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在混動技術被豐田壓制許久之後,放出i-MMD大招

縱觀整個汽車市場,在混動技術方面,日系車企毫無疑問地佔據領先地位。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車企就開始探索混合動力技術,最早獲得成功的品牌便是豐田,在初代普銳斯發佈兩年後,本田也隨即發佈了搭載IMA技術的初代Insight。

不過,由於當時的市場對混動車不太友好,本田很快放棄了IMA技術的研發,但他們同時也發現了雙電機的混動結構相比單電機結構有很大的優勢,而這也成為了本田通過i-MMD系統改變混動車市場格局的契機。

本田在混動技術被豐田壓制許久之後,放出i-MMD大招

2013年,第一代i-MMD系統伴隨雅閣在美國上市,一經推出,便達到同級別中最低的燃油消耗。

2016年,第二代i-MMD系統伴隨9.5代雅閣開始引入中國。

如今,i-MMD系統已經進化到了第三代。在最嚴格的美國EPA標準下,搭載i-MMD系統的2.0L美版雅閣綜合油耗為5.1L/100km,插電版油耗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4L/100km。

那麼,為什麼本田的i-MMD,會有著超高的節油效率呢?

事實上,混動系統的目的就是在於讓發動機保持在高效的區間,大多數混動系統裡面的電動機都是在中低速和起步時介入工作,通過電機的削峰填谷,發動機的工作條件得以優化,油耗也隨之下降。

本田在混動技術被豐田壓制許久之後,放出i-MMD大招

但目前大部分混動系統的電動機更多起到輔助的作用,由於電池容量和電機功率的雙重限制,沒有獨立於發動機之外推動車輛長距離行走的能力,發動機始終作為核心動力來源。

而不同於其他混合動力的開發理念,i-MMD混動系統採用的雙電機思路,創新性設計了一套多平行軸綜合傳動裝置,發動機在多數情況下不直接輸出動力,而是在給電池充電,只有在高速巡航時才會提供直接動力。這就意味著,i-MMD系統中,電機不再是混動的配角而是主角。

本田在混動技術被豐田壓制許久之後,放出i-MMD大招

具體來說,本田所研發的i-MMD混動技術雖然結構並不複雜,包含2.0L直噴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電動機+發電機+變速器,但原理並不簡單。簡言之,電機是i-MMD系統運作中的絕對主力,發動機更多是用作動能回收,針對不同的情況可以在三種駕駛模式中切換,以確保整個系統永遠處於最佳的工作效率中。

本田在混動技術被豐田壓制許久之後,放出i-MMD大招

這三種工作模式分別為純電模式、混動行駛模式和發動機直驅模式。

其中,純電模式發動機不工作,電池內的電能經由PCU提供給電機驅動車輛,運作與純電動車完全相同。

本田在混動技術被豐田壓制許久之後,放出i-MMD大招

混動模式發動機工作驅動變速器內發電用電機產生電能,經由PCU控制為電池組充電。電能經由電池組提供給驅動用電機驅動車輛,而這種混動運作模式大致相當於一部增程式電動車。

本田在混動技術被豐田壓制許久之後,放出i-MMD大招

並聯式模式則在中高速巡航時,動力分離裝置連結,發動機工作,動力可以直接傳遞至車輪。發動機轉速由油門深淺控制,動力通過變速器將機械能直接傳遞給車輪。

本田在混動技術被豐田壓制許久之後,放出i-MMD大招

由此可以看出,i-MMD系統是非常有想法的,發動機和電機的缺點均被規避但優點又均被放大了。

i-MMD系統的發動機只幹自己擅長的工況區間,電機主要用於輸出加速扭矩。當要越過各自動力最高效節能的工況時,通過PCU單元控制這套核心專用變速器來進行切換,以確保整個系統永遠處於最佳的工作效率中。簡單來說,就是它可以在混合模式下做到100%的串聯,又可以在發動機模式下做到100%的並聯。

本田在混動技術被豐田壓制許久之後,放出i-MMD大招

而通過解析i-MMD的工作模式,我們又可以發現,系統的綜合油耗取決於發動機的最高熱效率和發電機的能量轉化效率,系統的綜合性能則取決於行駛電機的動力輸出。

在i-MMD系統中,電機的工作始終是絕對的主力,並且在後期的優化中,本田不僅減輕了電機的重量,減小了體積,同時也增加了它的輸出功率。進一步優化了效率並提升了性能,而到了第三代,本田優化了發動機的熱效率,並減少了稀土金屬在電機上的使用,電池組也進行了重新佈置,所以安全性也有所提升。

本田在混動技術被豐田壓制許久之後,放出i-MMD大招

與此同時,本田敢把自家混動稱為“SPORT HYBRID”,信心絕對源自搭載i-MMD混動系統的車型,有著機敏的動力響應和迅捷的加速性能。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車輛是依靠電機直接驅動的,必要的時候,發動機也可以介入。而為了提高行駛電機的動力輸出,本田還別出心裁地將行駛電機中的繞組由圓形銅線升級為方形銅線,使其繞組的佔積率從47%提升至60%,在保證小型化的同時,也令其最大功率達到135kw,系統綜合功率則達到了158kw。

本田在混動技術被豐田壓制許久之後,放出i-MMD大招

可以說,本田所研發的i-MMD混動系統在保證性能優勢的同時,也讓油耗也達到了一個很低的水平,智能三模式的自動切換,讓車輛在不同道路環境中都能選擇最優的行駛方案,可謂是最與眾不同,也是最接近純電動的一種混動系統。

或許正是由於這套高效系統給予的強烈信心,2019年07月,兩年一度的Honda Meeting上,本田宣佈將擴大i-MMD系統的適用範圍。無疑,小型化的i-MMD系統將取代i-DCD系統,大型化的i-MMD系統也將在SH-AWD四驅系統中擔當重要角色。

本田在混動技術被豐田壓制許久之後,放出i-MMD大招

不過,更大的意味還在於,讓電機在技術路線中佔據越來越重的角色,將會直接決定技術路線越來越高效的節油效果。畢竟純電系統,才是讓電機佔據100%角色的那個未來。

而這顯然也本田在混動技術方面被豐田壓制許久之後,放出i-MMD這個大招即改變混動市場格局的原因之一。更加偏向於電動行駛的i-MMD系統,在面向未來的新能源趨勢下,相比傳統混動系統勢必具前瞻性。而兩次獲得沃德十佳發動機殊榮,也足以證明本田i-MMD系統擁有成為混動界新標杆的強悍實力。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