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曾用一妙計,讓諸葛亮自嘆不如,400年後,李世民照葫蘆畫瓢

提到關羽的時候,人們心中最先想到的便是他的勇猛無敵,無論是斬華雄、誅顏良,還是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凸顯出來的都是關羽的單兵作戰能力極其強大,但是考慮到諸葛亮對關羽的評價,我們就能夠知道關羽的強大絕不止於單兵作戰。

關羽曾用一妙計,讓諸葛亮自嘆不如,400年後,李世民照葫蘆畫瓢


諸葛亮給關羽寫信說:“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將他評價為韓信那樣的人物,而韓信則是中國古代最為著名的“兵仙”,憑藉的是他那極其出色的戰略計謀,關羽在戰場上有使用過戰略計謀嗎?

關羽曾用一妙計,讓諸葛亮自嘆不如,400年後,李世民照葫蘆畫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以上將軍之職鎮守荊州的關羽,率領荊州兵馬北伐曹魏,開始了三國曆史上影響意義極其深遠的襄樊之戰。關羽一路勢如破竹,直指戰略要地襄陽、樊城,一旦這兩地失守,那麼曹魏的首都洛陽便危在旦夕。

關羽曾用一妙計,讓諸葛亮自嘆不如,400年後,李世民照葫蘆畫瓢


鎮守樊城的曹仁自知不是關羽的對手,一聽到消息就立刻派兵去曹操處求援,曹操知道以後,便派遣五子良將之首于禁以及名將龐德,率領著七支隊伍共三萬多人來救援襄樊。于禁大軍到達以後,短時間裡也無法奈何關羽軍,而關羽軍也因為受到于禁的牽制,而無法去進攻襄樊,於是彼此陷入了對峙之中。

關羽曾用一妙計,讓諸葛亮自嘆不如,400年後,李世民照葫蘆畫瓢


對峙一段時間以後便進入了秋天,襄樊之地連續下了十多天的暴雨,關羽見到于禁的軍隊都駐紮在河道下游的山谷之中,於是便定下了一個極其巧妙的計策,讓諸葛亮也自嘆不如的那種。關羽任命士兵用各種物品,在河流上游的關鍵水口把水給蓄積起來,讓下游看上去並沒有漲水的樣子。

關羽曾用一妙計,讓諸葛亮自嘆不如,400年後,李世民照葫蘆畫瓢


于禁以及麾下士兵都是北方人,對於南方暴雨漲水沒有什麼經驗,一直都駐紮在河谷旁邊,關羽等到河道中的水到了一定高度,便下令士兵們在同一時間開閘放水,于禁駐紮在下游的軍隊全部被淹,于禁本人投降,關羽威震整個華夏,嚇得曹操差點遷都。

關羽在這次戰役中採用的戰術,被後世稱為“蓄水戰術”,成為了中國古代戰場上的經典戰術。在400年後,唐朝的李世民在剿滅起義軍劉黑闥的時候,便以關羽的襄樊之戰作為範本,照著葫蘆畫瓢,沿用了這一戰術。

關羽曾用一妙計,讓諸葛亮自嘆不如,400年後,李世民照葫蘆畫瓢


劉黑闥本來率軍在洛陽死守,李世民採用截斷他糧道的方式,逼劉黑闥不得不出城決戰,並且在此之前將洺水(古洺水北支)的水流給截住,等到劉黑闥軍隊進入洺水下游的時候,再下令開閘放水,劉黑闥麾下的士兵在大水之中喪生無數,根本就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擊,於是李世民大獲全勝。

三國時期的出色軍事家諸葛亮,在說到軍事作戰方針的時候,講了一句影響極為深遠的話:“天地萬物,風雲雷電,皆可為兵”,人們可以利用自然界中的種種力量,來實現自己的作戰方略,諸葛亮自己善於用火攻,不過很少有人可以複製他的火攻方略,而關羽的水攻卻被李世民完美複製了。對此,你怎麼看呢?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新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