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一个自闭症儿子,却没妨碍她成为英国最富有的女性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都会定时发送自闭症的相关文章,让我们一起关怀来自星星的孩子~伴他们成长唷~


她有一个自闭症儿子,却没妨碍她成为英国最富有的女性




她有一个自闭症儿子,却没妨碍她成为英国最富有的女性


黛姆·斯蒂芬妮·雪莉如今是英国最富有的女性之一。她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创立自己的公司,并成为TMT(即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第一位,也是最成功的女性创业者。但这仅仅是整个故事中最容易叙述的一个侧面。


拿她自己的话来说:“如果成功很容易,我们就都是千万富翁了,我的成就伴随的是危机与伤痛。”事实上,她一生只有一个儿子,从他两岁被诊断为自闭症,到他35岁时离世,她在事业的起伏中几乎要被人生的波澜没顶。可她,还是挣扎着趟着生命的泥泞前行。


因为性别歧视,她选择离职创业

她有一个自闭症儿子,却没妨碍她成为英国最富有的女性

1938年,雪莉4岁,被从即将面临的屠杀犹太人的绝境中被救出,辗转被英国的一对夫妻收养。从生死边缘来到安稳的生活,她也因此领悟到了一点:“我要度过有意义的一生,不能辜负救下我性命的人。”


所以,她努力地读书,试图找到自己实现价值的方式。1960年代,英国性别歧视非常严重。女性在学校里面被禁止学习任何科学相关的学科,只能专注在烹饪、女红等“女式学科”上。成绩优异的雪莉,在面临所有科学技术类专业拒收女性的情况下,直接放弃读大学,到了一家邮政公司写代码。


在2000多名员工里,18岁的雪莉是唯一的女性。无法进行证券交易,不能开公交或者驾驶飞机,没有丈夫批准,银行账户都没有的女性,很难在六十年代的英国独立的生存。在这家公司里面,虽然她是一名实验软件程序员,每天可以学习计算机代码知识,还参与开发了首部电子电话,可她的职业发展还是受限。“同一个工作就因为你是女孩,公司就会把机会让给别人,哪怕那个人的技能并不如你。”


于是她果断选择了辞职,这一次,她要自己创业。这理所当然招来了一堆冷嘲热讽和轻视不屑。


那是1962年,雪莉用6英镑为资本,成立了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她的雇员全都是女性,作为对当时整个社会对“女性”这个身份的否认的有力回击。只要拥有学历、职业技能,不管已婚未婚,是否要孕育孩子,这些女员工都可在家办公,自由支配工作时间。


与此同时,在公司成立的同一年,雪莉就嫁给了一名物理学家,并于次年成功生下了一个漂亮的男孩儿。这是她唯一的孩子,取名吉尔斯。当时30岁的她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和世界上的每个母亲一样,她想把所有的爱都给儿子。可是她的事业还需要开拓,孩子需要照顾,她该如何平衡这样的生活?于是,她跟公司里的几百名员工一样,开始了在家带孩子边办公的生活。想要给孩子稳定的生活,给他最好的一切,这样的念头变成了她在职场上拼搏奋斗的机会。


于是,在这个否定女性的时代,为了和潜在投资者、客户见面,她不得不把自己的名字,“斯蒂芬妮”写成男名“史蒂夫”。即使进入了商业场合,还是有人不拿她当回事。可她说,“我真的相信,任何人都可以有所作为,如果你有一个想法,一个梦想,一件想做的事,去做就是了。”她在职场上因为忍受各种歧视,各种怠慢而产生的愤怒和委屈,因为家中的小天使的几个笑脸,统统都融化。也更加振奋和坚定对这份事业的坚持。


一边是自闭的儿子,一边是事业的压力

她有一个自闭症儿子,却没妨碍她成为英国最富有的女性

可就在吉尔斯2岁那年,这个小天使忽然不再说话,他暴躁、动不动就摔东西…原来他患上了严重的自闭症。雪莉东奔西走,求医问药。拜访了当时所有她拥有的人脉,企图寻找一条解救孩子和自己的道路。


60年代的欧洲,关于自闭症的了解非常少,具有专业能力的医疗或教育人员更是极少。很多治疗和干预方法都无法和现在相比,雪莉带着儿子吉尔斯,在治疗和干预的道路上艰难地前行着。


一方面,带着孩子辗转不同研究机构和一流医疗场所,另一方面,雪莉的创业正处在最艰难的时期。当时英国社会有许多人对这满是女性雇员的公司存在质疑,很多公司都对雪莉的团队嗤之以鼻。更何况当初软件都是作为硬件购买的赠品送给买家的,有谁愿意花钱购买由一只女人团队编写的软件呢?


