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太子都愛謀反?為何漢武帝、唐太宗、康熙的太子都要謀反?

中國歷史總跳不出一個怪圈,英明的帝王的第一個太子總不得善終,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長子扶蘇被逼飲鴆自殺;隋文帝楊堅的太子楊勇被賜死;宋太祖最看好的兒子趙德昭被太宗逼死;而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子朱標英年暴病而終。今天小編來說一下,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清聖祖康熙的三位太子,為何都走上造反之路?

1. 戾太子劉據,7歲立為太子,悲情自殺

西漢漢武帝建元二年,淮南王劉安來長安朝拜,在拜見過漢武帝和竇太后後,太尉田蚡秘密約見劉安,對劉安說:"當今武帝繼位十餘年都沒有兒子,您是高祖皇帝的親孫子,諸位藩王就數您最賢明,一旦皇上發生不測,除了淮南王您,還有誰更適合做天子呢?"淮南王劉安聽過此話後竊喜。不過11年後,衛子夫終於生下了一位皇子,漢武帝劉徹喜出望外,親自祭拜天地賜子,還令東方朔為兒子作賦。漢武帝為這位皇長子取名為劉據。後來母以子貴,衛子夫因劉據升為皇后。

自古太子都愛謀反?為何漢武帝、唐太宗、康熙的太子都要謀反?

劉據之母:衛子夫

劉據7歲那年,漢武帝立劉據為太子,先後讓大臣石慶、周建德等6位重臣作為劉據的授業老師,對劉據非常重視。劉據成年後,專門為劉據建太子府。劉據性情比較溫和,和漢武帝大相徑庭,但是他待人仁厚,常常從輕處罰有罪的官員,所以朝廷主張嚴厲的官員,對太子都敬而遠之。

公元前106年,一代大將衛青去世,劉據缺少了舅舅這一強大的臂膀,再加上其他幾位皇子都已成年,漢武帝晚年性情更加暴戾,經常有奸臣在漢武帝面前詆譭劉據,劉據的形勢每況愈下。

自古太子都愛謀反?為何漢武帝、唐太宗、康熙的太子都要謀反?

劉據

漢武帝晚年,宮廷發生巫蠱案,漢武帝身在甘泉宮,一病不起,命江充前去調查,江充挖掘到太子府有木偶,太子劉據明明知道自己是被陷害,但是由於和漢武帝不在一處,無法解釋,更不知道漢武帝是否還在世。他想起秦朝公子扶蘇的例子,心中不寒而慄。在得到皇后衛子夫的支持後,他最終決定矯詔先抓江充,起兵直逼甘泉宮。漢武帝聽信奸臣讒言,最後相信太子是在謀反,利用雷霆手段,化解了太子的兵馬,劉據慘敗,不得已逃走,後來因為拒絕被捕,選擇自殺。

一年後,漢武帝查清實情,知道太子被人陷害,但是為時已晚。

2. 愍太子李承乾,8歲立為太子,貶為庶人。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子,生母是著名的長孫皇后,只是李承乾出生的時候,李世民還是秦王。唐太宗繼位時,李承乾作為嫡長子8歲,被立為太子,其母被立為皇后。史書記載,李承乾仁孝敦厚,深得李世民的喜愛。當年太子李承乾生病,久治未愈,從來不信佛的李世民,特意為太子修了兩座寺院,為太子祈福。

自古太子都愛謀反?為何漢武帝、唐太宗、康熙的太子都要謀反?

