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没见过手抄报,老师布置一定要做,只好家长代劳了,是老师的错还是家长的错?

我的朋友叫雨飞


当然是家长的错。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殊不知正是父母一次次的代劳,剥夺了孩子尝试的机会,否定了他们的能力,才造成了后面学习上的各种障碍。


1. 成长大于成绩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做一张手抄报的能力。大多数代劳的家长,恐怕还是觉得自己孩子的作品拿不出手,怕影响孩子的成绩,影响孩子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所以才会有家长们争相斗艺的怪象。


这种掺了假的成绩或许当时能博得老师和同学的几声赞叹,它对孩子的成长却毫无意义。它甚至让孩子得到这种暗示:自己什么都不会,只有拼爹妈。


反之,我孩子每次交上去的手抄报都是她自己独创,从查资料编缉文案到版面设计,尽管艺术天份有限,少获老师垂青,但却是真正享受了这个创作的过程,学到了东西,收获了自信和成长。



2. 从0到1的过程


每件事都有从0到1的过程,家长的问题在于不切实际地提高了标准。1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意义非凡。孩子独立完成的1分的作品,远比家长代劳的80分有价值。这个1好比孩子呀呀学语时说出的第一个字。


孩子没见过手抄报,或许家长认为这是一个致命的弱项;但你从另一个角度想,因为没见过,也就少了许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想象力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恰恰又是难得的优势。


大多数家长小看了自己的孩子,他们真的没你想的那么弱。你可以给他看一两个范本,告诉他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写点文字,画点装饰,怎么有意思有趣怎么来。最重要的是,那是孩子自己的作品,它独一无二!



3. 消极还是积极地面对新生事物


想我们一生中,不知道要碰到多少新生事物。如果什么事情都得等到完全准备好了再去做,那黄花菜都凉了。一件看上去很繁难的事,只要开始尝试,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你就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


常常地,我们内心的恐惧和懒惰附带着各种借口,在本该有的行动之前树起了重重无形的阻碍,这些心理阻碍甚至超过了行动本身的难度。


我们面对新事物的态度,不经意间也在影响着孩子。


所以我的意见是,孩子的作业让孩子自己来,哪怕做得再不好,那是他的真东西。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长大,他会思考,他的“小板凳”会做得越来越好!

我是倾城小团圆,70后985理科生,初中生家长。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和观点,请关注我共同探讨家庭教育问题。

倾城小团圆


手抄报的意义:

我相信,学校或教育局领导要求孩子们上交手抄报,布置这个作业,一定出于锻炼孩子的目的!无论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意、版面布局,或是了解国庆节、中秋节等各个传统节日的含义,学校的出发点一定是为了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提高孩子的创作、书写等能力。

变味的手抄报

可是有的老师选出来的优秀手抄报,却都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的,有的手抄报上甚至一点儿孩子的笔迹都没有,全部家长代劳的。

我看到群里老师拍的教室后面布置的照片,看着那些成人笔迹的手抄报,我是感觉有些失落和失望的。

我女儿玥玥今年上二年级。在去年她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学校也布置手抄报,都是玥玥独自完成。

我会在网上给她找一些相关主题的模板,然后让她参考着画。

可是,一年级两次手抄报,玥玥每次交上去的那天放学都很失落。

玥玥说老师选出来贴在墙上的都是大人帮着一起完成的,特别漂亮,字也都是大人写的,很好看。她自己画的、自己写的,在这样的手抄报中,就显得逊色很多,稚嫩很多。

玥玥对我说:“妈妈,别人都是家长帮忙做的,我自己做的不如他们做的好看。下次你也和我一起做吧,不然我的一直也选不上。”

于是,到了今年二年级的手抄报,我开始陪着她一起做。

因为,我不想让孩子失望。

玥玥一年级的时候,每份手抄报从构图、涂色、写字/拼音,都要一个多小时,非常认真。

可是,这样的用心,被埋没在各位家长的作品中,完全看不到。

所以,这次的中秋,我陪着女儿认真地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份中秋节的手抄报。

女儿这次中秋节之后去上学,因为高质量地完成了两项任务,而获得了比其他同学多一张的“梦想种子卡”,她很开心。回来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无论学校留几次手抄报,无论孩子有没有见过手抄报,无论老师选出来的是成人做的还是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

我们都要记得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动手能力、足够的自信、认真的态度等这些品质。我们无论怎么做,都不要违背这个目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老师评出来的都是大人做的漂亮的手抄报,而你却一直坚持让孩子独立完成,那么孩子可能因为作品屡次被埋没,越来越失落,越来越没有动力再认真去做。

如果老师评出来的都是孩子稚嫩而又认真完成的手抄报,你却非要帮助孩子一起完成,那么你便越俎代庖了。

没有一成不变的学校和老师,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

我们要根据当下的情况,尊重老师,尊重孩子,尊重自己,才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引导孩子形成正向的品质,不断自我成长,越来越优秀!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你好,我是小七老师。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题主问:小学生没见过手抄报,老师布置一定要做,只好家长代劳了,是老师的错还是家长的错?

