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感觉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期,大陆的电影黄金期又是什么时候?

粤韵悠扬


最近这几年应该说是中国国产电影的一个黄金时期,在我们以往看不到的这种票房盛况,这几年不断的出现,比方说出现了小成本制作,却收获了票房冠军,这样的电影界奇迹,比如《泰囧》《心花路放》《夏洛特的烦恼》还有最近比较火的《我不是药神》这些片子的投入资金并不多,可最后却成为了国产片的票房冠军,那么这样的奇迹是谁创造的呢?



毋容置疑的就是徐峥,因为是徐峥导演的《泰囧》才让中国国产电影迎来了一个喜剧的黄金时期,而且徐峥也是这部片子里面的主演之一,不仅仅是这样,在前不久,电影节弄一个排行榜,就说一个演员,这几年频繁演电影,它的票房加起来是多少? 冠军是黄渤,排第二名的就是徐峥,就说一个演员有这样的成就很了不起了,同时它又是最高票房影片的导演,像这样的全才,在中国电影界我觉得真的不是很多,如果中国电影要想繁荣起来的话,真正的达到一个高度,可能像徐峥这样的全面人才,是电影界最需要的。

徐峥是上海人,其实从喜剧的角度来讲,徐峥的天赋并不算是顶尖的,因为往往中国现在搞笑呢,都被一些草根人物把握在自己手里,比方说黄渤,王宝强,葛优。 就是这些人物形象基本上都是反精英化的,他们肯定不是社会精英,而是草根或者是小人物,这些人在搞笑。

但是你看徐峥,他不是,其实徐峥的身上是这个社会精英的一种体现,要么是白领的气质,要么是一种商务精英,你看他拍的所有片子里面,包括最近大火特火的,它里边儿也是一个能够操控一定资源的这样的形象,按理说这样的人是很难被调侃当作喜剧电影的主角的,然而徐峥就恰当的巧妙了这种关系,才能达到现在的水准。所以说从徐峥的《泰囧》开始,中国国产电影的黄金时期才到来。


一钵皆空


过去十年里,中国电影票房一直被欧美大片统治的时期。2009年,《变形金刚2》在国内上映,打破的却是国内票房纪录最高的沉寂11年的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

4个月后,这一记录被新上映的灾难电影《2012》追上。《2012》纪录保持不到两月,就被后面上映的3D电影《阿凡达》超越,最终《阿凡达》以13.6亿的票房刷新了国内电影最高票房纪录。短短半年,三部电影不断刷新着国内的电影票房,然而没有一部是国产电影。

这一次,因为《阿凡达》带来的3D震撼视觉和强大的票房纪录,导致国内电影院频频更换银幕,以符合观众对视觉上的强烈需求。也让国内电影公司意识到观众并非没有消费能力,国产电影的高质量化,商业化,势在必行。

国产电影在随后几年里,点点累积,逐步追赶。像《非诚勿扰》、《让子弹飞》《唐山大地震》等电影都取得了不错的电影票房和口碑。

15年,现象级合家欢电影《捉妖记》更是力压欧美大片,问鼎当年影视票房榜首,这标志着国产电影黄金时代正式开启。随后,即爆发了大量的高票房国产电影,《美人鱼》、《红海行动》、《红海行动》、《战狼2》等,《战狼2》更是以57亿的票房持续两年高居榜首。

国产电影票房从2015年的450亿到2019年的642亿元,几乎每年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率。即使如此,对比美国的电影市场,国内如此大的人口基数,电影消费市场仍然大有可期,影视行业正处于黄金时代,影视红利大有可图。





配音经典


大陆电影的黄金期是从2010年持续到现在,我们先客观分析数据,再看看这几年产生了哪些代表作品:

1、票房数据方面

根据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发布《2019年度电影市场报告》,2019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642.66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国产电影持续发力,票房达411.75亿元,市场占比64.07%。三四线城市票房增长迅速,全年达222亿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90后已成为观影主力人群,贡献了全年55%的票房收入。而00后的观影受众规模也在快速增长,贡献了2019年票房总额的7%,说明中国电影市场依然具有巨大的潜力。目前中国已经稳居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并且在不断缩小与美国市场的差距。

