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曾经想改立李恪为太子,为什么又放弃了,是不能还是不想?

随豫而安2020


表面上是因为吴王李恪不是嫡子并且李世民已经立李治为太子不能朝令夕改,实际上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李世民选择太子,选的不止是太子这个人,更是这个人背后的政治势力。与其说他是要把江山交给晋王李治,还不如说他是要让支持李治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继续自己的统治思路。而吴王李恪没有办法得到他们的支持。

(吴王李恪)


说吴王李恪之前,先要说清楚魏王李泰为什么没当上太子。李世民在位时,太子李承乾与第四子(长孙皇后第二子)魏王李泰相争。因为李承乾行事荒唐,虐待老师,喜好模仿突厥习俗,还宠幸男宠;而李泰甚得父亲欢心,仿效李世民设十八学士,也招揽读书人研修典籍,故而李世民心中二人份量此消彼长。最后逼得李承乾密谋发动叛乱,事情败露,太子不得不废。可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宰相,也是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以及魏征、马周去世之后李世民最信任的谏官褚遂良却表态支持更“仁义”的皇九子(长孙皇后第三子)晋王李治。最后李泰还出言威胁李治,让李世民明白了如果李泰成为太子,恐怕李承乾和李治都不能有好下场。李世民最终含泪立李治为太子,并且在其拜谢时说了“汝舅立汝”。

(长孙无忌)

这是个值得玩味的细节。为什么李世民说是“汝舅”,也就是长孙无忌立了李治呢?也就是说,李世民对李治是不满意的,只是因为长孙无忌的缘故才让他当了太子。李泰、李治同为长孙无忌的亲外甥,为什么他厚此薄彼?因为李泰身边已经有一个“魏王党”存在了。这些人多是功臣后人,包括柴绍之子柴令武、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杜如晦之弟杜楚客等。如果李泰做了太子,今后即位,这些人必然上位,自己只能回家养老了。而李治从小就没给当成继承人培养,李世民对他的评价是“当为贤臣”。这样的皇子没人支持,如果扶他做太子,今后自己还不是随便操控吗?

而李世民本人呢?也看不惯房遗爱等人仰仗父兄余荫,一个个飞鹰走马,纨绔子弟。如果自己百年之后这些人把持朝政,那还了得?江山不是必然被败光吗?所以,看见长孙无忌支持李治,虽然也明白他的心思,但毕竟这是自己最信任的小舅子,也是和自己最合拍的“搭档”,认为只有长孙无忌才能保证他的“贞观之治”延续下去。所以,最终选择了李治做太子。

(吴王李恪)


然后就看吴王李恪了。李治做太子后,李世民对他一百个不满意。毕竟这孩子太懦弱了,文才武艺也没一个拿的出手的。于是李世民又动了换太子的心,他看中了第三子(非长孙皇后所生)吴王李恪。李恪据说是最像李世民的,文武双全,他不仅像李泰那样文才出众,而且精于骑射,英武非凡,比李治不知强多少。但是,长孙无忌反对。

李世民怒了,斥责长孙无忌,是不是因为他不是你亲外甥你就反对?长孙无忌的理由也是相当堂而皇之:第一,李恪是庶出,李治是嫡出,废嫡立庶于礼不合;第二,刚刚立李治为太子,李治又没有过错,皇命岂能朝令夕改?太子岂能说废就废?李世民也无话可说。就这样,李恪与太子之位擦肩而过。

实际上,冠冕堂皇的理由掩盖不了长孙无忌的真实想法,无外乎就是两点:一来李恪确实不是自己的亲外甥,毕竟没有血缘关系,凭什么帮你?二来李恪文韬武略,年纪又比李治大,一旦上位怎么可能任由自己摆布?所以,长孙无忌当然坚持不让李世民换太子。因为理由确实充分,李世民只能默认。

