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是重新親近經典的橋樑

家訓與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已然是大勢所趨,無可阻擋。而真正的文化振興,隨著發展的深入,必然是由表及裡,逐漸貼近文化的實質,即回到實踐中,在現實生活中發揮作用,影響和改變個人的生活觀念、生命狀態,乃至改變社會生態,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學院中的紙上談兵,或是媒體上的自我作秀。這也已然為近年的發展進程所證實。

文化的傳承,通常是在精英和民眾兩個層面上進行,前者通過經典研學和師弟傳習而薪火相傳,後者沉澱為社會價值觀念、化為鄉風民俗而代代相承。這兩個層面是如何發生聯繫的,上層是如何向下層滲透的呢?中華文化悠久的家訓傳統,無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士子學人(文化精英)將經典的基本精神、個人習得的實踐經驗轉化為家訓家規教育家族子弟,而其中有些家訓,由於家族的興旺發達和名人代出,具有很好的示範效應,而得以向外傳播,飛入尋常百姓家,進而為人們代代傳誦,其本身也具有經典的意味了。由本叢書原著者一長串響亮的名字可以看到,這些著作者本身是文化精英的代表人物,這使得家訓一方面融入了經典的精神,一方面為了使年幼或文化根基不厚的子弟能夠理解,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行,家訓通常將經典的語言轉化為日常話語,也更注重實踐的方便易行。從這個意義上說,家訓是經典的通俗版本,換言之,家訓是我們重新親近經典的橋樑。

家训,是重新亲近经典的桥梁

對於從小接受現代教育(某種模式的西式教育)的國人,經典通常顯得艱深和難以接近(其中的原因,下文再作分析),而從家訓入手,就親切得多。家訓不僅理論話語較少,更通俗易懂,還常結合身邊的或歷史上的事例啟發勸導子弟,特別注重從培養良好的生活禮儀習慣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使得傳統文化注重實踐的本質凸顯出來(當然經典也是在在處處都強調實踐的,只是現代教育模式使得經典的實踐本質很容易被遮蔽)。因此,現代人學習傳統文化,從家訓入手,不失為一個可靠而方便的途徑。

此外,很多人學習家訓,或者讓孩子讀誦家訓,是為了教育下一代,這是家訓學習更直接的目的。年青一代的父母,越來越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且在當前的語境中,以傳統文化為內容的家庭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學校教育的缺陷。這個問題由來已久,自從傳統教育讓位於西式學校教育(這個轉變距今大約已有一百年)以來,很多有識之士認識到,以培養完滿人格為目的、德育為核心的傳統教育,被以知識技能教育為主的學校教育取代,因而不但在教育領域產生了諸多問題,並且是很多社會問題的根源。在呼籲改革學校教育的同時,很多文化精英選擇了加強家庭教育來做彌補,比如被稱為“史上最強老爸”的梁啟超自己開展以傳統德育為主的家庭教育配合西式學校,成就了“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話(可參閱上海古籍出版社即將出版的《我們今天怎樣做父親——梁啟超談家庭教育》)。

家训,是重新亲近经典的桥梁

本叢書即是基於以上兩個需求,為有志於親近經典和傳統文化的人,為有意嘗試以傳統文化為內容的家庭教育、希望與兒女共同學習成長的朋友量身定做的。叢書精選了歷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家訓著作,希望為他們提供切合實用的引導和幫助。

家训,是重新亲近经典的桥梁

讀古書的障礙

現代人讀古書,概括說來,其難點有二:首先是由於文言文接觸太少,不熟悉繁體字等原因,造成語言文字方面的障礙。不過通過查字典、藉助註釋等辦法,這個困難還是相對容易解決的。更大的障礙來自第二個難點,即由於文化的斷層,教育目標、教育方式的重大轉變,使得現代人對於古典教育、對於傳統文化產生了根本性的隔閡,這種隔閡會反過來導致對語詞的理解偏差或意義遮蔽。

試舉一例。《論語》開篇第一章:

家训,是重新亲近经典的桥梁

《論語集註》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說”,通“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字面意思很簡單,翻譯也不困難。但是,如何理解句子的真實含義,對於現代人卻是一個考驗。比如第一句,“學而時習之”,很容易想當然地把這裡的“學”等同於現代教育的“學習知識”,那麼“習”就成了“複習功課”的意思,全句就理解為學習了新知識、新課程,要經常複習它——一直到現在,中小學在教這篇課文時,基本還是這麼解釋的。但是這裡有個疑問:我們每天覆習功課,真的會很快樂嗎?

