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应届生工资普遍这么高?

zy流浪者hh


从直观感受觉得现在应届生工资普遍高,是因为有几大原因的:

1、媒体舆论炒作的结果。各种媒体信息传达的信息就是应届生工资高作为标题的吸引点,博眼球,让观众关注。其实真正是否科学未必。

2、和关注者当年毕业薪酬比。时过境迁,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物价水平和货币购买力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觉得比当年高是很正常的,

3、被一些头部行业和企业拉高期望。在校园招聘期初,都是一些竞争力比较强的企业出没,给出的薪酬都是比较有竞争力的,但是他们也是招的头部的人,所以这种提前批的薪酬标准抬升了候选人的期望,导致其他同学也觉得自己就是值这个价。

4、需求旺盛的岗位多分布在大城市。大城市的消费比较高,为能吸引到毕业生,必须要满足毕业生的基本开销,加在一起也拉升了薪酬的标准。

5、企业开始认识到自己培养人的重要性。通过校招应届生来储备挖掘好苗子,为了培养自己的梯队,所以愿意花大价钱请应届生了,观念的一大转变。

6、定薪逻辑发生巨变。过往对毕业生的定薪主要停留在假设初级水平,给的薪酬是体系中非常基础的档次,但现在定薪开始向价值导向转移,按照水平进行定薪,拉通内外部标准,你什么水平给多少钱的思路,很科学公平,但需要很严格的评估标准。

综合下来,对于应届生工资标准确定的逻辑是这样的:

1、参考头部企业的薪酬水平;

2、参考直接竞争对手的;

3、参考和我们抢一样人的行业;

4、参考区域内同行业;

5、参考同城市同行业;

6、结合内部薪酬结构。

这样就出炉了应届生的标准。


HR那些事儿


谢谢您的提问,小编专注于给各位分享各种职场经验,每日更新,跪求大家关注,下面说一下我的观点吧。

为什么现在应届生普遍工资都这么高,我们先来看下,老牌儿一线城市北上广深,2018年应届生平均起薪:

北京:10670元/月

上海:10015元/月

广州:8281元/月

深圳:9561元/月

作为应届生来说,还行吧,那为什么这个高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好的企业,想要做稳做扎实,新鲜血液是不可或缺的,而高素质的人才,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试想一下,您大学毕业,在同等条件下,A offer给您3K,B offer给您10K,绝对的是去B企业呀,企业不是工厂模式招工人,3K一个月爱干不干,而是错过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了。

如果同在一线城市,企业在成本效益最优的条件下,开出最让应届生“满意”的薪水,无法吸引优质人才,当然您可以继续以3K的价钱招聘大学生,但最终愿意过来的,很有可能是别的企业挑剩下的,如果贵司的业务模式不介意人才素质,绝对可以这么干,但如果贵司是希望能有优质的新鲜血液,那这样做可能会背道而驰,以为省下钱来了,谁知未来有的是机会给您浪费,适得其反。

价格随着企业间人才的竞争而逐渐增长,但都需要符合企业本职,您话100万能请到top5的学生吗?应该可以,但犯不上,因此应届生的工资是成本效益最优下的解。

人才竞争愈演愈烈,因此应届生工资水平现在看似高,但在可预见的将来,应届生工资水平还会平稳提升,各位在校生,想要赶上这波儿潮流,就让自己变为人才吧,不吃亏。

最后再给大家看一下2018年应届生平均起薪,给你们打个鸡血。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样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谢谢大家!


在广州奋斗的普通人


以下是我前两天所写的,主要原因还是“现实”使应届生期望偏高。这里的“现实”既包括社会实际情况,又包括社会的引导。

第一,现实的生活成本让他们不得不要这么高。

工作为的是生活,现在生活成本还是比较高的。以上海为例做个简单的测算(见下表),一个月的最低生活费用大约在4800元,这个测算应该还算保守的。税后4800元的生活成本反推税前工资大约在5900元左右,这只能保证最基本的状态——活着。如果还有点小梦想,比如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旅游)、给父母点惊喜(送父母点小礼物),那就需要攒点钱,一年攒个3万的小目标,那就一个月需要再增加2500元。那一个月就需要大约税后7300元,税前大约在9000元左右。如果梦想再大点,有个自己的小窝(买房)、可以随时随地去兜风(买辆车),小梦想就要翻个番每年攒6万元。那每个月就需要税后9800元,税前大约在12000元左右。如此看来,现实的生活成本和对未来的期望使应届生们不得不要这么高。

第二,现实中的自尊和面子让他们必须要的更高。

每到毕业季我相信作为毕业生被家人和朋友问道最多的问题应该就是“工作签哪了、待遇怎么样”,我相信凡是有点追求的人都会为了自己的自尊努力去找待遇高的工作。当听到某某签了一个非常好的工作,待遇非常高,相信正常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羡慕,接下来就希望找一个比他更好的工作。谁也不希望找到的工作不咋样,那么会在家人和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

第三,各类宣传让他们认为可以要这么高。
现在的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对于高薪的宣传,动不动就是阿里腾讯百度华为,说给开应届生几十万的年薪。应届生看到这种宣传,想几十万打个骨“折”每年要个十几万难道这也不行?
除了网上的宣传,学校里的宣传也是如此。要么就是你们的师兄/姐找到某某工作,年薪几十万。要么就是你们要努力学习,认真考研,研究生毕业后某某单位光安家费就给几十万。学生们听到这种宣传,想几十万打个骨“折”每年要个十几万难道这也不可以?
都这样宣传当然会提高学生们的预期。

槛坎二谈


近日,《2019年应届生求职趋势报告》显示,2019年应届生平均起薪5610元,提高了7.5%,其中专科毕业生平均薪资涨幅低于整体平均涨幅,双一流高校平均期望薪资达到6721元,较整体平均期望薪资高出27.3%,本科生期望薪资5376,硕士生期望薪资9017,一线城市吸引力首次跌破30%。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行业对应届生的需求第一次呈放缓趋势,倒是5G、电竞等新鲜血液向应届生们招手示好。

为什么一线城市不再是应届生们的首选?

