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個作釣常見問題,風大、降溫、魚起浮,我們該如何解決!

春季常見的反常天氣有三個:刮不完的風;時不時的降溫;起浮的魚層。今天說一下這些天氣作釣的小建議。

早春三個作釣常見問題,風大、降溫、魚起浮,我們該如何解決!

風天如何防走漂:

穩定鉤餌:最直接的就是較大的浮漂和較重的鉛墜。

繃緊釣線:保持釣線的緊繃不會彎曲,可以保證魚口訊息準確地傳到浮漂上。

掛小餌釣跑鉛:餌要比平時小一些,保證魚能順利吞餌,且不容易吐出,迫使魚兒做出較大的動作,使浮漂信號更加明顯。釣跑鉛同樣是為了穩定風浪中的線組。

倒春寒如何保證魚獲:

早春三個作釣常見問題,風大、降溫、魚起浮,我們該如何解決!

所謂的倒春寒就是春季的中期或末期突發的降溫,厲害的時候可以把前一天穿著短袖的你凍得穿上秋褲,這時候要及時調整釣法,尋找釣點記住這四個字。

暖:釣水溫比較溫暖的地方。由於降溫往往伴隨著大風,魚兒往往會選擇去避風溫暖的地方。水草區,或者有擋風建築物的地方,一般會有魚兒聚集。

深:水錶由於直接接觸寒冷的空氣,水溫較低;所以降溫時魚兒一般會去往深水區。

小:這裡的小,是針對小水面作釣。水面小,受風吹的面積也較小,降溫相對大塘也就小了。

北:如果南北方向條件大體相當的話,選擇北邊比南邊好。因為太陽偏南,北邊水域正對太陽,陽光終日照射,水容易受熱。

魚兒起浮怎麼釣

早春三個作釣常見問題,風大、降溫、魚起浮,我們該如何解決!

魚兒起浮和倒春寒相反,魚兒起浮一般是水溫升高引起的。春季一天內早午晚的溫差大,中午時分水溫升高容易造成魚兒起浮的現象,那麼這時該如何應對呢?

如何判斷魚兒起浮:浮漂站立前躺在水面的時間無故延長、浮漂站立後未到釣目前出現異常停頓感、浮漂下沉的速度明顯緩慢、浮漂在站立或下沉過程中有抖動,鉤餌未到底前,多次出現截口等現象。

魚起浮,要看起浮到什麼程度,如果水面已經看見魚,建議不要作釣了。水皮看不見魚,可以用散炮,或者搓小餌,沾酒米!主要是找魚層。

早春三個作釣常見問題,風大、降溫、魚起浮,我們該如何解決!

底釣如何找魚層:在底釣釣組不變或先找底的前提下,先剪鉛皮並按每次5—10CM的距離下擼浮漂,由下向上,直至找到浮漂的“頓口”語言出現,有了實口魚也就找到了魚兒的泳層

我是“鋒哥愛野釣”原創手寫不易,如果覺得我寫的不錯,可以點贊關注,評論區留言。更多更好的釣魚問題及視頻期待與您探討分享。最後老話題,釣魚是一件修身養性的事,呼籲廣大垂釣愛好者做到:留大放小,文明出釣,愛護釣場環境,做到人走垃圾帶走,共同維護我們的釣魚資源。謝謝大家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