自此,长孙无忌与李恪就算结了仇,二人在朝堂水火不容。但长孙无忌毕竟掌握了李治,等到李世民驾崩,李恪没了靠山,长孙无忌也就一直虎视眈眈准备去掉这个眼中钉。正巧,房遗爱的妻子高阳公主因为不满意丈夫不能继承公公房玄龄的梁国公爵位,一直对房遗爱的长兄房遗直不满,就诬告其非礼自己。长孙无忌看到机会来了,亲自主审,用各种屈打成招的方法把一个普通的诬告非礼案做成谋反大案,牵扯出一群朝中权贵,皇亲国戚,基本都是长孙无忌的政敌,作为李治在世最年长的兄长,高居一品的李恪当然首当其冲。就这样,李恪被冤杀。不过“天道好轮回”,此后李治不满一直被舅舅控制,借废后一事发难,武则天帮助李治扶持了一群官员,最终诬告长孙无忌谋反,长孙无忌也惨遭横死。这当然是后话了……


伊耆角木


是不能

李恪是最像李世民的皇子,当初废除李承乾后李世民就想立李恪为太子,为此他特意征询了长孙无忌的意见,没想到长孙无忌当面就给李世民驳了回去,自此以后李世民再没有提过,李恪当太子的事就此作罢。

李世民不能立李恪为太子的主要原因还是与隋炀帝有关系,因为李恪是隋炀帝的外孙,当初隋朝是怎么灭亡的,是李世民的老子李渊在关陇集团的支持下推翻的,如果李恪为太子,他肯定不能获得勋旧的支持,长孙无忌的反驳就是证据。

唐朝初年,由于李世民对功臣集团没有进行清洗,这些人在朝廷上有很大权力,这些人都是跟李世民打江山的,如果让有隋炀帝血统的李恪登基那这些人肯定担心万一李恪报复,后果将不堪设想,李世民征询长孙无忌意见的原因就是希望作为功臣集团首领的他能扶保李恪,可以担当李恪与功臣集团的缓和剂避免产生误会,没想到长孙无忌想都没想直接给顶了回去,李世民多么聪敏,他知道不能强来,否则隋朝二世而亡,他的唐朝说不定也就是三世而亡了。

但是这个事情让李世民有两个没想到,一是因为这个事情长孙无忌对李恪非常忌惮,在李世民死后就把李恪给杀了;二是他的继承人李治把大唐江山给整没了。





沧海一粟7528


太子的废立成为唐太宗晚年挥之不去的惆怅,他不但没有他父亲高祖托付得人的快感,反而至死都对皇位是否托付得人感到担心和不安。



太宗虽然确立了李治的太子地位,也为他日后做皇帝做了各方面的准备,如太宗在废掉李承乾和幽禁李泰后,也清洗了他们的同党;让当时的重臣都兼任东宫的官职,培养他们同未来皇帝李治的感情。但太宗内心对这个性情温和、天赋不高的儿子不甚满意,认为他过于懦弱,将来恐怕难有作为,就想立第三子吴王李恪为太子。

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李恪是个怎样的人

李恪,生母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集隋唐两大皇族血统于一身。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和隋炀帝杨广的母亲是亲姐妹,同为隋朝大臣独孤信的女儿。隋朝没落后,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娶了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妃为妻,他们伉俪情深,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即吴王李恪、蜀王李愔。

李恪生


性聪慧,文韬武略,是唐太宗李世民亲口承认最像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得到父亲的宠爱,不到一岁便被封为长沙郡王,后相继获封汉中郡王、汉王、蜀王、吴王。

李世民想立李恪为太子

李世民立了李治为太子后,没过多久就后悔了,想立和自己最相似的吴王李恪为太子。他曾对大权在握的国舅长孙无忌说:

“当初你劝我立晋王为太子,晋王懦弱,恐怕守不住江山社稷,吴王恪英武果敢很想我,我想立恪为太子,你以为如何?”

