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利润到底有多大?

Yjun3255712668


首先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意见,希望我的回答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

雷军之前说过小米硬件的综合利润不超过5%,当时反响很大,其实综合利润算上的成本因素非常多,要说小米从最开始只做miui到现在拓展几十条产品线,名下一堆生态圈产品的子公司,赚钱少甚至是亏钱基本是不可能的,只是盈利的方式不一样,所以现在普遍对小米的定位是互联网公司,不像华为苹果一开始就砸钱进去搞前期开发,专利多,产品也普遍贵。

话说回来,这里举个例子,一个产品立项到生产,它的研发成本基本是固定的,所以每部手机的研发成本=前期总研发成本÷卖出数量,卖得越多,分摊下来的成本越低,这也是蓝绿厂前期一直被评价高价低配但还越做越大的原因,无脑砸广告宣传,乡镇信息不发达的地方把出货量拉大很多,销量上去的同时每部的成本也低了。

所以要衡量一部手机的成本和利润,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这些东西都不是固定的,还要结合厂家的营销能力

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陈楚天


我们拿iPhone XR 256GB这款手机来举例。国内售价高达7899元。

iPhone XR 256GB版本的硬件成本是270美元,约合人民币约1870元,

具体分析如下:

iPhone XR上成本最贵的是屏幕,这块LCD屏是经过了独家定制,比如特定的刘海切割、超窄下巴处理等,其包含触控组件在内的话,整个屏幕成本是80美元,约合人民币550元,

成本第二高的是手机机身组成部分,比如双玻璃后壳、铝合金金属中框等,加一起的成本是60美元,约合人民币420元左右。

成本第三高的就要数iPhone XR上的内存部分了,其内置的是3GB RAM,配以256GB存储,整个成本是38美元,约合人民币265元,

而搭载的A12处理器成本是30美元,约合人民币206元,

后置单1200万像素摄像头+700万前置镜头的成本是18美元,约合人民币125元。

除了上述部件成本外,iPhone XR上的基带、射频收发、射频电源管理、电源管理、wifi、无线充电等芯片整个成本加起来是10美元,约合人民币70元,

而TrueDepth(提供3D人脸识别功能)景深镜头+2950mAh容量电池的成本一共是13美元,约合人民币90元。

整体来说,iPhone XR 256GB硬件成本1870元对应的售价7899元,虽说新机设计不只有成本这么简单,比如还有设计、研发、运输、专利费用等等,但即便这样,苹果的利润依然还是很非常的高。


禾谁说


在大部分外行人眼中,手机职业门槛低、赢利高;加上风投宣扬进口的概念,导致各行各业都涌入进来,好像谁都能够在这里赚到钱。

但现实呢?

乐视一台手机亏200,一年亏本100亿;魅族钱荒一台亏100,一年半亏本13亿,锤子上半年就传言倒闭了5次。

当然,也有赚钱的,华为、OPPO、vivo一台大约能赚200;苹果则是暴利,一台赚3000,真要以为钱这么好赚,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在现在这个实业寸步难行的大环境下,做实业很难,手机职业更是难上加难,我03年入行 ,8年前创建的AGM能在野外细分商场有点成果,靠的是一步一步来的踏实勤奋少犯错误。

*手机职业赢利大吗?

按照获取赢利的来历将现在市面上的手机分红三类,工业巨子、互联网手机品牌、细分商场垂直范畴品牌(比方咱们公司的AGM,主打野外手机)。

产销巨子依靠产销量获取巨额赢利

苹果、三星、华为、OPPO、VIVO做的便是产销形式,首要赢利点在于两块,一是靠销售量,二便是进口。

销售量好了解,卖一台赚200,卖100万台便是2个亿。苹果2016年Q4财报中iPhone的销量为4551万台,按照每台3000元的赢利算,便是1300多亿,而这仅仅仅仅一个季度的销售赢利。

但在手机职业,能靠销售量赚到钱的,要不有很高的技能门槛,要不有较长时刻的品牌堆集。乔布斯76年就鼓捣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 Apple-I,只看到苹果这几年风生水起,没看到苹果公司在数码产品职业40年的深耕。

