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拜孔子為師需要拿什麼當學費?可別自以為是地拿著錢去

古往今來,孔子被譽為中國古代先賢,若能拜他為師何其幸也,拜師總不能兩手空空吧。關於這個問題,孔子《論語·述而篇》中對自己收徒的條件說得很直白:“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大意為求學之人凡是滿足了“自行束脩以上”這個條件,孔子就不可能不教他。


想拜孔子為師需要拿什麼當學費?可別自以為是地拿著錢去

關於對“束脩”的理解自古以來眾說紛紜,不過將其理解為“十條幹肉脯”的說法最有影響力,持此觀點的知名思想家也較多,比如開創了魏晉玄學之先河的何晏、南朝梁經學家皇侃、北宋教育學家邢昺、南宋理學家朱熹、明朝中後期政治家張居正、清朝經學大師劉寶楠。所以我們也將“束脩”理解為十條幹肉脯去探究這個問題:孔子為什麼要求想拜他為師的人拿“束脩”作為學費?

首先,孔子要求欲拜他為師者拿出十條幹肉脯作為見面禮,用意不只在於肉乾實物本身,而在於送肉乾者背後的求學誠意。


想拜孔子為師需要拿什麼當學費?可別自以為是地拿著錢去

馮友蘭先生在其著作《中國哲學史》中提到:孔子是中國第一位私學教師。但孔子並不是什麼人都願意教,他很看重學生是否有求學主動性,比如《論語·述而篇》中有提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反爾,則不復也。”大意為:除非學生先經過自己的思考探索無解後,孔子才會去指點迷津。所以要求拜師者拿出十條幹肉脯作為見面禮,是為了讓求學者表明自己有主動學習的意願,而非孔子一廂情願地去好為人師。

其次,孔子規定以十條幹肉脯作為收徒條件,和其“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是吻合的。雖然先秦文獻有將貴族階級中的當權者稱之為“肉食者”,但這並不是說只有貴族階級吃得上肉,普通百姓無福消受。


想拜孔子為師需要拿什麼當學費?可別自以為是地拿著錢去

六畜概念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獻中就已出現,比如《呂氏春秋》在描述春秋戰國農耕時提到:“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史書載:“務於畜養之理,察於土地之宜,六畜遂,五穀殖,則入多。”《韓非子》提及為提高百姓家庭收入支招時,亦包括飼養六畜之事,即“務於畜養之理,察於土地之宜,六畜遂,五穀殖,則入多。”這說明普通百姓家中也有養可以當肉吃的動物之情況,只是在那個諸侯國紛爭的年代,對老百姓來講糧食本來並不那麼夠吃,更奢談用糧食去養動物。

因此,十條幹肉脯作為學費,普通人雖然沒有那麼容易拿出來,但也是能拿出來的。所以孔子的學生可以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上至魯國孟孫氏的宗主孟懿子,下至被稱為“賤民”出身的仲弓、“鄙家”出身的子張;有家境富裕的子貢,也有一貧如洗的顏回……對此荀子評價為“孔門多雜”。十條幹肉脯這樣並不高的入學門檻,為孔子貫徹收徒弟不論貴賤門第的“有教無類”治學理念提供了現實依據。


想拜孔子為師需要拿什麼當學費?可別自以為是地拿著錢去

再次,孔子之所以要求求學者拿出乾肉脯這種實物作為拜師禮,亦是現實使然。

實物作為拜師禮,除了有將求學者的意願具象化之功效,更有保障傳道授業者基本生活之功效。眾所周知,私學並非義務教育,孔子作為“士”並不長期從事農業生產,他周遊列國宣揚禮樂文明沒有固定收入,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收取一定實物也是生存所需。此外之所以收取實物而非錢幣作為學費,亦是基於當時的社會環境。


想拜孔子為師需要拿什麼當學費?可別自以為是地拿著錢去

雖然在春秋戰國時期商業日益發展,在這段歷史時期也湧現出一些知名商人,比如孔子的徒弟子貢、中國早期商業理論家范蠡、戰國名相呂不韋。繁榮的商業催生出各種具有固定價值的金屬貨幣,此時黃金也開始在交換過程中被大量使用。

但此時的社會形態剛過渡到封建社會不久,而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在自然經濟階段人們主要還是以實物而非貨幣為媒介來進行交換,況且孔子四處遊學、收的的徒弟也來自五湖四海,有來自魯國、有的來自楚國、有的來自晉國、還有的來自衛國……然而各個諸侯國使用的錢幣種類並不相同,所以收錢幣作為學費並不比收乾肉脯更方便使用。


想拜孔子為師需要拿什麼當學費?可別自以為是地拿著錢去

千百年來“束脩”還是那個滿足人們口腹之慾的葷腥,但人類的教育方式和治學理念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束脩”背後先賢的良苦用心並沒有過時,若能看到此處,也是從古老文明中對教育理念的一種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