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哄睡方式,却成"致瘫"元凶,7个月婴儿硬生生被哄成脑瘫

都说孕期苦,但等到孕妈妈们熬过孕期,才发现真正的"苦"其实刚刚开始,一系列的新生儿服务都要等着父母来做!

哺乳、哄抱、换尿片等等,孩子每天有数不尽的琐碎在等着父母。个人认为,哄睡哭闹中的宝宝最难,可能宝爸宝妈们也有同感!

常用的哄睡方式,却成

前两天,在医院上班的朋友就发了条朋友圈,"别再摇摇晃晃哄孩子睡觉了!!

今天医院接诊一个孩子,才7个月大,就是因为爷爷的摇晃哄睡,幅度太大,导致孩子脑瘫了"

看到这条消息,止不住的心疼与心酸,7个月,真真正正的人身才刚刚开始,可却因为爷爷的哄抱动作不当导致脑瘫!详细向朋友打听以后才知道,原来事情是这么回事!

孩子的父母白天上班,就把孩子交给爷爷来照顾。之前儿媳也看过公公把孩子抱在怀里,摇摇晃晃着哄孩子睡觉,劝阻过好几遍,可公公说,"不碍事,之前也这么哄的,每次都能睡着"。

常用的哄睡方式,却成

儿媳妇也就默认了公公的做法,结果这天,儿媳却接到公公电话,孩子进医院了!他不论怎么哄孩子,孩子就是不睡,反倒起了高烧,就赶紧带着孩子去了附近的医院。

这一查,竟然是颅内出血,7个月的孩子手术风险大,让家里人做好心理准备!并非每次都能逃过疾病的魔爪,孩子最终被医生确定为脑瘫!

看到这可能很多家长不敢相信,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最后竟然导致孩子脑瘫?确实如此,而且还不止发生过一次!

前几年,湖北省一家妇幼保健医院也发生过类似事件,不过当时的情况是一名年纪挺大的康复医生给孩子做摇晃按摩。

在康复过程中孩子就哭闹不止,回家以后的几天孩子一直精神不佳,再送去医院时孩子已经出现了休克症状!

常用的哄睡方式,却成

关于"摇晃孩子脑袋"出现的事故,网上一搜一大堆!可还是有很多父母不以为然,总觉得只要动作轻一些,就不会有问题!

在这里提醒家长朋友们,最好不要轻易尝试对孩子进行摇晃类的动作,尤其是小婴儿!一方面,家长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力度,在父母眼中,他们认为自己用的力度较小,但其实对于孩子可能已经较大了!

另一方面,婴幼儿能承受的力度并不能被感知,孩子的疼痛感、不适感也不会主动表达,当孩子在哭闹时,如果你尝试着摇晃哄孩子睡觉,你并不能确保到底是孩子想睡觉所导致的哭闹,亦或者是不适感所致!

常用的哄睡方式,却成

我们都知道,婴幼儿的头部较大,其颈部肌肉群尚未发育完善,难以自主支撑头部的重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抱婴幼儿时,通常都要用一只手拖着孩子头部的原因。

当我们抱着孩子时,如果对孩子进行摇晃,其颅内脑组织也会随之晃动,同理,孩子尚小,颅内组织也未发育完全,在外界的刺激下,极容易发生损伤,血管撕裂、神经受损等都可能出现

常用的哄睡方式,却成

医学界将这一症状称为"摇晃综合症",一般常发生在4岁以下的宝宝身上,而0~1岁的宝宝尤其容易发生,症状较轻时表现为头晕,往往并发呕吐。

倘若症状较重,也就可能发生上述案例中"颅内出血"情况,最后可能发生瘫痪或死亡。

当然,在哄诱婴幼儿时,不仅仅是不要对孩子进行摇晃。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不要大力拍打孩子的背部,或者靠近宝宝耳边大声说话,其原理无一例外,均是由于婴幼儿暂且难以承受超负荷外力

常用的哄睡方式,却成

那正确的哄诱宝宝睡觉的方法是什么呢?

1、家长可以用一只手把宝宝抱在怀里,另一只手则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

2、如果真的需要靠摇晃,一定要注意动作的轻柔,家长们可以选择走动来代替"摇篮感";

3、控制睡眠环境很关键,选择合适的光线、声音等也有助于宝宝睡眠;

看完文章,相信也有不少家长会反驳,"我家孩子就是我从小'摇'到大的,也没什么事,别危言耸听!"

这类家长并不在少数,但还希望宝爸宝妈们能谨记,适当、轻柔的摇晃确实有助于宝宝入眠,但切勿大幅度、大力地对宝宝进行摇晃

平时更应当制止宝宝有大幅摇头晃脑的习惯,家长自身也不要对孩子做一些猛摇晃、'抛空'类的动作。否则,"晃出了问题",疼得不仅是孩子,更是父母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