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知了猴”真的能吃嗎?為什麼洞裡的螞蟻不去吃它?

農夫也瘋狂


知了猴這幾年很是走俏,也被叫做金蟬,因為唐僧叫做金蟬子,所以大家認為吃知了猴,也就是在吃唐僧肉,先不論知了猴是不是唐僧肉,知了猴確實是很好吃,味道鮮美,鹹香誘人,隨著這幾年對於知了猴的青睞有加,知了猴的價格也是一路的飆升,一塊錢一個知了猴,吃的你膽戰心驚,知了猴雖然也有人工養殖,但畢竟屬於沒有完全成熟的養殖技術,現在知了猴的主要來源,還是依靠捕捉野生的知了猴。

知了猴在地下藏匿多年之後,才會在適合的時間破土而出,去爬到樹上,經過蛻化變為成蟲,知了猴從細小的幼蟲,在地下要蛻變好幾次之後,才能變成為知了猴,知了猴作為肉滾滾的美味,螞蟻為什麼不去吃它呢?答案是肯定會吃的,那麼知了猴是如何規避螞蟻的騷擾呢?

知了猴的洞其實是很深很深的,有的能夠達到一米多深,這樣的深度,與外界隔絕,知了猴身上有緊密的外殼所包裹,也沒有一點異味產生,即便是螞蟻擁有靈敏的嗅覺和挖洞的本領,也是極難尋找到深藏在土裡的知了猴,我們大家經常會看到螞蟻愛蜂擁著,去吃一些落到地上的蟬,蟬沒有外殼的保護,自然而然的就會被螞蟻們所攻擊,而知了猴則具有一層堅硬的外殼,密不透風的外殼,其實本身就是具有一定的保護性。

知了猴往外爬的時候,都會選擇在傍晚和晚上進行,這個期間的螞蟻,已經不在這麼活動,這個期間的知了猴,很少有天敵出沒,最大的天敵,莫過於是我們人類,禁不住知了猴美味的誘惑,很多時候,會將剛剛爬出來的知了猴捉住,製成美味的食材,配上一杯冰鎮的啤酒,這樣的感覺才是入伏之後,夏天帶來的饋贈。

知了猴蛻變成為蟬的過程,也是極其兇險,和曲折的,前幾天去捉知了猴,發現好幾個知了猴,剛剛爬上樹,就趕緊開始蛻殼,但由於今年雨水較少、地面較硬,爬出地面的時候,已經費勁了渾身的力氣,在蛻殼到一半的時候,就已經進行不下去,有的則是背部的外殼剛剛打開,身體剛剛聳動著有一點出殼的跡象,就已經費勁力氣而掛掉,這樣的情況經常發生,對於這樣的知了猴,只要外殼打開之後,很自然的就會成為螞蟻的獵物,而完整的知了猴,則是能夠逃過密密麻麻的螞蟻騷擾,爬上高高的樹梢,蛻變成蟬,開始一個夏季的嘶鳴。

隨著環境的改變,以及我們大量的捕捉,知了猴現在變得比過去少了許多,夏季樹梢哪些撕心肺裂的蟬鳴,也變得清淨了一些,知了猴會不會被我們吃完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知了猴不僅僅真的能吃,而且是非常好吃,不僅僅營養豐富,而且口味獨特,在我們山東農村,野生知了猴可是比好的海鮮都要名貴吶。

那些年,就是我小時候那會兒,村裡有很多很多樹,到了夏天時,我們若是從村後大山上往村子方向看,只看到綠油油一片樹頭,根本看不到房子,整個村子被掩遮在樹蔭之中。

那時候入了伏我們就能聽到門口大樹上,知了們合唱的聲音,一棵樹上最少有十幾只知了,越是中午頭,它們越是唱的歡快,於是每天白天捉知了,傍晚撿知了猴就成了農村孩子們的樂趣,用自制的知了杆,然後自制的知了沾,從大樹上捉知了,到了傍晚,只要掐住時間點,就會在樹的根部或者半腰處撿到憨厚可愛的知了猴。

