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二战装甲部队中,火力强大的KV-2坦克,士兵称它为“无畏舰”

苏芬战争是一种带有根本性的催化剂,不仅证实了苏军作出的生产KV-1坦克的决定是英明的,而且还刺激了另一种炮兵支援型变形坦克的发展,这就是KV-2坦克。

苏军二战装甲部队中,火力强大的KV-2坦克,士兵称它为“无畏舰”

苏军KV-2坦克

在芬兰的作战表明,苏军坦克在攻击敌军坚固筑防的碉堡及其他防御工事时,火力显得不够强大。西北方面军指挥部,特别是第7集团军司令梅列茨科夫,强烈要求研制一种大口径火炮的重型坦克,承担摧毁敌军碉堡的任务。苏联立即开始了这种坦克的研制,共有三种研制方案付诸讨论。

一种是由布尔什维克工厂的试验设计机械组提出的在T-100坦克车体上安装B-13型130毫米海军火炮的方案,这也是该试验设计机械组在被解散之前提出的最后一种方案,编号定为T-100U。这种方案没有被批准投产,其原因可能是当时苏联海军正在实施一项宏大的发展计划以建立强大的远洋舰队,而陆军一时无法得到足够的海军火炮及海军破甲炮弹。科廷研究组提出了另一种更加注重实际的设计方案,即采用现成的KV坦克底盘。从流线性生产和节省费用方面来看,这种方案更有意义。

苏军二战装甲部队中,火力强大的KV-2坦克,士兵称它为“无畏舰”

苏军KV-1坦克

最初苏军试图在一种加长的KV坦克车体上安装一门152毫米BR-2火炮,以及一门203毫米B-4榴弹炮,但这种尝试一次也没成功过。最终被同意作为KV-2型坦克投产的是第三种设计方案——这是一种在两周内完成的权宜之作,这种方案是在原KV坦克底盘上,安装一门标准的152毫米榴弹炮及两挺机枪。KV-2坦克的首次测试于1940年2月10日进行,此后,两辆样车被送往卡累利阿地峡作战前线。关于这些坦克在1940年是否参加了实战目前还存有争议。最近发现的一些证据似乎在暗示人们,梅列茨科夫发回的及其它有关KV-2坦克在对付防御工事和碉堡方面,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的报告,指的是他们用KV-2坦克来攻击被占领的敌军阵地的实验。

苏军二战装甲部队中,火力强大的KV-2坦克,士兵称它为“无畏舰”

苏军士兵与KV-2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各类坦克中,KV-2坦克的外形比较独特。其车体与KV-1系列坦克是一样的,但为了安装威力强大的152毫米1938/1940型L20榴弹炮,需要安装重12.19吨的大型箱形炮塔,这使得坦克车身达到4.9米,而 KV-1坦克车身只有3.1米。由于车身高,KV-2坦克在战场上比较抢眼,容易遭到攻击,不过这一缺陷可以通过厚炮塔装甲得到弥补:其前装甲厚110毫米,侧装甲厚75毫米。

在战争初期,KV-2坦克在许多战斗中都表现出了刀枪不入的特点。直射火力对它无可奈何,只有使用高速火炮在非常近的距离才能击毁它。敌人所能希望的最好结果就是通过攻击它的履带和车轮,使坦克瘫痪,从而迫使苏军坦克兵弃车而逃。坦克兵们根据KV-2坦克的大体积和厚装甲的特征, 给它起了个“无畏舰”(1906年建成的英国战舰名)的绰号。

苏军二战装甲部队中,火力强大的KV-2坦克,士兵称它为“无畏舰”

KV-2坦克

不过,KV-2坦克为了保留这些威力巨大的火炮和刀枪不入的装甲也的确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由于车体一致,KV-2坦克继承了KV-1坦克在齿轮、传动及乘员舱等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再加上其重量的增加(根据型号不同,重量从53.8吨到57.9吨不等),而动力装置仍采用未经改进的373千瓦V-12柴油发动机,所有这些因素都造成了KV-2坦克在作战时的机动性严重受限。

KV-2坦克的道路速度最大仅能达到25千米/小时,越野速度最大12千米/小时。如果坦克不是在相对平坦的地面行驶,其炮塔转动也会遇到问题,这同样也限制了其作战机动性。KV-2坦克静止时,的确是一个难以对付的可怕对手,其缺点就是缺乏速度和机动性,而这一点在大战初期的东线战场上是非常重要的。

苏军二战装甲部队中,火力强大的KV-2坦克,士兵称它为“无畏舰”

被德军缴获的KV-2坦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