那我再反问题主几个问题:

小学三年级新生,没写过作文,老师布置一定要写,只好家长代劳了,谁的错?

孩子第一次吃鸡蛋,不会剥壳,家长代劳了,后来家长一直代劳,孩子就一直不会剥鸡蛋。谁的错?

请恕我直言,老师布置作业孩子不会做,家长就代劳,如果一定要分一个对错的话,一定是家长的错。

我是教师,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对孩子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小情况,我深有体会。

教育就是一个让孩子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如果孩子一遇到不会的,家长就去代劳,那你的孩子将会越来越差。最后将失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越来越依赖别人。

我女儿二年级的时候老师也布置过手抄报、读书卡、树叶画、水果拼盘等作业。每一项作业都是她第一次接触,自然有点迷茫。于是我就和她一起做,我做一份,她自己做一份。

家长要指导孩子,但一定不能替孩子完成作业。

家长在指导孩子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抱怨。

现在的学校教育跟各位家长小时候肯定不一样。大家小时候大概只需要完成课堂作业,现在还有实践活动,读书活动等等。对于这些作业,家长们可能也有些迷茫。这正是亲子互动的大好时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该怎么做。

有些家长只要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作业,就会抱怨甚至辱骂老师,这就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长期这样下去,孩子就会对学习兴趣全无,并且遇事从不觉得自己有错,错的都是别人。

家长在做孩子在看,不为别人,单单想一想自己的孩子,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2、指导孩子要有耐心。

有些家长只要孩子有不会做的作业,他就代劳。手起笔落写掉之后就开始埋怨老师布置的作业难,甚至说老师是在给家长布置作业。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家长既然自己会做,他们为什么不指导孩子,而上手代劳呢?

我把真相说出来可能会得罪很多家长,但是真相就是真相:因为他们怕麻烦,图省事!

帮小学生做个作业总是容易的,几分钟的事;但是给小学生把这个作业讲明白是很费事的,可能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多……于是,有些家长就选择了代劳的方式。

孩子是家长的,怎么教育是家长的事。但是,一个成年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没有耐心指导孩子,就别想着找老师背锅了。


墨公子说教育


我儿子小学二年级开始做剪贴报,手抄报,风景画!我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学画画,做各种报。手抄报还好找相关资料写写画画,剪贴报就麻烦了,破坏性太大,需要的内容必须剪下来贴到纸上,每一次要剪很多内容,我的那么多书,刊物都是那个时候牺牲掉的呀!有一次老师让学生画风景画,我画了一个星期啊!有一个学生交的是他们学校的全貌,说说这个家长费了多大的精力啊!


原野1280942


小学生没见过手抄报,老师布置一定要做,只好家长代劳了,是老师的错还是家长的错?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没有谁对谁错。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学校里会布置一些学生办手抄报这种任务,这很正常,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先说说老师为什么要让学生办手抄报。办“手抄报”就是让学生积极参加语文实践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充分实现学生对语文进行综合实践学习这一目标。同时,办手抄报,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综合组织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它要求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栏目设计、资料收集、编辑排版、审核校对等等。它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学生不会办手抄报,有的家长就代劳了,这说明家长还没有弄明白老师让学生办手抄报的真正用意和目的,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交差。这是不可取的。

那家长应该怎样做呢?我认为:当学生接到要办手抄报的任务时,做家长的最好不要直接代劳了,而是要指导孩子学习办手抄报。

比如:每次办报前,让孩子说一说自己准备搜集哪些材料,并适时地进行补充,让学生办报胸有成竹,不愁无话可写,有着丰富的内容去写。

家长还可以提供一些精彩的手抄报,展示给孩子看,提供范例,让孩子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孩子一边观看,家长一边指导,讲解那些手抄报的亮点和学习角度,让孩子在欣赏、赞叹之余,了解到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认识到要办好手抄报并非高不可攀,而是触手可及的事。 


江夏浪花一朵


我家孩子从一年级做到三年级了,这是昨天才做的



浅言401


我儿子一年级,问我什么叫手抄报[捂脸],哎,只能我们家长代画了[灵光一闪]



湘妹子容丫头


您好!我是风儿清,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让学生制作手抄报,家长和老师互相沟通好,教孩子制作过程的方法得当,那就谁也没有错。且听我道来。

手抄报是一种可以让学生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便于小学生了解、参与活动主题,自己动手制作,图文并茂。如果运用得当,是一种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动手能力的好办法。


一、目前,有的家长对老师布置手抄报的作业有异议,为何?

