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 教育系統積極推進近視防控、健康教育和體育鍛煉

全國教育系統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創新思路,多措並舉,積極推進億萬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健康教育和體育鍛煉,取得初步成效。

  教育部精準部署全國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系統指導各省(區、市)各類學校延期開學,印發《關於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給全國中小學生和家長在疫情防控期間居家學習生活的建議》等,將學生健康成長放在首位,高度重視學生眼健康,為科學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創造有利條件。

  倡導健康生活,關注身心成長

  引導正確認識疫情,保障學生健康成長。廣東、浙江、吉林、雲南、貴州、上海、天津、江西、內蒙古等地,第一時間落實教育部關於做好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印發通知,要求各地各校開展新冠肺炎防控宣傳教育,引導師生理性認識疫情,做好科學防護,保證充足睡眠,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河北、江蘇、浙江、四川、江西、甘肅、湖北、海南、新疆、天津等地開通在線心理援助,紓解學生心理壓力。

  部署居家防控策略,嚴控近視發生率。河北、河南、江蘇、安徽、遼寧等地倡導學生每天適當在家進行體育鍛煉,創新鍛鍊形式,保障體質健康,科學用眼,均衡膳食,控制和減少“小眼鏡”“小胖墩”發生率。廣東省印發相關文件指導全省學校佈置寒假體育作業,鼓勵師生加強鍛鍊,指導、督促家長為學生提供有利於視力保護的學習環境,控制學生近距離用眼時間,及時糾正不良用眼衛生習慣。雲南省要求各地因地制宜製作室內體育鍛煉和近視防控視頻圖解等。北京市召開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區各校把學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做好學生疫情期間體育鍛煉動員、指導。天津市印發制定了小學、初中、高中學生體育鍛煉指南,要求中小學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和廣播體操。

  統籌在線教育,保障學生眼健康

  教育部要求教學中要注意青少年身心健康,把握好教學內容的適量和教學時長的適當;不得違反相關規定安排教師超前超限超綱在線教學,不得要求教師在正常休息時間進行授課;注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鼓勵學生鍛鍊身體,開展課外閱讀。確保學生居家期間學有所獲、健康成長。根據不同學段學生實際情況和網上教學特點,堅持從實際出發指導各級各類學校通過在線網絡授課、答疑等形式組織開展教學,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嚴控教學時長,減輕學生用眼負擔。浙江省印發《關於做好中小學校線上教學近視防控工作的通知》,嚴格控制課程時長,科學指導電子產品使用等方式。上海市發佈在線教育近視防控通知,嚴控在線學習強度。福建省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的通知》,培養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和健康生活習慣,減輕學習負擔。江蘇、福建、海南、廣西壯族自治區、安徽、四川等地份紛紛印發相關文件對授課時長提出明確要求,嚴格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學習時長,嚴禁超負荷教學,引導學生科學護眼。河南省印發《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小學校網上教學工作的補充通知》,要求準確把握在線教學原則,減輕學生負擔,保護學生視力。

  堅持“五育並舉”,保障學生健康用眼。全國多個省份均印發相關文件,落實“五育並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科學教育、健康教育、藝術教育,實現自主成長,保證用眼健康,防控學生近視。引導各地因地制宜,將居家體育鍛煉、近視防控、開展家務勞動等內容一併納入在線教育,豐富教學內容、形式,落實健康學習計劃,做到在線學習和近視防控相結合。江蘇省組織編寫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指導手冊和中小學、高校疫情防控指導手冊,指導廣大師生科學防護。天津市制定了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居家勞動實踐活動指南,並與體育、美育活動相結合,倡導“五育並舉”。

  引導學前教育,呵護幼兒眼健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推送幼兒體育視頻課程《全家動起來》等,向媒體免費贈送青少年及幼兒校園足球教學、訓練、遊戲等視頻播出版權,通過“全國校園足球官方”微信公眾號展播。各地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通過網絡平臺、微信、QQ等在線教育方式,積極倡導家長科學開展親子活動、室內遊戲,提供科學育兒知識輔導,保障幼兒眼健康。

  重視近視防控宣傳,指導科學護眼。

  各省(區、市)高度重視疫情期間學生近視防控工作,充分利用居家生活、學習的特殊情境,宣傳近視防控知識。通過發揮專家優勢,利用電視、廣播、新媒體等,宣傳推廣愛眼護眼知識,營造全民近視防控氛圍。

