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會超越茅臺麼:四季度淨利暴增26倍 今年淨利潤或超300億

點擊上方“關注”我們,您將收到更多快消品行業資訊、先進經營理念、落地管理方法,權威新模式解讀。

隨著牧原股份2019年年報的公佈,市場對其的預測開始熱切起來,從目前情況來看,券商普遍認為其2020年的淨利潤或超300億元,而貴州茅臺2018年的淨利潤才首次超越300億元,達到352億元。

截止今日收盤,貴州茅臺市值為1.33萬億元,牧原股份為2568億元。

不過目前牧原股份的淨利潤只有61.14 億元,離300億元尚有較大差距,那麼券商給出的300億元淨利潤到底只是一個“畫餅”,還是有充分的事實依據呢?

第四季度淨利潤暴增26倍

牧原股份2019年年報發佈後,不少媒體在報道牧原股份時用上了2019全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0倍的標題。不過如果我們將焦點集中到第四季度,你會發現牧原股份的增長更加迅猛,達到了26倍。

2019 年,牧原股份實現營業收入 202.21 億元,同比增長 51.04%,歸母淨利潤61.14 億元,同比增長 1075.37%,扣非後歸母淨利潤 59.38 億元,同比增長1186.55%。

牧原股份會超越茅臺麼:四季度淨利暴增26倍 今年淨利潤或超300億

分季度來看,1到4季度,牧原股份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41億元、3.85億元、15.43億元、47.27億元。尤其是2019年第四季度,47.27億元的歸母淨利潤,較2018年同期上漲了2680.56%。

牧原股份業績上漲的原因,主要還是受生豬價格的影響。牧原股份表示,2019年,生豬養殖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與起伏:第一季度,全行業受到非洲豬瘟 疫情的影響,生豬銷售價格呈現極度低迷;第二季度開始,市場供需形勢發生變化,生豬價 格開始恢復性上漲;第三季度,供需缺口進一步加大,生豬價格出現加速上漲;第四季度, 生豬價格創下歷史高點後有所回落,但仍維持在高位。

牧原股份會超越茅臺麼:四季度淨利暴增26倍 今年淨利潤或超300億

這一變動趨勢與2019年生豬價格走勢相一致,2019年初生豬價格還在10元出頭,到了2019年底,已經超過了30元/公斤。

下一個“茅臺”:300億淨利潤從何而來?

牧原股份2019年年報發佈後,不少券商也相繼發佈了研報,認為其2020年淨利潤將在300億元左右。比如廣發證券就預計,2020年至2022年,牧原股份淨利潤分別為329.14億元、233.43億元、239.16億元。當然也有更加激進的,招商證券就預計牧原股份的2020年歸母淨利潤將達429.8億元。

牧原股份會超越茅臺麼:四季度淨利暴增26倍 今年淨利潤或超300億

300億元到400億元的淨利潤是什麼水平呢?貴州茅臺2016年至2018年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67.18億元、270.79億元、352.04億元。也就是說牧原股份2020年的淨利潤有可能達到目前貴州茅臺的水平。

那麼這些券商作出這樣的依據何在?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些券商多從成本、產能、生豬價格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產能:2020年生豬銷量接近翻倍

2019年牧原股份銷售生豬1025.33萬頭,其中商品豬867.91萬頭,仔豬154.71萬頭,種豬2.71萬頭。2020年,牧原股份計劃出欄生豬1750萬頭至2000萬頭。如果如果按照2000萬頭的銷售上限“測算”,那麼牧原股份2020年生豬銷量接近翻倍。

敢於喊出這樣這樣的生豬銷量,牧原股份也是有自己的底氣的,即生產性生物性資產規模和產能依舊在快速擴張。所謂的生產性生物資產,是指為產出農產品、提供勞務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資產。2019年報告期末,牧原股份生產性生物資產為38.35億元,而2018年末這一數字為14.61億元,同比上漲162.49%。

牧原股份如此高的生產性生物資產增長率與其不斷擴充的產能不無關係。財務報告顯示,2019年,牧原股份延續之前的發展策略,繼續在適宜發展“牧原模式”的區域成立子公司,同時抓住部分南方省份引進大型養殖企業保障本地生豬供應的契機,開始在南方省份(廣東、