首先,以上海、北京、深圳为典型的一线城市虽然平均薪资高于其它城市,但生活压力也是成倍得高于其它城市。就比如,20元才能解决的午餐,2000元才能解决的房租,无一不像一个巨大的石头压在应届生刚刚步入社会的肩膀上。

其次,一线城市的人才饱和度已接近满值,随便一个岗位就有几十、几百张简历砸向HR。当岗位数量和人才数量已经是供不应求,那刚毕业的小白们被这座城市所需要的程度就大打折扣了。

最后,成都、杭州等新一线城市的崛起,在生活舒适度、发展机会等因素上都成功超越一线城市,这也让刚步入社会的小白们纷纷坐上开往新一线城市的车。

除了城市的选择,在领域的期待度上,今年的应届生们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悉,游戏行业、信息安全行业、5G行业、物联网、新能源成为2019年应届生最想去的新型热门行业。互联网行业对应届生的需求第一次呈放缓趋势,像互联网的技术类岗位,企业对于应届生的学历门槛持续提高,明确要求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达到52.2%,而AI岗位近六成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

其实,对于许多人来说,起薪不仅仅是工作的薪水,还包括了副业所获得的收入。常常有人说,工作只是一剂定心丸,是稳定的象征,真正能让你富裕起来的还是靠副业。这句话也并不是毫无道理,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情况不同,这句话也就不是对所有人使用了。我们都知道,学历的高低与薪水的高低是成正比例关系,倘若你拥有高学历,靠稳定工作就能生活无忧,那何必再找副业让自己每天都辛苦呢?


AEIC学术


先看看现在社代要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哪些物质条件再说吧。

衣食住行,水电网气,通讯费,女生基本的化妆品得有吧,男生几套拿得出手的衣服鞋得有吧,手机电脑要不要花钱,两三年至少得换一个手机吧,攒钱小车要买一辆吧,咬牙房贷得自觉背上吧。00后为啥都开始养生啊?不敢生病啊各位!还得为未来打算,五险一金得缴吧。

工资是高了,大家对生活的要求也高了。以前努力工作就能活得体面,现在呢?除了在校的学生,出身社会的人,穿着百十来块的衣服走在城市的街上就像乞丐,拿着两三千的手机根本抬不起头,不要说是啥自卑心理作祟,瞧不起你的只有你自己云云。当每个人都自卑的时候,就越喜欢到他人身上寻找优越感。人是社会性的,真做到宠辱不惊,超然物外,就去归隐山林算了,到时又说人家消极避世,不思进取。

应届毕业生,开局一张文凭,进阶全靠随缘。要啥啥都没有,生活刚需还特别大,各种主线任务接踵而来,应接不暇,措手不及。

现在你还觉得应届毕业生工资“高”吗?光看数字当然高,你们活了几十年就只会看数字吗?毛主席都说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怎能一概而论?背着毛主席语录长大的人,全忘了?


不向清风索明月


其实造成这一结果,有很多的方面。第一,来自于自己的期望,可能是由于收到生活压力的影响,还有来自于社会的一些现象,然后让应届生只看到期望值,没有看到实际值,这样使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值什么样的价值,然后做一个估值,但是估值相当的高,导致了脱离实际,这还是自身没有结合自己实力情况来处理,导致这一情况的出现。第二,来自社会的错误影响,有的人可能是非常有能力,然后毕业了拿到了高薪水,然后在媒体的扩大化下,让刚毕业的大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使他们追求更高的价值,但是实际上,本身没有那么多价值,好高骛远出现,这也是社会的一中变态思想。第三,来自于家庭压力,有的家庭可能认为,你大学毕业,就得有好的工作,就得拿高工资,这样的压力下,使刚刚毕业的学生对社会一无所知,然后就匆忙给自己定位,导致了这一情况的出现,那么这种认知,家庭一部分的不理解,使重要的方面。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要做好定位工作,一步一步来,免得好高骛远。



研途途


哇塞,这么高呢,少部分可以吧,但是这肯定不是应届工资吧,应届生大部分都是4000左右吧,呀,难道这个表是统计全是上市公司的211,985的毕业工资嘛🥺

其实也差不多吧,大城市肯定工资要高吧算上福利,各种补贴啊,应该也差不多嗯嗯我觉得挺好,嗯?

嘤嘤嘤!


康次康次


首先是生活所迫。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刚毕业甚至直到结婚生子,如果工作没有质的飞跃,是没有办法不靠父母的,这是现实。如果家庭条件一般的应届毕业生,想在大城市生活的有尊严还是相当地困难的。其次,是对金钱没有太多概念。花家里的钱花惯了,不知道赚钱的艰辛。觉得一年20才够花啊,但是请清醒一点,父母生活节衣缩食,才让你潇洒的花钱。


乔帮主Jason


学校学到的和实际工作遇到问题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期望薪资过高绝大原因是因为现在物价和消费水平的提升,而往往企业对于应届毕业生能给出的不会太高,还是平常心,不要好高骛远的好,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你有能力以后肯定有的是机会,还是脚踏实地一步步来吧。


青岛Zhao


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