知了猴有多好吃啊,我們小時候沒有油用來炸知了猴,而是在鍋灶下點燃一把麥秸稈,把表情看不出喜怒哀樂,幾隻腳一直慢吞吞伸縮的知了猴扔進火堆裡,等著它們在燃燒的小麥秸稈草中熟透。

燒知了猴比燒知了好吃,感覺知了的殼比較硬,知了猴能稍微好一些,肉也是知了猴更香一點,而知了猴是高蛋白蟲類,是營養豐富的一種蟲子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那麼這麼好吃且有肉的蟲子在地下埋藏多年,為啥螞蟻就不願意吃呢?這得歸功於知了猴強悍的挖掘穴洞能力,大概也是生存道理吧,知了猴的洞穴遠遠比螞蟻的洞穴要深,螞蟻它倒是想吃啊,但螞蟻找不到知了猴,所以深深的洞穴保證了知了猴的安全。

那麼螞蟻真的不吃知了猴嗎?錯錯錯,我曾經親眼看到一隻知了猴被螞蟻吃的千蒼百孔,動物界到處都一樣,弱小者總是會受到傷害,那些體質弱,能力差的知了猴從地下爬出來以後,有些就沒力氣趕緊尋找樹攀爬,原地休息時間長了,就會遇到各種危險,被螞蟻吃掉的不多,但肯定有。

這麼好吃的東西,我們在群裡談起時,竟然有別的省朋友詫異我們吃知了猴,他們奇怪我們敢吃蟲子,天啊,這知了猴可是我們小時候並不多的打牙祭肉食蟲類之一。


悠然見東山


馬上到了七月份了,樹上還是很少聽到知了的叫聲,感覺這個夏天過的太假了。記得小時候村裡進入6月份,知了就開始叫喚了,那個時候晚上就會和小夥伴們,成群結隊的的去樹林裡戴知了,回家油鍋一炸,撒上調料孜然真的是太好吃了。那麼農村的“知了猴”真的能吃嗎?為什麼在洞裡的螞蟻不去吃它呢?

知了猴是一種地下昆蟲,等到長大以後就會爬到樹上繁殖產卵,所以它的打洞能力非常強悍。我們大家都知道,螞蟻是雜食性動物,凡是掉在地上的剩菜剩飯螞蟻看到都會帶會家裡去的。除此以外一些小昆蟲,小動物也是螞蟻口中的美食,但是螞蟻為什麼不吃知了猴呢?是因為它不好吃還是因為它有毒?

其實螞蟻不是不吃知了猴,而是很少能吃到它們。因為知了猴常年生活在地下,雖然螞蟻會打洞,但是螞蟻打洞特別的淺,而且需要成千上萬只螞蟻才能完成。所以知了猴在地下基本上處於無敵狀態,沒有什麼生物能夠殺死它的。

但是一旦爬出地面,基本上就沒有活路了,不是進入人們的口中,就是被別的動物給吃掉了。所以知了爬到樹上就急著蛻變成蟬,有了翅膀安全係數也就高了很多,至少一些小昆蟲是危害不到它了。所以我們很少見到螞蟻吃知了猴的。

但並不是螞蟻不吃知了猴,一方面是螞蟻數量少了根本吃不到知了猴,另一方面知了猴在地面存留的時間比較短,一旦蛻變成蟬,螞蟻再去抓他就比較困難了。但是知了猴如果受傷或者一不小心爬到螞蟻窩的話,那麼它的小命也就不保了,這麼好吃得知了猴,螞蟻怎麼有可能會放過呢?