對古典教育和傳統文化有所理解的人,很容易看到,這裡發生了根本性的理解偏差。古人學習的目的跟現代教育不一樣,其根本目的是培養一個人的德行,成就一個人格完滿、生命充盈的人,所以《論語》通篇都在講“學”,卻主要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在講做人的道理、成就君子的方法。

家训,是重新亲近经典的桥梁

庠序(東漢畫像磚)

學習了這些道理和方法,不是為了記憶和考試,而是為了在生活實踐中去運用、在運用時去體驗,體驗到了、內化為生命的一部分才是真正的獲得,真正的“得”即生命的充盈,這樣才能開顯出智慧,才能在生活中運用無窮(所以孟子說:學貴“自得”,自得才能“居之安”“資之深”,才能“取之左右逢其源”)。如此這般的“學習”,即是走出一條提升道德和生命境界的道路,到達一定生命境界高度的人就稱之為君子、聖賢。養成這樣的生命境界,是一切學問和事業的根本(因此《大學》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樣的修身之學也就是中國文化的根本。

所以,“學而時習之”的“習”,是實踐、實習的意思,這句話是說,通過跟從老師或讀經典,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成為君子的方法,就要在生活實踐中不斷(時時)運用和體會,這樣不斷地實踐就會使生命逐漸充實,由於生命的充實,自然會由內心生髮喜悅,這種喜悅是生命本身產生的,不是外部給予的,因此說“不亦說乎”。

接下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共學,互相交流切磋,生命的喜悅會因生命間的互動和感應,得到加強並洋溢於外,稱之為“樂”。

如果明白了學習是為了完滿生命、自我成長,那麼自然就明白了為什麼會“人不知而不慍”。因為學習並不是為了獲得好成績、找到好工作,或者得到別人的誇獎;由生命本身生髮的快樂既然不是外部給予的,當然也是別人奪不走的,那麼別人不理解你、不知道你,不會影響到你的快樂,自然也就不會感到鬱悶(“人不知而不慍”)了。

以上的這種理解並非新創。從南朝皇侃的《論語義疏》到宋朱熹的《論語集註》(朱熹《集註》一直到清朝都是最權威和最流行的注本),這種解釋一直佔主流地位。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當代那麼多專家學者對此視而不見呢?

家训,是重新亲近经典的桥梁

程樹德

程樹德曾一語道破:“今人以求知識為學,古人則以修身為學。”(見程先生撰於1940年代的《論語集釋》)之所以很多人會誤解這三句話,是由於對古典教育、傳統文化的根本宗旨不瞭解,或者不認同,導致在理解和解釋的時候先入為主,自覺或不自覺地用了現代觀念去“曲解”古人。因此,若使經典和傳統文化在今天重新發揮作用,首先需要站在古人的角度理解經典本身的主旨,為此,在詮釋經典時,就需要在經典本身的義理與現代觀念之間,有一個對照的意識,站在讀者的角度考慮哪些地方容易產生上述的理解偏差,有針對性地作出解釋和引導。

家訓怎麼讀

基於以上認識,本叢書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引導。

首先,在每種書前冠以導讀,對作者和成書背景做概括介紹,重點說明如何以實踐為中心讀這本書。

家训,是重新亲近经典的桥梁

再者,在註釋和白話翻譯時儘量站在讀者的立場,思考可能發生的遮蔽和誤解,加以解釋和引導。

第三,本叢書在形式上有一個新穎之處,在每個段落或章節下增設“實踐要點”環節,它的作用有三:一是說明段落或章節的主旨。儘量避免讀者僅作知識性的理解,引導讀者往生活實踐方面體會和領悟。

二是進一步掃除遮蔽和誤解,防止偏差。觀念上的遮蔽和誤解,往往先入為主比較頑固,僅僅靠“簡注”和“譯文”還是容易被忽略,或許讀者因此又產生了新的疑惑,需要進一步解釋和消除。比如,對於家訓中的主要內容——忠孝——現代人往往從“權利平等”的角度出發,想當然地認為提倡忠孝就是等級壓迫。