一是家长是没有清晰认识到孩子自己制作手抄报的作用。

二是认为孩子没有见过手抄报,老师布置这样的作业难度太大。

其实,老师要布置给孩子做手抄报,一般会确定好主题,给孩子观看手抄报的范本,至少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形式给学生看,对制作的技巧会做这些简单的讲解。

三是觉得孩子还小,写字很困难,也不会考虑排版,这样的作业事倍功半。

四是家长认为手抄报耗时耗力,做好交到学校,老师也还不一定觉得合格。


二、对于老师布置的手抄报作业,家长应该怎么对待呢?

一是家长要认识到孩子制作手抄报的作用。

手抄报是目前学校常见的教育活动,活动主题丰富,是拓展学生学习的好方法。比如:中秋节、国庆节、禁毒、消防等活动,老师会让孩子制作手抄报,来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理解活动主题。这是一种正能量的作业形式。




二是要理解老师为什么把手抄报布置为家庭作业

为了让孩子便捷地参与主题活动,会布置成家庭作业,让学生制作手抄报。因为制作手抄报需要一些时间,所以很难在课堂上完成,这个家长要理解。

三是孩子做手抄报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刚开始制作手抄报,孩子会觉得有困难,耗时较长,但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会变得比较熟练,这对孩子搜集资料、绘画排版、书面表达的能力有很大提高。而且,每一期手抄报保留下来,也是孩子学习成长的足迹,虽然辛苦点,但何乐而不为呢?




四是家长对孩子做手抄报不能替代, 只能指导方法,监督结果。

有的家长觉得教孩子做手抄报很麻烦,就会代劳。虽然参与孩子完成作业这一过程是好的,但是包办代替,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五是不要用电脑排版打印,要让孩子动手操作。

教学中的确碰到过这样的家长,为减少麻烦,直接用电脑排版打印。这样的手抄报还有何意义?孩子又学到了什么?

三、对老师的几点小建议

1.建议手抄报的制作从三年级开始

孩子太小,写字慢,绘画慢,的确会耗费太多时间。我校就是从三年级开始做手抄报,好的手抄报作品在校内展览,教师组织一、二年级学生观摩、学习。

2.在布置家庭作业之前,要教给孩子做手抄报的方法、步骤、技巧等等。特别初次做手抄报的学生,更是要耐心指导。

3.做好手抄报作业的评价。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亲手做手抄报。对于自己亲手做的,就算质量不太好,老师也要持鼓励态度,

四、小学生制作手抄报的简要流程

关于怎么制作手抄报有很多文章,我就不细讲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主题———取个能突出主题的标题———搜集、选择与主题相符的内容———排版设计———按主题绘画———按主题摘录或自己写内容———涂色装饰。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手抄报,是一件有益无害的事,老师认真指导,做好评价,家长鼎力支持,就会让孩子真正受益,健康发展。


风儿清


并不是老师的错,当然也不是家长的错。只是在“任务由谁完成“这个问题上,老师和家长的想法产生了偏差,从而产生了误解。

现在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幼儿园、小学老师常常布置孩子做一些手工作品。明明知道孩子不能够完成这么精细的任务,为什么还要布置?

有些家长说:“其实就是布置给家长的。“因此自己代劳了,有的甚至直接从淘宝买成品或者半成品,又精致又漂亮。

其实,老师布置手工作业,是希望家长多陪陪孩子,与孩子合作,享受一段愉快的亲子时光。不仅促进了亲子关系,也锻炼了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思维和创造方面的发展。

在手工作业的具体操作方面,老师是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具体状态和接受程度来进行的,也会提供一些建议。

孩子没见过手抄报,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看看好的手抄报模板,比如花边啊、布局啊,选择一些图画多,文字少,适合低年级小孩子的模板,然后让孩子动笔画画。比如这样的:

孩子画完之后,家长可以画好横线,让孩子自己写字。

这样做过几次,家长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做手抄报了。刚开始做的不好很正常,不需要苛求完美。多看看好的范例,练习几次,就会越来越好的。

手抄报一旦布置给孩子了,就要跟孩子一起认真完成。

一来,养成做任何事都认真对待的好习惯;二来,如果被选为优秀作品也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教熊宝与世界相处


套一句知乎名言:小孩子才说对错,大人只讲利弊。

家长代劳的利是,你代劳的手抄报很棒,被老师选用了,你的孩子开心了,孩子的老师对你的配合工作满意了。家校关系和谐。有利于孩子学习成长。

家长代劳的弊是,你做你的,孩子不闻不问,只把你的劳动成果交给老师了事。养成依赖心理,孩子越来越懒,越来越无能。

所以呢,我的观点是,老师的任务是一定要完成的。你不完成,别人完成,你的孩子就落后了。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而不是完全代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