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生: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因果和无奈的交织

导读:“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西游记》并不是一部简单的神话故事,而是一段梦境与现实相互交错,因果和无奈相互交织人生传记。

书中的几个主角,每个人都有一段辛酸苦涩的往事,和曾经风光无限的回忆。他们人生的前后遭遇,拥有着巨大的强烈反差,属实可以称为天壤之别。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生: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因果和无奈的交织

西游记

从种下因果到了却因果,就是他们所有的人生历程,也是贯穿整部《西游记》的线索。春风得意时的辉煌,因果循环时的痛苦,看透人世沧桑的悲凉,挣脱一切后的无奈,以及各种复杂的心境,都在这部书中得到了非常深刻的体现。

而其中包含这些感情色彩最多的一个人物,就是取经团队里的二师兄——猪八戒。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情感复杂的人物

他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总是那么好吃懒做憨厚无知。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他人生中最初的模样,而是经历一系列坎坷遭遇,和世态炎凉之后,才形成的一种性格。说到底他也是一个被现实摧残的无奈之人,在他心中其实埋藏着比常人更为丰富的情感。

从天庭位高权重的天蓬元帅,到云栈洞中食不果腹的可怜妖怪,再到取经队伍中不思进取的猪八戒,最终成为佛祖手下的净坛使者。《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对于猪八戒这个角色,其实刻画的非常深刻。

他不是那种无惧任何挫折永不言败的超级英雄,也不是满心诡诈勾心斗角的卑鄙小人,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的真实写照。在《西游记》原著中他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会做出和平常人一样的反应。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生: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因果和无奈的交织

太白金星

比如他出家之前还想着高老庄的亲事,每当唐僧大难临头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想着各自逃命。而遇到曾经在玉帝手下为他求情,救过他性命的太白金星时,他也会忍不住对其俯首叩拜,感恩戴德。

总之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许多普通人的影子,而且《西游记》中对于猪八戒的描写,其实也并不在少数,他所占用的笔墨甚至要超过了唐僧。吴承恩先生耗费了如此之多的精力,所描述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角色,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生历程,和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与感悟。

而猪八戒这个人物的经历,则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对照着相映的人生阶段,与其背后的种种复杂心境。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人这一生在最初的时候,都会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梦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样的豪情壮志,每一个人都曾经拥有。包括《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也是一样,在原著中他曾经这样介绍过自己的过往:

“功圆行满却飞升,天仙对对来迎接。

朗然足下彩云生,身轻体健朝金阙。

玉皇设宴会群仙,各分品级排班列。

敕封元帅管天河,总督水兵称宪节。”

这是他当初功行圆满飞升天界时的情形,真可谓是春风得意前程似锦。但是他这一段经历,却更像是一场梦境,是每个人在年少时期都会做的一个梦。幻想着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终有一日可以平步青云,站在世界的顶峰去笑看苍生。

可既然是梦,那么就终归要醒。但用来唤醒梦中人的东西,却是现实中的痛苦。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生: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因果和无奈的交织

嫦娥仙子

猪八戒在蟠桃盛会上酒醉之后,私闯广寒宫调戏嫦娥仙子,犯下天条戒律。根据他自己在书中的回忆,当时是这样一番情形:

“押赴灵霄见玉皇,依律问成该处决。

多亏太白李金星,出班俯囟亲言说。

改刑重责二千锤,肉绽皮开骨将折。

放生遭贬出天关,福陵山下图家业。

我因有罪错投胎,俗名唤做猪刚鬣。”

人生如棋局,却又比棋局更加残酷,因为人生的棋局一旦落定就无法更改,只能一步错步步错。从猪八戒闯入广寒宫的那一刻开始,他就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与此同时也透露出了他和普通人相似的一面,心中都有被长久压抑的欲望,内心深处埋藏着与常人一样的七情六欲。酒后失德醉后发疯,这些事情本来不应该出现在神仙的身上,但猪八戒却是一个例外。

他做不到像其他神仙那样清静无为无欲无求,虽然身为神仙,但他的心却又不像是一个神仙。

世人皆以为神仙是一群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自由者,可实际上神仙比凡人的约束更多。这就像是《易经·乾卦》中所说的“亢龙有悔”。一个人拼命地去追逐更高层次的生活,可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所期待的生活并非如此,从前的种种才是心中最珍贵的存在。