2、近几年优秀代表作品

(1)《战狼Ⅱ》在中国市场的累积观影人次也正式达到了1.4亿,成功超越了《泰坦尼克号》北美市场观影人次1.38亿的记录,荣登“单一市场观影人次”全球榜首。2017年10月26日,《战狼Ⅱ》以高达56.81亿人民币收官,成为内地影史票房冠军,并位列全球历史票房榜第55名。

(2)《哪吒之魔童降世》:该片首日票房1.38亿元,周日票房2.81亿元,连续实现票房逆跌,首周票房6.34亿元,打破动画电影内地首日、单日、首周、单周票房纪录。加上之前的点映票房,正式上映三天后,累计票房已经达到7.04亿元 。

(3)《人再囧途之泰囧》:影片于2012年12月1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上映首周票房达到3.1亿人民币,创造当时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最终票房高达12.7亿,是当年的国内年度票房冠军。

(4)《捉妖记》:自上映以来刷新和创造了200余项票房新纪录,上映63天,累积票房达24.4亿,观影人次超65425600人次,打破上映30天《速度与激情7》创下的内地影史票房纪录以及内地观影人次纪录。 2016年8月6日,第20届华鼎奖组委会在香港公布了50强电影的名单,电影《捉妖记》位第五位。

因此,最近十年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预计未来几年大陆电影还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







大强看剧


香港电影的崛起

说起香港电影,大家肯定很熟悉,早在上个世纪,国产电影还没崛起的时候,香港电影风靡大陆,甚至占据国内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1985年到1995年间,这10年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由于宽松的审查制度,各种类型的电影百花齐放,并且武侠片是香港电影的骄傲。

在这10年间,每年的港产片多达300多部,屡创票房纪录。虽然不是每部电影都能在内地.上映,但大多数能在内地上映的港产片,都受到了内地观众的追捧。比如刘镇伟的《古惑仔》系列,徐克的《黄飞鸿》系列,成龙的《警察故事》系列,王晶的《赌神》系列,部部都是大ip,可谓是空前盛况。

香港明星崛起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不仅输出好电影,更是输出巨星的地方,周星驰、周润发、成龙、张曼玉、张国荣等明星一-抓一大把,遍地都是明星,至今仍然是香港电影的顶梁柱。

这还得得益于香港当年早期的邵氏演艺培训班,也就是后来的无线艺员培训班。由于早期的培训班,培养出了众多出色的演员,才给香港电影蓬勃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养分。可以说那个时候的香港明星,是我们众多80后90后的青春回忆。

香港电影衰落

物极必反,香港电影的巅峰也有衰落的时候。

那就是95年后,港产片数量年年递减,好电影更是寥寥无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手哥想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导演们的不思进取和没有培养新人导致的。结果,导演会江郎才尽,演员也会老去,比如现在活跃影坛的导演陈可辛、吴宇森、老顽童徐克也都是.上一代的导演。最终香港电影衰落,风光不再。

香港明星后继无人

2019年的香港,青黄不接绿香的电影圈还是那几位老戏骨在撑着,年轻一代的明星,已经不可能出现周星驰或者周润发之类的巨星了,混得好的几乎都在内地拍戏。比如陈伟霆在内地拍的《老九门》,让他再次火了一把,但余文乐的《狂兽》,谢霆锋的《决战食神》反应平平,口碑强差人意。

当年叱咤影坛的黄秋生,被记者问到,下一代的香港演员谁会成为新的一-个黄秋生时,黄秋生立马回应“没这个机会!”

诚然现在的香港娱乐圈各种炒作,各种丑闻,能静下心来演戏的人真的很少。如果等到周星驰、周润发、刘青云等老一辈的演员不拍电影的话,那么香港的下一代演员还会拍出什么样的电影呢?

