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拜孔子为师需要拿什么当学费?可别自以为是地拿着钱去

古往今来,孔子被誉为中国古代先贤,若能拜他为师何其幸也,拜师总不能两手空空吧。关于这个问题,孔子《论语·述而篇》中对自己收徒的条件说得很直白:“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大意为求学之人凡是满足了“自行束脩以上”这个条件,孔子就不可能不教他。


想拜孔子为师需要拿什么当学费?可别自以为是地拿着钱去

关于对“束脩”的理解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不过将其理解为“十条干肉脯”的说法最有影响力,持此观点的知名思想家也较多,比如开创了魏晋玄学之先河的何晏、南朝梁经学家皇侃、北宋教育学家邢昺、南宋理学家朱熹、明朝中后期政治家张居正、清朝经学大师刘宝楠。所以我们也将“束脩”理解为十条干肉脯去探究这个问题:孔子为什么要求想拜他为师的人拿“束脩”作为学费?

首先,孔子要求欲拜他为师者拿出十条干肉脯作为见面礼,用意不只在于肉干实物本身,而在于送肉干者背后的求学诚意。


想拜孔子为师需要拿什么当学费?可别自以为是地拿着钱去

冯友兰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哲学史》中提到:孔子是中国第一位私学教师。但孔子并不是什么人都愿意教,他很看重学生是否有求学主动性,比如《论语·述而篇》中有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尔,则不复也。”大意为:除非学生先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无解后,孔子才会去指点迷津。所以要求拜师者拿出十条干肉脯作为见面礼,是为了让求学者表明自己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而非孔子一厢情愿地去好为人师。

其次,孔子规定以十条干肉脯作为收徒条件,和其“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是吻合的。虽然先秦文献有将贵族阶级中的当权者称之为“肉食者”,但这并不是说只有贵族阶级吃得上肉,普通百姓无福消受。


想拜孔子为师需要拿什么当学费?可别自以为是地拿着钱去

六畜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就已出现,比如《吕氏春秋》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提到:“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史书载:“务于畜养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谷殖,则入多。”《韩非子》提及为提高百姓家庭收入支招时,亦包括饲养六畜之事,即“务于畜养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谷殖,则入多。”这说明普通百姓家中也有养可以当肉吃的动物之情况,只是在那个诸侯国纷争的年代,对老百姓来讲粮食本来并不那么够吃,更奢谈用粮食去养动物。

因此,十条干肉脯作为学费,普通人虽然没有那么容易拿出来,但也是能拿出来的。所以孔子的学生可以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上至鲁国孟孙氏的宗主孟懿子,下至被称为“贱民”出身的仲弓、“鄙家”出身的子张;有家境富裕的子贡,也有一贫如洗的颜回……对此荀子评价为“孔门多杂”。十条干肉脯这样并不高的入学门槛,为孔子贯彻收徒弟不论贵贱门第的“有教无类”治学理念提供了现实依据。


想拜孔子为师需要拿什么当学费?可别自以为是地拿着钱去

再次,孔子之所以要求求学者拿出干肉脯这种实物作为拜师礼,亦是现实使然。

实物作为拜师礼,除了有将求学者的意愿具象化之功效,更有保障传道授业者基本生活之功效。众所周知,私学并非义务教育,孔子作为“士”并不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他周游列国宣扬礼乐文明没有固定收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收取一定实物也是生存所需。此外之所以收取实物而非钱币作为学费,亦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想拜孔子为师需要拿什么当学费?可别自以为是地拿着钱去

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商业日益发展,在这段历史时期也涌现出一些知名商人,比如孔子的徒弟子贡、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范蠡、战国名相吕不韦。繁荣的商业催生出各种具有固定价值的金属货币,此时黄金也开始在交换过程中被大量使用。

但此时的社会形态刚过渡到封建社会不久,而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在自然经济阶段人们主要还是以实物而非货币为媒介来进行交换,况且孔子四处游学、收的的徒弟也来自五湖四海,有来自鲁国、有的来自楚国、有的来自晋国、还有的来自卫国……然而各个诸侯国使用的钱币种类并不相同,所以收钱币作为学费并不比收干肉脯更方便使用。


想拜孔子为师需要拿什么当学费?可别自以为是地拿着钱去

千百年来“束脩”还是那个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荤腥,但人类的教育方式和治学理念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束脩”背后先贤的良苦用心并没有过时,若能看到此处,也是从古老文明中对教育理念的一种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