然而此时想要回头,就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而且即使付出了代价,也未必能够回到从前。也正因如此才有许多人选择了不去回头,在孤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生: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因果和无奈的交织

猪八戒

但猪八戒没有做到,他在心里种下了带有七情六欲的因果,就必须承受这个因果所带来的影响:

“那时酒醉意昏沉,东倒西歪乱撒泼。

逞雄撞入广寒宫,风流仙子来相接。

见他容貌挟人魂,旧日凡心难得灭。

全无上下失尊卑,扯住嫦娥要陪歇。”

他在旧心难灭意志昏沉的情况下,走出了人生中最错误的一步。从而也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他在天庭中的这一段梦境,梦醒之后是更加残酷的现实。

贬下天界错投猪胎,曾经的一切都不复存在,身份、地位、身体没有一样东西保留了下来。此时他已不再是天庭的神仙,甚至连做人的资格都被剥夺,只能做一个凡间的猪妖。

玉皇大帝的两千锤,彻底敲碎了猪八戒的梦境,让他认清了真正的现实。在他被玉皇大帝责罚的时候,当初那些迎接他飞升天界的神仙们,全都选择在一旁视如不见袖手旁观。

原来看似美好的天宫,也是如此的冷漠无情,这里的气氛甚至比人间更加寒冷,也许这就是“高处不胜寒”。不过所幸还有太白金星站出来为他求情,让猪八戒保住了一条性命。

梦境和梦想的双重破灭

对于梦境和梦想这两种概念,很多人都分不清楚,但事实上它们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与原来的人生找不到接触点,完全脱离了现实,这样的生活就是梦境。

以现实的情形作为出发点,去追求美好的未来,这样的希望就是梦想。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生: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因果和无奈的交织

吴承恩

在这两种概念之下,其实包含着吴承恩对于自己人生的真实写照。根据《淮安府志》和《山阳志遗》的记载:

吴承恩少年时期便文采过人,他和许多读书人一样,曾经多次满怀希望去考取功名,做一朝成名天下皆知的美梦。但是他却屡试不中,从明朝嘉靖八年,一直到嘉靖二十九年,未曾获得半点功名。

在这段期间里吴承恩的梦境逐渐宣告破灭,只能被迫接受现实。于嘉靖三十年,吴承恩以一个补贡生的身份,接任了河南新野县知县。但是不久之后他再次发现,原来这个底层的官场中,也没有他的位置,经历了两次反复之后,只能告老还乡以写书卖画为生,放弃了现实中的梦想。

而《西游记》中猪八戒在人间的这段经历,正是影射着吴承恩的人生。被打落凡间之后的猪八戒,开始了作为一个妖怪的艰苦生活。此时他虽然从梦境中醒了过来,但是在他心中依然还存在着梦想。

在这几百年的妖怪生涯中,猪八戒曾经和一位住在福陵山云栈洞,名叫卵二姐的妖怪成亲。而且两人成亲之后,猪八戒也在云栈洞居住了下来。这时的他不再是一个神仙,没有了各种各样的约束,似乎具备了逍遥自在的条件。只是好景不长,一年之后卵二姐去世,猪八戒梦想中的幸福生活宣告结束。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生: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因果和无奈的交织

猪八戒与高翠兰

在此之后猪八戒又来到高老庄,变化成了凡人的模样,与高翠兰结为夫妻。并且为高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西游记》中有猪八戒的口述,原文如下:

“我也曾替你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如今你身上穿的锦,戴的金,四时有花果享用,八节有蔬菜烹煎,你还有那些儿不趁心处,这般短叹长吁,说甚么造化低了?”