生活和事业上的双重打击让雪莉近乎崩溃。有很长一段时间,雪莉极度烦躁、痛苦,每天都要抽上60支烟,走路时会感到路面突然下沉。时刻处在紧张、恐惧中的她,最终因精神崩溃而住院了。她不停地问自己,是不是自己不配做母亲,是不是命运在她一次次的反抗之中增加了打击的筹码。看到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雪莉的痛苦可想而知。


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她的事业迎来了峰会路转。当初为了拉业务送出去的试用软件,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反馈。对比那些硬件附赠的软件,雪莉团队所编写的软件操作更加方便,功能还能进行定制,甚至运转的流畅度、性价比都远远好多赠品软件。雪莉和她的这些兼职女员工们拿到了一笔又一笔订单。也没有一个人会想到,协和超音速飞机上,进行飞行纪录的黑匣子程序,是由雪莉带领的在家看孩子、做家务的女人编出来的。


事业的缓和让雪莉得以振作起来。“我能挑战整个歧视女性的社会,还不能护着孩子好好成长?”她在儿子一次次失败的学习中,同样也没有放弃坚持。日复一日陪伴着孩子的成长。事业上的成功让她的内心充满了力量,带着吉尔斯挑战命运。


可儿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的性情愈发狂躁,经常在床上跳上跳下,几次搬起椅子就向雪莉砸去。

因为他的这些情况,出门收到街上行人的指指点点,学校也拒收吉尔斯,医疗机构也已经做了他们所能做的,甚至大学里面的研究所也为吉尔斯为尝试了多种干预方式,却没有带来明显的改善。


雪莉意识到,在这样下去,吉尔斯除了待在家里,哪儿也去不成了。思索许久,她终于决定,用自己工作所积攒的部分利润,为自闭症个体,开创一所慈善机构。而自己最宝贝的儿子,成为第一个入住者。她要这样去照顾自己的天使,还要帮助像她一样痛苦的母亲。这一年,她34岁。


儿子去世后,她要做所有自闭症儿童的母亲

她有一个自闭症儿子,却没妨碍她成为英国最富有的女性

1998年10月,35岁的吉尔斯因为急性癫痫发作不幸去世,雪莉的世界又一次崩塌了:“35年来,作为一个母亲,我的一切都被打上了儿子的印记,甚至在每一次思考、走路和睡觉时,都不能不想着儿子:儿子需要我,我希望他能安全、快乐地活着,这是伴随了我35年的念头。但现在,我每时每刻,都被一个可怕的事实占据着:他已经死了。这种内心绝望的嚎叫,一直回荡在我的余生。”


痛苦不已的她,每次遇到员工下班后和孩子们团聚,总会不自主的流泪。可同时,她却总感到由衷的幸福,仿佛她才是那个拥抱儿子的母亲。


最终,在一次次的泪水中她放过自己,与世界和解。不能再做吉尔斯的母亲,她选择了做所有自闭症孩子的母亲。


后来,利用自己的事业做慈善,成为了雪莉的精神支柱。庆幸自己还是一位职业女性,雪莉在事业上的成功,不只让她从儿子过世的不幸中重振,也让她有更多的筹码把引导世界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


她拿出1.5亿英镑,修建了自闭症儿童学校,建立慈善基金;投资数百万英镑,在牛津大学等知名学府,设立互联网研究院和IT企业,致力于自闭症和癫痫症的研究,并提供给自闭症个体庇护性就业的机会。


她在1986年所成立的雪莉基金,这么多年来一直持续地在支持与自闭症谱系障碍相关的所有研究,特别是医疗方面的。基金支持的多个项目中,Autism at Kingwood致力于推广自闭症个体可以参加的丰富的社会活动;Prior's Court是基金支持下成立的最大的自闭症儿童住宿学校,一共有70名自闭症小学生和20名成年自闭症孩子在里面学习和生活;Autism99,一个有来自33个国家的16万5千人参加线上自闭症会议。这个会议涵盖的内容从家长成长,到家长就业、自闭症成年个体就业等多方面内容……


因为在自闭症领域的贡献以及所产生的影响,雪莉在2009-2010被女王授予英国慈善大使的会长,并向公众推广与自闭症相关,以及女性平权的信息。


她有一个自闭症儿子,却没妨碍她成为英国最富有的女性

通过这种温暖世界的方式,雪莉将自己拯救了出来。18年丧子之痛没有打败她,反而让她越发坚强。在职场上所承受的各种辛苦和挑战,变成了她内心最强大的力量。就像她在演讲中说的:“既然生活对我不够好,我要对这世界温柔些。”


她拯救不了自己的孩子,但事业有成而允许她捐出的这些钱,却可以帮助那些自闭症儿童和母亲。“她们少受一点苦,我也会感到由衷的幸福。”哪怕平生只感受到一次他人的善意,也要将这种善意毫无保留地传播下去,因为这个世界没有谁会一直幸运。这是她在职场上学到的重要一课,也变成了她想要让许多跟她一样的家长知道的一个事实。


一个人无法选择命运,无法选择是否遇到否定与苦难,但却可以掌握自身的痛苦,化悲伤为前行的力量。就像雪莉说的:“生活需要向前看,明天永远不会像今天这样,当然也不能像昨天那样。”


努力让自己变好,是为回报那些曾经的温暖与善意;亲吻这个世界,报复它给你的苦难和恶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