李世民的想法遭到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的反对

长孙无忌是太子李治的亲舅舅,当听到太宗要废李治改立李恪,当然不愿意,气的鼻子都歪了,说什么都不干。联络其他朝廷重臣一起反对,让唐太宗坚持嫡长子继承的原则,并说太子仁孝,足以做一个守成之君。


李恪的太子之位成了泡影

由于遭到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重臣反对,唐太宗也无可奈何,认为再考察李治一段时间,李治也表现的很好,李世民觉得李治虽然懦弱,但是明辨是非,就这样打消了改立李恪的念头,以后不再提太子废立之事,只一心培养李治。

总之,李世民在太子人选上是煞费苦心,尽管想过立李恪为太子,但是主意不坚定,在众多大臣反对后又改变了。


古今博学


李世民作为唐王朝主要的建立者,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亲哥哥逼自己父亲退位。在位期间,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同时针对继承人多次进行调整,并最终确定李治为皇太子。对于他的第三个儿子李恪,他确实有立为储君的想法,但基于多方面考虑,他不得不放弃李恪。

首先,李恪的出身让李世民不敢立其为太子。李恪的母亲只是李世民的妃子地位不如李治等人,且他的母亲本是隋炀帝之女,在身份上不太会被众臣认可为皇太子。废嫡立庶自古不被接受,李世民也需要考虑这样造成的影响,且作为前朝皇室后裔支持率并不高。

其次,李世民面对所谓关陇集团的压力。李唐能够取得天下及李世民实现夺位计划离开支持的关陇集团,换而言之,他就是关陇集团的代言人,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势力自然不希望前隋皇室后裔成为储君威胁自己的位置。而李承乾、李泰、李治皆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长孙皇后的儿子,舅舅自然希望自己的外甥成为储君,自己和家族乃至整个利益集团依然在唐朝占有话语权。李世民面对这方面的压力,不得不放弃李恪。

第三,李治虽然软弱但是不能可能做出格的事情。李世民杀兄逼父无论怎么洗白也是洗不干净,他也很忌惮自己的儿子对自己的威胁,李恪很有才干,也免不了和朝廷重臣结党营私。作为帝王的李世民是非常害怕储君势力做大的,在经历李承乾和李泰这对兄弟因为储君引发的风波,李世民更希望相对温和的李治成为继承人,更有利于平稳过渡。

综上,李世民曾经考虑过李恪,但因李恪前隋外孙的特殊身份,加上其不是长孙皇后的儿子,存在废嫡立庶的情况,长孙无忌等老臣的反对加上李世民已经厌倦了立式宫廷政变,故放弃李恪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舍我谈老师


我字多,看我!正是因为李恪太过优秀,让李世民想立太子但是却又不敢立太子。

自古皇帝选择太子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封建制度的存在,我们可以把整个国家理解为一个大家族,而君主就是族长,作为族长肯定是想让自己的家族一直延续下去,所以在选择下任族长的时候就一定会深思熟虑。

而选择选自跟这个就是同样的道理,不同的是下任族长没有选择好的会最多连累千人,但是如果太子没有选择好的话,那么很有可能连累天下,历史上已经有太多开国皇帝打下天下,但是因为后来的统治者无能从而国破人亡。

李世民可以说是非常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就是因为李渊设立李建成为太子导致李世民的不服,最终有了玄武门兵变,李世民成功成为太子,最终成为唐太宗,到了李世民该选择太子的时候同样为了难。

早期所立的太子李承乾因为利欲熏心想要谋反强制李世民做太上皇,但是李世民也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最终李承乾被发配边疆,还有参与此案的嫡次子李泰也无缘太子之位,此时摆在李世民眼前的只有李治和李恪这两个选择。

李治是李世民的嫡三子,也就是说是李世民正妻长孙皇后为李世民生下的第三个儿子,要论规则的话应该是立嫡不立庶,但是李治不同于其两个谋反的哥哥,李治的性格非常的懦弱,做起事情来非常的不果断;

相比之下李恪就要比李治好太多,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李世民曾经夸奖李恪说他有自己当年的风采,做起事情来果断,非常贤明有才华,但是不同于李治的是,李恪的母亲并不是长孙皇后而是妃嫔杨氏,在任何方面都强过李治的李恪唯有在身世上比不过李治。

李治是李世民的嫡三子,李恪只是排行老三,至于李世民的其他儿子,论资历和能力来说,是都比不上这两人的,最终李世民在两头犯难的情况下选择了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这是为何呢?