可见他对生活依然还有向往,心中还存在着希望,梦想自己可以融入到人类的社会当中,有一份安稳的家业。但是随着他妖怪身份的暴露,这个梦想也被无情的打破。

高翠兰的父亲高员外不仅单方面否定了这门亲事,而且还到处请高人法师去降服猪八戒。这样的举动让猪八戒的心灵再次遭受创伤,同时也让他明白了,妖终究是妖,无论他如何努力,始终无法得到凡人的认可。

正如《论语》中所言:“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既然已经是一个妖怪,就注定无法走上凡人的道路。他的这段经历,就像今天人们常说的那样,挤不进去的世界就不要去挤,到头来受伤的还是自己。

在高员外否认了他与高翠兰之间的亲事之后,猪八戒虽然没有就此放手,彻底离开高翠兰。但是事实已经摆在眼前,身为妖怪的猪八戒,永远不可能过上普通凡人的生活,他必须再一次调整对于世界的认知,才能找到属于他的方向。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生: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因果和无奈的交织

猪八戒

因为现实中的情形,根本不能满足他对于生活的任何幻想。人生中的这些经历和教训都在告诉着他,梦境无法长存,而梦想也未必都能实现,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一个猪八戒而改变。

经历过这一切,猪八戒的人生方向再次变得迷茫。天庭不属于他,人间也容不下他,究竟何处才是他最终的归宿?

他身上所沾染的诸多因果,不知何时才能了结!

这样的迷茫不仅存在于《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身上,也经常会出现在现实中的每一个人身上。包括这部书的作者吴承恩,他在离开官场之时,又何尝不是如此!

虚幻的梦境,现实的梦想,一个个接连破灭,人生的意义究竟在于何处?

了却一切因果,放下所有执念

一个人在原来的人生被否定之后,总是难免会出现迷失自我的情况。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心中的那些执念。

这些执着的念想,在推动着人们不停地去追求一些得不到的东西,同时也给人造成了无尽的痛苦与困扰。越是得不到就越想得到,这样的生活无疑是一种煎熬,从而也会使人越来越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追求什么。这是一个无尽的因果循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能走出。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生: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因果和无奈的交织

观音菩萨

《西游记》原著中指引猪八戒走出迷茫的人,是去东土大唐寻找取经人的观音菩萨,是她给了猪八戒放下执念遁入空门的机会。猪八戒在观音菩萨的引导之下,等来了西天取经的唐僧,主动放弃了对于高老庄和高翠兰的幻想。

从此之后猪八戒便再也不主动去追求任何东西,安安心心地跟在孙悟空和唐僧身后,挑着沉重的行李,迈着疲惫的步伐,一步步走向西天。面对妖怪的时候,他从来不争强好胜,对于取经的任务,也从不过分的执着。

尽管一路上孙悟空总是称他为呆子、夯货,但是他从来都不反驳。纵使经常有人骂他懒惰、说他无能,他也不曾在意。因为他早已把世间的一切,都当成了是一场梦境,就像佛经中所写:“世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露。”

经历过如此之多的无奈遭遇,已经足以让一个人看透人世间的沧桑起落,放下所有的执着于追求,变得随遇而安,变得无欲无求。

在《西游记》的最后,猪八戒虽然成为了佛教的净坛使者,再次回归了神仙的行列。可是这一切对于他来说,其实都已经不再重要。

三界还是原来的三界,各路神仙依旧各司其职,只是当初的天蓬元帅变成了如今的净坛使者。猪八戒的这些一系列遭遇,在别的神仙眼中,只不过是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但在他自己的心里,却是一段充满无奈与心酸的真实人生。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人生: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因果和无奈的交织

天蓬元帅

他初因为心中的执念作祟,神使鬼差闯入了广寒宫,从而失去了天蓬元帅的身份。后来也是因为心存这样的想法,在人间经历了两段不如意的婚事,让他的心里充满了创伤。所有的事情都在因果循环当中,而猪八戒也正是在看破一切,放下执念之后,才找到人生的方向了却了因果,获得了真正的逍遥与洒脱。

但是在这份洒脱的背后,却是深埋的无奈,和数不尽的心酸。

结语

南唐后主李煜曾经说过:“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浮生一梦。”人世间许多的事情,其实都如同一场梦,人们在梦中苦苦追寻,醒来之后却发现与现实格格不入。就如同《西游记》当中的猪八戒一样,做天蓬元帅的经历对他来说宛如虚幻的梦境,在人间的那段时光亦是如此。而当这些都成为往事的时候,他的人生却又是如此的枯燥。

身在梦境中的人渴望清醒,可是醒来之后的人,又总是忍不住回味梦中的一切。因为人们身上所沾染的因果,已经贯穿了整个人生,无论梦境还是现实,都无法逃脱,在了却一段因果的同时,也是另一段因果的开始。这就是《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故事,一段充满了因果和无奈的人生传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