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貨書記”談生意

“帶貨書記”談生意

圖為買買提·阿不都(中)為貧困戶聯繫好了買家。 (資料圖片)

“不能出門,葡萄乾咋賣?”前幾天,吾休爾·艾米一直心急如焚。

今年年初,這名貧困戶收購了6噸葡萄乾,從新疆哈密運到甘肅武威。由於生意紅火,他急忙趕回老家打算再收購一批,趁著春節再賺點錢。但沒想到,正當他收購了3噸葡萄乾準備再次東行時,卻因要配合疫情防控,村子採取了封閉管理措施。

“疫情形勢嚴峻,咱必須配合,但一想到生意就這麼黃了,還是急!”在哈密市伊州區五堡鎮比地力克村的家中,吾休爾·艾米“吃啥都不香”。瞭解情況後,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市紀委監委駐村工作隊隊長買買提·阿不都撥通了電話,“特殊時期,你得服從大局,賣葡萄乾的事兒包在我身上”。

放下電話,常幫鄉親賣特產的“帶貨書記”也犯了難。“防疫要緊,但脫貧也不能耽誤。”他暗自下了決心。

隨後,買買提·阿不都不停打電話請同事朋友幫忙,又發了微信朋友圈,希望能有買家,但連續幾天沒有音信。最後,他給做乾果生意的艾買提·依不拉音打起了電話,“有個貧困戶村民收了3噸葡萄乾,結果窩手裡了,你能不能幫幫啊?”

“啥?3噸?可是不少。”電話那端,艾買提·依不拉音沉默了兩三秒。“都要了,就當提前存貨了。”

“你這可解了燃眉之急,現在不是收購季,疫情也影響生意,你收過去也得幹放庫房裡呀。”“帶貨書記”有些過意不去。

“這叫啥話,這是為貧困戶辦好事,以後有這種情況,我還收。”艾買提·依不拉音提高了嗓門。

3噸葡萄乾有了著落,吾休爾·艾米拿到了2萬多元貨款,緊鎖的眉頭舒展了。“多虧了書記和好心人的幫助,以後生活好了,我也要幫別人。”這名貧困戶眼裡泛著淚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