论血统而言

虽然两人都为李世民的儿子,但是母亲不一样也就代表着会有不一样的地位,在古代正妻跟小妾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李治的母亲长孙皇后可是李世民明媒正娶过来的,李恪的母亲只是妃嫔也就相当于小妾,两者地位都不一样。

如果单说论母亲的话还有一争的权力,但是李恪的母亲也不是一般人啊,他的母亲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在李世民入朝为官的时候被杨广命令联姻,这才将两人绑在了一起,而生下的儿子李恪可以说是有着两朝的血脉,这一点上李恪就输了。

论背景而言

这是主要说明李治的,李治不仅有一个好母亲还有一个好舅舅,李治的舅舅就是位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位”的长孙无忌,帮助李世民的文臣武将有那么多能排在这二十四之中就已经很厉害了,而长孙无忌还是排行在第一可见其贡献。

正是因为有着这一层关系,长孙无忌在朝中遍地亲信,虽说不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吧,但是其影响力也是可以让皇帝重视几分的,而人都是有私心的,长孙无忌自然拥立的是李治,毕竟是自己的亲外甥,而李世民如果要立李恪为太子则不得不要考虑长孙无忌的感受,所以在背景上李恪输的很彻底。

从政治上讲

李世民在位期间将唐朝治理的井井有条,所以自然不希望下一任君王会改变这种情况,所以李世民会选择敦厚老实的李治,虽然李治性格老实但这也恰恰是他的优点,在位期间肯定不会有什么大的动作,继续延续李世民遗留下来的制度即刻,所以在唐太宗时期有“贞观之治”而在李治期间则有“贞观遗风”这样的说法。

但是李恪就不一样了,李世民曾夸奖他跟自己当年一样,而李世民年轻的时候在干什么?跟李建成斗智斗勇的同时在战场上厮杀,这种性格也就意味着李恪断然不会严守李世民留下的规则,很有可能进行一些改动,这些自然是李世民所不想看到的,所以选择李治最为安妥。

站在李世民的角度来看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兵变所夺得天下,为此不惜杀掉了自己的兄长,到了李世民该选择太子的时候自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一样,毕竟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们互相残杀呢?

不同于李渊的是李世民有总共十四个孩子,如果选择李恪为太子那么其他孩子必然会有危险,因为李世民曾为李恪写信让他本分一点,由此可以说明李世民或许是看出了李恪的内心所想。

而李治就不一样了,敦厚老实,在上位之后必然是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的,所以站在李世民的角度来看的话,李治要比李恪更适合皇位。

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是想立李恪为太子但是又不想立李恪为太子,想是因为立李恪为太子或许可以让唐朝在已有的基础上更加的强大,不想是因为李恪实在是过于优秀,优秀到让李世民不敢把皇位交给他,并且李世民也不愿冒险,所以宁可把皇位给明知道不会有所作为的李治,也不给有风险的李恪。


文青聊史


谈谈我的观点,首先我觉得李恪肯定是优秀的,因为,他的父亲李世民曾经做过李恪英果类己的评价,就连我们的毛主席都曾经做过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的评价,有些人会说在史书上找不到关于李恪优秀的记载以及他曾经因为踩坏良田被李世民惩罚过,但这些难道饱读史书的毛主席就不知道吗?为什么还会下此结论呢?至少他的脾气秉性个人能力应该比李治更适合做太子吧,按常理来说,谁会拿一个还不如他的人去替换他呢?