  拓展教育載體媒介,拓寬愛眼護眼宣傳。天津市發佈《停課不停學——兒童青少年如何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對學生線上學習如何科學護眼提供指導意見。上海市發佈《疫情期間“宅”在家,收好這份兒童青少年居家用眼衛生指南》,引導學生在家科學用眼。浙江省推廣《學習網課時如何科學護眼、防控近視》電子書和30集《眼記一分鐘》近視防控科普動漫。江蘇省推出《中小學生線上學習近視防控手冊》,同時製作《江蘇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系列短視頻—-強強近視就診記》,開通“江蘇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宣傳科學防控近視知識。河北省推廣近視防控科普素材。陝西省建設近視防控網絡平臺,開展近視防控知識問答,愛眼護眼科普等活動。黑龍江省推出《疫情期間眼睛健康防護科普系列微視頻》,引導學生樹立眼健康意識。

  用好專家科普資源,指導學生科學用眼。各地採用多種形式,與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專家宣講團攜手推進近視防控工作。浙江省專家瞿佳走進人民網談《疫情之下的網課挑戰:如何科學用眼防控近視》;倪海龍錄製《宅家網課如何科學護眼防控近視》短視頻並播出。山東省專家畢宏生在山東教育電視臺為中小學生講解疫情期間科學用眼知識。北京市專家魏文斌受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邀請,做《科學用眼防控近視》專題近視講座;郭欣做客北京衛視,指導學生居家做好近視防控。上海市專家許迅、周行濤受東方衛視邀請做專題講座。湖北省專家楊莉華製作近視防控公益宣傳片在武漢市教育電視臺滾動播出。廣西壯族自治區專家吳西西做客廣西廣播電視臺,錄製《廣西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特別節目》。陝西省專家李軍到西安教育電視臺錄製《保護眼睛,遠離近視》短視頻。貴州省專家朱健華講授《疫情期間宅在家裡的孩子要注意近視防控》。安徽省專家陶芳標編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中小學生用眼衛生指南》。四川省專家吳崢崢倡導全省兒童青少年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四川省人民醫院等眼科機構向全省群眾開通健康用眼網上諮詢通道。各地近視防控專家開發近百個近視防控新媒體素材,被各級教育平臺轉發、推廣,覆蓋超過3000萬人次。

  當前,疫情尚未結束,全國學生還要持續較長時間在線學習,用眼負擔、近視防控壓力巨大。下一步,教育部將進一步加大兒童青少年居家近視防控工作力度,充分用好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專家宣講團、各類教育媒體平臺等力量,指導各地持續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要求,保障兒童青少年眼健康。

  系統推進近視防控工作。充分利用學校開學前的空檔期,調整疫情影響下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思路,指導各地修訂工作計劃,抓好“主陣地”,發揮好教育系統和學校的組織優勢。建好“宣傳隊”,宣傳好《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充分發揮好近視防控專家宣講團作用。

  大力宣傳防控知識。適時開展遴選第二批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專家宣講團專家工作,拓展近視防控專家團隊資源。總結、提煉疫情期間近視防控宣傳、推廣方面的好做法,整理、彙總相關科普素材,進一步挖掘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潛力,集中力量、集中時間段開展近視防控宣傳、推廣,切實增強全民近視防控意識。

  引導科學化開展防控。以全國開展在線教育教學為契機,統一部署,將近視防控理念融入在線教育,提升宣講覆蓋面和宣傳效果。通過開展近視防控線上專題講座,推動落實在線體育課、勞動課和家庭體育作業等有利於近視防控的教育內容,指導學生健康生活和用眼,逐步增加戶外活動,保護好孩子們的眼睛。

  加大近視防控科學研究力度。指導各地教育部門、科研機構加強疫情期間學生用眼和眼健康情況調查,掌握學生近視變化情況。鼓勵各地教育部門與高校、科研機構加強合作,深入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研究和產品研發,開展大規模近視調查和大數據分析,服務政府近視防控相關決策。

  強化眼視光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眼視光醫學學科發展高度,決定了兒童青少年近視總體防控水平。眼視光醫學、眼視光技術等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持續增加,缺口巨大,亟待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提升我國近視防控整體水平。(來源:教育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