中国电影的崛起

说起国产电影早期的作品,大家耳熟能详的莫过于90年代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是这部电影让全世界知道中国电影。再到2017年吴京的《战狼2》,凭着56.82亿刷新国内票房,稳坐中国票房的第一位,这部电影是中国票房奇迹!从情节再到画面,场面丝毫不输好莱坞大片,这也让让我们对国产电影充满信心。


宇哥影音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香港电影的黄金期是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从85年到95年可谓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里,香港电影无论从导演到演员都是黄金一代。导演包括徐克,吴宇森,林岭东,王家卫等等,演员方面更是空前强大,周润发、成龙、刘德华、梁朝伟、周星驰、林青霞、张曼玉、王祖贤、张敏、吴倩莲等等一大批优秀的影视人物。这些都得益于邵氏电影公司的无线演员训练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从九十年代后期,香港电影开始青黄不接,没有好的作品,导演大多没有新的想法,还是从前的老一套,没有创新,新的导演和演员表现更不尽如人意。


内地的电影可以说这几年有些不错的成绩,动不动就数亿、数十亿票房的成绩。电影市场规模也比以前强大,但我觉得中国电影还远不到黄金期这个词。因为国产电影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跟好莱坞的电影根本就不在一个层级。国产电影的演员大多是小鲜肉。很多演技派都是以前的老戏骨。年轻的有实力的演员根本没有小鲜肉戏多。

还有内地的电影在国际上基本没什么市场,国际大奖很少有内地的电影。很多票房高的电影都靠炒作。所以我觉得中国电影的黄金期会在不久的将来!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感谢提问。我是老叶,喜爱看电影。


老叶看电影


在最近的十年里中国电影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

中式大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受到外国观众的欢迎,国际市场有了新的开拓,商业价值也趋于提高。但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电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逆差状态,影片的海外竞争力仍然偏弱,与中国贸易大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为此我们简要归纳了近年来中式大片的成功经验:从创作上看,中式大片已经摸索出一条主旋律片、艺术片和商业片三型互渗的电影美学道路,特别是在主旋律应当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方面取得了共识。从在观众中的社会效果看,中式大片已初步形成在通俗故事中蕴藉民族主流或核心价值理念的美学传统。

《战狼2》是由吴京执导的动作、战争、军事类型的电影,由吴京、卢靖姗、弗兰克·格里罗等主演,累计票房56.79亿。

该片讲述了脱下军装的冷锋被卷入了一场非洲国家的叛乱,本来能够安全撤离的他无法忘记军人的职责,重回战场展开救援的故事。

该片于2017年7月2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于2018年9月19日重映。2017年12月,该片获得2017中国-东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在第二届澳门国际影展上获得亚洲人气电影大奖 。2018年11月10日,吴京凭借该片获得第3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2018年12月8日,吴京凭借《战狼2》获第1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影片获得优秀故事片奖。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霍尔果斯彩条屋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由饺子执导兼编剧,吕艳婷、囧森瑟夫、瀚墨、陈浩等参与配音。

该片讲述了元始天尊启动了天劫咒语,天雷降临摧毁魔丸三年后,哪吒面对人生最大考验的故事。《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46.54亿,位列中国影史票房第二位。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助周伐纣时可堪大用;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元始天尊启动了天劫咒语,3年后天雷将会降临,摧毁魔丸。太乙受命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家的儿子哪吒身上。然而阴差阳错,灵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本应是灵珠英雄的哪吒却成了混世大魔王。调皮捣蛋顽劣不堪的哪吒却徒有一颗做英雄的心。然而面对众人对魔丸的误解和即将来临的天雷的降临,哪吒是否命中注定会立地成魔,他将何去何从。

《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郭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片,由郭帆执导,吴京特别出演,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赵今麦领衔主演。

该片讲述了在不久的未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的新家园的故事。

该片于2019年2月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2019年9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印发《第39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该片推荐为中小学生观看的影片。2019年11月23日,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暨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闭幕式在福建厦门举办,《流浪地球》获最佳故事片奖,王丹戎、祝岩峰、刘旭凭借《流浪地球》获金鸡奖最佳录音奖。


