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之前是沒有棉被的,富人可以用丫鬟暖床,那窮人怎麼辦?

儘管棉被現在甚至都不為人所喜歡,紛紛選擇如羽絨被之類更加高端的輕薄暖和的被子,但是古代尤其是宋朝之前是沒有棉被的,即便是宋朝之後棉花都只有極少數的達官貴人才能享用,普通老百姓根本無福享用,直到明朝棉花才大面積種植,但因為古代的種植方法和種植面積棉花產量實在感人,大多數棉花還是作為上奉朝廷的貢品,對百姓來說也實在是奢侈品。

在宋之前是沒有棉被的,富人可以用丫鬟暖床,那窮人怎麼辦?

古代不比現在,生活所需基本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沒有過多選擇的機會,儘管說到中國領土總會想到地大物博,但其實很多物資都極其匱乏,現如今很多常見的工具或者食物都是後來才從海外傳入我國,如紅薯、棉花。棉花在宋朝末年傳入中國,作為現如今最廉價的紡織原材料它原產於印度地區,那麼問題來了達官貴人尚且不提,普通百姓的冬天該如何度過。

在宋之前是沒有棉被的,富人可以用丫鬟暖床,那窮人怎麼辦?

人之所以可以憑藉並不如虎豹強壯的身軀一直生存到現在,站到了食物鏈的頂端靠的是創造力,所以對於生存之道的理解也是十分通透的。從遠來看,先秦時期那個時代的社會主要還是奴隸制的社會,普通百姓的食物來源主要還是依靠狩獵打漁為主,在出土的先秦時期的歷史文物上,很多陶罐或則壁畫都有人拿著骨質針縫製衣物的畫面,由此可得知當時人們禦寒主要是使用動物皮毛。

在宋之前是沒有棉被的,富人可以用丫鬟暖床,那窮人怎麼辦?

除了能在床上鋪上動物皮毛一類的禦寒物,古人還會選擇如蘆葦、幹茅草或者是類似於柳絮一般質地柔軟的植物,這些植物在冬天都能很好的起到禦寒的作用,且確實還算舒適,至於地位更加低下的奴隸大概也就只能睡在稻草堆之類的地方了吧。再加上房屋裡生起的爐火,屋內的溫度也並不如想象中的那樣低,至於屋內乾燥之類的問題倒不是連最基本的溫暖都不能得到保證的人能考慮的了。

在宋之前是沒有棉被的,富人可以用丫鬟暖床,那窮人怎麼辦?

古代的達官貴人生活就很奢浮了,他們不僅在房屋中有精緻的火爐,所蓋的棉被大多也是高檔的動物皮草或紡織物,甚至一些有錢人家睡覺前都要讓丫鬟將被子暖熱,等到主人要睡覺的時候她們再換出來睡到自己的床上去,這或許聽起來很繁瑣也顯得很沒必要,但在古代每一個身份低微的下人都只能迎合主人千奇百怪的想法,不然古代富人也不會有“何不食肉糜”這樣的想法。

在宋之前是沒有棉被的,富人可以用丫鬟暖床,那窮人怎麼辦?

儘管看似有著如此多的方法,但是古代凍死的人依舊是不計其數,古代的盛世大多是建立在貧苦人們的寒冷飢餓之上,封建王權的統治之下,更多的壓榨著底層百姓的勞動力和生存空間,每個時代各個階層的人民的生存方式都有所不同,儘管現在人民的貧富差依舊很大,但是大體上實現了最基本的人人平等,這一點在古代來說是萬萬不敢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