,现在内心肯定豪气冲天,完全可以容下一个傀儡一段时间。朱元璋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国,能力非常强,相信即使把韩林儿接到应天也会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如果想下手,完全不用如此明目张胆的制造沉船事件,搞得很多人知道还倍受指责。当时正值战乱,派几个得力手下造成混乱,乱军之中误伤也好故意也罢,机会多多,并且即使到了应天也完全使用其他办法用来堵众人之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