当然,产销赢利仅仅这些产品赢利中的一部分,有的人认为有了品牌和途径就能进来玩,但最后往往要栽跟斗,比方格力。就像生一个孩子是很简略,但是想把孩子养好就绝不简略。

互联网品牌手机的玩法在于使用流量分发与内置生态将用户价值可持续变现。

典型的案例便是小米、魅族、乐视、锤子等,硬件亏钱也要做。

以小米为例,雷军从创建小米伊始就宣扬自己做的是互联网手机。

首先是节流层面:

第一,小米的硬件赢利的确很低乃至是处于亏本的一个状态。在传统的产品定价中,有近3~5成是分给通路者,也便是中间商。而小米是高度依靠互联网的直接销售,省下了许多途径本钱,所以它才干高配贱价,让对手直接懵逼,而在小米之前,前所未有。

第二,雷军的营销手段在业界名列前茅,小米每一代旗舰机种在刚上市时,本钱的确是高出定价不少,

但是小米借由每年旗舰新品上市之初很少的出货量来操控亏本,让消费者对小米机的巴望加温,届时零组件本钱现已下降、但价格不变,所以同一个机种只要能卖的越久,小米获利空间就越大。有意思的是小米在巴西现已不卖手机了,因为巴西经济太差,今天定价999,明日可能货币贬值到599。

其次是开源方面,小米尽管没有在硬件上赚钱,但在软件方面赚的盆满钵满。

在移动互联网上,除了游戏是真正的赢利丰厚之外,广告和电子商务都需求必定的商场规模,才干获得不错的回报,而增值服务,也是要遵循长尾效应。

这意味着,要想在互联网上获利,你就不得不把产品的商场做的十分大。小米作为第一个吃互联网螃蟹的人,无疑在这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

据美国商场研讨公司IDC估量,小米2015年全年实践出货量7100万台,占比5.12%,仅次于苹果和三星。

而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涌入这个职业的原因也是看上了手机职业的进口远景。小米之外的其他互联网手机品牌,各有盈亏,乐视、锤子便是明显的亏本状态;但即使亏钱了也得做下去,入了坑想再跳出去就没那么简略了。

AGM、青橙、MANN、云狐等切入的是野外商场细分范畴,走的是传统的产销形式。

以咱们AGM为例,借用老罗的一句话——考虑到咱们是小厂商,所以没有去商场的红海中竞赛,挑选了让AGM从野外手机这个细分商场切入,主打的便是野外、三防、智能这些功用,而现在咱们在野外手机范畴也拥有了几十项技能专利。

从定位和产品的生产上就注定了咱们的客户人群仅仅很少一部分喜好野外的人,所以咱们AGM无法和产销巨子能够广铺线下途径去抢占商场,也无法和小米相同靠互联网服务赚钱。

但咱们凭着十几年的堆集,足以在这一细分范畴的品牌上站稳跟脚,每台手机也有一点点薄利,能够自给自足,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去开发更多的技能专利,服务好咱们的目标用户。现在来讲,咱们的赢利远景还能够,AGM本年也花了几千万,在规划野外手机的品牌路线,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互联网手机品牌面对供货商时是最悲催的,因为他们做的是进口,硬件亏钱,既要好材料,又开不起高价,所以只能在营销噱头上下功夫。

锤子为例,如果锤子公司的订单和工业巨子的订单起冲突,供货商必定会先将工业巨子的订单完结之后再来满意锤子的订单。工业链需求数量来维持生计,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细分商场的供给链竞赛没有干流商场那么剧烈,而且AGM现已是全球最大的三防手机制造商,所以供给链是我当初有信心做AGM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AGM在供给链挑选方面一向很苛刻,只挑选最优异的合作伙伴,比方三星的Super AMOLED显示屏,野外可视;瑞典的fpc防水指纹识别;AAC box speaker等等。自己做的品牌必定希望把供给链上最好的东西用上。

所以咱们在签合同的时候甘愿献身部分赢利,也一定会要求供货商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给AGM做最好的产品保证。