片头片尾小鱼乐


1984-1999:中国电影的黄金十五年

原创 淘漉音乐

1984年6月,在黄土高原的群山之间,电影《黄土地》剧组的工作人员大声呼喊着一个人的名字。

他们在寻找这部电影的摄影师张艺谋。

这是张艺谋第二次担任电影摄影师,不久前他刚完成电影《一个和八个》的拍摄工作,《一个和八个》被视作中国“第五代”电影人的开山之作。

张艺谋凭借其高超的摄影技巧获得了1984年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奖。

在《黄土地》剧组,为了找到合适的取景地,张艺谋翻山越岭,跨过黄土高原的一座座山头,在烈日之下,他穿着白色背心的身影随热浪翻滚。

他要完成导演对影片的构想,导演的名字,叫做陈凯歌。

当影片最终投影到大银幕上,一望无际的黄土地充满观众的视野,大地沟壑纵横,像极了那时中国电影空旷荒芜的土地。

张艺谋的镜头之下,安塞腰鼓隆隆响起,正如《安塞腰鼓》中所写。

“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鼓声震天,将笼罩在沉默里的土地惊醒,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从鼓声中渐渐涌来。

拍完《黄土地》后,张艺谋将他的执拗与坚韧带到了电影《老井》中,他在电影中出演男主角孙旺泉,一个老实巴交又为人恳切的农民。

为了贴合人物形象,张艺谋每天早、中、晚都要背着150斤重的石板下山。

在拍摄被困井下的戏份时,为了准确把握人物被困井下三天不进食的心理感受,张艺谋当真三天粒米未进。

凭借准确而质朴的表演,张艺谋获得了金鸡奖、百花奖、东京国际电影节的三座影帝奖杯,成为中国第一位A级国际电影节影帝。

不久之后,张艺谋在《人民文学》上读到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连读数遍,随即坐火车进京寻求授权。

他在北京一座筒子楼下扯着嗓子喊:莫言,莫言。

莫言从房门里出来,看张艺谋像他们村的生产队长,张艺谋看莫言像他们村会计。

两人聊了没多久,莫言觉得张艺谋看懂了故事里藏着的话,就把电影改编的版权交给了他。

这部电影男主角选了姜文,女主角是中戏大二的学生巩俐,摄影师是顾长卫,张艺谋向剧组介绍他时特意强调,“这是北影摄影班的第一名”。

选定女主角时出了意外,剧组原定的女主是史可,但副导演极力推荐了巩俐。

剧组决定见一见,让顾长卫全程负责摄像记录。

见面后导演组一看拍摄的素材,发现顾长卫全拍虚了,只有四五秒实景。

然而就是这几秒素材,让导演组决定选巩俐,理由是:

“她更有味道,老天爷赏饭吃”。

电影取名叫《红高粱》,张艺谋说火红的高粱是第三个主角,他在高密雇农户种了两百亩高粱。

高粱生长的季节,张艺谋常常蹲在农田边,说能听见高粱骨节伸展时的脆响。

那一年夏天,天空如同高粱般红润。

演员们住在莫言高密的老家,巩俐每天练挑水,最后动作和农妇毫无差别。

姜文在莫言家门前的河中洗澡,水花四处溅起,太阳照在他古铜色的皮肤上闪着阵阵白光。

张艺谋拉着莫言和他们俩拍了张照片,三个赤裸上身的汉子身边站着莞尔一笑的巩俐。

日子自由毫无拘束,就像电影中被成片踩倒的高粱,和飞扬的尘土间被颠起的花轿。

影片送到柏林电影节,野性的生命之下,血红的日头映透观众的脸颊,掌声像摔碎装酒的泥碗一样清脆。

《红高粱》在评选中获得全票支持,中国电影首夺柏林金熊奖。

电影在国内上映,票价从几毛炒到几块甚至十几块,16岁的北京青年陆川看了电影后,立下了长大当导演的志愿。

山呼海啸之下,高粱终于熟透了。

那一年的《红高粱》,是替补陈凯歌的电影《孩子王》参加柏林电影节的。

《孩子王》送到柏林电影节后得到评委会主席的高度赞赏,但陈凯歌半途宣布退赛,转而参加戛纳电影节。

1988年5月中旬,汤臣电影公司老板徐枫到戛纳电影节参加活动。

她受侯孝贤之邀去观看了陈凯歌电影《孩子王》的首映,被陈凯歌的才华打动。

第二天她约陈凯歌见面,递给了他一本小说——李碧华的

《霸王别姬》。

因书中故事不符合陈凯歌的风格,他并不打算把这本书拍成电影,在徐枫几番劝说下,他才同意接拍。

陈凯歌拿着小说去找编剧芦苇,芦苇看过小说后给的评价是,“二流小说”。

陈凯歌说:

“你评价比我的高,我觉得它是三流小说”。

为了改好这部“三流小说”,芦苇开始恶补京剧知识,学习不同时代的习俗和语言。

由于担心剧情涉及敏感内容难以过审,芦苇还交给陈凯歌一个假剧本用来应付审查。

真真假假之间,一个绝美的故事逐渐浮现。

为了拍好电影,剧组每个人一个比一个疯魔。

电影开拍之前,张国荣提前六个月到北京学戏。

从唱腔到一招一式,从形体到神态以至思想,张国荣像极了名伶。

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

有京剧名角和张国荣搭戏,被他的专业程度震惊,要和张国荣结拜,相约有机会共演几出折子戏。

日本士兵入城那场戏,为了拍出程蝶衣劫后余生的惊恐,陈凯歌拉着张国荣一通狂吻,把他脸上的胭脂弄得凌乱不堪,人物形象也就立刻突显出来。

拍段小楼挨打,陈凯歌要求真打,刀把狠狠抽在张丰毅屁股上,当真把屁股打开了花。

巩俐恐高,为了拍好片中一场跳下花楼的戏,她喝了两杯白酒,跳完之后,陈凯歌拉着她要和她喝交杯酒。

演员所有的努力,都凝结在了影片人物的呈现上。

电影中葛优饰演的袁四爷对程蝶衣说:

“有那么一二刻,袁某也恍惚起来,以为虞姬转世再现了”。

葛优面色迷醉,仿佛在说着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镜里镜外,电影与现实模糊没有边界。

主演们与陈凯歌一同去参加戛纳电影节,在戛纳的海滩上,身着黑色西装的张丰毅与张国荣将巩俐抱起。

海风吹拂,应了戏中袁四爷送给程蝶衣条幅上写的四个大字——“风华绝代”。

在《红高粱》拍摄过程中,张艺谋与巩俐渐生情愫,二人情投意合,在此后共同书写了彼此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在1990年至1992年三年之内,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主演的三部电影接连上映。

其中《菊豆》获得199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成为第一部获此提名的中国电影。

次年上映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再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在连续两年未获大奖后,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终于获得了威尼斯金狮奖,巩俐也凭借该片问鼎威尼斯电影节影后。

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在那个快速向前的年代,张艺谋还在对人性做着沉甸甸的思考。

两年后他将余华的《活着》搬上银幕,时间跨度不过三十年,却道尽了人间沧桑。

这是张艺谋艺术生涯最为经典的一部作品,他用男主角福贵坎坷的一生,表达生命不只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还有在面对苦难时依旧活着的坚韧。

这部电影再次为张艺谋赢得了极高的赞誉,但鲜花和掌声的背面,张艺谋丢失了他心中最重要的根茎。

1995年,在拍摄完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之后,张艺谋与巩俐黯然分别,九年的恋情只留下了桥下水中的倒影。