李承乾之母:長孫皇后

貞觀十年,太子的母親,36歲的長孫皇后去世,18歲的太子失去皇后庇佑,加上太子腳上有病,唐太宗怕太子離經叛道,連續安排了房玄齡、魏徵等十餘名大臣輔佐。不過太子確實讓唐太宗失望了,他供養男寵,被唐太宗知道,唐太宗不僅殺死男寵,還嚴厲批評太子。太子李承乾心中不服,私下為男寵立碑紀念。後來太子又私自讓一個突厥人入宮,又被唐太宗知道,從此父子關係疏遠。

後來唐太宗的次子李泰逐漸參政,深得李世民喜愛。李承乾妒意橫生,他認為李世民要廢黜自己,立弟弟李泰為太子。其實當時唐太宗並沒有這個想法。太子派人秘密刺殺李泰,事情敗露後,他率兵逼宮,想再次上演玄武門之變。最終大事未成,唐太宗李世民回想漢武帝之戾太子和隋朝楊勇的悲劇,又想起自己玄武門之變殺兄之事,不想再上演殺子的悲劇。他最終沒有殺害李承乾,而是將李承乾貶為庶人,發往黔州。

自古太子都愛謀反?為何漢武帝、唐太宗、康熙的太子都要謀反?

李承乾

貞觀十八年,黔州傳來消息,李承乾病逝,李世民罷朝一日,以公爵安葬長子,盡了父子之情。

3.愛新覺羅·胤礽,出生時被立為太子,二次被廢。

公元1665年,年僅12歲的康熙在太皇太后孝莊的安排下,娶了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赫舍裡為妻,並且立為皇后。這是一場政治婚姻,康熙和孝莊想利用索尼的勢力除掉鰲拜。但是康熙和皇后赫舍裡的感情卻十分真摯。9年後,赫舍裡拼死生下康熙的嫡子胤礽,然後難產而死,康熙在赫舍裡氣息尚存時,立剛出世的胤礽為皇太子。這是大清朝有史以來,第一位被正式冊立的皇太子。

自古太子都愛謀反?為何漢武帝、唐太宗、康熙的太子都要謀反?

胤礽之母:赫舍裡

康熙對胤礽愛護有加,康熙安排大學士王震授教太子儒學。太子性格果敢,有嫡子風範,康熙非常喜愛。後來胤礽出天花,康熙一連十日沒有批閱奏章,全心陪在兒子身邊。胤礽痊癒後,康熙又祭掃太廟。可以看出康熙對這位嫡子非常呵護。

康熙平定三藩後,帶胤礽去關外打獵,有三隻老虎追趕他們父子,康熙射死兩隻,胤礽射死一隻,康熙大喜,重賞胤礽,令關外的群臣和蒙古藩王都可以單獨拜見太子胤礽。

隨著康熙諸位皇子長大成人,參與朝政。胤礽逐漸覺察到壓力,後來胤礽的外公索額圖犯事被囚,胤礽徹底走偏。康熙親征準噶爾時生病,太子和諸位皇子來探望,諸位皇子都淚流滿面,太子卻面有喜色,康熙覺得太子胤礽沒有仁孝之心。隨著康熙長子的落井下石,加上胤礽的太子集團連續出事,令康熙極大不滿,康熙最後決定廢黜胤礽太子之位。

自古太子都愛謀反?為何漢武帝、唐太宗、康熙的太子都要謀反?

胤礽被廢后,九子奪嫡使康熙覺察到事態的嚴重性,於是康熙四十八年,胤礽被複立為太子,但是太子集團接連發生兩件大案,讓康熙對胤礽不再報任何希望。胤礽也覺察到自己可能要再次被廢,於是在康熙離開京城之時,他策劃殺死康熙,以太子身份登基。結果謀反失敗,被康熙圈禁,直到雍正年間在幽閉中死去。

4.博史通今對比總結

歷史以相同的軌跡,來讓我們認識三位太子。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和清聖祖康熙,都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千古一帝,而三位太子都是皇后所生嫡長子,都是被逼無奈,誤判形勢,謀反未成。最後劉據自殺,李承乾被貶,胤礽被囚。所不同的是,劉據是被奸人所陷害,無奈舉兵,他並不是想殺漢武帝;而李承乾則是沒有天子胸懷,妒心太盛,鑄成大錯;胤礽兩次被廢,原因出於太子陣營本身問題太多,在第二次即將被廢之時,謀反是他唯一的選擇。所以,劉據可惜,李承乾可憐,胤礽可悲。

請問學富五車的讀者們,為什麼太子總愛造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