家训,是重新亲近经典的桥梁

從經典的本義來說,忠、孝在各自的語境中都包含一對關係,即君臣關係(可以涵蓋上下級關係),父子關係;並且對關係的雙方都有要求,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說君要有君的樣子,臣要有臣的樣子,父要有父的樣子,子要有子的樣子,對雙方都有要求,而不是僅僅對臣和子有要求。更重要的是,這個要求是“反求諸己”的,就是各自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對方,比如做君主的應該時時反觀內省是不是做到了仁(愛民),做大臣的反觀內省是不是做到了忠;做父親的反觀內省是不是做到了慈,做兒子的反觀內省是不是做到了孝。(《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如果只是要求對方做到,自己卻不做,就完全背離了本義。如果我們不瞭解“一對關係”和“自我要求”這兩點,就會發生誤解。

再比如古人講“夫婦有別”,現代人很容易理解成男女不平等。這裡的“別”,是從男女的生理、心理差別出發,進而在社會分工和責任承擔方面有所區別。不是從權利的角度說,更不是人格的不平等。

家训,是重新亲近经典的桥梁

馬王堆帛書《周易》

古人以乾坤二卦象徵男女,乾卦的特質是剛健有為,坤卦的特徵是寧順貞靜,乾德主動,坤德順乾德而動;二者又是互補的關係,乾坤和諧,天地交感,才能生成萬物。對應到夫婦關係上,做丈夫需要有擔當精神,把握方向,但須動之以義,做出符合正義、順應道理的選擇,這樣妻子才能順之而動(“夫義婦聽”),如果丈夫行為不合正義,怎能要求妻子盲目順從呢?同時,坤德不僅僅是柔順,還有“直方”的特點(《易經·坤·象》:“六二之動,直以方也”),做妻子也有正直端方、勇於承擔的一面。在傳統家庭中,如果丈夫比較昏暗懦弱,妻子或母親往往默默支撐起整個家庭。總之,夫婦有別,也需要把握住“一對關係”和“自我要求”兩個要點來理解。

除了以上所說首先需要理解經典的本義,把握傳統文化的根本精神,同時也需要看到,經典和文化的本義在具體的歷史環境中可能發生偏離甚至扭曲。當一種文化或價值觀轉化為社會規範或民俗習慣,如果這期間缺少文化精英的引領和示範作用,社會規範和道德話語權很容易被權力所掌控,這時往往表現為,在一對關係中,強勢的一方對自己缺少約束,而是單方面要求另一方,這時就背離了經典和文化本義,相應的歷史階段就進入了文化衰敝期。比如在清末,文化精神衰落,禮教喪失了其內在的精神(孔子的感嘆“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就是強調禮樂有其內在的精神,這個才是根本),成為了僵化和束縛人性的東西。五四時期的很大一部分人正是看到這種情況(比如魯迅說“吃人的禮教”),而站到了批判傳統的立場上。要知道,五四所批判的現象正是傳統文化精神衰敝的結果,而非傳統文化精神的正常表現;當代人如果不瞭解這一點,只是沿襲前代人一些有具體語境的話語,其結果必然是道聽途說、以訛傳訛。而我們現在要做的,首先是正本清源,瞭解經典的本義和文化的基本精神,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其實踐方法。

家训,是重新亲近经典的桥梁

論語註疏 清嘉慶二十年(1815)南昌府學刊本

三是提示家訓中的道理和方法如何在現代生活實踐中應用。其中關鍵的地方是,由於古今社會條件發生了變化,如何在現代生活中保持家訓的精神和原則,而在具體運用時加以調適。一個突出的例子是女子的自我修養,即所謂“女德”,隨著一些有爭議的社會事件的出現,現在這個詞有點被汙名化了。前面講到,傳統的道德講究“反求諸己”,女德本來也是女子對道德修養的自我要求,並且與男子一方的自我要求(不妨稱為“男德”)相配合,而不應是社會(或男方)強加給女子的束縛。在家訓的解讀時,首先需要依據上述經典和文化本義,對內容加以分析,如果家訓本身存在僵化和偏差,應該予以辨明。其次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具體實踐的方式方法也會發生變化。比如現代女子走出家庭,大多數女性與男性一樣承擔社會職業,那麼再完全照搬原來針對限於家庭角色的女子設置的條目,就不太適用了。具體如何調適,涉及到具體內容時會有相應的解說和建議,但基本原則與“男德”是一樣的,即把握“女德”和“女禮”的精神,調適德的運用和禮的條目。