张艺谋由此迷失了他灵感的归宿,巩俐失去了一双最能发现她动人之处的眼睛

波心荡,冷月无声。

与走南闯北的陈凯歌和张艺谋不同,姜文从小在北京的部队大院里长大。

1973年,11岁的姜文搬进大院时,充沛的阳光猛然洒在脸上,艳阳天没有尽头。

那时的北京大院里住着各家调皮的小孩。

北影大院里住着葛优,中央话剧院大院住着管虎,许晴在外交部大院,空军大院有个爱好古董的年轻人名叫马未都。

这群孩子里最牛气的人叫王朔,住在军委训练总监部大院,院里还住着王中军和王中磊,也就是后来的华谊兄弟。

姜文有个伙伴叫英达,后来在他的推荐下,姜文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

姜文因参演《芙蓉镇》与刘晓庆结缘,刘晓庆发现了姜文的才华,一直鼓励他做一个导演。

1992年的一个饭局上,王朔递给姜文一本《收获》杂志,上面有他的小说《动物凶猛》。

姜文那晚睡前随意翻到这篇小说,回忆和情感交织着涌来,如潮水般凶猛。

姜文闭关把6万字小说改写成了9万字剧本,最后在封面上写下三个字“那时候”。

那时候风在摇着它的叶子,鸽哨声此起彼伏,阳光中总有一股烧荒草的味道。

1993年,17岁的夏雨坐着绿皮火车从青岛赶到北京。

因姜文的母亲看过他的照片后说他长得像小时候的姜文,夏雨被定为《阳光灿烂的日子》男主角。

为了尽快融入角色,姜文把他和宁静、耿乐等青年演员一起,关在部队营房里生活了一个月。

拍摄时正是冬天,工作人员化冰扫雪,给演员身上喷水,模仿夏日的大汗淋漓。

烈日炎炎的夏天是假的,但姜文猛烈的情感却无比真实。

姜文从小在大院里伴着一个传奇的故事长大,曾经有两个少年徒手爬上40米高的烟囱,他们挥舞着国旗,在烟囱顶上表演走平衡木。

他把这个故事搬进了电影里,电影中马小军为了博得米兰的注意,爬到大烟囱顶端,随后从高处重重落下,烟囱底部的烟灰救了他一命。

他黑的像锅底的脸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可爱得令人心疼。

整部电影都如此恣意疯狂,马小军雨夜给米兰告白那场戏,拍摄时气温低至零下十几度,米兰挂在墙壁上的那张照片,拍了23040张。

朔出于虚荣心客串了电影中的“小坏蛋”,穿着衬衫在冬天的寒风中冻得狼狈不堪。

电影问世后引起极大轰动,夏雨凭此片成为最年轻的威尼斯影帝。

在遥远的美国,一个名叫昆汀·塔伦蒂诺的青年导演为该片倾倒,由此成为姜文的忠实粉丝。

姜文将他所有真挚的情感揉进了电影里,借着电影实现青春的幻梦,观众在影片中追寻曾经的自己。

每个人都曾是马小军,心中都有一个米兰。

阳光倾泻而下,往日的岁月温暖而刺眼。

1997年的夏天,带着黄色草帽、身穿红色长袖的张艺谋,站在高楼下用一口纯正的陕西话呼喊,“安红,我想你”。

他身后站着混不吝的姜文,他们在拍摄电影《有话好好说》。

姜文在影片中横冲直撞,整个时代如他一样凶猛。

同年平安夜,冯小刚执导的中国首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上映。

影片中,葛优和朋友开办“好梦一日游”服务,帮人们圆梦。

书摊老板想当将军;川菜厨子想当义士;患病夫妻想借房结婚,葛优真借给了他们,并安慰自己“成全别人,陶冶自己”。

欢笑之中,每个人都在做着好梦。

次年平安夜,冯小刚再度推出贺岁片《不见不散》。

葛优和徐帆饰演一对欢喜冤家,两人在美国闯荡,跌跌撞撞后成为彼此忠实的伴侣。

电影随着钟声陪同观众跨向新年,长夜如水,冯氏幽默给了二十世纪的结尾一个温暖的开始。

这一年的日本,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广受好评。

电影讲述了大山中一对邮递员父子之间由陌生到消除隔阂的历程,情感细腻,画面纯美。

影片在中国并未引起太大反响,像是一个世外桃源,安静凝视着山外的喧嚣。

温暖的时光下,连张艺谋也褪去了思想中批判的锋芒,用一部《我的父亲母亲》,给观众留下温情的记忆。