知了猴在我們這裡也被稱為“唐僧肉”,因為從卵到蟲需要經過很多的磨難才能完成。大多數知了猴的幼蟲需要在地下蟄伏三到五年的時間,有的品種甚至要到十多年甚至更久。等到長大可以破土而出的時候,也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因為幾米長的土洞需要自己一個人來破,短則幾小時,長則幾天的時間。

如果遇到土質不好,遇到石頭或者水流的話,可能一輩子都出不來,最後死在洞裡,而且重見天日之時,還要提檔各種吃貨的毒手,蛻變成蟬也是一個極度痛苦的過程,很多知了猴,因為破土爬樹浪費了大量體力,最後體力衰減,導致蛻變失敗胎死腹中。
所以知了猴蛻變成蟬以後,就會一直知了知了的叫著,彷彿告訴這個世界它已經來過。你想想經過這麼曲折磨難的知了猴,會不好吃嗎?


賣柚子的小夥子


說到知了猴相信很多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並不陌生,記得小時候一到了伏天,剛剛吃完晚飯就被小夥伴們叫去抓知了猴,一人拿著一個礦泉水瓶,瓶中放著淡鹽水,一人再拿一個手電筒,全副武裝完畢就去村口的梨樹地裡抓知了猴了,幸運的話一晚上能抓到十幾個,第二天早上媽媽就會將知了猴炸了給我們吃。現如今很多飯店也能看到知了猴的身影,所以很多人抓知了猴並不單單自己吃,村口有很多收知了猴的人,收購價是一塊錢一個,有的時候還更貴一些,所以會抓知了猴的一晚上賣一兩百塊錢很輕鬆了。那麼同樣是在地下生活的螞蟻,為什麼從來不吃知了猴呢?

螞蟻可謂是最煩人的小昆蟲了,廚房櫥櫃放糖的地方經常看到螞蟻出沒,掉在地上的食物一小會的功夫就會招來螞蟻,其實螞蟻並不是不吃知了猴,而是吃不到知了猴。很多人看到這裡就會疑惑了,螞蟻也是常年生活在地下,打洞能力超級強,而知了猴也是生活在地下的洞裡,怎麼能說螞蟻吃不到知了猴呢?

雖然螞蟻和知了猴都是生活在土裡,但是螞蟻的窩要比知了猴的窩淺了很多。抓過知了猴的朋友都知道,知了猴出洞以後會在地上形成一個很圓的洞,小時候我們曾經拿著鐵鍬挖知了猴的洞,挖了近五十公分還是沒能挖到知了猴生活的地方,後來我們就放棄了。挖過知了猴洞的我們當然也挖過螞蟻洞,幾鐵鍬下去就能看到螞蟻的巢穴,所以螞蟻並不是不吃地下的知了猴,而是根本找不到知了猴生活的地方。當知了猴爬出洞以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爬到樹上脫了蛻變,別說螞蟻沒有機會吃到剛出土的知了猴,就是抓知了猴的人晚了幾分鐘,就只能看到已經蛻變完只剩下軀殼的知了猴殼。



如果說螞蟻不吃知了猴的話可以做個很簡單的實驗,將死掉的知了猴扔到有螞蟻的地方,用不了多久就會看到浩浩蕩蕩的螞蟻大軍將知了猴抬回洞的事情發生。在農村夏天吃飯時人們都喜歡在比較涼快的院子裡吃飯,吃飯時難免會掉一些食物,有的時候還沒等人吃完飯,就會看到螞蟻來吃食物的蹤影,對於雜食動物的螞蟻來說,好像真沒有什麼東西是它們不吃的,更何況營養豐富的知了猴呢。

小時候抓知了猴除了吃以外,更多的是享受三五個好友聚在一起抓知了猴的樂趣,現如今抓知了猴可以說是一條發家致富的道路。我們這裡種植梨樹的比較多,差不多一半的村民都種植梨樹,而知了猴最喜歡在梨樹地裡出沒,所以一到了伏天,有梨樹地的農戶會在梨樹幹距離地面50公分的位置上纏繞上塑料布,等知了猴傍晚從地下出來往樹幹上爬時就會受到阻礙全部聚集在塑料布以下的樹幹上,有的人用這個方法一晚上能抓到一兩百隻知了猴,現在知了猴的收購價在一元左右,一晚上賣知了猴就能賣一兩百塊錢。