整体来说,大品牌,高技能门槛有钱赚;小品牌,细分商场,远景依然可观;但互联网手机,除了小米,大部分都过得很艰难。手机终归是科技产品,把产品做好才是正道。

现在手机职业进入缓慢增长的时期,先别谈多少赢利,我一向跟团队讲,能活下来才是关键。

哪有什么成功可言,挺住便是一切。


阿宝寻金


手机的利润到底有多大?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据统计,华为mate10的成本是290美元,折合人民币为1960元;iphone 8成本是285美元,折合人民币为1926元:三星S8的成本是326.5美元,折合人民为2206元!这简单的对比,你可能看不出来差异,但是我们实际的观察下,你会发现iPhone8p的成本价真滴,即使iPhone 8在第三方网站的价格低至了4088元,可是仍然手机利润可能在2000元以上,当然,我们还必须除去一定的开销,比如营销等等诸多内容。

是不是所有手机都能想iPhone一样,买一台手机就能有几千元的利润呢?小米的雷军说过,现在手机行业的普遍定价为成本价的250%,反过来就是每台手机的硬件支出占总成本的40%。雷军随后指出,当小米450亿美金估值出来以后,所有人都觉得他也能干,只要烧钱就行了。所以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一些同行在手机市场赔的钱是天文数字。而在2018年手机利润排行榜中,苹果、三星、华为、OPPO、VIVO、小米六家厂商占据了99%以上的利润,其它的手机厂商基本不赚钱,其中苹果以占62%的利润遥遥领先。

网络上曾有数据显示:苹果手机利润是59.8%,三星26%,华为4.9%,小米不到2%利润。也就是说苹果是华为的8倍,小米的60倍。从以上看出小米手机是良心企业,是他让普通大众买起智能手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差距在哪摆着。苹果手机买一台赚1000干一3000千,而小米买一台就只有13元。虽然在硬件上不赚钱,但是小米在软件上赚得盆满钵满。

因为手机还有一个隐形的收入来源就是预装软件,每装一个软件厂商就可以获得软件商一笔收入,价格3-10元不等。如果一部手机装20个预装APP,可带来的直接收益可能超过100元,非常可观。而从下图看来20个左右只是业内的均值,更重要的是很多预装的APP还卸载不掉。同上,也是头部公司更容易与软件厂商谈到合作。看到这里,你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你的新手机上有一些原装软件了。

一个产品立项到生产,它的研发成本基本是固定的,所以每部手机的研发成本=前期总研发成本÷卖出数量,卖得越多,分摊下来的成本越低,这也是蓝绿厂前期一直被评价高价低配但还越做越大的原因,无脑砸广告宣传,乡镇信息不发达的地方把出货量拉大很多,销量上去的同时每部的成本也低了。

如今的手机行业已经发展相已经进入严重的寡头垄断阶段,虽然从产品本身的利润不低,但由于行业特性,手机行业(苹果除外)整体的利润率并不高。


环宇声光


手机行业的利润有多高?回答这问题,只要看苹果的利润就好了,手机厂商里头没有一家能比得过苹果。早在iPhone5、iPhone6就有曾有爆料称,iPhone售价4、5000多,成本在1700元左右,一部手机利润大约在3000元左右。在iPhone8与iPhone X发布的时候,有调研机构做了调查,称iPhone X是苹果手机成本最高的,同时单部手机的利润也是最高的。

  据调研机构从产业链获得了iPhone X手机物料,并估算了其成本,物料清单(BOM)成本总价为412.75美元(约2700元左右),主要集中在OLED面板、玻璃机壳、3D摄像头、无线充电等方面。

网爆iPhone X成本

  其中,最贵的物料是5.8英寸三星定制OLED屏,达80美元;而双面玻璃+不锈钢中框成本为53美元,同时,全新的A11处理器(台积电独家代工)由于引入了神经网络引擎等新技术,也导致其成本略微上升,达26美元;3D摄像头成本为25美元;由于闪存芯片等元器件普遍涨价,DRAM和NAND(256GB版东芝、海力士和美光供应)成本分别为24美元和45美元;无线成本为8.75美元,PA等成本为8美元,无线充电接收端成本为6美元,PCB成本为15美元。

