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罷免了一個好官,諸葛亮反覆思考原因,終於恍然大悟

孫權罷免了一個好官,諸葛亮反覆思考原因,終於恍然大悟

孫權善於用人是眾所周知的,他年紀輕輕就繼承了江東偉業,因此多謀善斷,在外人眼中孫權很有才能,但在歷史的記載中孫權也有瑕疵,比如他曾罷免了一位好官,因此遭來了很多非議,這其中有何緣故呢?

張溫的仕途

事情要從張溫說起,張溫是吳郡吳縣人,不僅有才華,而且長得也非常帥,更有很高的名節操守,因此年紀輕輕在當地就很有名氣了,他的名聲傳到孫權的耳朵裡,孫權就感到驚奇,於是就問朝中大臣說“張溫能和當今何人相比?”,大司農劉基回答說:“可以和全琮相比”。這時顧雍聽見了他們的對話,於是對孫權說:“劉基不瞭解張溫的為人,張溫如今無人可比”,孫權聽完後很高興,於是就召見了張溫,並問了張溫很多問題,結果張溫對答如流,所回答的言辭讓孫權及周邊的人十分敬佩,於是張昭握著張溫的手說:“老夫把心意託付給你,你應該明白”,不久後孫權任命張溫為議郎、選曹尚書,又升為太子太傅,很受朝廷的信任和器重。

孙权罢免了一个好官,诸葛亮反复思考原因,终于恍然大悟

張溫32歲的時候出使蜀國,使得蜀國與吳國在外交方面再度和好,他帶著誠意來到蜀國,闡明瞭孫權的想法,帶來了東吳的誠意,因此很得諸葛亮的喜歡,因為讓吳蜀兩國關係再度變好,張溫的名聲傳遍了吳蜀大地,回到吳國後,更加受到百姓的敬佩與愛戴,但也因此遭到了孫權的猜忌與懷疑,因為張溫誇讚了蜀漢的政治,這讓孫權很不高興。。

受到牽連

後來的一件事情徹底改變了張溫的命運,這就是暨豔案。暨豔也是吳郡人,早年受到過張溫的提拔,被任命為選曹郎,又到選曹尚書。但是暨豔這個人是一個性情中人,生性十分的清高嚴厲,因而常常得罪人,他看見當時朝中的風氣不好,就對朝中的大臣指指點點,看見大多官員不稱職,就想將好官壞官區分開來,想選拔一些有才能的官員,打擊那些沒才能的官員,於是就採取了一些措施進行改革,結果激怒了當朝中的大臣。

孙权罢免了一个好官,诸葛亮反复思考原因,终于恍然大悟

很多大臣都對暨豔不滿,由此讒言四起,所有大臣都聯合起來到孫權那控告暨豔和徐彪,說他們擅用私情,總是提拔自己喜歡的人,總是打壓自己不喜歡的人,目的是成立自己的小團伙,以此來排擠別人,孫權知道後十分生氣,為了安撫這些大臣,滿足這些人的意願,於是決定將暨豔處死,又因為張溫向來與暨豔意見相合,他們是一夥的,就判定張溫也有罪,把張溫禁錮了。

諸葛亮的論斷

孙权罢免了一个好官,诸葛亮反复思考原因,终于恍然大悟

諸葛亮聽聞張溫被罷免的消息後,一開始覺得很吃驚,後來經過反覆思考後才明白,張溫這個人清濁分的太清楚,善惡分的太分明,再加上名聲在外,很容易得罪人,從而受到別人的打擊,所以必將難逃被罷免的命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