那为什么又放弃了呢?是因为他隋皇室的血统吗?可是我觉得虽然他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但他更是李世民的儿子,他是姓李的,封建时代是父系社会,从父的,在李世民应该更多的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儿子而不是隋皇朝的遗孤,如果他真的介意,就不应该让他出生,长大成人。再说,如果李恪继承皇位怎么了,难不成他还会改国号为隋,复辟大隋朝吗?

那是害怕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吗?可是关陇贵族很厉害吗?在李治当皇帝后要立武则天为皇后,同样引起了关陇贵族的集体反对,结果呢?李世民的能力威信不比李治强吗?长孙无忌在永徽初期的权力影响不比在贞观时期更大吗?更何况李治要做的还是立自己父亲的小老婆为皇后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做为一个掌握着绝对权力的君主,他想做一件事情总能成功的,也总有人去为他做的。

但是李世民还是放弃了,我觉得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废太子这件事本身就是错的,就像长孙无忌劝李世民的那句话,太子乃国家根本岂能轻言废立,也许,这只是他的托词,但却是摆在李世民面前的事实。距离李承乾谋反被废,李治被立为太子仅仅过去几个月,就再废一次,还是在李治无错的情形下,这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刚刚稳定下来的局面又会乱了,所以,不是李恪不当立,而是李治不当废。

当然,如果李世民执意要做,肯定也是可以成功的,可是,在上次的废立事件中他已经遭受了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如果再废一次,那将再次面临父子失和的境地他已经伤不起了,相比之下,李治如果继位以后能够萧规曹随,他再给他配备最优秀的辅臣班子,同样可以让大唐江山平稳的运行下去,毕竟他不是先知,不知道后来会有武则天的横空出世,把他们的大唐江山差点夺了去。





随豫而安2020


李世民的儿子之中,最杰出的只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承乾、三子李恪、四子李泰、九子李治,其中只有三子李恪为杨妃所出,其余三子皆为正宫长孙皇后所生。

本来李世民是想推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但是长子李承乾成年之后,在一些事情上与李世民有了分歧,李世民是个权力欲非常强的君主,要不然他也不会为了皇位弑兄杀弟逼父了,再加上当时李承乾的岳父侯君集造反一事,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印象就更不好了,后来李承乾骑马摔伤了腿之后自暴自弃,竟然喜欢上了男宠称心,被李世民废黜了太子之位。

李承乾被废黜之后,太子之位空缺,当时吴王李恪与魏王李泰都进入了太宗的视线,魏王李泰是嫡子,传位于他符合嫡长子继承制中的“有嫡立嫡”,而且李泰非常聪明博学,深得李世民的宠爱,可惜后来李世民与他的谈话中发现他的“杀子传弟”思想实在有悖人伦,于是李泰也被放弃。

至于吴王李恪,后世被称为“太宗皇帝最杰出的儿子”,可惜没能登上皇位,他的优点是血统高贵,他的生母杨氏是隋炀帝的女儿,李恪集隋唐两朝皇室血统于一身,有些出身隋朝的老臣天生就对李恪有种莫名的亲近感。

但是他的劣势也正是他的血统,因为唐朝皇室毕竟是背叛了隋朝皇室,这就像是一个结了迦的伤疤,如果李恪上位的话,这个伤疤等于被放到众目睽睽之下抠开,指不定要流多少血出来。

后来在丞相长孙无忌等人的建议下,李世民放弃了吴王李恪,选择了看起来性格软弱,为人忠厚老实的第九子李治,李治也是长孙皇后所出,自然得到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军事集团的支持,于是便在太宗皇帝驾崩之后登基,年号永徽,而李恪最终为长孙无忌等人所冤杀。