  另外,iPhone X触控成本为15美元,基带射频成本为18美元(高通+Intel供应),射频天线成本为5美元,模拟器件成本为9.5美元,音频解码器成本为2.5美元,摄像头成本为33美元,电池成本为9美元,声学成本为12美元,Haptics成本为10美元,其他配件成本为8美元。单从整体成本来看的话,iPhone X确实比iPhone 7(128GB版约292美元,美版售价为750美元)提高很多,涨幅达120美元。再加上研发、组装、包装、运输、渠道等费用,以及产能受限,8388元的起售价也不言而喻。

iPhone X

  不过相比起iPhone X高达999美元起的价格,412美元的成本真的不算多,即使刨去物流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税收等等,苹果依然能赚得锅满盆满。手机行业利润有多高?看iPhone一款手机的利润就大概知道了。


天极网


在不少人眼里,手机行业是一个暴利行业,否则卖空调的格力、做视频起家的乐视也不会纷纷转战手机行业,打起了智能手机的算盘。

1.手机品牌:一线品牌赚钱,二三线正在衰落

不过事实上,真正赚钱的有几家呢?主打美颜相机功能的美图手机在去年一败涂地,2018 年上半年,美图手机销售了 53.3 万台,同比下降高达 37%。据美图公司的公告显示,该公司预计在 2018 全年录得 9.5 亿元至 12 亿元的净亏损。

曾被称为“中国的苹果手机”的魅族手机,近几年更是连年亏损,2015年到2016年上半年,短短一年半累计亏损13亿,去年魅族的销量不足一千万部,不到华为的十分之一。卖情怀的锤子手机,也在近几年迅速崛起又迅速衰落,去年以来,锤子就多次被爆出裁员、破产等新闻。

除此之外,金立、酷派、联想这些手机品牌也逐渐衰落,还有大量不知名的手机厂商也在近几年相继倒闭。可以看出,在手机市场真正赚钱的也就只有一线品牌而已,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三星、苹果、华为、小米、vivo、oppo。

在一线品牌中,苹果无疑是利润率最高的。去年,苹果手机的利润占比达到了62%,远高于三星的利润占比17%,是华为、OPPO、Vivo和小米利润占比之和的3倍,其中小米的利润也是行业有名的低。

而苹果手机的高利润与手机的高售价是分不开的。在往年苹果手机的每1美元售价贡献了74美分的利润,即便是现在销量不济,苹果公司下调了售价,但仍然保持了大约60美分的贡献率。据了解,iPhone XS Max 64 / 512GB 版本成本仅差 70 美元,但零售价增加了 350 美元,利润之高可以想见。

2. 产业链利润

从整个手机生产的产业链上看,仍以苹果为例,苹果的上游产业供应商有负责零件组装的富士康公司,苹果每年售出的手机里有70%是由富士康代工,但根据富士康的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报1589.94亿元的总收入,贡献净利润54.44亿元,净利润率只有3.42%。

此外还有负责芯片、音响、电池、测距仪等各个细分门类的供应商,但是据统计,这些供应商的利润都不及苹果公司的零头,而且还有被抛弃的风险。著名GPU厂商Imagination就在苹果掌握了GPU的核心技术后,被苹果扫地出门。

再看下游产业,线下经销商延续了被线上店铺压榨的趋势,去年约有一半的渠道商惨遭淘汰,部分品牌加盟店铺的闭店数量或达80%。一些线下门店为了提高销量,甚至违规降价,很多零售商在拿货价的基础上加50元~100元就卖,这大大压缩了经销商的利润空间。

总的来说,手机行业早已不是蓝海,反而是水深浪大并不像想象中的美好。


金十数据


说起步步高,可能大家都会想起那个哪里不会点哪里的女孩,但是现在说起步步高你不得不正视两大中国手机品牌:VIVO、OPPO。说起手机的利润有多大,那就请这两家出来说说话就明白了。

手机利润有多大呢?咱们举个例子,VIVO在2015年冠名快乐大本营费用为3.5亿。2016年的更是高达7亿,而且VIVO的代言人永远都是当前流量最大的当红明星,比如薛之谦、鹿晗、蔡徐坤等,每个人的出场费都是不便宜的呀!足可见VIVO的利润到底是有多高,具体不好说,但是这其实与VIVO的企业定位是有关系的。

VIVO的研发成本可能是(如果有比它更低的烦请告知,更新一下我的知识数据库)目前全中国最低的手机生产厂商,因为他的研发成本主要集中在摄像头的研发,而手机最烧钱的芯片却一直倾向于使用濒临淘汰或者热度过了的芯片,所以在研发成本上可以大省一笔,再加上VIVO主做流量营销和底线城市营销,以量冲利润,而许多的利润又倾向到流量营销去,所以具体要说VIVO手机利润有多大不好说,但确确实实应该是名列前茅的。


仑头出租屋


手机利润多少?这个怎么回答呢?

