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如果哪天它算盡了,會導致多大的後果?

讀書時期,我們普遍瞭解的圓周率“π”約等於“3.14”,但我們也知道圓周率是一個算不盡的無理數,有些人以背出“3.14”後面的數字多少而感到非常自豪,但也不禁讓人心生疑問,如果有天圓周率算盡了,會導致多大的後果?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如果哪天它算盡了,會導致多大的後果?

追溯圓周率最早的歷史,目前已知的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古埃及出現了與圓周率有關的胡夫金字塔,金字塔的周長和高度之比等於圓周率的兩倍,是圓的周長與半徑之比的數值。

另外一塊約產於公元前1900年至1600年的古巴比倫石匾清楚記載了圓周率等於25/8=3.125,同一時期的古埃及文物萊因德數學紙草書,告訴大家的是圓周率等於分數16/9的平方,約等於3.1605。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如果哪天它算盡了,會導致多大的後果?

而出現於公元前2世紀的中國古算書《周髀算經》則記載“徑一而週三”,是“π=3”,漢朝年間,數學家張衡得出(約為3.162),後來數學家們得出的圓周率皆是有些偏差,直到我國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沖之得出當時最為準確的圓周率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後7位。

祖沖之於429年出生在建康(現今南京),祖籍是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祖沖之在一個非常有文化的家庭中成長,耳濡目染,培養了他對自然科學、文學、哲學與天文學的興趣。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如果哪天它算盡了,會導致多大的後果?

祖沖之年少盛名,受南朝宋孝皇帝賞識,進了朝廷的學術研究機關華林學省做研究工作,後又到總明觀工作,總明觀可不是一般人能夠進得了的地方,是當時全國最高的科研學術機構,462年,祖沖之撰寫出《大明曆》,成為當時最科學最進步的歷法,對後世的天文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如果哪天它算盡了,會導致多大的後果?

祖沖之的圓周率後來流傳了800年,沒有人打破這項記錄,一直到15世紀,阿拉伯數學家、天文學家卡西求得了圓周率17位精確小數值,後世也從未放棄對圓周率的推算,2011年10月16日,日本的一位公司職員近藤茂利用家中電腦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10萬億位。

不過圓周率至今尚未有人算盡它的數值,但小數點後10萬億位還是一個讓人震撼的數值,因此有人猜測,當圓周率被算盡了,這個世界恐怕將陷入混亂之中,很多事情不再能夠用科學解釋,而且代表著微積分是錯誤的。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如果哪天它算盡了,會導致多大的後果?

又因為圓周率在各個地方各個方面都有使用,如果到了圓周率算盡的那天,恐怕這個地球上沒有秘密可言,那此事會發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