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淺談——我“性”為之,孟子性“善”論,性論(1)

作為儒家的傑出代表,孟子和荀子兩個人就人性方面做出了 爭辯,由於二者不屬於同一時期人物,所以,荀子對孟子作為儒家傑出代表也是頗有微詞,導致兩者對“性”得問題上認知有所不同,今天我們先分析孟子的性“善”論,以下為《孟子•告子》書中記載有關人“性”的爭辯

中國哲學淺談——我“性”為之,孟子性“善”論,性論(1)


爭論點一

告子日: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人性就像那急流的水,缺口在東便向東方流,缺口在西便向西方流。人性無所謂善與不善,就像水無所謂向東流向西流一樣。” )

中國哲學淺談——我“性”為之,孟子性“善”論,性論(1)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 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天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水的確無所謂向東流向西流,但是,也無所謂向上流向下流嗎?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當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飛濺起來,能使它高過額頭;加壓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崗。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形勢迫使它如此的。人可以迫使他做壞事,本性的改變也像這樣)

第一階段的爭論,我們做一個概述:

告子這個人提出過幾個有名的觀點:"生之謂性","食色,性也"。那麼性到底是什麼?我們引用《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修道之謂。從字的構造來說,性者:從心從生。告子把人性比作水,水流方向四通八達,居無定所,沒有好壞,沒有善惡,但是孟子在駁斥告子關於人性方面卻說,水的屬性是自上而下,怎麼叫沒有屬性?本來就帶有這種屬性,從而推導出人性也自帶屬性那就是“性善”,從而“性惡”是由於外在因素導致。孰優孰劣,在此不做分析,後面我會分幾個章節講中國哲學家對於“性”的認識演變

爭論點二

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 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省瞽瞍為父 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今 曰‘性善’,然則被皆非與?”(告子說:‘人性無所謂善良不善良。’又有人說: ‘人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所以周文王、周武王當 朝,老百姓就善良;周幽王、周厲王當朝,老百姓就橫暴。’也有 人說:‘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所以雖然有堯這樣 善良的人做天子卻有象這樣不善良的臣民;雖然有瞽瞍這樣不善 良的父親卻有舜這樣善良的兒子;雖然有殷紂王這樣不善良的侄 兒,並且做了天子,卻也有微子啟、王子比干這樣善良的長輩和 賢臣。’如今老師說‘人性本善’,那麼他們都說錯了嗎?” )

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 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 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 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 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 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 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孟子說:‘從天生的性情來說,都可以使之善良,這就是我說 人性本善的意思。至於說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歸罪於天生的資 質.同情心,人人都有;羞恥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 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屬於仁;羞恥心屬於義;恭敬心屬於 禮;是非心屬於智。這仁義禮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給我的,而 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過平時沒有去想它因而不覺得罷了。所以 說:‘探求就可以得到,放棄便會失去。’人與人之間有相差一倍、 五倍甚至無數倍的,正是由於沒有充分發揮他們的天生資質的緣 故。《詩經》說:‘上天生育了人類,萬事萬物都有法則。老百姓 掌握了這些法則,就會崇高美好的品德。’孔子說:‘寫這首詩的 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則;老百姓掌握了這些法則,所 以崇尚美好的品德。”’

第二階段概述

告子認為,性不分善與不善,(個人覺得,《孟子•告子》一書的編排有問題,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應該互相顛倒,第二階段是觀點,直接拿出來會比較好,但是整部《孟子》都沒有太多邏輯,我們再次就不討論)告子用的是歷史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解釋,通過王朝的更迭,宏觀的看待“性”是不分善與不善,孟子沒有直接針對這些史實去爭辯,而是從人性與人心的本源去辯解,我個人的觀點是:告子的比喻欠缺對“性”的認識,孟子對“性”的爭辯沒問題,但是提出的“性善”論有待商榷。

孟子在第二階段的爭辯中的第一句是很值得推敲的,“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孟子說的是可以為善,進而說人性謂善,善是人性情的一部分,我們可以“為”之,這句話怎麼去理解?用佛教的說法就是“眾生皆可以成佛”。我不知道大家懂不懂兩者之間的異曲同工之妙。孟子作為儒家的代表,孔子說仁者,愛也。孟子在這裡解釋仁,說的是惻隱之心,而儒家一生都是以“仁愛”為出發點,那麼孟子說,人性善,是不是為了說“眾生皆是儒”?這是在誘導大家去學習善,而不是證明人性本善,性情中含有善的成分,我們為之,就可以善,所以人性本“善”,這個邏輯,我用圖片的形式來推導出錯誤,因為他前面說了“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其中是沒有說,其情就是善,而是含糊表達其情可以為善,那麼我們用善的反面(惡)涵蓋在性情中推導沒問題吧?而惡的產生,孟子在第一階段的爭辯中做了說明:人之可使為不善。性可人為之。那麼難怪孟子說:人性本善——孟子為之也!

中國哲學淺談——我“性”為之,孟子性“善”論,性論(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