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飛虎隊”創始人,抗日殺敵66700人,中國有條路以他命名

在中國近代史上,中華兒女經歷了十四年的抗日戰爭。為了民族獨立,為了國家安定,無數同胞拋頭顱、灑熱血,與殘暴的日本侵略者進行頑強的鬥爭。抗日戰爭的勝利,除了中國人的自強不息,還有外國的支持和幫助。比如這位幫助中國建立空軍的美國人,殲滅66700日軍,回國時上萬老百姓送行。

他是“飛虎隊”創始人,抗日殺敵66700人,中國有條路以他命名

陳納德,出生於1893年,美國人,他是美國陸軍航空隊少將、飛行員。在二戰期間作為志願軍來到中國一起抗日,幫助中國建立空軍,是日軍聞風喪膽的“飛虎隊”創始人,為中國的抗日戰爭做出了偉大貢獻。

年輕時的陳納德並不出名,在美國擔任一名飛行教官,擁有出色的飛行技術,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還在夏威夷的珍珠港做過中隊長。44歲那一年,因為聽力下降又與上司不和,從軍官名冊上被除名,只能以傷殘軍人身份退役。本以為他的生涯就此平淡下去,不料宋美齡的一次失誤,使得這位美國老兵完成了華麗的蛻變。

他是“飛虎隊”創始人,抗日殺敵66700人,中國有條路以他命名

抗日戰爭爆發前,中國需要提前購買飛機與日本進行空戰,當時宋美齡擔任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她認為只要有錢隨時都可以買,於是把空軍經費儲存起來,停止購買飛機。結果戰爭爆發後,東南沿海的主要港口被日本佔領,想購買飛機已經晚了,引進戰機的路線幾乎被斷絕。西方國家怕刺激到日本,也不肯出售戰機給中國,這個時期的戰機價格貴到離譜。

在這樣的環境下,國內不得不啟用老式戰鬥機升空作戰,這樣一來,戰機和飛行員消耗得更快。無奈之下,宋美齡聯繫到陳納德,以國內飛行員10倍薪水的待遇聘請美國飛行員。就這樣,以陳納德為首的一批飛行員降臨中國,為抗日戰爭發揮重要作用。

他是“飛虎隊”創始人,抗日殺敵66700人,中國有條路以他命名

1941年,陳納德成立“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飛虎隊”,由他作為隊長,負責專門訓練和指揮。經過幾個月的訓練,效果非常明顯著,這一年的10架日本飛機轟炸昆明,飛虎隊出場與之交戰,第一次就擊落6架敵機。這一戰過後,飛虎隊迅速成名。

作為一個美國軍人兼飛行教官,陳納德有強烈的榮譽感和責任心,也對生命非常敬畏和尊重,他改變了早期中國飛行員的作戰方式。在他到來之前,國內駕駛的飛機被擊毀後,飛行員往往拒絕跳傘,選擇以身殉國。陳納德看到這種情況非常生氣,這是一種毫無意義的犧牲,他認為人才永遠是比飛機重要的。為此,他以辭職來威脅,要求國內飛行員停止這種做法,得到了大家的高度重視。

他是“飛虎隊”創始人,抗日殺敵66700人,中國有條路以他命名

在之後的戰鬥中,飛虎隊發展壯大,由國內和美國飛行員混合組成,陳納德負責指揮轉戰各地,成為抗戰後期中國空軍的主力。直到抗戰結束,一共打落敵機2600架,擊沉44艘軍艦和223萬噸的日本商船,殲滅日軍66700人,數據非常華麗。

陳納德的貢獻,老百姓們看在眼裡,非常尊敬他,經常自發性給他所在的機場送來慰問品,牛、羊、豬等各種物資,令他感動不已。除此之外,昆明有一條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陳納德路”。在當時,飛虎隊為了支援抗戰,建設巫家壩機場,修了一條“岔巫公路”通往昆明市,這條路為運送物資和人員提供了便利。抗戰結束後,雲南省政府決定把這條路命為“陳納德路”,紀念這位傳奇英雄人物和飛虎隊的功績。

他是“飛虎隊”創始人,抗日殺敵66700人,中國有條路以他命名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作為唯一一個在中國抗戰八年的美國軍官,陳納德踏上了回國之路。中國政府為他舉行歡送儀式,上萬人趕到現場為他送行,把整條街圍得水洩不通,所有人都在揮手大喊陳納德的名字。陳納德非常感動,這個不會漢語的鐵血漢子留下了眼淚,反覆用“頂好”兩個字回應所有人。

他是“飛虎隊”創始人,抗日殺敵66700人,中國有條路以他命名

因為送行的人太多,導致車子無法行駛,大家合力將車子推著走,一直把他送進了會場。離開重慶前,中國政府贈送一把金鑰匙給他,表示中國作為禮儀之邦,大門永遠為他敞開,隨時歡迎回來。

中國人恩怨分明,對於外來侵略者,應當譴責和還擊,對於雪中送炭的國際友人,做到了感謝和銘記在心。陳納德將軍在二戰期間,率領飛虎隊與中國人民一起抵抗日本侵略者,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