年轻的章子怡裹着红色的围巾,在金黄的落叶下温婉一笑,给轰轰烈烈黄金时代留下一个温柔的结尾。

属于她的时代正在到来,旧时光倏然远去,无可追寻。

人们沿着时间的洪流行走,从温暖中回到现实。

新世纪到来后,张艺谋拍了《英雄》,执导了《十面埋伏》,商业的浪潮如同戏中的刀光剑影,迅猛如疾,难以躲避。

2006年,分别逾十年的张艺谋与巩俐再度重逢。

巩俐参演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发布会上,张艺谋说,十四年前他曾在长城上许愿,要让巩俐演一回女皇,没想到今天才如愿,身旁的巩俐难掩泪水。

可惜情愫早已不是现实的敌手,电影中到处都是闪耀的金黄,却没有一抹震颤人心的红色。

陈凯歌拍了《无极》,玄幻的故事里,人们看不懂陈导的内心,也有人为他拍手叫好,但海水盖过了火焰,陈凯歌由此走下神坛。

冯小刚深谙市场的喜好,《大腕》、《手机》、《天下无贼》赚的盆满钵满,观众却再难见到那个诚挚的冯小刚,冰湖上茬架,是他这些年最为人称道的事迹。

只有姜文依旧我行我素,他在《让子弹飞》里喊着,

“站着把钱赚了”。

观众越是不理解,他越是起劲地执拗。

纵然如此,这群被称作“第五代电影人”的创造者们依然无愧于他人的敬仰与赞誉。

2018年4月2日,张艺谋工作室发布了一张纪念张艺谋从艺四十年的海报。

海报中,张艺谋睁大犀利的双眼,向那些他亲手塑造的经典人物回望。

画面一片鲜红,像极了那年夏天山东高密乡绚烂的火烧云。

莫言获得诺奖后,在瑞典的电影院内和人们一起观看《红高粱》,进场时观众高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头”。

冯小刚、陈凯歌们偶尔还会聚在一起小酌,把酒言欢之际,难免回忆那阳光灿烂星辰闪烁的十五年,杯酒下肚,一切恍若隔世。

如今已贵为“百亿影帝”的黄渤,在记者问他是否能取代葛优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人家曾经开天辟地,在中国电影那样的时候,人是创时代的电影人。我们只是继续前行的一些晚辈”。

开天辟地之后,陈凯歌和张艺谋们看向身后的晚辈,期待着有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从人群里冲出,再次敲响黄土地上的安塞腰鼓。


億偲朢


过去十年里,中国电影票房一直被欧美大片统治的时期。2009年,《变形金刚2》在国内上映,打破的却是国内票房纪录最高的沉寂11年的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

4个月后,这一记录被新上映的灾难电影《2012》追上。《2012》纪录保持不到两月,就被后面上映的3D电影《阿凡达》超越,最终《阿凡达》以13.6亿的票房刷新了国内电影最高票房纪录。短短半年,三部电影不断刷新着国内的电影票房,然而没有一部是国产电影。

这一次,因为《阿凡达》带来的3D震撼视觉和强大的票房纪录,导致国内电影院频频更换银幕,以符合观众对视觉上的强烈需求。也让国内电影公司意识到观众并非没有消费能力,国产电影的高质量化,商业化,势在必行。

国产电影在随后几年里,点点累积,逐步追赶。像《非诚勿扰》、《让子弹飞》《唐山大地震》等电影都取得了不错的电影票房和口碑。

15年,现象级合家欢电影《捉妖记》更是力压欧美大片,问鼎当年影视票房榜首,这标志着国产电影黄金时代正式开启。随后,即爆发了大量的高票房国产电影,《美人鱼》、《红海行动》、《红海行动》、《战狼2》等,《战狼2》更是以57亿的票房持续两年高居榜首。

国产电影票房从2015年的450亿到2019年的642亿元,几乎每年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率。即使如此,对比美国的电影市场,国内如此大的人口基数,电影消费市场仍然大有可期,影视行业正处于黄金时代,影视红利大有可图。