飞凡看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失误,则是在立皇储问题上的优柔寡断。李世民的正宫长孙皇后给他生了3个儿子,即承乾、李泰、李治。承乾早在武德九年(627年)十月,李世民刚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即被立为皇太子,李泰受封魏王,李治受封晋王。太子承亁少时很聪慧敏捷,太宗十分喜爱,因此着力培养。但他年龄越长,却越来越堕落,喜好声色游猎,在太宗面前一套,背后做的又是一套。由于其不仅屡教不改,反而变本加厉,在失宠后竟网罗朋党意图谋友。承乾与叔父李元昌谋反事情败露后,被废为庶人。太子倒了,该立谁呢?按长幼次序,该立魏王李泰。李泰很有心计,在太子失宠之后,便竭力讨好李世民,取得了其欢心。在朝中讨论续立太子之时,出现两派意见,以山东南方士族出身的宰相刘洎、岑文本为首的大臣主张立魏王李泰;而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豪族集团势力却主张立晋王李治。关陇集团是李家打天下、坐天下的支柱,长孙无忌又是国舅,李世民把他视为皇位顺利交接和辅佐下一代君王的理想人选。因此,李世民虽然喜欢李泰,但又不能不考虑长孙无忌的意见。在这节骨眼上,李泰借太子承亁之事恐吓李治,意欲让其主动退出太子之位的竟争。此事被唐太宗得知后,终于舍弃李泰,改立李治。另一重要原因是担心李泰当权出于其本性,会杀死承乾、李治及其他兄弟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再酿兄弟相残的惨剧。

太子虽定,但李世民心却难安。因为他对怯懦软弱的李治有无统驭大唐江山的才能,远没有把握。一天,他问长孙无忌:“公劝朕立了治儿为太子,但治儿仁儒,朕怎么能不为社稷担忧呢?”他提出改立杨妃之子吴王恪为太子。吴王李恪文武兼备,李世民认为他“英果类我”,并对他有意加以培养、教导,封他为远地藩王。他常对左右说:“我对李恪岂不想天天见到?但因他名分早已确定,所以我让他在外作藩屏,希望到我百岁后,好保卫唐室天下,让其兄弟没有忧患啊!”可见他对李恪倚重之深。李世民向长孙无忌表露易太子之意后,长孙无忌却偏向外甥,竭力反对立李恪,李世民也就放弃了这一打算。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李世民对儿子的评价和看法是很恰当的,但仅因长孙无忌反对,就放弃自己的主张,把立储君这一国之根本处置得很草率,“聪明一世,懵懂一时”,终至酿成后来李治在位时武则天当权,最后发展为武则天以周代唐,几乎杀尽李家宗室子孙。






张正才中医健康讲师


公元642年,太子李承乾被唐太宗废黜,发配黔州。而继其太子之位的是他的同母弟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其实李世民还有个文武双全的儿子——李恪,而李世民也曾经想要改立李恪为太子,但终究还是放弃了,并没有这样做,那么是为什么呢?

是他不想还是不能?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不是李世民不想立李恪为太子,而他根本不能立李恪为太子。

第一,嫡庶尊卑有别。

众所周知,李恪是妃妾所生,是庶出,而且也不是长子,真可谓是非嫡非长了,所以论嫡论长都轮不到他。要知道嫡庶有别的观念在封建社会可谓是根深蒂固,向来是主张立嫡不立贤。所以在长孙皇后生有众多嫡子的情况下,庶出的李恪根本就不能被立为太子。

对于当时的唐朝来说,这不仅仅是嫡庶观念的问题,更是一个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李治背后的支持者不仅仅是长孙皇后,还有长孙皇后背后所代表的门阀势力,比如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唐太宗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影响力,否则即使让李恪坐上皇位,那也仅仅只是徒劳。

第二,李世民为了保全自己的骨肉,避免儿子们自相残杀。

我们都知道李恪确实是很优秀,也是李世民众多儿子中最像他的人,果断狠辣,然而也就是这点像让他与皇位无缘,让李世民彻底断了立他为太子的想法。

别忘了李世民是怎么坐上皇位的?那可是经过了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逼君而得来的。因此,他深深明白皇位的诱惑力有多么大,亲情在权利面前有多么卑微,所以,身为父亲的他,当然不希望兄弟相残的戏码发生在他的儿子们身上。

而李恪虽然优秀却过于狠辣刚断,生性凉薄,假使他真当上了太子,在李世民百年后登基为帝,那么他会怎么对待那些对他皇位有威胁的兄弟们呢?