想吃到一隻知了猴並不容易,因為知了猴在地下要經過三四年的蟄伏後才能爬出地面,當它們爬出地面還沒有好好享受這個世界,就已經成為人們的盤中餐。雖然知了猴的一生很短暫,但是知了猴卻是危害樹木生長的害蟲,因為知了猴在成為蟬以後會吸食樹木的汁液,很多樹枝枯死就是因為汁液被蟬吸食所導致。


悠悠鄉村路


記得小時候,只要一入伏,村裡的樹上就有很多的蟬,村子裡到處都瀰漫著“知了,知了”的蟬鳴聲,天氣本來就非常炎熱,再加上禪的鳴叫,讓人更加煩躁,但對於孩子們來說,蟬鳴聲就是一曲美妙的音樂。孩子們拿一根長竹竿,在竹竿的頂端用鐵絲撐起一個網兜去捕捉樹枝上的蟬,然後把捕到的蟬在土灶裡燒著吃。


每次打雷下雨之後,我們就會在房前屋後,大樹底下 的小洞裡,挖出很多蟬的幼蟲,也就是知了猴,每次捉了很多知了猴拿回家,母親就會用鹽把知了猴醃一會,在油鍋裡炸熟,撒上孜然和辣椒麵,給我們解饞。炸熟的知了猴外焦裡嫩,吃一口就滿口留香,那種無法言語的美味至今依然記憶猶新。

知了猴那麼美味,為什麼洞裡的螞蟻不去吃它呢?不是螞蟻不吃知了猴,而是螞蟻吃不到它。知了猴在地下的時候,由於位置比較深,螞蟻是沒辦法深入敵穴的,知了猴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可以看到光明的時候,很快就會蛻變成禪,蟬長出了翅膀之後,螞蟻就更沒有機會吃到這種美味了。



如今農村的知了猴越來越少了,現在的孩子已經很難體會到捉知了猴的樂趣和吃知了猴的幸福了。


豫南小平


知了猴(金蟬),夏季最愛的小餐點,純天然營養品,蛋白質含量極高(據說蛋白質含量和雞蛋有的一拼),有的地方會拿來給孕婦和小孩補身用,知了猴多見於皖北蘇北魯南豫西等地,是小孩子比較愛的食物。油炸、炒、煎炕都可以。現在網上賣的也挺多哦!

注意:一次不能吃太多哦。(孕婦和小孩子吃的時候,儘量把外皮去掉,一是外皮一般藥用,二是帶皮吃多了扎胃,對小孩不好)

用料

油適量、清水適量、鹽適量

家庭版老味知了猴的做法

  1. 先清理知了猴,泡的時候裡面加少許鹽。

  2. 水開了以後,倒入知了猴在熱水裡過一遍(一分鐘左右),我是去味道,這樣炸的時候熟的也快一些,口感上也很好。撈出瀝乾。

  3. 鍋中放油,油五成熱的時候將知了猴放入油鍋中炸,當知了猴變成金黃色關火,控油並撈出。

  4. 完成,一盤香香脆脆的知了猴出鍋了。然後撒上鹽,吃一口美死了!

小貼士
知了猴炸制後外酥裡嫩,肉質鮮嫩勁道,營養豐富,非常可口,這個您可以做下試驗。

小樹爸爸下廚房


農村的“知了猴”,真的能吃,而且是美味,價格不菲,這個季節老家已經開始有人收購“知了猴”,每天晚上的收購點已經是人頭攢動,人人提著小塑料筒,拿著手電去自家的果園去抓“知了猴”,可憐的“知了猴”剛從土裡面出來就難逃厄運。