廣西、雲南、浙江等)佈局養殖產能。

截止2019年底,牧原股份在建工程為85.99億元,2018年底這一數字為36.80億元,同比增長133.67%。目前,牧原股份銅山、西平、商水、東明等43個生豬養殖項目建設正在建設當中。

與產能增加相對應,牧原股份還增加了屠宰規模。牧原股份表示,為更好的為客戶與股東創造價值,公司 分別在河南省內鄉縣、正陽縣、商水縣啟動3個屠宰廠項目,設計產能總計為600萬頭。

價格:生豬價格繼續維持高位

豬場是否能盈利,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生豬價格。如前文所述,牧原股份在2019年第一季度其實就是虧損的。對此,該公司表示,第一季度全行業受到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生豬銷售價格呈現極度低迷。

不過後續受非洲豬瘟疫情的持續影響,生豬市場供應形勢緊張,整體銷售價格相比2018年

同期明顯上漲,牧原股份才實現了業績的快速增長。據悉,從10月份開始,國內市場生豬價格已經超過了30元/公斤,而2019年年初,只不過10元出頭。

但是,2020年的生豬價格還能維持高位麼?

另一大生豬養殖巨頭溫氏股份已經公佈了2020年第一季度銷售簡報,該公司表示,公司2020年1月銷售肉豬86.94萬頭(含毛豬和鮮品),收入37.18億元,毛豬銷售均價36.62 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31.61%、-29.68%、6.70%,同比變動分別為-65.13%、16.22%、218.43%。也就是的說,相比於2019年12月的豬肉價格,2020年1月豬肉價格有所上漲。

對於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溫氏股份表示,公司肉豬銷售均價同比上升,主要是受國內生豬供給偏緊導致價格上升所致。

牧原股份自身也認為2020年的豬肉價格會“不錯”,2月28日,牧原股份最新發布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表示,預計2020年上半年豬價不錯,下半年略低一點,2021年的供需缺口會變小。

那麼牧原股份認為豬肉價格不錯的依據何在呢?

自2018年8月首次爆發非洲豬瘟以來,疫情迅速在全國範圍內蔓延,導致生豬產能下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國內生豬存欄31041萬頭,同比下降27.5%。

2019年,豬肉產量4255萬噸,同比下降21.3%。2019年,生豬存欄31041萬頭,同比下降

27.5%;生豬出欄54419萬頭,同比下降21.6%。

專注於提供大宗商品市場的卓創資訊根據2019年復產節點及商品豬的出欄週期計算,認為今年7月、8月國內生豬會集中出欄,所以價格難以出現明顯回落。

成本:生豬養殖成本將進一步下降

眾所周知,成本越低、價格越高,利潤也就就越高。所以,通過一系列現代化的養殖手段,牧原股份的養殖成本正在逐步下降。

資料顯示,牧原股份專注於大規模一體化的養殖模式,目前已形成了集科研、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種豬擴繁、商品豬飼養、生豬屠宰為一體的生豬產業鏈。

生豬養殖方面,2019年牧原股份一方面繼續對豬舍進行升級改造,另一方面藉助人工智能技術,研發智能裝備,建立豬病預測模型,全方位提升疫病防控水平。據悉,在育肥階段,牧原股份1名飼養員可同時飼養2700-3600頭生豬(根據豬舍條件)

育種方面,牧原股份執行獨立的育種方案,為公司提供高品質的生豬來源現在已經擺脫了對進口種豬的依賴。通過育種,牧原股份提升了商品豬生產性能,降低飼養成本。並且牧原股份建立了其特有的二元育種體系,這種獨特的輪迴二元育種體系所具備的肉、種兼用的特點,可以直接留種作為種豬使用,在現在母豬極度缺乏的形式下,為其快速發展奠定種豬基礎。牧原股份通過輪迴二元母豬的留種既可以滿足自身快速發展的種豬需求,又可以為市場提供優質種豬,優勢明顯。

對於牧原股份在成本上的優勢,東北證券在研報中就表示,2020年牧原股份資本開支約200億,豬舍改造和新建豬舍比例將顯著提升,2020 年底新式豬舍佔比可達 2/3 以上, 通過空氣過濾、獨立通風、飼料統一中轉等措施優化豬的生長環境,料肉比、上市率、防疫成本下降等指標的改善均會降低生產成本;此外,自動化、大數據等智能設備的研發運用將提高生產效率,並且產能大幅釋放帶來的規模 效應都有利於降低生產成本。預計二季度開始成本下降逐漸顯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