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主题意蕴及其成因:路遥的思想内涵与创作历程

《人生》是已故著名作家路遥的成名作。发表于1982年的《收获》期刊上。在“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大行其道的当时,《人生》的横空出世,犹如文坛出现的一匹黑马,迅速产生了轰动效应,主人公高加林也成为当代文学人物画廊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形象。至今,作品震撼人心的效果并没有减弱,其复杂的主题意蕴仍在不断引发读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和思考。

《人生》的主题意蕴及其成因:路遥的思想内涵与创作历程

而我认为,《人生》的主题思想,与作品中透露出的悲剧意识和主人公高加林的形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篇十三万字的小说,以朴素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黄土高原上的农村故事: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回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却让有权有势的高明楼给弄了下来。在高加林心灰意冷之时,一直暗恋他的同村姑娘刘巧珍以一颗金子般的心使他重新振作起来,二人结为男女朋友。后来高加林回县广播站工作,接受了原同班同学、县委干部女儿黄亚萍的追求,抛弃了刘巧珍,同时黄亚萍断绝了与原男友张克南的交往。高加林期望和黄亚萍去南京发展,却因张克南母亲的有意阻挠,使事业和爱情顷刻化为乌有。在高加林回乡之时,巧珍却已为他人妻,嫁给了她并不喜欢的马拴,故事在高加林的悔恨交加中结束。

《人生》的主题意蕴及其成因:路遥的思想内涵与创作历程

《人生》的结局应该是悲剧性的。有评论者认为高加林最后回乡,在爱情上并非没有出路,因为还有巧珍的妹妹巧玲,一个和她姐姐那样漂亮,却比她姐姐有气质、有文化的高考落榜生在等待高加林,并认为这是作者的有意安排,是“一种喜剧性的暗示”。

但这种看法有主观臆断之嫌。书中的叙述并没有这样的蛛丝马迹,看不出哪儿是在暗示;从情节发展来推测,巧玲的爸爸怕断然不会再让他小女儿嫁给高加林这个“负心汉”。

《人生》的主题意蕴及其成因:路遥的思想内涵与创作历程

倒是作者有些为高加林和刘巧珍爱情的破灭而惋惜,即较为赞成刘巧珍和高加林的恋情,这在书中的描写中能够看出,刘巧珍在高加林的建议下刷牙,及和高加林去城里买漂白粉等情节表明,刘巧珍虽是乡下人,但能够在引导下逐步改善旧有的生活习惯,向新的现代文明靠拢;从巧珍主动提出向巧玲学写字更可以看出,她也渴望读书识字,向往有文化的生活,以后也有可能和高加林一起高谈阔论,可能这才是作者的暗示。但现实的结局,却大大超出了读者的心理期待。使人扼腕叹息。

《人生》的主题意蕴及其成因:路遥的思想内涵与创作历程

作者正是以这种出人意料的安捧,打破了传统小说中的大团圆结局,从而使作品变得沉实厚重,引发读者无限回味和感慨。

作者肯定高加林走出家乡,追求现代文明,却不赞成他完全脱离家乡;肯定刘巧珍的爱情追求及她和高加林相恋,而不赞成高加林为了个人利益放弃弥足珍贵的爱情。这应该是《人生》的主题意蕴。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看法。

《人生》的主题意蕴及其成因:路遥的思想内涵与创作历程

对于路遥的这种思想倾向,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成因:

首先,作者对城乡之间关系的认识。路遥从小生长在农村,自进入城市,就对城市的现代生活方式产生了一种渴望,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但家乡有他所熟悉的一切,对于生他养他的故乡农村,路遥总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感情,正是这种难以割舍的乡土惰结,使他的作品往往透露出一种信息,即在追求新生活的同时,不可完全脱离故土,否则就避免不了走向悲剧的命运。

其次,作者当时世界观的影响。高加林渴望外界的新生事物,这是路遥心声的吐露,但同时也不自觉流露出有所作为就必须走出乡村的观念,从而否定了另外一种合理性认识:接受新事物不一定非要走城市的道路,留在家乡当一名农民也可以有所作为。这应该是作者当时思想上局限性,他后来《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的形象,即表明了作者世界观的进步。

《人生》的主题意蕴及其成因:路遥的思想内涵与创作历程

最后,路遥的爱情观。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完美的女性应该是贤妻良母型的,路遥生长在一个农民家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观念的影响。书中的刘巧珍是那么温柔善良,为了心爱的人可以舍弃自身,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将为心上人的奉献和牺牲视为理所应当,视男人的最大幸福为她的最大幸福,同样的女性还有《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兰花及贺秀莲。

​作者肯定刘巧珍对爱情的勇敢追求和无私付出,并认为这种爱情高于一切,高加林的所谓事业追求一旦于此相违背,也要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作者的这种观念和在作品中的表现,也成为《人生》主题意蕴的一个重要成因。

文化的理想国,让每一个诗意的灵魂,都有栖身之地。感谢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