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的武裝黨衛軍


納粹德國的武裝黨衛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武裝黨衛軍作為德國武裝力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幾乎參加了德軍的所有重大戰役,是希特勒政權的急先鋒和“近衛軍”。

  武裝黨衛軍的前身是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是希特勒控制下的一支準軍事快速預備隊,其使命是和警察部隊一起鎮壓國內的反抗,維持希特勒的獨裁統治。大戰爆發時,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的人數並不多,共有4個團的兵力,它們是駐慕尼黑的黨衛隊第一團(德國團),駐漢堡的黨衛隊第二團(日爾曼尼亞團),駐維也納的黨衛隊第三團(領袖團),以及駐柏林的“元首警衛旗隊”摩托化步兵團。大戰爆發以後,它迅速擴大,並發展為一支野戰部隊,同時獲得了那令人恐怖的稱號——武裝黨衛軍。

  武裝黨衛軍作為黨衛隊的野戰部隊,是獨立於德國陸軍以外的一支單獨的武裝力量。希特勒是武裝黨衛軍的最高統帥,他通過黨衛隊全國領袖希姆萊對其進行指揮。沒有希姆萊的授權,任何一支武裝黨衛軍部隊都不可以遣散或進行戰略調動。武裝黨衛軍的編制近似於德國陸軍的編制,但是有其獨特的軍銜和組織名稱。武裝黨衛軍的軍銜分為18級,它們是:

  級別 對應軍銜

  黨衛隊員:列兵

  突擊隊員:二等兵

  組長:一等兵

  三級小隊副:二級下士

  三級小隊長:一級下士

  二級小隊長:中士

  一級小隊長:上士

  三級突擊隊中隊長:少尉

  二級突擊隊中隊長:中尉

  一級突擊隊中隊長:上尉

  二級突擊隊大隊長:少校

  一級突擊隊大隊長:中校

  旗隊長:上校

  區隊長:大校

  旅隊長:少將

  

  地區總隊長:中將

  副總指揮:上將

  總指揮:上將

 

納粹德國的武裝黨衛軍

 在戰場上,武裝黨衛軍著陸軍軍服,佩戴自己的軍銜標誌和識別符號。它們使用標準的德國陸軍武器,擁有自己獨立的坦克部隊、炮兵部隊和後勤部隊,訓練自己的軍官和軍士。按照順序,它在人員和武器方面總是優先於陸軍,從步兵武器到坦克火炮,最新裝備都優先調撥給武裝黨衛軍部隊。

  武裝黨衛軍在軍事行動中受陸軍的指揮,是陸軍大兵團的組成部分,但它和陸軍的官兵不能互換。在極個別的條件下,黨衛軍軍官也可以指揮陸軍兵團。大戰臨近結束時,有一些陸軍的指揮參謀軍官也被調到武裝黨衛軍,以充實武裝黨衛軍的指揮力量。在整個大戰期間,武裝黨衛軍總是缺少足夠數量的稱職軍官和軍士,再加上人員缺乏訓練,所以一般來說,其部隊的軍事素養不如德國陸軍部隊,戰術運用上也常常出現問題。在整個德國地面部隊中,武裝黨衛軍部隊的傷亡率是比較高的。他們總是充當德國部隊的尖刀和“消防隊”,在作戰中憑著一股狂熱勁,盲目地一心只顧猛打猛衝,其士氣是任何其他德國部隊無法達到或超過的。德國第3裝甲軍軍長馮•馬肯森稱“領袖警衛旗隊”為“一支真正的精銳部隊”。美國曆史學家斯坦更認為,“黨衛軍部隊”兩度“阻止了一種新的斯大林格勒局面的出現”。

  由於武裝黨衛軍較高的戰鬥力和堅定的納粹信念,在大戰期間其編制不斷擴大,每年都有新的武裝黨衛軍師組建起來並投入戰場。1939年首批組建了“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第1裝甲師,“帝國”第2裝甲師,“骷髏”第3裝甲師,“警察”第4裝甲師,1940—1941年間組建了“維京”第5裝甲師,“北方”第6山地師……。截至大戰結束時為止,武裝黨衛軍的野戰部隊中共有38個師和一些獨立旅,並且組建了武裝黨衛軍的軍和集團軍。

  隨著武裝黨衛軍的編制不斷擴大,其人數也日見龐大。其人數如下

  時間

  總人數

  野戰部隊

  1938年12月31日

  22718

  

  1940年5月1日

  90638

  1942年9月1日

  236099

  141975

  1943年12月31日

  

  501049

  257472

  1944年6月30日

  594443

  368654

  1944年年底

  

  約91萬

  戰爭結束

  約95萬

  武裝黨衛軍並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樣,是一支完全由精心挑選的狂熱的德國納粹黨員組成的純雅利安人的不對。它的成員十分龐雜,甚至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戰爭結束時的95萬武裝黨衛軍隊員中,有31萬是歐洲各地的德意志族人,20萬是外國人。而在20萬的外國人中,包括有波羅的海各族人,烏克蘭人,俄羅斯人,哥薩克人,伊斯蘭教徒一級其他民族的人。例如,1941年春成立的黨衛軍“維京”師,便是一支外籍軍人部隊,它由來自比利時、荷蘭、丹麥和挪威的志願人員以及擔任主要職務的德國人組成。即使是武裝黨衛軍的44萬德國人成員,其成分也十分混雜,包括有自願入伍的狂熱分子,徵召的義務兵,前集中營衛兵,以及大量的前警察人員。

  武裝黨衛軍作為納粹黨的黨軍,在大戰期間犯下了種種駭人聽聞的罪行,他們屠殺猶太人,血洗和平村鎮,槍殺戰俘,扣壓人質,實施報復。由於武裝黨衛軍的殘暴行徑,戰後的紐倫堡審判將武裝黨衛軍定性為一支“歹徒軍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