这一点可想而知,而李世民也深知,一旦李恪上位以他的心狠手辣,那么李世民的其他儿子必定都不会有好结局。

所以,李世民绝对不会立李恪为太子的。父母爱子之深,则为之计之远,李恪不立也不能立,这正是李世民身为父亲的一片舐犊之情。

第三,李恪身上有着前朝血脉。

大家都知道,李唐天下是从杨家手里夺过来的,这种夺朝之恨不共戴天,所以,李杨两家本就有着莫大的仇恨。前朝的余孽向来是为当朝所不能容的,而李恪的母亲恰恰是前朝公主,而他李恪就是前朝亡国之君隋炀帝的亲外孙。

有这层关系在,试想唐太宗李世民又怎么可能会把皇位传给李恪,立他为太子?

而那些反叛隋朝拥护李唐的大臣又怎么会同意李世民立一个前朝之子。所以李恪生来就不可能有继位的可能,这从他的名字李恪的“恪”字就可以看出来,李恪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与李家皇位无缘了,李世民和朝廷大臣们都希望这位流着隋朝血脉的皇子能恪守本分,安心做个皇子,不要非分妄想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特别是皇帝的宝座。

所以,即使李恪多么优秀,多么努力,李世民还是不能选择流着杨氏血脉的李恪。

总观以上原因可知,李世民不能立李恪为太子,所以他才会放弃立其为太子的想法。

当然,说这么多,似乎好像李恪就比李治更适合当皇帝一样。不得不说,对于唐高宗李治,许多人都带有偏见,毕竟她的老婆抢了他的天下。

但事实上,李治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皇帝,大唐王朝也在其治下一度走向鼎盛,比如那不可一世的高句丽,就是他的时代灭掉的。所以,我们不排除唐太宗是因为能力选择了李治。


白话历史君


如此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为什么在选择太子方面会选择了一个如此软弱的太子李治呢?其实李世民最开始喜欢的一个儿子是李恪。就连曾经跟随着李世民的那些旧臣们都非常的看好李恪,而李恪他本人也没有让人失望。他从小也就非常的聪明,也很勤奋,而长大后更是一个文武全才的人,所以说他当时在朝廷中和百姓中的威望也是非常高的,李世民也特别喜欢这个儿子,还经常在人面前说,他特别像自己年轻的时候,可见他对这个儿子真的是非常看好了,他本人也有要立他为太子的打算。

但是立太子这件事情,注定了是各方势力的博弈,而并不是皇帝一个人就可以决定的。就像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那些势力,他们想让皇帝立李治为太子。李世民最终在种种原因下,就立了他为太子,等李治成功的成为太子以后,他的舅舅长孙无忌就用各种计策来陷害李恪,最终以一场谋反案把李恪给杀死了,就是为了能够给自己的侄子李治铺一个后路,为他扫除最大的障碍。而李恪之所以最终没有被立为太子,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亲信,能够在李世民的身边替他说话,而不像李治他有一个亲舅舅一直在帮助着他。

其实李世民之所以最后选择了李治,还是有另一层原因的。他也是从争夺皇位那个时期过来的,他也明白一个新皇帝的继位注定要有很多人的死亡,而他当然也是希望自己的儿子都能够活下来,所以才选择了这样一个性格比较温顺的儿子为他的继承人。

而事实证明,李志他确实太过于性格温顺了,最后竟然将国家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武则天。我们不得不说,太过于强势的皇帝会让人害怕,而太过于温顺的皇帝也许也会带给国家很严重的打击,而大家对于他最后选择了这样的人当皇帝有什么看法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