这样算吧,客观一点

1、研发成本,动徹几年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比如iPhone4S,首个使用玻璃面板来做触摸屏,抛弃了亚克力材质的触屏

2、开模成本,

3,新产品上市产能不足

4、税收成本,

5、物流成本

6、人工成本

7、仓储成本

8、股东分润

9、投资收益

10、宣传费用

11、经销商分润

12、售后服务费用

13、原材料费用

14、渠道商利润

15、增值税

16、认证费用

17、管控成本

最主要的成本还是那几个,研发成本、生产原料成本、核心芯片费用、内存费用

其他都是毛皮


希望在每一天


负责任的讲一台手机(苹果除外)的利润确实不大。

硬件成本40%:小米的雷军说过,现在手机行业的普遍定价为成本价的250%,反过来就是每台手机的硬件支出占总成本的40%。下图也验证了雷军的说法。

雷军随后指出,当小米450亿美金估值出来以后,所有人都觉得他也能干,只要烧钱就行了。所以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一些同行在手机市场赔的钱是天文数字。而在2018年手机利润排行榜中,苹果、三星、华为、OPPO、VIVO、小米六家厂商占据了99%以上的利润,其它的手机厂商基本不赚钱,其中苹果以占62%的利润遥遥领先。

究其原因呢:

  1. 手机行业是一个依靠规模效应的行业,利润严重向头部集中,除了品牌效应外。大厂的供应链与品控都会做的好些,无形中降低了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小厂商,起步会非常难。

  2. 手机还有一个隐形的收入来源就是预装软件,每装一个软件厂商就可以获得软件商一笔收入,价格3-10元不等。如果一部手机装20个预装APP,可带来的直接收益可能超过100元,非常可观。而从下图看来20个左右只是业内的均值,更重要的是很多预装的APP还卸载不掉。同上,也是头部公司更容易与软件厂商谈到合作。

所以,手机行业已经发展相已经进入严重的寡头垄断阶段,虽然从产品本身的利润不低,但由于行业特性,手机行业(苹果除外)整体的利润率并不高。

最后,罗永浩在他一次产品发布会上说过“我们手机不赚钱,只是交个朋友”,的确是真的。


沧丘先生


感谢您的阅读!

我们可以先看一个数据:在下面图表中,华为mate10的成本是290美元,折合人民币为1960元;iphone 8成本是285美元,折合人民币为1926元:三星S8的成本是326.5美元,折合人民为2206元!

这简单的对比,你可能看不出来差异,但是我们实际的观察下,你会发现iPhone8p的成本价真滴,即使iPhone 8在第三方网站的价格低至了4088元,可是仍然手机利润可能在2000元以上,当然,我们还必须除去一定的开销,比如营销等等诸多内容。

可是即便出去,大部分的开销和它的成本,它的利润都会在2000元左右徘徊。也就是说iPhone手机,它的利润成本非常的高。

比如,在2017年第四季度,iphone手机的收入就达到了610亿美元,是三星的3倍,华为的7倍多,这些内容给我们的启示:手机利润确实不低。

我们看完高端手机,它的利润情况。那么,低端手机它的利润有没有呢?低端手机,它的成本可能性会更高,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联发科处理器,它的价格就相对便宜,而经常会用在百元机和千元机上。同样摄像头模组,后置指纹,电池,屏幕,代工等等,但是并不是说没有利润,只是这个利润,相对高端的苹果、三星来说要低一些。

这也就是为什么余承东会走高端旗舰路线?也是,为什么小米手机在发展至今,仍然不能够摆脱性价比这个称号呢。就是,手机在定价方面的区别,这也让小米在未来发展中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旗舰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