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不妨试试这5个方法,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不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就会通过哭闹、扔东西、打人等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孩子发脾气都是有原因的,要想让孩子改掉乱发脾气的毛病,学会管理的情绪,要先了解清楚孩子发脾气背后的原因。

1.家长过于严厉批评

国庆节的时候,老公表哥一家来看望公婆,吃饭的时候,4岁多的小儿子从卧室里跑出来,一下子没站稳,撞到了客厅的餐桌上,把一个碗打翻在地。

看着地上打碎的碗,儿子低下头沉默不语,而这时婆婆闻讯赶来,看到地上一片狼藉,就大声嚷嚷起来:“哎呀,你这个孩子怎么搞的,做事这么毛毛躁躁,说过你多少次了,一直不改,看又闯祸了吧,一会等着让你爸揍你吧。”

在这么多人面前受到批评,儿子觉得特别没面子,小声地说了句“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而婆婆又在一旁唠叨了起来:“知道自己错了吧,以后还跑不跑了?”

听了婆婆的唠叨,儿子生气地回了卧室,午饭也没吃几口。

2.孩子受到挫折

5岁多的赫赫是一个自尊心特别强的孩子,而且性子比较急。在班里一直都比较争抢好胜。有一次幼儿园举办夹豆子比赛,小朋友按照抽签的方式进行比赛。

他抽的签比较靠后,就一直在座位上坐立不安,小嘴里嘟囔着怎么还不到我,还不到我。老师知道他脾气急,于是安慰道:“赫赫,别急,马上就到你了。”

终于轮到了赫赫,和他比赛的是豪豪,一开始赫赫的速度明显占上风,领先豪豪很多。但是后来一个豆子特别不好夹,他试了好几次都夹不上来,然后又看了一旁的豪豪,发现豪豪已经追上自己。于是越来越慌,好几次夹起的豆子都掉了出来。

最终豪豪赢了赫赫,好胜心比较强的赫赫立马哇哇大哭起来。

老师劝了好半天,他才止住了哭声,转为小声地抽咽。

3.父母过度控制孩子的行为

我有一个朋友,怀孕后在家做全职妈妈。她对孩子的管教特别严格,从小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地满满的。一开始小家伙还高兴地配合,可是随着学的东西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让他渐渐开始排斥。

有时候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妈妈就要惩罚他在家里一遍遍的练习,剥夺了他看电视和玩玩具的机会。

后来孩子就开始无端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经常把东西扔到地上。

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不妨试试这5个方法,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面对孩子爱发脾气的问题,家长平时要怎么做呢?

1.家长理解孩子发脾气的行为

首先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这种行为,发脾气是每个人都会有的行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不要因为孩子小,就剥夺了孩子发脾气的权利。

家长要做的是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告诉孩子正确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除了发脾气,还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2.家长要学会冷处理

有的孩子一发脾气,家里的大人尤其是爷爷奶奶就赶紧过来哄,这样会让孩子养成骄纵、乱发脾气的习惯。

孩子发脾气时,家长要学会冷处理,假装没看见,继续去做自己的事情。孩子看见爸妈不理自己,会自觉没趣,主动跑过来和爸爸妈妈说话,这时候家长要抓住机会,告诉孩子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用正确的方法。

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不妨试试这5个方法,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孩子可以想办法说服家长满足自己的需求

可以告诉孩子事情有很多种解决办法,如果需求不被满足的时候,可以想办法说服爸爸妈妈,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如果发脾气,需求是绝对不会被满足的。

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孩子独自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增加孩子的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4.不要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一直讲道理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情绪是不稳定的,根本听不进家长的道理。如果家长一直在旁边喋喋不休,不但不会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还会让孩子更加厌烦,更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

等孩子冷静下来,能够思考问题的时候,再用简单的道理跟孩子沟通,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不妨试试这5个方法,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5.平时多给孩子多一些情商类的绘本

为了引导孩子更好的宣泄自己的情绪,家长可以平时陪孩子读一些情商类的绘本,通过故事中的主人公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宣泄情绪,提高孩子情商的同事,更能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果父母是一个善于管理情绪,同时也能理解孩子,并帮助孩子进行情绪调节的人,那么孩子也一定会有比较高的情商,亲子关系也更和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