家训,是重新亲近经典的桥梁

此即古人一面說“天不變道亦不變”(董仲舒語),一面說禮應該隨時“損益”(見《論語·為政》)的意思。當然,如何調適的問題比較重大,“實踐要點”中也只能提出編注者的個人意見,或者提供一個思路供讀者參考。

家训,是重新亲近经典的桥梁

綜上所述,叢書的全部體例設置都圍繞“實踐”,有總括介紹、有具體分析,反覆致意,不厭其詳,其目的端在於針對根深蒂固的“現代習慣”,不斷提醒,回到經典的本義和中華文化的根本。基於此,叢書的編寫或可看做是文化復興過程中,返本開新的一個具體實驗。

因緣時節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當此文化復興由表及裡之際,急需勇於擔當、解行相應的仁人志士;傳統文化的普及傳播,更是迫切需要一批深入經典、有真實體驗又肯踏實做基礎工作的人。叢書的啟動,需要找到符合上述條件的編撰者,我深知實非易事。首先想到的是陳椰博士,陳博士生長於宗族祠堂多有保留、古風猶存的潮汕地區,對明清儒學深入民間、淳化鄉里的效驗有親切的體會;令我喜出望外的是,陳博士不但立即答應選編一本《王陽明家訓》,還推薦了好幾位同道。通過隨後成立的這個寫作團隊,我瞭解到在中山大學哲學博士(在讀的和已畢業的)中間,有一撥有志於傳統修身之學的朋友,我想,這和中山大學的學習氛圍有關——五六年前,當時獨學而少友的我驚喜地發現,中大有幾位深入修身之學的前輩老師已默默耕耘多年,這在全國高校中是少見的,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一批年輕的學人成長起來了。

家训,是重新亲近经典的桥梁家训,是重新亲近经典的桥梁

郭海鷹博士負責蒐集了家訓名著名篇的全部書目,我與陳、郭等博士一起商量編選辦法,決定以三種形式組成中華家訓導讀譯註叢書:一、歷史上已有成書的家訓名著,如《顏氏家訓》《溫公家範》;二、在前人原有成書的基礎上增補而成為更完善的版本,如《曾國藩家訓》《呂留良家訓》;三、新編家訓,擇取有重大影響的名家大儒家訓類文章選編成書,如《王陽明家訓》《王心齋家訓》;四、歷史上著名的單篇家訓另外匯編成一冊,名為《歷代家訓名篇》。

家训,是重新亲近经典的桥梁

考慮到叢書選目中有兩種女德方面的名著,特別邀請了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教授、國學院院長宋婕老師加盟,宋老師同樣是中山大學哲學博士出身,學養深厚且長期從事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弘揚。在叢書編撰的中期,又有從商界急流勇退、投身民間國學教育多年的邵逝夫先生,精研明清家訓家風和浙西地方文化的張天傑博士的加盟,張博士及其友朋團隊不僅補了《曾國藩家訓》的缺,還帶來了另外四種明清家訓;至此叢書全部13冊的內容和編撰者全部落實。叢書不僅順利獲得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選題立項,且有幸列入“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增補項目,並獲上海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財政扶持資金(成果資助類項目—新聞出版)資助。

由於全體編撰者的和合發心,感召到諸多師友的鼎力相助,獲致多方善緣的積極促成,中華家訓導讀譯註叢書得以順利出版。

這套叢書只是我們順應歷史要求的一點嘗試,編寫團隊勉力為之,但因為自身修養和能力所限,叢書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實現當初的設想,於我心有惴惴焉。目前能做到的,只是自盡其心,把編撰和出版當做是自我學習的機會,一面希冀這套書給讀者朋友提供一點幫助,能夠使更多的人親近傳統文化,一面祈願藉助這個平臺,與更多的同道建立聯繫,切磋交流,為更符合時代要求的賢才和著作的出現,做一顆鋪路石。

劉海濱

2019年8月30日,己亥年八月初一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家训,是重新亲近经典的桥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