人們去抓知了猴是有一套辦法的,看到圖片中有一個樹上纏好了膠帶了嗎?就是這個神器,在離地面有一定的距離,還不能太高,太高了“知了猴”從土裡鑽出來,很快會褪去蟬衣,變成知了的。

當知了猴剛從土裡爬出來,就遇到了膠帶,膠帶光滑知了猴爬不上去,知了猴都在夜間開始爬出,所以都是在晚上去抓,果樹地多的農戶有時每天要抓好多,剛好孩子們也放了暑假,又可以玩,又可以得到零花錢。




有的退了蟬衣,變成了只了,就沒有可食用價值,所以在抓去的過程中桶子裡都有一點水,防止治療後褪蟬衣,不過蟬衣還是一種中藥材,學名蟬蛻。

再說後一個問題,螞蟻為啥不吃,因為“知了猴”都是是在晚上從土裡鑽出來,這是它的外殼比較堅硬,螞蟻的力量還不能啃食它,只有當蟬蛻落到地下它才可以慢慢的食用。
收購的“知了猴”要活得,不要死了的。


你抓過嗎?吃過嗎?靠近知了猴頭部那塊的肉還是蠻香的,大部分人都是油炸了後開始吃。


黃曉紅果果


對於提出提的這個問題,似乎感覺的不是農民,而是深居淺出的城裡人,確實沒有基本的農村的知識,可以說沒有到過農村,似乎有點個“五穀不分,四體不勤”,連知了猴能不能吃都不知道,可以說題主沒有吃過知了猴,如果沒吃過知了猴的話,知了猴的模樣的確非常害怕的事情,知了猴可以說被人類享用的歷史有很長的時間。



知了猴學名金蟬,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知了猴的皮可以對於眼部疾病有很好的作用,並對於小孩一些驚風等等也有一定的效果。即便是現在城裡的大樹上或者公園裡,或者是路兩旁的綠化樹,包括農村的樹林裡山上都有,知了在聲聲的叫著夏天。也可以說每個人上過學都聽過校園歌曲《童年》這首歌,也就知道了什麼是知了猴了。而且現在正是知了大聲歌唱的時候,到處都是知了的叫聲,特別現在晴朗的天氣的上午知了叫得最歡的時候。知了在蛻變前就是知了猴,一般生存在地下2~3年的時間,才爬出地面土蛻變成為知了。

對於知了猴在地下生活在地面下2~3年的時間完好無損,群主就開始懷疑為什麼螞蟻不吃知了猴,其實的,這要看治療生活的環境一般都是在樹底下,而且樹底下的雨水優勢是比較大的。螞蟻重要生活的一些高位置,一般尋找的是地上的一些小蟲類食用,相對於體型龐大的知了猴一般是不去碰撞的。而且知了猴全部有兩個大的鉗子,對於一些小蟲侵犯可以一下就抓死了,力量相當的大,有時能鉗的人的手指頭疼。



但是螞蟻是吃知了猴的,其實經常可以看到馬一池治療後的現象,那就是在知了猴受到傷害或者是其他的原因造成了不能夠及時的蛻變成為治療,然後被太陽曬死了,這就是會出現螞蟻成堆的去吃知了猴,這種現象在農村是經常發生的。也有的知了猴因為地面比較硬,沒有及時地爬出來,然後就有螞蟻鑽進洞裡去吃知了猴。當然對於知了猴外殼比較硬,一般的螞蟻是咬不動的,所以對於知了猴不夠造成影響,但對於死了的知了猴時間長了就會出現外殼有裂縫的現象,給螞蟻食用一個可乘之機。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吃知了猴的,有的人對吃知了猴過敏是不能夠吃的。曾經我有一個同事,對於一些螞蚱、知了猴等等都是有過敏的現象,那一次吃了一個知了猴以後,渾身抽搐,而且皮膚出了一些麻疹通紅的現象,及時的送到醫院進行治療,如果這種人吃了知了猴的話不進行及時治療會出現生命危險。當然也有一些地方是不是知了猴的,這主要是各地的風俗習慣而已。伴隨著現在的網絡的普及,人民的交流越來越頻繁,美食文化越來越傳播的非常的快,所以知了猴越比越來越多的人所享用。對於美國的知了猴是不能吃的,美國的知了猴是有毒的,一般美國的知了猴在地下生存7年的時間才夠爬出地面蛻變為知了,每次所蛻變的質量高達7億字,直接影響了當地的居民的生活環境,對樹木要造成極大的破壞性,可以說成為了一個蟬災。