龖尐娱乐


中国内地电影经历了长达15年的低潮期后,从2009-2019年马上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十年。

2009年7月,《变形金刚2》打破沉寂11年之久的《泰坦尼克号》纪录。而这一纪录又被4个月后的灾难片《2012》打破。

不过,屁股还没坐热的《2012》,在两个月后,就又迎来了《阿凡达》的上映。上映数月的《阿凡达》最终获得了13.6亿的惊人票房成绩,将这内地影史票房纪录提高了2.6倍,这还不包括当时影院以及系统瞒报的各类数据。这是詹姆斯·卡梅隆导演作品第三次引进中国内地,也是第三次刷新了内地票房纪录。

短短半年多,三次刷新内地影史纪录,这在过去,在未来,都已经成为绝唱。

在《阿凡达》的助力下,内地银幕数增幅大幅提速。同年,《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的票房成绩也都超过了4.5亿。2010年年度票房大盘首次超过百亿,同比增幅首次超过50%,中国票房正是进入全速时代。

2014年,《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的票房在短短一个月内达到了19.78亿,再次刷新纪录。不过,当时众多影迷与观众也为如此票房巨制因为密钥没能够延期最终突破20亿而遗憾,因为此片上映最后一天仍然有1300万的票房产出。

在2016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进口片逐渐获得了密钥延期的机会。当然,这跟大多数进口片也伴有内地公司的投资有关。

次年,《速度与激情7》继续在一个月内狂揽24.27亿票房,刷新内地票房纪录。这也是内地影史的最后一个进口片影史冠军纪录,并将持续保持下去。

三个月后,现象级国产合家欢电影《捉妖记》上映,最终通过各种手段票房达到24.4亿票房,这也是国产片在院线改制后拿到的第一个票房冠军。

国产电影也从2015年开始,也进入了全新的爆发期,《美人鱼》《战狼2》接连以10亿甚至20亿的跨幅打破新的纪录。《战狼2》也成为全球影史第一部闯进TOP60的非英语电影。

《战狼2》票房最终达到56亿,将《美人鱼》保持的单片票房纪录提高了67%!

2018年年票房大盘达到609亿,刷新影史新的票房纪录! 大年初一票房突破14亿,单日票房的最高纪录产生!

另外《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也都获得了30亿+的票房成绩。随着《战狼2》纪录保持将超过2年,下一部打破《战狼2》56亿票房纪录的,还会远吗?

但问题是我们的电影产业工业化程度还不够,现代化程度要提高,剧本、演员、导演、制片、发行等各个环节的衔接也有待成熟。


小漫说hua


关于这个问题,我给出的答案是,现在就是大陆电影的黄金时代。

怎样去判定是不是黄金时代,我认为方式很简单,就看这个时代留下的经典是否足够多。

香港的黄金时代毋庸置疑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是群星璀璨的年代,至今让我们神往,各个类型的经典电影层出不穷。说到那个年代,我的眼眶都是湿润的,尽皆过火,尽皆癫狂,仿佛那几十年香港电影独得上苍垂怜。但事实上呢,那个年代香港电影的产量有多少呢?1993年产量为234部,在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经典是多少呢?整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经典电影,应该不会超过100部,每年平均不到5部吧。

现在的大陆电影每年能留下来的经典有多少呢?因为还没经过时间的洗礼,我不方便下结论,但我猜想应该每年3部总会有吧。每年能留下来3部经典,这算不算是黄金时代呢?

有目共睹的是,现在的电影票房越来越向电影的质量和口碑倾斜了,在这个趋势下,我相信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电影只会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

据此,我是否可以认为现在就是大陆电影的黄金时代,或者说现在就是大陆电影黄金时代的开始呢?

一定会有人骂,现在的大陆电影这么烂,你还好意思说现在是黄金时代,你有没有判断力啊?朋友,请您去看看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那时候的烂片也是一大堆。现在很多公认的经典电影,在那个时候也是被骂做烂片的,最著名的惨例就是周星驰先生的《大话西游》。

以上为一家之言,欢迎批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