總之,對於我國的農村的知了猴是可以吃的,而且是不含有營養價值極其豐富的,特別是含有高蛋白質,並且蟬蛻更是一種中藥材。對於螞蟻是吃知了猴的,但是由於活的知了猴外科特別的堅硬,並且治療後還有一雙大鉗子,所以一般的螞蟻是咬不動治療後的,只有治療後死了以後,或者是再蛻變不成功就死了,會被螞蟻所享用的。大家見過螞蟻吃知了猴嗎?敬請留言交流,求關注求點贊。


宗元三農堂


更多農業養殖知識和種植技術,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三農知識。

現在的農村的知了猴馬上也該下蟄了,一般在山東地區到7月底的時候知了猴基本也是消聲滅跡了,幾乎想吃的話,也只能吃一些之前捉的凍貨了,今年的知了猴價格還是挺好的,最近的知了猴由於到了罷市的時候了,那麼知了猴的價格也是很高的,前幾天三農堂去街上買知了猴,現在一隻知了猴都賣到了接近一塊一個,那麼一斤就要接近100元了,這個價格如果在往後幾天還是會高的,畢竟現在吃知了猴都是為了吃現貨,一些凍貨現在的價格也不是很高!


要說農村的知了猴能不能吃呢?我估計很多農民也都吃過,尤其在山東地區的農民每到夏至前後都是有很多的農民晚上去捉知了猴,先不說好不好吃,關鍵這個捉知了猴都有是有癮啊,我們村裡一個嫂子,今年也是快50的人了對於這個捉知了猴,那可是很著迷,以前在前幾年的時候,每到晚上吃過晚飯後,那麼嫂子就會去捉知了猴,說來也奇怪,她是基本不怎麼吃知了猴,可是就是喜歡捉知了猴,因為這個捉知了猴,她老公可沒少跟她吵架,可能有人就會問了,捉個知了猴吵啥架呢?這個還是有句話叫,小孩沒娘說來話長啊,據說這個嫂子捉知了猴能痴迷到啥地步?以前在農村因為經濟條件不好,嫂子每次都是騎著自行車出去捉知了猴,自行車丟了三輛!


在朝後來經濟條件好了,男人給她買了輛那種踏板摩托車,後來這樣踏板摩托車也是因為捉知了猴貢獻了,你說遇到這樣的女人,誰不跟吵架?要不咋說這個捉知了猴都有癮呢,昨天還遇到她急忙忙的騎著電瓶車又出去捉知了猴了,據說現在家裡存的知了猴都有上萬只了,說到這各位看官就就知道這個捉知了猴癮有多大了吧?

咱們說說正事,這個知了猴從蟬的身體裡產卵後,到知了猴是2-3年的時間才會出土,在幼小的知了猴在土裡的時候,就會遭遇螞蟻的侵害,一部分頑強的知了猴就會出土,而命運不好的知了猴就是在洞裡就被螞蟻吃掉了,所以螞蟻也是吃知了猴的,對於知了猴能不能吃?那麼這個問題在農村裡那麼多年還是沒有出現什麼問題,倒是一些容易過敏的人吃了可能會導致身體不適,其餘的沒見過出啥問題過。你覺得農村的知了猴能吃嗎?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三農堂廣訊


美味佳餚,營養豐富!從小吃到現在,我都沒吃夠,因為越來越少了,泥土都硬化了,大蓋工廠樓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